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凭借软件开发起家,光看名字中的那个“软”,就一目了然了。然而,在该公司的发展历史上,业务范围却在不断扩张,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硬件产品。Surface RT平板电脑便是最新的例子。以这款产品为契机,我们可以一起来回顾一下微软的硬件发展历史。 1983年:微软鼠标 1983年:微软鼠标 这款绰号“绿眼怪”的鼠标与微软Word、Notepad捆绑销售,还配了一份电子教程。这是一款串口鼠标,支持可编程驱动。它最初是方便在DOS下使用Word的图形用户界面,后来,握鼠标成了像握手一样自然的动作。 1994年:微软工学键盘 1994年:微软工学键盘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PC的全盛期,但与此同时,腕管综合症和其他与过度使用键盘相关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在微软工学键盘中,该公司借助一款价格亲民的人体工学设备缓解了这种问题。该键盘从中间一分为二,呈八字形分开,贴合手腕的自然角度,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微软的首款工学键盘大受欢迎,并在1998、1999和2005年引领了键盘的升级热潮,2005年的舒适曲线4000至今仍在销售。 1996年: IntelliMouse鼠标 1996年: IntelliMouse鼠标 微软1996年末推出了IntelliMouse鼠标,随后借助这一系列推出了很多颇具创意的功能,包括滚轮、光学传感器、前进和后退按钮、现代工学设计以及轨迹球设计。最后一款IntelliMouse鼠标是Explorer 3.0,最近刚刚停售。 1996年:SideWinder手柄 1996年:SideWinder手柄 在PC游戏被手柄和操纵杆主导的年代,微软堪称王者。以SideWinder品牌推出的第一款手柄(图片右上角)风靡一时,甚至有很多游戏还特别附带了SideWinder专用操纵法。随后几年,微软又开发出了操纵杆和基于动作的Freestyle Pro(左上角),以及Dual Strike双杆手柄(左下角)。 但并非所有的SideWinder都大获成功,但很多产品的确突破了人们对PC外设的想象。 1996年:SideWinder力反馈操纵杆 1996年:SideWinder力反馈操纵杆 产品总是有好有坏,而Force Feedback Pro力反馈操纵杆则是SideWinder系列中的翘楚。它的设计沿袭了Precision Pro操纵杆的风格,但却增加了力反馈功能,为玩家提供更多乐趣。由于第一代产品大卖,微软又推出了Force Feedback Pro 2,至今仍在为其提供支持。 1998年:微软无绳电话 1998年:微软无绳电话 现在可以用Skype通过PC拨打电话,但在上世纪90年代,时髦人士却要使用一款无绳电话。微软MP-900是首款与PC相连的900MHz电话。它可以单独接打电话,但却需要一套系统来使用Call Manager软件。 这款程序提供了数字地址簿、语音指令拨盘、Caller ID、简单易用的语音留言管理模式以及其他与电话相关的便利功能。 不幸的是,该产品发布一年后便不再销售,在Windows 95/98之后,微软也不再为其提供支持。这款无绳电话太过复杂,无法正确部署,而且太过小众,很难全面推广。 1998年:DSS80音箱 1998年:DSS80音箱 DSS80是“数码音响系统80”的缩写,这是微软迄今为止推出的唯一一套音箱。整套设备包括一个内置数字放大器的低音炮和两个卫星音箱。这套产品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使用USB将数字声音从电脑转换到低音炮中。 可惜,DSS80存在音量控制问题,当按下静音键时,会立刻切换到最大或最小音量。尽管该系统质量出众,而且颇具新意,但微软并未扩大该产品线。 2001年:Xbox 2001年:Xbox 在索尼、世嘉和任天堂主导游戏行业的年代,微软推出了Xbox,这个理念源于微软的DirectX团队。事实上,该产品的原型机就叫做DirectX Box。 这是首款配备内置硬盘的游戏机,可以用于存储额外内容,因此不再需要外置存储卡。微软还收购了Bungie,从而打造了《光环:战斗进化》(Halo:Combat Evolved)游戏,这也成为Xbox发布之初的必备游戏。该游戏的续作《光环2》成为Xbox平台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游戏,销量达到850万份。Xbox的手柄最初因为过于笨重而为人诟病,但该公司2002年推出了体积更小的Controller S手柄,并一直沿用到2007年。 2004年:微软指纹扫描器 2004年:微软指纹扫描器 使用不同的密码肯定很麻烦,但如果在不同账号间使用完全一样的密码,又会存在风险。于是,微软2004年推出了一款指纹扫描器,帮助用户缓解这一问题。但这或许带来了更多问题。 借助这款设备,每个人最多可以存储10个指纹,每个都可以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并存储在系统中。该产品主要是为了提供便利,但却并不安全,因为它并未对存储的指纹数据进行加密。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工具访问指纹文件。等到该漏洞被发现后,微软也停止了对该产品的支持,并未针对XP和Vista提供64位的驱动。 2005年:Xbox 360 2005年:Xbox 360 得益于第一代Xbox的成功,微软2003年开始规划第二代Xbox。第一代Xbox 360硬件经常出故障,主要源于系统过热。不过,微软还是主动承担责任,延长了产品保质期,并最终更换了每一款出问题的设备。 与第一代Xbox不同,Xbox 360采用可拆卸硬盘,从而方便用户定制存储空间,并进行升级。Xbox 360目前被当做机顶盒来推广,可以提供各种娱乐内容。随着最新的Xbox Live服务的升级,用户可以获取Netflix和Last.fm等热门流媒体音乐和电影服务,甚至下载游戏,并享受各种社交功能。 2006年:LifeCam摄像头 2006年:LifeCam摄像头 视频聊天在2006年大受欢迎,微软也乘势推出了LifeCam品牌的摄像头。该产品针对Windows Live Messneger优化,可以提供不错的画质,而且内置麦克风。该产品还配备了一个简单的按钮,可以调出一个小工具来显示哪些人在线,然后立刻与之对话。 作为LifeCam的前两款产品,VX-6000为500万像素摄像头,能够录制130万像素视频,VX-3000为130万像素,可以录制640×480像素视频。如今仍有很多LifeCam系列产品,可以适应各种需求。 2006年:Zune音乐播放器 2006年:Zune音乐播放器 这款产品表现非常糟糕。 Zune是微软的数字媒体商店,为的是应对苹果iTunes。但随着该服务于2006年推出,微软还发布了30GB便携媒体播放器,同样命名为Zune,竞争目标是苹果iPod。但很快,Zune就获得了惨败。 不过,微软并未气馁,而是接连推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Zune音乐播放器,还提供了游戏、社交网络、设备内购、触摸屏等多种功能,并在2009年推出了Zune HD。 尽管引入了颇有吸引的社交功能,但仍然未能挑战苹果iPod,于是,该产品于10月3日全线停售。Zune服务仍然可以使用,但微软计划关闭该服务,转而推广Xbox Music服务。 2007年:Surface 1.0 2007年:Surface 1.0 第一代Surface最初作为一款商业产品推广,正因如此,才会在各种酒店大堂或者迪士尼乐园中看到这款设备。Surface拥有30英寸显示屏,可以同时识别52个触控点。它甚至能够识别手指或骰子等不同物体,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该产品内置的软件包括图片浏览器、视频浏览器和微软的弹珠游戏。Surface 1.0于2011年停产,彼时,三星推出了采用Surface 2.0软件的SUR40。在微软今年发布Surface平板电脑后,Surface软件被更名为PixelSense。 2010年:Kinect 2010年:Kinect 如果Kinect出自苹果的手笔,肯定会被主流媒体贴上“革命”的标签。但它却来自微软,虽然大家都喜欢它,但却并未给予它如此崇高的待遇。 这其实是一款Xbox 360的配件,可以通过动作和语音来控制游戏和其他媒体内容。该产品2010年11月4日发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为有史以来“销售最快的消费电子设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Kinect是Wii体感手柄和PlayStation Move的直接竞争对手,但区别在于,它无需使用实体手柄。该产品售价高达149.99美元,而且捆绑了《Kinect Adventures》游戏。2012年2月,微软发布了Kinect的Windows PC驱动,使得开发者可以将Kinect技术应用到游戏以外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