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21
发表于 2008-9-9 12:34 只看该作者
专业
我的人缘0
22
发表于 2008-9-9 13:1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mmqs 于 2008-9-9 11:48 发表
LZ 我想请教您个问题    看了您文中的光学与激光工作原理图  我还是不太明白  激光如何比光电的定位更精准。 仅仅是因为光源本身属性(相干光不易受到外部条件干扰)的原因还是有别的原因   还有  相干光指的是两条  ...



其实你没有必要继续钻这个牛角的~ 从光学的特性上来说,激光比普通LED发出的光更利于定位方面的应用,但是激光引擎目前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兼容性等方面还不能与已经很成熟的LED光学引擎比较。

为什么从光学特性上讲说激光比LED光更利于定位上的应用呢? 光学原理方面的东西我了解不深,我只从我的理解上解释一下,其实相干光和非相干光这两个术语,对于采样应用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干光在经过不平整的表面反射后,由于光束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位相差恒定,所以经过反射后存在角度的两束反射回来的光线在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并且这种干涉现象是稳定的,可以充分反映出反射表面的全部信息的,通过DSP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有关反射表面的精确的信息。而对于普通光源这种非相干光来说,在反射回来的有一定角度的两束光线相遇时,不会产生干涉的现象,因此有一些对于反射表面的信息实际上是丢失掉了。

说的在直白些,当LED发出的光照在鼠标垫上时,由于鼠标垫表面是不平整的,那么当经过某些区域反射的光可以正好反射到镜头里时,那么镜头中这部分区域就是亮的,而如果某些区域反射的光,由于反射角度的问题不能被镜头采集到时,那么这些区域在图像中就是阴影,并且由于LED光源的非相干光的性质,这部分被反射到镜头之外的光,不能与那些反馈到镜头中的光束发生干涉效应,因此这些光所反应的反射面的信息是镜头无法采集到的,此时镜头最终采集到的就是一幅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共存的图片,而DSP通过分析上下两幅图片中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的位置变化,来确认鼠标的移动并反馈给电脑。当鼠标垫表面非常非常光滑时,比如说玻璃,那么由于LED光是斜着投射到反射面上,而镜头是垂直于反射面的,那么很可能绝大部分的反射光线都是被反射到镜头之外的,这时镜头无法采集到有效的光线(这时镜头里的图像就全是黑暗的或全是明亮的),那么自然就无法分析鼠标的移动。

对于激光引擎来说,同样投射到不平整的鼠标垫表面时,某些区域的光线被反射后,会偏出镜头所在的位置,但是由于激光的相干光特性,这些光线会与那些可以反射回镜头位置内的光线发生干涉现象,而DSP通过分析这种干涉的现象,就可以间接地得到那些没有反射回来的光线所携带的信息,从而完整地还原整个反射表面的面貌,也就是说这时芯片得到的不是一个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简单间杂的图片,而是一副完整的反射表面的全貌,这时通过比较上下两个图像中反射面面貌的变化,就可以定位鼠标的移动。并且激光鼠标的光头位置和LED的设计是不一样的,激光照射的方向和光头朝向的方向是正好位于一个反射路径上的,这样即使是非常光滑的表面,只要不是绝对平整(没有任何起伏凹凸),理论上只要有一点点的不平整的地方,只要造成有一束光和其他光的反射后的角度不同,那么就会产生干涉效应,从而使光头可以采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从理论上激光引擎比光电引擎能通过更多表面的道理。

当然,从上面的区别也可以看出,激光引擎所需要进行的计算和分析要比普通光学引擎复杂的多,而且激光引擎的技术目前也不如光学引擎成熟,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激光是更有优势的技术,但是现阶段激光还不能超越光学引擎的原因。



其实说了这么多,可能你看不大明白,但这些对你选鼠标来说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你只需要去选那些口碑好,厂家有实力,使用舒适,价位合理,服务健全的鼠标就可以,不用太拘泥于技术因素。

[ 本帖最后由 drocee 于 2008-9-9 13:17 编辑 ]
我的人缘0
23
发表于 2008-9-9 13:55 只看该作者
技术贴 必顶!!!!!;mm13; ;mm13; ;mm13;
我的人缘0
24
发表于 2008-9-9 15:2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rocee 于 2008-9-9 13:15 发表



其实你没有必要继续钻这个牛角的~ 从光学的特性上来说,激光比普通LED发出的光更利于定位方面的应用,但是激光引擎目前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兼容性等方面还不能与已经很成熟的LED光学引擎比较。

为什么从光学 ...

多谢了哥们,打了这么多字,让我明白了很多,谢谢你了。
PS:我只是最近对这些原理技术的东西比较敢兴趣,没钻牛角尖啊,只是对文中那两幅图看不明白。。。。。。。 另外,看来激光相对于LED更加准确的定位,就是因为激光属相干光其属性觉得的对吧?
我的人缘0
25
发表于 2008-9-9 23:41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看到6020...
我的人缘0
26
发表于 2008-9-10 11:08 只看该作者
这里是全部安捷伦自产的~  一般某些大厂会请安捷伦和他们自己联合开发,在自产的芯片上再深化进行设计,从而为这些大厂提供专用的芯片,比如RAZER就这样做~  这些专用芯片的性能跟自产的差距很小,但是编号可能比较独特,比如所谓的A3088芯片~~
我的人缘0
27
发表于 2008-9-10 20:34 只看该作者
;mm14; 期待D版的下个精华技术文章
我的人缘0
28
发表于 2008-9-11 19:05 只看该作者
测试
:shui: 文盲:lg:
我的人缘0
29
发表于 2008-9-12 18:02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很详细的介绍.
不过,更正一个小地方,微软在1999年推出的是IntelliEye光学引擎的第一代是和安捷伦共同研发的,它的分辨率是400cpi,采样频率为1500帧/秒。IO1.0所采用.
而2001年研发出第二代IntelliEye引擎,是和ST搞的.2001年底微软结束了与安捷伦的合作以后,和ST意法合作,独立(拥有独立知识产权)推出了第二代Intellieye引擎.
6000FPS和1500FPS的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life distance控制也相当完美,有着和机械鼠标同等的提手快感.可见与顶级半导体公司合作是多么重要.不是鄙视安捷伦,三流和一流还是有差距的.罗技直到2002年后期推出的MX几款鼠标的采样率也不能和IE引擎相提并论.

[ 本帖最后由 hipper1916 于 2008-9-12 18:31 编辑 ]
我的人缘0
30
发表于 2008-9-12 18:56 只看该作者
测试
原帖由 hipper1916 于 2008-9-12 18:02 发表
顶楼主,很详细的介绍.
不过,更正一个小地方,微软在1999年推出的是IntelliEye光学引擎的第一代是和安捷伦共同研发的,它的分辨率是400cpi,采样频率为1500帧/秒。IO1.0所采用.
而2001年研发出第二代IntelliEye引擎, ...



有机会再求证一下~ 有论据吗?我看到的是INTELLI 2代也是和安捷伦合作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