三、评测
这次带回家的键盘除了烈焰枪仅有nano75一把,下面部分环节将用nano75做对比。
↓俯视图可以直观看到两把键盘的大小对比,烈焰枪采用窄边框的87键设计,整体尺寸也较为紧凑。键盘整体外壳采用类肤质图层,笔者相当喜欢这种手感,可以用摸了上瘾来形容。
↓可以看到烈焰枪的下边框对比nano75略高,在习惯了下边框较低的键盘后可能会对烈焰枪有所不适应,推荐配备一块掌托。
↓因为烈焰枪XT是OEM高度键帽,而nano75有独特的R5高度键帽,所以看起来nano75更高一点。
↓酷冷的logo在键盘的上侧,非常喜欢这种设计,日后换了黑色无刻键帽,键盘会显得非常简约。酷冷的logo笔者十分喜欢,看起来大气中带着酷炫,比部分国产品牌的smart设计好太多了。
↓键盘的背面一边两块防滑脚垫和一幅支架,这个防滑脚垫略显简陋,而且实际防滑效果并不佳,另外键盘键线分离设计,有三向走线槽,这个设计要给好评,满足布线强迫症患者的多种需求。键盘背面序列号初采用的是贴纸设计,若能设计成铭牌的形式,应该更能增添一分大气。
↓烈焰枪XT键帽为ABS材质,对于用久了PBT材质键帽的笔者来说,初步上手的时候感觉键帽的手感十分细腻,键帽的字体十分具有机械感,但是在评测这试用的几天中,常用键上的字体已经一定程度开始发黑。 ↓原厂的茶轴,这个就不过多介绍了,烈焰枪采用了黑色的钢板,通体漆黑。灯珠采用的是无边3mm白发红的LED灯珠。
↓大键采用卫星轴设计,而且整体调教得非常不错,手感非常统一,不肉不软。
↓USB线看起来像类似蛇皮线,质感不错,但是真的好硬啊,硬到无力吐槽,为了嵌入背面的走线槽,笔者差点没把自己指甲怼折。接口处镀金,没有屏蔽环。
↓用于替换的键帽看起来做工略显简陋,键帽上印刷略有不清,不过这个键帽笔者估计是不会用到了。
↓来一张整体图,键盘F区带有多媒体功能键,F5-F12依次为播放暂停、停止、上一曲、下一曲、WIN锁定、静音、音量减、音量加。
↓评测外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游戏体验,笔者是一个从war3、CS年代走过来的老电竞玩家,不过玩了那么多年还是一只老菜鸟,笔记本上没装CSGO,前两天就dota2给小号打了10局天梯出分,战绩还行,出分4K4。笔者最喜欢的是米波和卡尔这两个英雄,玩过dota的烧友应该知道这两个英雄需要大量键盘操作,烈焰枪紧凑的布局给我使用米波提供了挺大的便利,曾经用3060玩过一次,超远的F区真是让笔者痛苦不堪。USB口的六键无冲足以满足目前主流电竞游戏的需求,毕竟人一只手就五个手指。键盘的回弹和手感一定程度减少了误操作。
烈焰枪茶轴带来了不错的输入体验,这篇评测贴写到现在也丝毫没有疲感。
四、总结
笔者的惯例,评测的最后总结一下这次的试用体验,分成赞点和槽点展开。
赞:
1.紧凑简约的外观设计,配合无刻黑色键帽可以实现极简风格;
2.做工扎实,在评测期间没有发现键盘有大的瑕疵,加上笔者曾经对于烈焰枪的印象,认为这么些年烈焰枪XT一直保持着比较不错的做工水平;
3.用料扎实,手感出色,类肤质图层的外壳手感极佳,键帽也有不错的手感;
4.键线分离,三向走线槽设计。
5.键盘价格适中,如果笔者在500元左右价位安利小伙伴,烈焰枪XT会前三考虑。
槽:
1.键盘整体下框较高,可能需要配合掌托使用;
2.类肤质外壳容易沾染指纹,键帽字体易脏,ABS键帽后期会有打油的风险;
3.USB线巨硬;
5.键盘脚垫效果一般。
4.键盘功能单一,多媒体键可有可无,附加功能较少。
这边说点其他的,烈焰枪XT走的实用不花哨的路线,PCB上也没有预留灯位。笔者前两年痴迷光污染,自己给F104加灯,给Bface装了RGB灯条,自己组的nano75是双色灯、RS96是多色混搭。看多了光污染之后,再次看到烈焰枪XT这种简约的风格,很舒服,给人一种很低调踏实的感觉,正如这把键盘的做工,扎实有料。 希望这把键盘的类肤质外壳不是那么容易磨损,等再用久一点以后比这再来更新评测的内容,毕竟十几天的时间能得到的体验也是有限的。
还有提一点烈焰枪XT的FN键的功能略显鸡肋,要是能加入驱动,能有更多功能我想也能作为一个很不错的卖点,笔者之前的键盘可以自定义按键,设置了宏以后可以FN加一个键就能输入自己的密码、手机号、邮箱等,十分便利,希望烈焰枪能后续继续改进,做出更好的产品。
谢谢各位烧友看到这里,觉得写的还可以的请顶一下,也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最后附一张在家的临时工作环境,祝大家鸡年大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