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评测]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1 6838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给自己的主力办公+游戏电脑换个新电源,3年前装机的时候用的就是安钛克的550W电源,当时为了省钱用的是非模组配置,这次换电源没有想增加整机功耗所以还是用额定550W的电源。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550W的额定功率应付目前主流的8700K+1080还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要是上最新的2080显卡的话,建议还是选650W以上的电源产品吧。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拆包,里面的配件有:四颗螺丝和扎线带,电源线一根,模组线包一个。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这款电源额定功率550W,符合80PLUS 金牌认证,电源转化率可达到90%,使用金牌认证的电源产品就意味着在省电方面会强一些。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电源名称之所以用SMART是因为电源风扇可以智能调节转数,低功率负载的时候配合风扇的低转速,高功率负载的时候风扇转速自动提升。目前的主流显卡、电源、CPU风扇都有这类自动调速设计,目的就是让电脑的使用环境尽可能的安静。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电源采用的是14cm液压轴承风扇。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防拆螺丝帖,贴纸破损可就没有保修了。建议不懂电路的朋友别拆电源,哪怕是清理灰尘。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电源侧面特写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模组接口部分,除了主要的24PIN接口和主板8PIN接口以外,还有SATA/大4PIN接口4个,PCI-E显卡供电接口3个,接口虽然多,但是实际上标配的供电线并不能把全部接口插满,后面文章会看到模组线的数量和插头配置。为了区分接口类型,PCI-E接口还特地设计为红色,就是避免接口插错的情况发生。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电源接口及电源开关,这里还是电源自身的出风口,所以往往也是灰尘容易堆积的地方。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打开模组线包可以看到7条模组线,1条24PIN主板供电线,1条8PIN主板处理器供电线,2条PCI-E 6+2PIN电源线,3条SATA/大4PIN电源线,这3条线中有两条线是2个SATA+1个大4PIN接口电源线和一条1个SATA+2大4PIN接口电源线。在这里要注意的是PCI-E电源线的模组接口部分设计为红色,跟电源的接口相对应。电源标配的模组线为扁平线,模组线有很重的塑料味,这里有点接受不了。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把我的大家伙海盗船600T白色版搬上来,这个机箱买来以后就放了5年多,然后才拆箱装的机。当时是8年前看过某些大佬的装机帖,脑子一热就买了,谁知道一放5年,然后才装机。虽然是款老机箱,但是颜值依旧。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喜欢这个可速拆的前脸+顶板,拆卸除尘非常方便,这次换电源也顺手给用了3年的机箱做做灰尘清理,要不然肯定没法上镜。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机箱内部特写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正在使用的电脑配置,算是经济实用版了。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老机箱还是这种裸露式的下至电源设计,现在很多机箱在正面几乎都感受不到电源的存在。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机箱底部下进气,通过侧面排气,这种下至电源有自己独立的风道所以不会影响机箱内部的风道设定。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模组线缆的接口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显卡供电线接口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主板供电线接口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处理器8PIN电源接口

扁平线在使用中还是用扎带扎一下比较好,扁平线总觉得线缆会显得比较宽,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还是感觉捆扎起来会比较干净利索。线缆比较粗壮,既然是模组电源就不能在线缆上缺斤短两。接下来要看看机箱的背线部分了,希望大家不要笑话我。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3年前早期的电源走线,因为当时不是模组电源,也是第一次搞机器所以当时还没什么经验,就是感觉扎上一坨就OK,现在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这是现在的走线虽然依然不太整齐但是比3年前的走线是不是好多了。(自我安慰)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SATA供电接口部分,因为还多了4PIN接口,所以多出来的线就缠绕在SATA线上了,算是做个固定吧,不然单独露出来很难看。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主板24PIN主线部分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电源线入背板的走线口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处理器8PIN供电线

说实话这走线最尴尬的就是机箱背板没有设计足够的扎线口,显然海盗船在设计时就没有对背板走线部分做合理的规划,导致有线无地扎的问题。用过海盗船600T的人心里估计都和我想的一样,不过这几年大品牌的新机箱都有在这方面做很好的优化。其实这机箱最尴尬的地方就是USB3.0的前置接口,虽然这跟电源没什么关系,但是就是忍不住想吐槽一下这个机箱的前置USB3.0接口,懂的都明白。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电源接口及开关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电源特写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把笨重大机箱抱回到我电脑桌上,连接各种接口进行最后的上电测试,通电开机非常顺利,电脑工作一切OK。

老电脑换新动力源——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
最后想说两句海盗船600T的风扇,很多人都说这机箱风扇比较吵,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在使用中尽量还是使用前置风扇,因为我发现如果前置风扇不开机械硬盘的工作温度会偏高,基本都在55摄氏度以上,当开启前置风扇的时候硬盘温度基本控制在35摄氏度左右,降温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总结

现在的计算机电源整体做工都已经普遍不错了,但是在配置高端游戏电脑的时候尽量选择在机电方面比较有名气的品牌,毕竟高功率的电气元件对于电源的稳定性还是有一定的要求。模组电源的优势就是可以根据电脑自身硬件配置来选择所需要的电源线缆,目的是降低机箱内闲置线缆的数量,让侧透的机箱内部更加简洁,让强迫症玩家可有走出更漂亮的背线。所以这次我才选择了TT SMART G 550W全模组电源,电源做工和品质可以叫人放心,如果后期有小幅度的升级也完全没有问题。最后建议模组线缆的长度可以在延长一点,有些线想拉的横平竖直会有些困难。


优点:电源做工优秀,符合80PLUS 金牌认证,风扇转速智能控制。

缺点:模组线塑料味较重。

[发帖际遇]: 主页君看到wlandytex在iQunix店铺打飞机,收到封口费1 元 发烧值. 幸运榜 / 衰神榜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18-9-25 13:17 只看该作者
没用过
[发帖际遇]: playwy123@带凤姐开房一夜7次,系统赠送3 元 发烧值.补充下体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