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机械键盘,大家想到轴体的话,第一反应应该就是cherry的原厂轴体,但随之而来的印象,应该就是机械键盘的厚重,虽然可以通过改变键盘的键位布局等,来获得了80%,60%等小键盘来提升便携性,但厚度方面因为轴体的限制,一直无法很好的优化,而cherry也想到了这一点,推出了全新的MX矮轴,全新的轴体结构,降低了高度的同时,但带来了相近的手感以及兼容原有的MX键帽的特性,让键盘依旧有换键帽玩的可玩性。而第一款搭载矮轴的键盘,也就是今天的主角——酷冷至尊SK630(此处十分感谢外设天下这次提供的众测机会)。 惯例在前面写一下键盘的优缺点 优点:首款Cherry的MX矮轴,便携性高(键线分离),RGB灯光可玩性很高。 缺点:键帽采用无人体工程学的全平键帽高度,且键帽间间距过小,容易误触,键线分理处无保护设计,无脚撑的高度调节,大键位特殊的平衡杆设计,导致无法更换键帽。 包装一改酷冷之前的酷黑风格,正反面包装简洁明了的展示SK630键盘的一些特性,包括MX的RGB轴体,超薄红轴线性手感,FN飞梭控制,驱动自定义等等。 包装中附件不多,说明书,键盘的绒布袋(绒布袋挺厚,外出携带对键盘的保护会比较不错),数据线以及钢丝拔键器。 数据线长1.8米,让你的理线带有了无限可能,线材采用了TYPE-C的接口,支持正反插,接口处也采用了酷冷家族——基。不对,魅惑紫。自带理线带,方便收纳。 初看键盘,我还以为酷冷出了一款土豪金边框的键盘,细看才发现原来是金属上盖做了倒角切割后,怕运输过程中碰损所贴的保护条。 酷冷SK630键盘表面除了FN键,完全没有酷冷的logo体现,也是十分低调了。MX矮轴的引入,为了更加纤薄的设计感,悬浮式键盘外观的到来也就更加顺理成章,拉丝的金属表面工艺处理,以及边缘的高光切边细节,不仅是为了轴体的固定,也是为了更好的体现金属质感,另外与塑料底座中间,也融入了一条环绕式的灯带,不过因为设计较为纤细,在开灯之前我竟然没有发现。 键盘新搭载的巧克力(平胸高度)键帽,整体高度一致,且表面应该并不是全平设计,应该做了中央稍微凹陷,方便手指的输入以及长久使用,不过也正如我文章开头提到的,键帽按压区域的扩大,加上了键帽的扁平化,按键之间的区分感降低,容易出现误按的情况。由于键盘的超薄设计,也就并没有增加额外的脚撑,这点还是略有遗憾。 键帽依旧采用了ABS材质,搭配类肤涂层,透光设计,好处当然是键帽字体,手感透光等都很优秀,不过用久了可能有打油的风险。 轴体方面,首发貌似只有红轴,手感和之前的传统红轴一致,都是线性轴体和45cN的初始触发压力,不过因为轴体的变薄,触发行程随之降低到了1.2mm,意味着,有着更快的按键响应。大键位采用了特殊的平衡杆设计,这里就让键帽更换有了一定的难度,这点还是略显尴尬,如果支持卫星轴设计,就完美了。
灯光方面酷冷一直以来都做的挺好,本来想带着驱动部分设置一起讲一下灯光,但是酷冷官网下载SK630的驱动页面一直异常,所以暂时就没有了驱动部分的讲解。由于手机制作的gif效果一般,这里感到十分抱歉。 酷冷的灯光调节部分,对于键盘本身快捷键的支持十分到位,通过FN+F区的按键设置,即可完成一些灯光模式的快速切换。 F1方面是9种灯光颜色的速选 F2,F3,F4,方面则是自己的rgb色值搭配,可以调配出你自己喜欢的颜色 F5是灯光模式的切换,循环选择包括游戏键位,星光,呼吸,光谱,轮转等灯光模式 F6,F7应该是键盘背景灯光和输入后的触发的灯光效果 键盘应该支持双层灯效,不过说明书提示不够明确,我倒是没玩明白,喜欢玩灯的朋友推荐还是等驱动可下载后,直接驱动调节更为便利。 键盘下方的灯带同样支持跟随灯效变化,不过还是因为较为纤细,所以并不是特别明显,不知道驱动中带不带灯带的独立配置。 既然说到了MX轴芯支持键帽更换,那我当然要试一下最新买的XDA高度的无刻键帽,XDA高度也是无高度差的,所以本来放在SK630上应该也比较合适,但如果是普通的键帽(例如oem高度或者更高的sa高度),可能换上以后会有按下后触底的可能。
酷冷SK630,做为第一款搭载Cherry MX矮轴的产品,从设计到质感以及手感方面都很优秀,旗舰级的储存配置,免驱灯光调节,键盘宏定义等等一应俱全,如果键帽设计可以优化一下手感,键线分理处增加一下数据线的保护,换一下平衡杆的设计,肯定会更加的完美。不过对于cherry的矮轴,我心中觉得它应该是出现在无线键盘上会更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