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评测]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280 16888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3 18: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飞行 于 2015-6-4 19:46 编辑

评测前的提醒:
      无论是关注度如何高的产品,无论是什么品牌,其实也都只是一个正常发售的新产品而已。我理解大家期待新品的心情,但还是请大家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新品。因为任何产品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过高的期待值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烦恼。 因此,请以平和、淡定的心态围观。。。多注意产品的特点是否符合自己的习惯与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所谓评测,其实本质就是产品我比你先用了,还有我比你爱写东西分享,然后我写出了这篇东西让你了解产品并品头论足,这就是评测的本质。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评测,它也是人写的,或者说也是少数人写的,所以即便是再力求客观,也会因为众口难调而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因此,大家看评测的时候,应尽量多注意产品特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少被作者的主观情绪所影响,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产品,避免花冤枉钱。
关于责任
    毕竟每一个评测样品都必须是正式的量产版或者是已经定型准备上市的工程样品才有评测的价值。而且产品从定型到上市的时间都不会拉的很长。所以为了保证评测的时效性以及前瞻性,那么每一个评测产品到我手的试用时间距离正式上市也就都不会很。这是正常的规律。加上我无法几百几千只鼠标或者其他产品一起去测试,也无法推算出某个产品使用1年2年3年后的情形,因此我只能通过手头样品来评论直观的外形、功能、手感以及我所能在这一个样品当中发现的BUG,优点及缺点。而不能为产品大面积上市后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流水线生产电子产品无法避免的个体差异以及小BUG等问题负责,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通俗一点讲,我拿到的样品如果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可能在文章中专门去编造或者臆想它有问题。那样我就不是评测者,而是黑子了。。。。。。所以,力所不及,也请各位看官明鉴,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7技术分 +5 发烧值 +20 收起 理由
ft879502 -1 拿了厂家的钱 还敢说有问题不是自己打自己.
一人的单行道 -1 拿好你的鼠标和金灿灿的5毛钱
wwq5536 + 5 + 20 辛苦了!
雷狼龙 -1
xiaolai1994 + 2 I like
run -1 一如既往满满的水分,标准厂商宣传通稿
kevinforwto + 2 怎么,这次卓伟要求你们评测回复要多?还回.

查看全部评分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4 19:51 只看该作者
夜飞行 发表于 2015-6-4 19:34
欢迎直说  这样我才能了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我就直接回复:
兄弟说我通篇好话  说实话  我自己很惊讶   ...

第一个问题,我仔细的看了你的回复。当然通篇的好话与坏话都是不可能的,也都是愚蠢的做法,这个我赞成你。我之前写的一些愚文,也是好坏参半,最起码会在测评的结尾处罗列出我自己试出来的鼠标的不足之处。
然后我接着往下想,为什么你就不能这样做呢?其实原因也不复杂,你也在回复中告诉我了。首先是影响力太大,虽然你没说,但这是不言而喻的,你要为说的话负责,有时候甚至可能是商业责任。这个事情我很理解。然而我个人觉得,你的软肋就在于熟人介绍,受人所托写的测评。这是让你无法下笔从严的最最根本的客观事实。
我再啰嗦重复一次,我说这些,没有半点要攻击你的意思,只是以我个人的看法,来指出你在客观上的成了喷靶的原因。

第二点,夜大你回答问题的出发点也许和我质疑的出发点不太一样。
我再把我的意思说一次。
Z牌子的产品,绝大多数你都有参与。
我们从一般人的常理去分析判断,一个厂家连续坑壁了这么多个同类型产品的品控,
那我在测评里提醒一下消费者:此厂之前几次都是品控堪忧,请大家注意此事实。
【基于过去的事实,对未来做合理的,谨慎悲观的预判,并告知消费者。】
这是我认为妥当的做法。当然你的前几篇测评不需要出现这个提醒,因为当时Z牌在大家的心目中还是不错的。

最后,夜大你提到,测评人不是职业黑。
我也想提出我的看法,在我眼中的测评人,应该是职业挑刺儿。
一个严格的消费者和舆论环境才是催生好产品,好品控的根本之道。
夜大我只能说是根本的理念不同,所以我觉得对产品测评的态度就不需要再辩了,
求同存异吧。

点评

在我眼中的测评人,应该是职业挑刺儿 同意,楼主最近的几篇评测我也不喜欢,避开缺点说一大堆优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6 21:43
回复 支持 13 反对 3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4 18: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飞行 于 2015-6-6 08:36 编辑

关于这个话题  本楼层之后又与很多朋友聊了很多   可以说这些回帖加上这个99楼组成了我的所有观点和想说的话  想多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当然  觉得麻烦略过即可   
回复我一条条看了  对于调侃的兄弟  还有对这个品牌有不爽的兄弟  有讲几句好要说:
ZOWIE这个品牌  在外设天下的反应我觉得很有趣    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大家好像对它非常敏感    而且口碑和群众基础就像过山车一样     一段时间可以把这个牌子捧的很高   一段时间又猛踩到底   
可是我写文章的风格十年前就基本成型了   一直都是这样  无论观点还是写法都是     而且ZOWIE的产品定价   外形   风格等等也一贯如此  没啥改变      所以我也很奇怪  翻翻我近年写的并且发在这里的所有ZOWIE产品文章就会发现    下面的回复也跟过山车一样   峰顶的时候不乏大量溢美   谷底的时候也不乏疯狂贬低   甚至是有一些眼熟的ID口风也变过几次          这里我想说的是    无论大家喜欢还是讨厌这个品牌   那是大家的自由    但这与我没啥关系      我写评测能就性能有无问题    握感是否舒适   游戏手感是否给力  合不合我个人口味等负责  因为这是评测者的基本责任       其他诸如品质  BUG等单一一个样品  或者短期无法测试出的问题我是木有办法负责的    原因很简单   写评测评价的是使用问题     而品控是讨论的大规模上市后的良品率    但评测者不可能几百几千个的去测试品控问题   所以最终把品控问题当做论据去质疑评测者这显然是没找到对象    评测者既不是厂商的产品设计者  也不是品控检测者    只是针对外观  握感  功能  手感的评头论足者而已   这一点在顶楼的提醒中我写的非常清楚   之前没耐心看的可以认真看一下   
而如果是性能  握感 游戏手感等我写的有问题   或者说了假话     那么请指出    如果属实   我肯定会负责  公开道歉也可以    以前的5H和SP的文章中我就犯过常识性和技术性的错误    这些都公开做过道歉声明         
但是请不要把品质等生产制造问题也算在评测者的头上    客观原因摆在那    这是任何评测人也力所不及的事情       另外  关于定价那是厂商市场策略的问题    评测者没有能力决定    所以处理起来很简单    贵了  用户不买就是   便宜了   厂商赔钱也可        所以   请大家吐槽的时候分清对象 谁的责任谁负   不能混为一谈    望理解  谢谢

点评

特地登陆顶夜大 虽然我不是最早驻扎在本论坛,但也是看着夜大的评测一路烧过来的 我只认可一句话,评测只是单单把使用的感受写出来分享给大家,至于鼠标的品控不是任何人都能决定的事 相比前几年玩外设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7 01:00
頂夜大~~ 夜大說的我感同深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6 17:48
的确是这样的,无论你评测如何完善,那些想要说三道四容易的很,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褒贬一字误差都可以揪出来说半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5 18:54

评分

参与人数 4发烧值 +10 收起 理由
wangzhiaiqing + 2 32个赞!
aalfz + 5 顶夜大
kevinforwto + 1 言论自由,看看就好,评测卓为,注定如此,.
jilixinye + 2 爱你 么么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1 反对 3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3 18: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飞行 于 2015-6-3 18:47 编辑

开篇前,先跟大家道个歉。因为前几天打篮球脚踝严重扭伤,一直在家卧床。所以到手很多天的ZA系列鼠标的评测却一直无法开展,QQ上不止一个兄弟留言问我什么时候能出评测。抱歉让大家久等。这几天可以一瘸一拐的走路了,所以赶紧搭上棚子简单拍了照片。试用了大约3天,开始写这篇评测。好了,话不多说,评测开始。
纵观近几年的鼠标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脉络:2010年以前的时代,体积较大的,趴握型人体工学鼠标主打射击游戏,而小巧对称的捏握型鼠标则主攻即时战略类游戏。2010之后,对称型鼠标开始吃香,即便是旗舰级主打射击游戏的鼠标也依然可以看到对称型鼠标的身影。只不过体积较大,并且握法也以趴握为主而已。另一方面,小巧型的对称鼠标则更加收到追捧。即便是一些小体积的人体工学鼠标开始推向市场,但也依然难以撼动对称型鼠标的主导地位。大约2年前,随着MOBA类游戏的大红大紫,传统的即时战略游戏逐渐开始淡出主流电竞的行列。而MOBA类游戏对于鼠标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小巧灵活以及捏握。反而像大体积的趴握型人体工学鼠标同样可以胜任。因此,近两年虽然新鼠标如过江之鲫一样种类繁多。但设计方向却明显开始融入跨界的要素。原本泾渭分明的趴握和捏握鼠标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所以像赛睿的RAW系列、ZOWIE的FK系列以及镭拓新出的FF这些既是对称外型同时侧面结构既可捏握又可趴握,打游戏既能对付射击游戏,又能兼顾MOBA游戏的"跨界型"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而正是看到了这种趋势所带来的机会,ZOWIE在刚刚推出FK以及EC两个系列改进版鼠标之后,又出人意料的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ZA。ZA系列的市场定位非常清晰,那就是兼容。所以下面我们就通过评测来看看这个新出的ZA系列,到底是个什么样。
一、外观篇
记得写EC-A系列的时候我曾经感慨过,原本不懂打扮自己的ZOWIE在换了LOGO之后也终于开始注重这些细节。比如像新的白色系包装就要比以前的设计更显档次。而内部无论是包装结构还是附件都与EC-A别无二致。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另外,这次的样品ZA11、ZA12、ZA13全部都有。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ZA的外观,仅从这个角度就能显著的看出与其他ZOWIE对称型产品的不同。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那么具体不同在哪里呢?其实这是一目了然的,没错,就是隆起的背部和明显变大的臀部。通过下图可以看到,ZA的背部隆起高度明显要高于同为对称鼠标的AM以及FK。并且隆起的最高点位置也有显著的后移,这对手感以及握感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后文会专门针对这个部分做详细的描述。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本次的ZA共计分为三个型号,按照大小尺寸排序是ZA11最大,ZA12其次,ZA13最小。 这样设计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兼顾手掌大小不同,使用习惯各异的多种人群。下图是官方给出的三种尺寸各个位置的具体宽度参数以及差异。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然后是鼠标的长度及高度数据。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自从EC-CL之后,可以看到ZOWIE鼠标的做工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进化到ZA这里,基本可以算是集大成之作了。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由于是左右手通吃的设计,所以鼠标的左右两侧也分别设置了两个侧键。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鼠标的头部侧面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细节变化。加入了一个较为尖锐的凸起,官方给出的定义是有助于用户更好的将鼠标提起。不过从使用角度来看,这个细节对右侧无名指握区的握持有很明显的实际意义。但左侧则基本上装饰的作用更多。倒是这个凸起给原本圆滑的头部增加了一定的立体感,视觉上舒服很多,不再显得呆板。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鼠标底部与同门师兄弟如出一辙。同样是设置了一个专门的DPI切换键。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另:关于拆解
由于本人脚伤未愈,光是拍这些基本的照片就已经负担很重,所以本次拆解的部分就欠奉了。 不过与厂商沟通后得到的答复是,它的内部构造大家可以参考EC-A系列。无论是光学引擎还是内部工艺都是一样的。因为本次的ZA主要的改进宗旨就是要在成熟的结构和设计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更适合捏握的跨界型新品,所以ZA立足于已经由FK和EC系列验证过的成熟平台,它的主要卖点还是握感与手感的变化。
二、使用篇
外形与握感
首先,ZA定位于跨界,也就是保证趴握效果的同时着力提高捏握的舒适度。那么它在设计时自然就要在外形上多动一番脑筋。通过我个人这几天的试用体会,基本可以断定ZA的外设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它很好的体现出了设计师所要呈献给用户的东西。而具体我总结为三点:
1、前\ /后/ \的侧面结构
既然ZA标榜跨界,那么在想象中它自然就要在设计上加入捏握型鼠标标志性的\ /型侧面结构以增加鼠标捏握的舒适感。不过仅从鼠标后方我们却看到了与AM几乎如出一辙的/ \型结构。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不过别急,前面已经说过了,ZA主打的是跨界,它在可以捏握的同时自然也要尽量考虑到趴握的舒适感。所以就采用了类似赛睿SENSEI以及RAW那种经典的前半部\ /,后半部/ \的混搭结构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就在于,前半部处于\ /结构下的区域,基本都是诸如拇指和无名指握区这样的有效握持区域(有效握持区域就是手指提起鼠标的着力点)。所以在你想提起鼠标的时候,无论是趴握还是捏握,\ / 结构就都会让你轻松的获得足够的着力点,不会像IO那样容易打滑或是提起来感到吃力。也不需要专门添加防滑橡胶层,只靠形状和结构的优势就可以轻松提起。而鼠标后半部的侧裙部分在握持时基本是跟拇指以及无名指的指根部位接触的。这个部位如果也是\ /结构,那么捏握则还好,但如果想趴握的话就会明显感觉到指根的握区空空如也。典型的代表就是RAZER早期的响尾蛇、巨蝮蛇等。基本只适合捏握,趴握则很不舒服。而像RAW以及ZOWIE自家的FK,则是典型的前\ /后/ \。而ZA既然是要走跨界路线,那么必然不会错过这个重要的设计细节。所以ZA前半部结构在保证捏握效果的同时,后半部的指根握区握起来同样感觉很饱满,掌控感更强也更舒适。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2、加大的隆起高度
前\ /后/ \的外形虽然可以兼顾捏握与趴握,但它也同时需要考虑到整个鼠标的隆起高度以及隆起最高点的位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兼顾程度。因为众所周知,鼠标的隆起高度直接决定了握持时的饱满感。如果是像RAZER响尾蛇那样基本扁平的背部,再加上全\ /的侧裙,那么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到。这种鼠标只能捏握,趴握时的贴手度会非常差。既不像“团”型鼠标那么容易掌控,也不像人体工学趴握鼠标那么舒适,这样使用体验自然就会下降。这也是RAZER早期醉心于仿生学外形时最被用户诟病的地方。而如果加大隆起高度,那么鼠标与手的贴合度自然就会增加。鼠标的握感也会趋向于“团”型。

3、后移的隆起最高点
当然,光是强调隆起高度,不考虑最高点的位置肯定也是不行的。因为最高点的位置,直接决定了手握鼠标,尤其是趴握时的掌控程度。下面我复制一段以前评测时关于这个部分的说明,先阐述清楚原理:
关于鼠标背部隆起最高点,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位置的差异。其实这是整个鼠标握感中除了拇指和无名指小指三个手指着力点区域之外,带给整个手最直观握感差异的位置。 从下图可以看到,SENSEI的背部隆起角度并不是很高。因此不会有明显的突兀感。但是它的隆起最高点却在整个鼠标的后三分之一位置。 这样的位置决定了整个鼠标握起来马上就会感觉鼠标尾部较短,同时手掌中心的指根部位直接与隆起最高点贴合。这样的贴合相当于是硬碰硬,所以自然会有一定的突兀感。而且隆起最高点靠后也直接人为限制了手趴在鼠标上的重心位置。使得手掌重心整体后移。因此如果手指长度不足的话很容易就会误认为自己的手握这个鼠标不够大。如下图所示,握持SENSEI的时候,以我190身高,20.5的手,算是比较大的握法,前端依然还是有1厘米左右的距离。而无论是食指还是中指,它们点击按键的时候都是以指尖和指肚为主,无法碰到鼠标的最前端。图中右侧箭头所示,就是背部隆起的最高点,也是指根的着力点。通过图片的演示相信大家都能直观的看到手的握持重心明显偏向后,而手指无法碰到鼠标前端并不是因为手太小。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再看看ZA的自家兄弟FK系列。它的背部隆起位置在中间。如下图所示,右侧箭头的位置是FK背部隆起。可以看到,它的隆起点位于手指的第三关节处,也即是整个鼠标的正中间。 所以握持的时候手的重心也更靠前。而前端指尖已经抵近鼠标头部,点击按键时食指和中指也是主要靠指肚和第一关节来发力。这就充分说明了隆起角度对于手掌握持鼠标重心的影响。 这种握法显然要比SENSEI更舒服一些,因为指根与鼠标的贴合点不再是隆起的最高点,所以手掌下半部分与鼠标的贴合会更好。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前文提到多次指根和第三关节等描述位置的词语。可能光靠文字形容许多读者无法建立起直观的概念,那么通过下面这张图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两个位置到底在哪。 图中左边箭头就是第三关节。关节嘛,当然是可以弯曲的,所以就会形成弯曲的空间,而隆起的最高点陷进这个空间里,自然就没有硬碰硬的突兀感。 而指根部位是右边箭头所指的地方,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手试验一下,看看用这个部位和鼠标隆起最高的地方直接接触,是不是会觉得有点突兀?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通过上一段文字的描述,想必大家都能够理解隆起最高点位置对于趴握的影响。如果单纯是捏握,这种影响则会小一些。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跨界的问题,也就是捏握与趴握兼顾。那么这个最高点的位置设计,就比较考验设计水平了。 下图是ZA的侧面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它的隆起最高点相比自家其他鼠标是明显做过后移处理的。(ZA之前的所有ZOWIE系鼠标的隆起最高点全部都在正中间)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跟自家兄弟FK的对比,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两个鼠标的重心差异非常明显。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与其他主流鼠标对比可以看到,ZA的最高点基本是最靠后的。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它的主打方向是捏握与趴握兼顾。而其他三款鼠标则基本都是为趴握设计。所以即便是赛睿这种惯于搞最高点后移的产品,其最高点位置也不如ZA靠后。 并且可以明显的看出,其他鼠标,包括FK,在最高点之后的弧线延伸都很长,目的就是增加鼠标臀部与整个手掌的贴合度,尽可能的提高掌控感。而ZA则不同。最高点后的弧线明显坡度更陡,使得鼠标的臀部更大,但弧线延伸却很短。这样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鼠标后半部与掌心和手掌前部的贴合,而不考虑整个手掌。如果按照百分比来计算,我个人评价ZA这个鼠标捏握与趴握适合程度的占比是6:4,也就是更适合捏握。但同时也能较好的兼顾趴握。只不过从个人的使用感觉来说,因为我手大,并且喜欢趴握,所以对于手掌后半部空虚的握感我是持保留态度的。这不是我的菜。但毕竟我的身材比例跟普通人相比属于特殊,所以对于手掌尺寸在普通人范畴的人来说,ZA这个鼠标的握感,尤其是跨界的兼顾程度倒是可圈可点的。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此外,相比于同样采用前\ /后/ \结构的赛睿鼠标,ZA无名指握区的圆滑结构也更加给力。 记得在评测SENSEI的时候我就吐过槽。SENSEI系的鼠标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无名指指根部位所对应的握区上有一个很烦人的凸起。这个凸起会让你在趴握时感觉很咯手,使用久了非常难受。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而ZA就很好的杜绝了这个问题,使用中再也不会感到咯手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此外,ZA的三个尺寸对于各种不同手掌大小和使用习惯的人群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以前曾经不止一次的阐述过,握鼠标时最直观的大小感受,并非是来自于鼠标的长度。而是来自于鼠标的宽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罗技的G9X,套上大外壳之后是一个明显的短粗胖,但是像我这样手较大的人握起来也不会感觉小,这就是宽度的重要性。ZA提供的三种尺寸,不光考虑到了鼠标的长度,最重要的是也提供了不同的宽度选择。并且相对于EC1和EC2以及FK1和FK2的大小差别,同时提供三个尺寸的ZA显然受众面会更广泛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ZA11与其他主流鼠标的大小对比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kevinforwto + 2 预感,回复可见这坏风气会流行起来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4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4 18:55 只看该作者
测试
本帖最后由 lys1322 于 2015-6-4 18:59 编辑

我就直说了吧,
第一是好话太多,通篇基本都是好话,即使是看起来中性的测评,其实在我们坛友看来就是通篇的正能量。
人心其实真的没那么难懂,你说对吧。我没有喷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文章在我们这帮坛友的内心中映射出来,那就是广告,赤裸裸的广告。我再强调一次,这段话不是要攻击你,而是指出你的文章所客观带来的问题。

第二是对产品的瑕疵问题。我承认你的“无知等于善意”说法,但是从结果上来看,每次你的测评出来以后,很多人都以你的文章为参考,觉得不错,屁颠屁颠的去把鼠标买来了,后来发现一大堆问题,除了会狠厂家,第二个想到的就是你的长篇大论的正能量测评。我只能说是在情不在理。你明明知道客观上,Z的产品都是会出问题的,都是品控不过关的,你却在测评中一个字都不体现,不提醒。
不能说你错,只能是说你不厚道,或者说没有多个心眼。
不是没有为自己多个心眼,而是没有为坛子里的人,为广大消费者多个心眼。
我知道这不应该是个强制的义务。这应该就是一个外设老人,坛友和消费者们都期望,
在你身上可以有的,一种担当。能做到是情,做不到是理。

@夜飞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kevinforwto + 2 好 好 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lys1322长的太像吴孟达了,周星驰奖励lys13224 元 发烧值.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4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5 08:4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发帖际遇]: iop456 和iQunix打架,iQunix奖励 5 元 发烧值.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3
推荐
发表于 2015-6-5 08:18 只看该作者
看看无耻的彩蛋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5 07:52 只看该作者
测试
我要看彩蛋夜大。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4 19:13 只看该作者
metaluci 发表于 2015-6-3 19:33
ZOWIE的鼠标用过几个,但是好像总不是我的菜

除了罗技就是zowie了。就是贵了点。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3 19:48 只看该作者
测试
我想看看倒严肃党的小伙们会不会出现。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5-6-3 19:44 只看该作者
[发帖际遇]: azhi 扣azhi不是目的,目的是扣发烧值。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15-6-3 18: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飞行 于 2015-6-3 18:50 编辑

使用感受
1、滚轮
滚轮没什么好说的,与EC-A和FK系列一样,同样采用了减小刻度之后的改进版滚轮。保证原本强烈操控感的同时也兼顾了大众的适应性。不过相比以往的产品,ZA的滚轮取消了透明发光的设计,改为了纯白色。整体效果显得低调内敛。 许多过去吐槽带灯滚轮不好看的人这回应该会满意了。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2、微动
微动手感方面,个人感觉ZA的清脆感要略大于EC-A。非常接近早期X06 IE3.0配置的那种老版本的国产OMRON白点。无论是键入感还是声音都清脆无比。相比目前常见的OMRON来说,ZA的微动键程也略长那么一点点。这是近几年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种按键手感。超过所有ZOWIE系鼠标。不过如果是喜欢肉一些手感的人恐怕会不适应。

3、综合手感
尽管由趴握流改为跨界,但是ZA并没有丢掉“微软”系鼠标那种特有的大底盘低重量所带来的全面性。射击游戏中无论是频繁瞄准的单、连发点射,还是CS中AK的压枪扫射所特有的“泼水”感,以及AWP的精准度和稳定性。ZA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如果从外形来说,ZOWIE的AM是迄今为止最像IO的一款鼠标。但如果从握感和手感的综合取向来说,我个人评价之前是赛睿的KANA V2与IO最为接近。但试用ZA之后,我觉得它的综合手感反而是目前为止最为神似的(除了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意外)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宽度不再像AM那样窄,圆滑工整的侧裙也没有像KANA那样因侧键所带来的断裂感。所以我说它最神似。 当然,我本身是IE3的死忠,并非是IO的深度用户,所以我这种观点只代表个人的感觉。具体还是资深的老IO用户最有发言权。至于即时战略类,我个人推荐要玩的话尽量还是选最小号的ZA13,而ZA11显然在灵活性上差一些。而玩MOBA类的倒是三个型号哪个都行,具体看个人手掌的大小以及使用习惯了。
4、兼容型测试
ZA+ICEAMT玻璃鼠标垫
其实除了激光之外,虽然ICEMAT是带有透光特性的玻璃产品。但还真的没有对光学引擎出现过不兼容的问题。所以ZA搭配它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个人认为玻璃垫还是更适合FPS类尤其是CS或者CS GO这种游戏。拿来玩MOBA或者RTS游戏并不非常合适。而ZA又是主打跨界,所以我个人不推荐ZA搭配玻璃垫。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ZA+ICE+
跟ICEMAT一样,ZA搭配这种亚克力材质的透光产品也没有发现兼容型问题。只是与前面所述的一样,搭配亚克力垫子也同样只适用于FPS类,RTS和MOBA就算了。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ZA+GTS
GTS表面过于花哨,而且作为碳素材质的新材料,兼容型确实容易让人生疑。不过ZA在上面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而搭配来说,也不适合RTS和MOBA。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ZA+镭拓MAX金属垫
其实从诞生到现在,虽然也会反光,但是金属垫到真的没出现过显著的兼容型问题。所以哪怕是新技术的MAX也一样完美兼容ZA。最后还是那句话,不适合RTS和MOBA。原因很简单,硬质垫子本身就生硬,再反复的移动鼠标自然会很不爽。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ZA+SR
自家兄弟的搭配当然给力,兼容型问题不可能出现。并且这个搭配,或者说传统布垫是我最认可的ZA搭配对象。原因也很简单,前面说过很多次了,ZA是跨界鼠标,所以不能仅仅以射击游戏的需求来衡量它的表现。反观垫子也一样。硬质垫子显然不适合频繁的圈选战斗单位以及频繁的移动操作。而柔软的布垫不仅移动手感更舒适,其定位好的特点也更有助于提高鼠标操作的精准度。所以个人推荐ZA的用户,尤其是不玩FPS游戏的用户,尽量选择布垫作为它的搭配。

综合评价
做工精良,性能出色。外形设计,尤其是细节部分都可以看到设计者所花费的心思,是一款极具特色且完成度极高的产品。非常值得推荐。

点评

我表示改版的新刻度滚轮 依然cs里面kz出现各种bug 偶尔的连跳失败 or 前拨跳 后拨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9 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15-6-3 18: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飞行 于 2015-6-3 18:56 编辑

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耻彩蛋!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15-6-3 18:44 只看该作者
技术性抢占前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15-6-3 18:48 只看该作者
严肃占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15-6-3 18:57 只看该作者
打完收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15-6-3 19:21 只看该作者
其实适应不了FK系列一样也难接受ZA系列,屁股高低局部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15-6-3 19: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ue890601 于 2015-6-3 19:36 编辑

强势围观好文
其实一次出三型号,本身有选择障碍的我
就算三只都试握过两回,还是说不准
最后还是定案ZA13
至于之前的歪LOGO.糊LOGO,品管真心有待加强
为跨界而生--ZOWIE ZA系列鼠标试用评测(99楼更新几句话,吐槽的同志可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10
发表于 2015-6-3 19:33 只看该作者
ZOWIE的鼠标用过几个,但是好像总不是我的菜

点评

签名6的不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0 09:20
除了罗技就是zowie了。就是贵了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4 19:13
我盯着你的签名看了好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4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