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理由 南方冷还是北方冷,相信大家各自心中有答案。不过我知道的就是南方没供暖,所以虽然冬季不长,不过一直都挺痛苦。自己倒还好,不过家里父母还有小孩痛苦吧。 所以之前其实有买过各种加暖器,比如热风机,比热油汀或者开空调加热。不过可能是因为农村自建房空间大效果都不甚理想。唯一比较满意的大概就是浴室安装的暖风机吧,对付小空间还是OK。 而热风机跟热油汀的话。。。基本就是机子旁边1250px左右可以感受到。。。再远。。。几乎没区别(热衣服倒是挺方便的)。 这次虽然入冬比较晚,不过还是想说在双12的时候买个高功率的加暖器,不过对热油汀跟暖风机有点忌惮,所以只能各种挑跟看评价了。 然后感恩节的时候刚好在美亚上面看到这种跟暖炉类的取暖器像挺流行,下面的评价也都OK,就打算试下。
外观展示RGB(51, 51, 51)">下单2天到手,就是快递小哥不送上门要自己下楼拿,十几公斤还挺沉。
内部直接泡沫包装
所有配件一览
我自己都没注意附送的16A线,还好有送,要不我这边真没有16A的排插
只有基础功能的遥控,操作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调节温度和开关机,小孩子用这个就够了。周期定时的功能要在主面板设置才行
外观跟之前用的加热器都不大一样,以前都是那种长排型,而这个就是一个四方体。不注意真不知道是取暖器。外观的话正面面板外观算OK,就是品牌LOGO如果不显示会更好看吧。。。
外壳手摸感觉并非金属,也非光滑表面。
控制面板区域就是LED屏幕+空间按键。面板字体蛮大
装饰木条,中间是出风口。
后面,上部分是线材收纳,下面是进风口。进风口有个初滤网,不过看说明书最好一个月清理一次避免影响进风效能。
底部是移动用的滑轮。
无聊好奇拆了外壳想看下内部结构,不过拆掉最表面的侧板,里面制热结构跟受力结构都是金属。而制热的方式好像是远红外管加热,GEN5是6根远红外管。
表面外壳其实是隔热塑料,所以触碰到取暖器并不会被烫到。
提示说明
使用感受
先在自己住的地方试了下机子。使用还是比较简单,接电即可(接排插要16A空调线,请记得)。而取暖制热主要有3种制式:auto,高档加热,低档加热。正常使用的话auto让加热器自己控制就可以了。不过这边说下遥控,遥控有点可惜,没有LED屏幕,无法直观看到设置,如果可以设计成跟空调遥控一样就方便不少了,毕竟是高端取暖机。
我买的型号是GEN5,功率有到2000w,当时另外考虑的型号是GEN3,干湿场地都可以用,不过最后还是有线考虑功率,所以选了GEN5,6根远红外制暖管加热。另外GEN3是没有LED面板的。
因为有滑轮,加上外形设计比较家具化,所以平时移动到任何地方都挺方便的。
是的。。。除了取暖,也经常被当做凳子。。。
另外虽然GEN5说是不支持防水场景使用,不过其实这样用也OK,就是放在浴室门口,然后门打开
或者这样,不直接泼到水正常应该也没事。(当然还是要注意一定不要泼到水)
平时主要放在客厅使用
吃饭的时候就移到餐厅
移动到卧室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实际制热效果 刚好有之前用来测试电脑的测温器,就拿来试了下这个取暖器。 开High档的时候,出风口的金属挡板的温度。而出风口是可以明显感觉到热风出来的。
不过旁边的壳体都是正常温度,不用担心被烫到(所以前面才会直接当做椅子坐)
这几天SZ降温,虽然十几度,不过还是蛮冷的,先开机试下效果。取暖器在客厅中间(客厅面积20平方左右,中等)。温度计在靠旁边一些的墙壁(非对着,而是完全跟风向相反,不会被热风影响)。室温的变化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湿度变化。可以说几乎没怎么变化,也是一开始我考虑到的地方,避免使用时间太长口干舌燥。总的来说真是效果还是OK的。
电量,实际使用的话,High档位就是最高功率的时候接近2000w,Low档大概600w。实际使用我一直用auto档,然后设置加温到24°左右,基本开始半小时是H档,后面就是低档位保温而已了。实际大概每小时一度电的用电量。 而之前用的其他热风机或者油汀,基本都是开到2000w档位的,也就是两度电的用电量。
总结
最后总计下优点缺点比较直观。 缺点 1,价格比较贵,初始成本较大。 2,遥控没屏幕显示,设置的时候略不方便。 3,面板品牌LOGO没有的话会更家具化跟美观吧? 优点
制热效果明显(升温速度,跟制热的范围)。滑轮跟外观设计,移动方便。 对室内湿度影响不大,不会变得太干燥。 总的来说,截止到目前使用还是挺满意,当然后续还是等更严寒的时候再继续使用体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