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
我圈也很乱 游戏外设山寨泛滥的四大原因!
78
91280
楼主

本帖最后由 好脾气的大轩 于 2015-2-12 14:42 编辑
客观现象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习惯了抄袭,有人把这叫“借鉴”,还有人号称是“向XX致敬”。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借鉴与抄袭并不是同义词,只是我们都“见多不怪”罢了。如果真的是借鉴,也还说的过去,但这类低端的、毫无技术含量的抄袭,我们是否还要继续看热闹呢?遍数各知名品牌或某些知名产品,经常被“借鉴”到体无完肤,外观相似的、尺寸增大或缩小的、甚至完全一模一样的,话说你们轮了这么久,心里是否有过一丝的愧疚呢?这可真是连100块都不给啊……
原因一:为了生存
知名大厂毕竟只是少数,面对国内众多小品牌厂商,其中绝大多数往往连完整的团队都不具备,更别提技术储备和底蕴了。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又不是满街乱跑的大白菜,在缺乏专属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情况下,想要做出一款完全创新的产品无异于天方夜谭。但“企业要生存,活下去最重要”。于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便成为了最便捷的选择。受限于各种条件,拿来直接用就好,至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属于更高档次的借鉴!
原因二:产品经理
普通烧友也许并不清楚产品经理与抄袭问题有什么关联。实际许多产品抄袭都是来源于产品经理的跳槽。比如产品经理在A品牌时主导设计了某款鼠标,当他跳槽到B品牌后,很容易推出一款近似甚至完全一样的鼠标,驾轻就熟嘛。
原因三:无法可依
“山寨货”、“抄那个谁谁谁的”、“中国人怎么就知道抄?”。这些话很常见吧?其实不止在中国,“抄袭”和“借鉴”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难题。腾讯、百度、微信、淘宝有那一个是原创的?反过来说,这些都是国内互联网的巨头,现在也在面临被全世界反过来抄袭的问题……抄与被抄,有时候已经傻傻分不清楚……
从法律方面讲,一款产品的专利申请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而当今时代,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往往只有3-5个月。也就是说,当你的A产品申请了专利并且成功的时候,实际A产品已经过时很久了。这让专利法在某种意义上,成了鸡肋,起不到任何保障产品和品牌方的应有作用。
原因四:新品牌缺乏保护
近两年本该属于PC行业重度垂直的外设产品行业并未受萎靡的大势影响,反而发展迅猛,新品牌激增。而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则是新品牌极难生存的现实。虽然有着“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规避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差,导致许多新品牌为了稳妥成为了抄袭者;而真正勇于创新的新品牌,一旦其产品具有某些特色亮点,必然被群起而模仿,比如本文中的这款鼠标外包装,其实贱驴的这款鼠标上市也不过短短半年时间,作为一个新品牌,贱驴刚刚得到了部分用户的认同,有了那么点名气,结果大家看到了。据大轩所知,还有某些产品的包装准备“借鉴”贱驴,这究竟算得到了同行的认同?还是算被同行蹂躏了呢?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自主创新的新品牌,当自己推出的产品,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大概也只能表示愤怒外加哭笑不得吧。
总结
外设类的产品设计迭代速度非常快,所以大轩个人并不排斥真正的借鉴行为,因为借鉴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优化的过程,相辅相成,让产品的质量与体验都呈螺旋式上升。但无节操、无技术含量的抄袭行为,凡是想认真做好品牌的人都不会做这样的选择。也许借助抄袭可能得到短时间的稳定生存,但没有创新能力就意味着永远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身后。外设天下衷心希望各品牌、厂商可以少些无脑抄袭,多一些优化和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做出更多优秀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同,终归还是要用过硬的实力来证明品牌存在的价值。也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能够对抄袭行为多一些遏制,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品牌多一些保护。
想了解更多抄袭事件的详情? 点击《【独家爆料】当事双方积极互动 抄袭门事件迅速完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