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硬件是一门学问 于 2020-3-14 09:59 编辑
一、前言
▲上图为一张网络上流传的聊天记录截图,不知道真假,感觉像是段子手编的,看着挺搞笑的,不过也确实反映出当下的一些特殊现象。疫情期间,小伙伴们纷纷宅在家里,一起休起了史上最长的假期。前段时间刷新闻,大家都在讨论,全面复工后也许会出现“两个潮”,一是离婚潮,二是二孩潮。是啊,小夫妻天天腻在一起,矛盾日积月累,直接闹翻,或者感情逐渐升温,仿佛又恋爱了一次,于是二孩来了。
▲前面说的都是已婚人士,当然,现在更多的还是那些尚未结婚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了,要么天天泡网剧,要么天天肝游戏。由于春节返乡回老家,大多数人都没带电脑,也就只能玩玩手游了。而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电竞类手游,想玩得更好,取得更高的段位,就需要一个好的游戏耳机了。佩戴有线耳机,右手操作时会有干扰,更多的人使用无线耳机,而一些蓝牙耳机音质、延迟都多多少少有些差强人意。
▲去年11月,赛睿推出了为Switch平台量身打造的“四合一”无线游戏耳机Arctis寒冰1 Wireless,目前售价799元,这是在Arctis寒冰1的基础上的一次无线升级,支持PC、Switch、PS4、安卓等设备平台。Arctis寒冰1 Wireless采用了Arctis寒冰7一样的发声单元和麦克风,而价格便宜将近一半。另外,Arctis寒冰1 Wireless这种特制的无线接收器,理论上来说,比Arctis寒冰7应用范围更广一些,下面就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款要跟自家老大哥抢饭碗的赛睿新品无线耳机。
二、包装
▲耳机包装跟赛睿Arctis寒冰1区别不大,下部标注了支持PC、Switch、PS4、安卓四种设备,采用2.4G无线连接及有线连接双模,接口为Type-C。
▲再看包装背面,以图片的方式演示了Arctis寒冰1 Wireless的四合一兼容平台。
▲内包装比较简单,耳机和附件固定在黑色塑料包装内,要注意的是,产品说明书是在贴在背面的。
▲产品全家福,数据线、耳机、麦克风、2.4G无线接收器、产品说明书。
▲耳机采用可拆卸式ClearCast麦克风,与Arctis寒冰7的麦克风一样,响应频率100–6500 Hz,灵敏度-38 dBV/Pa,双向降噪拾音。
▲2.4G无线接收器,Type-C接口,可以插到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上使用。如果你的台式机电脑没有Type-C接口,可以使用附赠的USB转Type-C数据线来连接。赛睿对接收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插入Switch或手机时,不会太凸出而影响游戏操作,外形上看,也更美观一些。
▲USB转Type-C、3.5mm音频线、USB转Micro-USB三组连接线材,以适应不同设备。个人觉得,充电时可以使用,平时无线连接使用耳机,还是很舒服的,没了线材的束缚,的确很安逸。
三、外观
▲外观上与Arctis寒冰1基本一致,不过线材改为分离模式,平时出街使用也是可以的。耳机内置电池,续航约20小时,按每天4小时的频率计算,可以用个5天左右了。
▲耳机的耳罩采用90度折叠设计,反转后,塞进背包可以节省空间,便于携带。与Arctis寒冰7一样,Arctis寒冰1 Wireless同样采用赛睿S1发声单元,当初Arctis寒冰1为何性价比很高,也是这个缘故。频率响应20–20000Hz,灵敏度98 dBSPL,阻抗32Ω,总谐波失真<3%,音量控制40mm。
▲耳罩外壳同样采用赛睿寒冰系列特有的椭圆形结构,外观很素,表面黑色细磨砂处理,比起类肤材质,不容易粘手印。另外,耳机的电源开关在右侧耳罩底部,长按开机和关机,多媒体功能则通过单击、双击、三击完成。
▲耳罩内部为记忆海绵材质,外部为织物材质,耳罩也是可以拆卸的,脏了可以直接取下来洗一洗。笔者家里有几款某品牌PU材质的耳机,一次没用,几年后拿出来,都已经老化了。耳罩内部为赛睿喜爱的几何图形装饰。
▲左耳罩下部布局了一排接口和按键,自左往右分别为麦克风接口、Micro-USB接口、3.5mm音频接口、音量调节旋钮、麦克风开关。
▲这是麦克风安装好的效果,线材是可塑的,可以自行调节位置。
▲耳机采用单层头梁设计,下部垫有记忆海绵。笔者头型比较尖,一般单层头梁耳机如果太重会有压头顶的感觉。由于赛睿Arctis寒冰1 Wireless重量比较轻,经过笔者实际佩戴,没有这个感觉。
▲头梁是可伸缩设计,拉伸时有刻度感,但是没有数值标注,所以调节长度时,要慢慢摸索了。建议在以后的版本中,加入刻度,方便玩家记住长度。另外,为了方便玩家识别左右,在头梁内侧分别标注了“L”和“R”。
四、佩戴
▲经过实测,耳机重约263g,这个分量只比赛睿Arctis寒冰1 重了3g,大概是内置电池的缘故吧。不过这个分量已经算比较轻的范畴了,那种300g以上的耳机,佩戴时很难避免压头感。
▲耳罩呈椭圆形,长直径尺寸为105mm,短直径尺寸为90mm,耳朵完全被包住,隔音还还可以,如果出街,音量尽量不要开的太大,不然会不容易听到周围路况声音。
▲耳罩内部有个小斜面,海绵也比较软,笔者戴着眼镜佩戴耳机,并没有不适感。
▲笔者头属于比较尖的那种,对于单层头梁耳机,如果重量偏重,会有明显的压头感,而赛睿Arctis寒冰1 Wireless重263g,分量较轻,佩戴后压头感不明显。耳罩夹力还可以,如果你觉得夹头,可以用书或耳机架来撑一撑,会有改变。
五、体验1、PC游戏体验
▲如果你的电脑没有Type-C接口,那么可以跟笔者一样,通过USB转Type-C数据线来进行连接。
▲笔者试玩了《CS:GO》游戏,体验一下通过2.4G无线连接,有没有延迟,稳定性如何,音质如何。
▲通过几天的实际体验,笔者发现耳机并没有延迟现象,跟有线连接没有区别。游戏中,脚步声、枪声方位准确,通过麦克风跟队友沟通交流,麦克风声音也很清晰,无杂音。 2、手机影音体验
▲连接的是华为P20手机,直接将无线接收器连接到手机的Type-C接口上,即插即用。
▲连接后,手机状态栏立刻显示耳机已连接,这时闺女就可以来收看网上教学视频了。
▲如果老师采用的是多人连线教学,那么安装上麦克风也可以进行语音交流了。 3、手机游戏体验
▲试玩了一直很火的《和平精英》,据说很多妹纸也在玩,笔者一个女同事也在玩,还是个高手,经常带笔者一起吃鸡。
▲这就是笔者的猪队友,必须曝光一下,一车满血的4个人,竟然被他开翻了……
▲耳机对游戏的兼容性还是不错的,即插即用,听枪声辨方位都没问题,重点是麦克风也可以正常使用。记得以前用蓝牙耳机连接时,除了声音有些许延迟外,如果打开麦克风后,游戏声音自动变小,挺痛苦的。好在后来游戏进行了修正才改善。而2.4G无线连接则没这个问题,不过也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这个接收器虽然进行了优化,但还是有点点碍手,好在边缘是圆润的,笔者还能接受。当然,赛睿这款产品,主要还是针对Switch进行设计的,Switch的接口在下部,不会影响手掌操作。所以,厂商以后若要推出主打游戏的手机,可否在手机侧面也设计一个Type-C接口呢。当然,笔者更希望赛睿将这个无线接收器再延长一点,再压扁一点,这样右手操作就会更舒服一些了。
六、结语
▲赛睿Arctis寒冰1 Wireless,采用2.4G无线、有线两种模式连接,发声单元和麦克风与Arctis寒冰7一样,都为S1发声单元和ClearCast麦克风,售价要低不少。Arctis寒冰7目前售价为1199元,Arctis寒冰1 Wireless官方售价为859元,现售价799元,要便宜400元。如果你对耳机颜值以及DTS环绕声等没有需求的话,选择Arctis寒冰1 Wireless还是更实惠一点的。另外,Arctis寒冰7裸重374g,比Arctis寒冰1 Wireless要重111g,对于头比较尖的笔者来说偏重了,佩戴时会有压头感。 赛睿Arctis寒冰1 Wireless主打适配移动设备,不过笔者更喜欢将它与PC进行无线连接,这种无延迟、无束缚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以前使用耳机玩游戏,玩着玩着总要调节耳机线材,放左边吧,干扰左手操作键盘,放右手吧,干扰右手操作鼠标。笔者也见过一些键盘在底壳中间留了耳机走线槽,不过这键盘太少了。 无线连接是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十多年前装修时,跟设计师千叮嘱万嘱咐,务必每个房间要预留网线接口。如今看来,根本没啥用,现在都时兴WiFi全覆盖,很少使用有线连接上网了。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这种需求更加强烈,智能门锁、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家电,等等等等,都采用无线连接。 笔者大胆设想一下,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的电脑主机会不会只需要连接一根电源线就可以使用?键鼠、显示器都可以通过无线技术进行连接,又或者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连电源线也能省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