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ingno 于 2018-12-24 08:48 编辑
首先感谢外设天下提供的酷冷SK630评测机会,近年来,诸多台湾硬件在外设领域频频发力,推出了不少有自身特色的产品。酷冷至尊作为这方面的领先厂商,自然当仁不让的有着自己的设计理念,新推出的SK630矮轴机械键盘就是突破传统,推陈出新的巅峰,让我们一同感受下矮轴带来的全新触感体验吧。
1.包装感受 新近的酷冷产品都采用白紫搭配的配色风格,这是品牌信仰的体现。正面包装右上醒目的cherry矮轴标注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凸显了产品最大特色。背面则是产品基本信息,让人能大体上初步了解键盘的属性及功能。
内部配件包括键盘、钢丝拔键器,收纳袋,数据线及说明书。其中,钢丝拔键器和收纳袋的存在说明厂商对于SK630的规格定位是十分高的。认真的态度是产品成功与否的前提,这点毋庸置疑。
2.外观与细节感受 酷冷作为传统电脑配件大厂,其产品的品质一向十分优秀。SK630作为矮轴的开拓先锋,对于卖相的着重程度自然不在话下。87键设计,一眼看去,键盘整体凸显一个薄字,搭配上专用的超薄键帽,配已五彩纷呈的RGB灯光效果,视觉上无可挑剔。值得一提的是,正面银色金属拉斯面板,手感上乘,面板边缘切面圆滑处理,没有毛刺,并且全部贴上薄膜予以保护,以防运输中导致剐蹭,这个细节彰显大厂风范。背面印有酷冷LOGO,遗憾的是脚撑不可调节高度,稍有不便。线材为可插拔编织材质,硬度适中,结合纤薄的特点和附赠的键盘收纳布袋,明显是为便携作的准备。这对于经常需要携带键盘旅行的使用者来说十分友好,我相信无论走到哪,把SK630拿出来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3.键帽敲击手感 在说键帽手感之前,先说句题外话。不知道大家在接触机械键盘之前,对笔记本键盘是什么感觉。由于绝大多数笔记本键盘属于火山口或剪刀脚的超薄薄膜键盘。触发相较传统薄膜来说,键程更短,手感更利落。但之所以很多人不爱用笔记本键盘打游戏,最大的问题,不是来源于手感,而是来源于对误触的担忧。 之所以笔记本键盘容易发生误触,就是因为它键位紧凑,按键之间没有弧度与层次感,摸起来手感朦胧一块,不用眼睛找一下,很容易让手迷失定位,尤其是玩RTS类游戏之类的快节奏而且需要手在键盘上大范围游走并准确敲击的游戏就十分吃力。反观酷冷键帽的设计,还是能体现出设计师的初忠,尽可能的来提高每颗按键的辨识度。ABS材质键帽,宽度介于传统OEM键帽顶部与底部之间,侧面垂直上下的设计,没有传统OEM或原厂键帽的倾斜角度。键位之间的间距程度也适中,小于传统键盘键位间距,但和超薄薄膜键盘相比要宽一些。从侧面看,酷冷SK630的键帽没有R1~R4的高度差,顶部无倾角,即没有人体工学设计,也没有传统键帽顶部的下凹感,取而代之的和超薄键盘类似的一马平川触感。大键位采用平衡杆设计,笔者是十分喜欢这种设计的,轻盈不粘滞,可能有人觉得松垮,但这也属于仁者见仁的东西,不可一概而论。敲击声音方面相对传统机械键盘强有力的触底方式,酷冷SK630显得柔和许多,甚至有点类似静电容的手感,但又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机械键盘的特色,这源于酷冷SK630独特的键帽和Cherry矮轴键程短的设计,对于居家或办公等有静音需求的使用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
从这种种细节可以看出,虽然为了尽可能提高便携紧凑型键盘的游戏性,酷冷还是下了功夫的,但笔者认为从整体上来说,主要还是为了增加首发矮轴键盘颜值的辨识度所做的妥协,让人能一眼就能分辨出这是酷冷SK630,矮轴纤薄质感的视觉特点得以放大。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话,对于用惯传统键盘的使用者来说,还是无法避免的增加了他们的学习成本,需要时间去适应。好在现今流行简化操作的游戏,使得所需按键数量少且位置相对固定,不需要大范围移动操作,这无疑增加了矮轴键盘的上手容易度,让熟悉所花的时间大大减少。
4.轴体敲击手感
机械键盘的本质可以说在于键程与回弹,矮轴红轴作为首发新产品,无疑继承了传统机械红轴的特点,大体上与其保持一致,稍微滞涩一点点,并且因为键帽独特的设计,使得下压时并不同于起初预想的点到即止,而依旧是有一定的键程触发空间,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相对也因为键帽间距的问题,我在激烈的游戏操作中还是发生了误触,尤其是按W前进的过程中误触到Q和E,这个确实有点尴尬,也许是我还需要时间适应。此外由于酷冷SK630并没有提供可调节高度的脚撑,并且脚撑高度不高,使得键盘整体倾角不大,相对来说处于较为水平的平面上。按键下压时,手指也容易碰到下方的按键,例如按W时,就容易刮到S的边缘。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通过垫手托来缓解,对于不习惯手托的使用者可以加装增高脚撑,调高键盘倾角的方式来解决,不过这两种方式都无疑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5.键帽可玩程度与手感改良测试 矮轴作为新轴,可供选则的配套键帽暂时没有,笔者退而求其次选择用传统键帽进行测试。由于之前也提到了种种由于键帽设计方面所导致的问题,因此笔者不禁就想用传统oem高度和原厂高度键帽安上去试一试。拆下键帽后发现轴体的十字菊花柱看上去和传统轴体差不多,这也为更换键帽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笔者先试一下传统OEM高度的键帽,由于此种键帽本身高度已经很高,菊花柱难以完全插入,导致矮轴在下压过程中键程变短,敲击起来总有种轻微晃动和意犹未尽的感觉,不是十分匹配,体验一般。再来尝试下原厂高度键帽,此种键帽在键程方面的体验得以改善,跟矮轴匹配程度相较OEM高度键帽更为合适,轻微晃动的问题也有所缓解。因此如果想更换传统键帽,不妨优先考虑原厂高度键帽,能初步有效的减少误触几率,同时能改善矮轴的人体工学体验。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期望键帽厂商能为矮轴设计专用的人体工学键帽,即使不是全键盘,也可以附带提供游戏常用按键的人体工学键帽,以能提升键盘整体的游戏体验。
6.驱动使用体验 从键盘的预设组合键上我们就能看出厂商对便捷的操作体验十分执着,已经为使用者提供了诸多免驱操作方式,结合说明书能够通过组合键的方式轻松完成调控灯光等操作,如果使用者依然不满足于此,还可以安装驱动来体验键盘的全部按键功能。
由于笔者自用的就是酷冷家的MM530鼠标,因此对于酷冷的驱动并不陌生,键盘的驱动设计得也十分简洁直观,不会像有的厂商显得过于繁杂,无从下手的感觉。该驱动分为四大块:LED、宏、按键映射、配置文件。LED版块设置了许多灯光效果,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都是些现今见怪不怪的灯光设定,无需多言。宏和按键映射版块其实都是改建功能,这个根据游戏类型可能部分玩家会用到,现今有此需求的玩家可能大部分愿意在鼠标按键上修改,键盘用的不多。但笔者认为,有总比没有强,这个功能对大型MMO还是挺实用的,拿魔兽世界来说,之前只能通过插件、动作条或多键鼠标来实现,现在键盘有预设宏的话,就不用担心键位不够了。配置文件版块则可以储存四个需要保存的配置模式,包括按键和灯光,需要时可选择并自由切换,十分人性化。
7.小结 酷冷SK630作为矮轴的探路者,承载着酷冷一贯严谨大方的设计理念,用料讲究,做工精湛,让看腻了现今机械键盘大同小异外观的玩家眼前一亮。从外观设计来说,确确实实吸引到了我,但因此增高的学习成本与期待落差,让笔者着实对其捏了一把汗。虽然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明显已经对SK630键盘熟悉了很多,误触明显减少,用起来感觉越来越好,但学习所需的这段时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愿意去适应的。
虽然酷冷在机械键盘方面,已然走在了众多厂商的前面,尝试着去求新求变,态度值得肯定,但笔者也希望其能在后续的研发中,丰富矮轴键盘的周边配件,真正让广大初级玩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而对于键盘发烧友来说,笔者则是十分推荐酷冷SK630的,毕竟它真的和之前那些机械键盘不一样,而且DIY空间很大,底子很好,如果你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何尝不来试一试呢?
优点: 外观纤薄,做工优良、灯光丰富 使用便携、触发迅速、静音 缺点: 键位缺乏人体工学 键帽暂时可选择替代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