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的主机几乎都是白色调,那时候的CRT显示器也是如此,但从2000年开始,黑色外观渐渐成为了机箱品类的主要色调并延续至今,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黑色更耐脏,而当RGB大举入侵PC各配件时,白色的机箱似乎更合适。
Thermaltake(TT)曜越挑战者H3机箱白色版
平时看惯了黑黑的机箱,所以对其它颜色的兴趣自然大了很多,就算是宅男,新鲜感也是很重要的对不对?挑战者H3的三围是408mm*210mm*468mm,标准中塔尺寸,支持ITX、mATX、ATX三种规格主板,钢板厚度为0.8mm,很结实!这是我接触Thermaltake曜越的首款机箱,所以更要认真品尝一番,废话不多说,开箱走起~
哦,乍一看这不还是黑色嘛?挑战者H3有黑色、白色两个版本,两者除了箱体的颜色不同以外,其它诸如面板、防尘网、磁吸侧板都共用同一个配色,白的并不彻底,所以,我个人感觉白色版本更像是熊猫版。
前面板采用茶色内凹曲面造型,面板顶部和底部都设计了进风口,其中顶部的进风口还附有防尘网,面板内部可以装下120mm*3/140mm*2尺寸的散热扇或水冷排。
机箱I/O接口部分依次为开关机键\硬盘工作灯\重启键\ARGB控制\USB3.0*2\AUX音频输出\麦克风接口,这个布局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首先首先开关机键较大,且工作时带有淡蓝色灯光,方便用户开关;其次是机箱可以通过ARGB直接控制灯光,对于某些使用不带ARGB接口主板的用户来说,也能很方便的体验到RGB的流光溢彩;USB3.0*2基本算是标配,够用。唯一感觉重启键有些多余,现在想要重启电脑基本上都在window下重启,好多年不用机箱上的按键了。
机箱顶部为了加强散热配备了大面积散热孔和磁吸式防尘网,日后清理起来应该会很方便,顶部可以安装120mm*2/140mm*2尺寸的散热扇或水冷排,对散热系统的支持不错。
挑战者H3的尾部设计中规中矩,与大部分中塔机箱的布局无异,上部支持120mm/140mm散热扇,中部拥有7个可拆装的扩展挡片。
底部四角有柱形减震脚垫,贯穿前后的超大防尘网是亮点,可以为独立电源仓内的硬盘和电源提供非常不错的散热条件,这块防尘网的拆装清理不需要放倒机箱,通过尾部拉手一拽就可以取出,很方便!
H3的全侧透钢化玻璃为4mm厚度,厚度一般,不过磁吸开合方式很有特色,对于经常需要开合侧盖的用户来说,简单省事,尾部合页能够展开大约250度,机箱站着、躺着都能够完美开盖。
做为中塔尺寸的机箱,挑战者H3支持ITX、mATX、ATX三种规格的主板,兼容性比较强;主板镂空区域较大,方便主板散热的同时,对于某些特殊规格的散热器背夹支持也不错;H3出厂时就在主板固定位预置了6颗固定柱,只需要根据主板规格相应调整位置即可,减少了安装的工作量,这点比很多需要自行安装固定柱的机箱更加人性化一些。
挑战者H3的背部区域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在靠近前面板的区域为背部走线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并预置了2条粘扣绑带,各路电源线、机箱I/O线缆都可以集中在这个区域穿行,背线相对会整齐很多;还有一点就是主板供电线等线缆是成90度直角接驳主板的,而不是传统机箱那种从背部U型折弯接驳主板,好处显而易见。
在存储扩展方面挑战者H3支持多种组合,正面可以安置2块SSD/2.5机械盘,电源仓可以放置2块3.5机械盘或2.5盘,并且都是快拆设计,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存储方案。
得益于0.8mm厚度的钢板,挑战者H3给我的感觉是相当坚固,这是不是H3型号的由来不得而知,在拆装右侧金属挡板和安装主板时这种坚固的感觉相当明显。
我装机的这块主板是华硕中低端的大师系列B360MK,标准mATX板子在H3里看上去好小。
依次装好主板、散热风扇、显卡等配件,这里有一点需要提示一下,就是不管什么机箱装机,主板的背部挡板一定要先装好,否则来回折腾起来很烦人的,我都抓狂好多次了。。。
装好后的静态图。挑战者H3的CPU散热器限高180mm,显卡限长350mm,丝毫不用顾忌内部空间的兼容性问题。
通电后开关键有淡淡的蓝色灯光,看上去很舒服。我这块华硕主板不支持ARUA神光同步功能(太低端了。。。),这时候机箱上的ARGB键(LED)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它可以随时一键切换多种灯效,比开盖去捣鼓ARGB控制盒强多了。
可能是钢材较厚的缘故,感觉6把散热扇同时工作的噪音很低。
白色的箱体对灯光的反射作用很强,内部各个配件一览无余,我凌乱的走线看的清清楚楚,有时间要好好规划一下。
做为我接触Thermaltake曜越的首款机箱,挑战者H3的亮点还是很多的,比如略带美感的曲面面板,磁吸开合的单侧透玻璃,0.8mm的坚固机身,支持多种规格的风冷、水冷散热器,自带ARGB按键,对背线的良好支持等,在同价位的机箱中有很大优势,如果你也喜欢炫酷的RGB灯效,那么可以试试这款白色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