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123下一页
我的人缘0

Solid Snake——SteelSeries 7H游戏耳机蓝贴(评测)

27 10323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7-1 11: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DarkNight
来源:无极外设论坛

P.S.1:由于本文属于新品测评,所以有关于产品寿命以及不可预见性的问题恕无法具体论述。我能做的只是在文中说明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请各位注意。
P.S.2:听感这玩意主观性十分强,所以本文中的听感仅代表个人感想,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但如有与您的体会不同也请不要太过激动
P.S.3: 7H大陆地区首测,无极V5不解释。

前言

说起SteelSeries的耳麦产品,相信所有游戏玩家都不会陌生——5H,堪称一代CS神器,到现在为止几乎霸占着各大CS比赛耳麦出镜率的半壁江山,他的成功自然不言而喻。



2010年夏天,SteelSeries推出了H系列的新一代产品——SteelSeries 7H。在前期宣传的过程中,7H的出现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鉴于5H的成功,广大玩家对于7H的报以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希望7H能够延续5H的辉煌。
那么,7H相较于5H,有着哪些变化与不同?它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他是否能够成功结果H系列的大旗高歌猛进?就让无极外设论坛与大家一起,评一评,测一测,看看他的实际表现。


评——简介与改变

还是按照由外至里的顺序赏析吧:

简介



7H的外包装还是继承了SteelSeries一贯的包装风格:半包围包装可以让消费者透过包装就可以观察到产品,黑灰色为主色调一如既往的稳重。



包装背面依旧是关于产品的多国语言介绍,其中也包括了中文。



正上方的赞助信息,中国天禄注目~
顺便爆料一下QCK+ EG以及TYLOO将于7月中下旬上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打开包装,包含7H一只,三只塑料包:一包包含产品宣传册,附件,贴纸,耳罩更换说明;一包包含一对绒布耳罩;一包包含声卡,耳机音频线以及延长线。



值得一提的是耳机多个部分都有塑料纸保护,看来厂家还是颇为用心的。

改变

由5到7,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上的加法,在耳机的设计以及结构上,7H自然有着许多值得注意的改变。

1.耳机横梁与单元连接处的改变



从图中不难看出,相较于5H,7H在连接处采取了上下同宽的设计。





而在真正连接横梁与单元的可伸长连接杆,同样可以看见,无论宽度还是厚度,7H相较于5H均有所增加。



而连接杆后面的刻度也被取消,现在产生刻度的结构应该被隐藏在横梁中。
评——
宽度与厚度的增加,这次7H在于连接处的改变应该是吸收了5H的市场反馈。也许照片还不是很明显,如果大家将来有幸拿到实物就不会觉得我言过其实。7H这一部分的做工确实扎实了许多,个人预计曾经5H上频发的“断梁”餐具应该能得到遏制。
顺带一提,在前期的宣传图上耳机横梁处的金属处理貌似是亮银色的,但是实物则是类似镀铬的黑灰色,这个差别还是要点出。

2.分解拆卸的改变

相较于5H,7H此次由三段可拆卸部分升级为四段可拆卸,同时原来三段可拆卸的部分也有了细节上的变更。
首先是原有部分的改变:







头梁与单元的拆卸依旧采用的卡榫式的设计。但是拆开卡榫后可以发现其实内有乾坤:5H在这里采用的是簧片接触式的连接,而7H则使用的是针状弹簧触点。
其次是新增加的拆卸:





7H此次还增加了一个可拆卸部分:耳机音频线。从图片可以看出其固定方式是通过MINI USB接口后面的金属卡榫完成的。牢固程度将在点评中详细介绍。
评——
头梁单元接点的改变有效的避免了摩擦对接触点的损耗,不过针状触点内部的弹簧寿命是否坚挺如真爷们有待后续测试。我大概估计了一下,弹簧在安装后不会被按压到底,所以个人感觉这一部分问题不大,相较于5H还是有所提升。
而新增的可拆卸音频线,我之前一直怀疑的是会不会在耳机意外的下坠时无法有效的连接住耳机。不过拿到实物测试了一下,在静止倒挂耳机,在耳机自由落体时使其静止,以及在耳机自由落体时向上拽耳机三种情况下音频线均没有脱离耳机,着实纯爷们!
当然了,虽然效果很好,但是我也认为这个接口的固定能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3.耳机单元部分的改变

在耳机的核心——单元部分,7H也有许多变化
首先是耳机单元可活动范围的增大





可以明显的看出7H的耳机单元可以旋转的范围相较于5H有了明显的增加
此次7H的耳机单元也做了升级,由5H的35MM改变为50MM,声音的变化将着重在实地测试中介绍。
另一个明显变化,在于7H此次提供的可替换耳罩:





此次7H随耳机配备了两款耳罩——传统的绒布耳罩以及人造皮革耳罩。通过塑料卡榫的方式进行固定与实现快速更换。
评——
对比我使用5H的印象,7H的单元活动范围确实增大的少,一来增加了佩戴时的舒适感,二来也可以提供更大的缓冲范围,避免在佩戴以及摘下耳机的时候将耳机别坏。
而对于可更换耳罩,这一点其实是很有讲头的:两款不同的耳罩不仅仅是提供了主动降噪以及清爽通风的使用环境,更重要的是不同的耳罩由于材质的不同能够影响耳机的实际听感!这一部分将在实际使用篇具体论述。
最后稍微介绍一下耳罩的装卸吧:



拆卸时一般用指甲插入耳罩和单元之间的小缝一撬,卡榫就能够被撬出来。可能前几次翘的时候需要用点力,撬多了几次也就容易多了。



送单元裸照一张……



安装的时候耳罩橙色的小点为上将卡榫按入小孔即可,无难度。
P.S.:存放绒布耳罩时不要将卡榫置于另一个绒布耳罩的表面,卡榫会勾住绒布耳罩的表面造成损害。



至于这个塑料卡榫的寿命么……有待于时间检验。不过个人感觉一共6个卡榫损坏一个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不过相信心灵上的阴影是难以抹去的。但愿SteelSeries的设计师不要让广大玩家失望吧。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10-7-1 11:05 只看该作者
4.总结

单纯的从表面来看,抛开个人审美对于外观的喜好以及除去未知的由于材料疲劳造成的损耗。我认为7H的整体做工从这只新机来看,实属上乘之作,不愧于SteelSeries新一代音频旗舰。


当然,好的耳机不仅需要做工扎实,更重要的,是要能帮助玩家克敌制胜。
接下来,将进入实战测试环节。


测——佩戴感与实战测试

测试的大幕,自然要从耳机的实际佩戴感开始讲起。
带上耳机,调整好耳机大小,拉出MIC,搞起。
带上7H,第一个感觉是——有些夹头……虽然没有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但这估计是对眼镜党和发型党的沉重打击。看来7H在设计的时候主要还是考虑的是欧美人的头型。
当然,在耳罩和头梁下的海绵的支撑下,耳机佩戴的舒适感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耳罩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由于更换更大尺寸的单元的缘故单元的直径有些增加,但是同时由于耳罩的宽度同时也增加了,导致耳罩的内容大小实际上相比5H是有所减小的。这样导致佩带起来只是刚刚好勉强的罩住耳朵,这种感觉有些使用者需要适应。
耳机的麦克风结果测试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在使用之前请先屏蔽WINDOWS自带麦克风音量……唯一一点我比较费解的是——麦克长度貌似不够长啊……



回想5HV2相较于5H的改进,其中有一项就是增加了麦克长度,而现今经过实际使用后明显7H的麦克长度又比5HV2短了不少。既然曾经有过好的改变何必又要倒退回去呢?对此我很费解,您呢?

下面开始听音感受部分,使用声卡为USB原装声卡以模拟大多数使用者的使用环境。



首先测试的项目当属CS 1.6。毕竟5H取得的最大的成功就是在于CS中对于细节强大的捕捉能力以及精准的地位能力,但是为了获得这些成功所导致的中低频严重缺失畸形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五百。而且我也知道很多人盯着这篇文章,就为等着Solid Snake与Naked Snake两位传奇战士之间的决战吧(笑)。但是不局限于此,通过CS的测试,我希望能够诠释合适的耳罩选择对于实际听感的影响,这一点相信对于广大CS玩家也是十分重要的。
测试主要通过实地测试以及观看DEMO两方面进行。整体使用下来的结果,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神似,而型不同。
因为那是一种强烈的H系列的声音风格。
开始测试的第一阶段,我使用的是人造皮革耳罩。人造皮革耳罩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它强大的隔音能力,实地表现的话就是有效的屏蔽了黑轴的敲击声以及至少使两米外同学叫我被我华华丽的无视了……不过大夏天的,戴久了会闷,还是要时不时的透透气。
而在CS中,初一上耳,你可能觉得7H不是一个好的家族的继承人:和前任5H相比, 7H的声音不再像5H那样薄如蝉翼,而是显得有血有肉。低音相较于5H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定位方面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敌人的走位以及手雷**位置的判断完全不成问题。细节捕捉方面此时7H的表现也可以称得上是较为良好的。尽管在嘈杂的场合中低音可能会掩盖掉一些细节,但在正式比赛不会出现各种盲目穿射的情况下7H的皮质耳罩已经绰绰有余了。
但是,继承人毕竟还是继承人,父辈的光荣自然不会轻易抛弃。
当褪去人造皮革外衣重归传统绒布耳罩之时,一切似乎都变得那么熟悉:相较于人造皮革耳罩,使用绒布耳罩时一个单元发出来的声音居然会不相同,甚至有一丝神奇:低音似乎被绒布耳罩消去了。更加轻薄的声音,换来的是更加强大的定位,以及足以与5H分庭抗礼的细节捕捉。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的CSER在使用7H时,会使用绒布耳罩——H系列的灵魂在此时尽显。同时,时值夏季,海绵耳罩相较于人造皮革耳罩显得更加清爽,估计这一点也能增加其受众。
那么,同一个单元通过更换耳罩能使发声不同,原因为何?
个人觉得主要还是在于不同耳罩的构造上。人造皮革与绒布耳罩由于其物理结构的不同,前者使得耳机形成封闭结构,而后者则偏向半开放结构。而环境结构的不同在声音传播之时就会影响声音的反射以及声场结构,从而导致最后我们实际的听感有所变化。说句实话,我十分佩服这个方法的提出者,确实十分巧妙。

离开CS,我还测试了一下其他游戏,例如COD6与HAWX。当然为了达到最好的游戏音响效果此时使用的是人造皮革耳罩。不得不说7H应该能够摆脱5H曾经得到的“nothing out of cs”的评价了,那些在玩CS的同时还兼顾一些其他游戏的玩家不会出现由于5H削弱中低音而严重影响CS以外的游戏的听音体验的情况。更换一下耳罩,在其他游戏中会获得更好的体验。

最后稍微介绍一下7H在音乐中的表现吧。简单的听了几首歌:波莱罗舞曲,amazing grace,以及COD6 “Remember...No Russian”一关的原声带(这个玩过的就知道为什么了)。还是如我前面所叙述的:神似,而型不同。如果你对比5H,你会觉得7H的低音已经增加了许多;但是如果要对比其它耳机,你会发现7H的低音还是比较少的:如果按我的个人习惯来说,就是7H的低音比我自己能够接受的下限略高,明显的可以到它的定位还是一款游戏娱乐耳机。低音部分还是比较薄,下潜不是很深,当然低音轰头什么的自然也不会有。高音较亮,整体声音风格也较偏明亮。声场个人感觉比5H来比有所扩展,但是与多数耳机相比仍不是很大,位置略偏后。

最后举一个略学术向的例子结束测试部分吧。如果将我们平常接触到的耳机比作一条直线,左为游戏向,右为娱乐向。那么7H的位置应该处于这条直线的四分之一处:相较于出于原点的5H,他的影音娱乐能力提升了太多太多。但是如果拿到大环境中你会发现:7H的精髓——依旧是H系列风格,毕竟作为H系列的传人,他的定位,是一款游戏耳机。


总结:
总体来说,7H作为5H的更新版本,不仅仅将5H单纯在CS中的优秀表现继承了下来,同时7H在CS以外的表现相较于5H可以说是有了大步的前进。作为SteelSeries音频产品的旗舰,作为H系列的接班人,7H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实。截止发稿时为止,7H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正式上市了,我手里这只7H USB版本网上最低的可靠售价应该在1K刚出头。相较于我刚开始的猜想,应该还是颇为出乎意料的,个人感觉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他完全有资格进入消费者的候选名单。当然,在一连串利好背后我们也要发现美中不足的地方,例如佩戴感,例如麦克长度,这些仍旧可以提高的地方,还是希望厂家不要固步自封,能够继续努力前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10-7-1 11:14 只看该作者
太贵了,没米之人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10-7-1 13:20 只看该作者
强烈表示无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10-7-1 13:26 只看该作者
日,都不注明大图杀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10-7-1 15:13 只看该作者
浩版快去买一个送给我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10-7-1 16:00 只看该作者
嘛,还是等5HV2~{:1_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10-7-1 16:05 只看该作者
原封不动的转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10-7-1 19:27 只看该作者
唉。。。钢厂最喜欢的就是换汤不换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10
发表于 2010-7-2 10:57 只看该作者
测试
那个线。耳机的可拆卸线,其实是microUSB,不是MINI{:1_0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