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新印象---超频三东海印象散热器上手装机测试 一、开箱篇:
散热器外包装特写,可以看出散热器主打RGB灯光元素并且还带有一个发光灯板。
东海印象---如果说到超频三“东海”系列散热器的印象则可以从入门级的2根热管的X2说起,直到6热管管的东海X6。其间各款各俱特色,东海系列散热器主体皆为单塔式侧吹散热器。
打开包装盒,就可以看到一个配件包,里面装着安装散热需要的一些配件。
很喜欢超频三散热器一点就是超频三散热器的包装内部都有一个:干燥剂包。安装散热器之后还可以将这包干燥剂放进机箱内部对内部进行干燥处理。(我这边可以沿海哦)。
9扇叶120MM半透明散热风扇,每个扇叶都带有导流槽设计。
顶部的发光灯板使用了保护膜进行了覆盖保护,安装好散热器之后将其拨离即可。
铝制冲压的散热金属鳍片整体采用电泳黑化工艺,显得比一般的铝制鳍片厚重沉稳许多,整体颜色配上主流的机箱内部黑色也十分的搭配。对于身在沿海的地区的用户来说,电镀过的散热片同时能够防止铝片被氧化,从而保证散热效率。
风扇四边采用了“U型”倒角设计,加强风扇整体结构同时又能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
5根¢6毫米HDT直触热管设计,能最大量化带走CPU的热量。
不光是印象中,更是在超频三众多的消费类产品中保留了所有的出厂的散热器中的每个散热片都带有“超频3”的冲压LOGO标志。
整体电泳黑化相当的彻底,散热片下方的热管也有进行相应的处理,细节相当的到位。
为了配合散热器顶部搭配的钢化玻璃中的可编程RGB灯效,包装中的配件包里面随包装附带了两根供电、控制线,通过这两根线组合可以对灯效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配件包中相当丰富的平台配件,即使不看散热器本体,从那把经典的小扳手就可以看出这款散热器的定位不低,因为平时在超频三出品的散热中,也只有在相对比较高端的产品中才能见到这把可爱的小扳手。
家中的电脑一般只是上上网,偶尔玩玩游戏,并且有开机的时候夏天都有开空调,所以原本也只是弄了一个下压式的带冷锻散热片的散热器就可以了。(这款散热器已经停产了,你能猜出它的名字吗?)
作为一个生产散热器的老牌厂商,导热硅脂也是自有产品哦。这画面是不是有些美了:挤牙膏。(就不能给支大一点的吗?)
根据自己的实际平台需求,安装不底的固定支架,INTEL、AMD两款的支架是不同的,有分别放置在了不同的小袋子里面,并进行了标明。
在正式安装之前建议细看一下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中的介绍。
虽然安装中会涉及到多个螺线及配件的安装,但是说明书中都有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首先还是根据自身平台实际情况来选择好散热器底板朝向面:如果是INTEL平台就将带有INTEL字样的一面朝上,AMD的则同理操作。
虽然在底板琚主板间的四颗定位柱有塑料垫进行了一定要的固定操作,但是由于底板中间有固定卡槽底部的半圆区没有。所以为了防止在安装操作中偏离走位,还是用热熔胶一次搞定。
固定好底板之后根据安装说明的提示再在主板与定位柱之间再各垫上一枚塑料垫然后再将四个螺柱拧上。
最后扣上散热器本体,依次、逐渐将四颗固定螺母紧固。
相较早前的平台,现在的主流平台的主板都设计有M.2固态硬盘接口,并且位置于CPU与显卡之间的:C位。位置的特殊性,也对散热有了一定的要求,之前之所以选择下压式的散热器也是同样有考虑到了这些因素的存在。
散热虽然是CPU为主,但是如果能兼容到周围边的硬件设备那将会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情。
限于机箱的深度与东海印象的实际尺寸:136mm×79mm×151mm,对于高马甲条来说就有些痛苦了。所以原来四条的内存混插,现在只能先拔掉两条了。
不过。。。。办法总是有的嘛。。。把风扇移到另外一边就可以了哦。从原来散热器的前进气改为后吸气,然后同样由机箱背部的风扇排出机箱。不影响散热的同时也兼顾到了高马甲内存条的加持。
看看整体装机后效果。。。DIY精神还是要有的的。。一点也不维和的说。 三、展示、小测篇: 整机平台信息: 处理器:IntelI3-8350K 主板:微星Z370TO MAHAWK 内存:影驰 名人堂DDR4 4000 8G*2 16G内存 套装、阿斯加特(Asgard)阿扎赛尔系列 DDR43200 16G(8Gx2)套装 显卡:影驰GTX7602G D5 黑将 硬盘:浦科特M9PEG NVMe 256G、HP S700 PRO 512G、阿斯加特 M.2 NVMe 256G 电源:鑫谷KL-1080W 机箱:鑫谷 凡仕F1 散热器:超频三 东海印象 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10 1709
跑个CPU温度测试,从日常到抗压温度测试都表现的相当的不错。
借用个网图看看灯控的实际效果。表现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超频三东海印象一改东海系列散热器传统沉稳的印象,让人耳目一新,不仅保留了强劲的散热效能,更以RGB为主流的整体新设计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