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评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 1377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本帖最后由 dpgisdpg 于 2018-8-6 09:17 编辑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M.2固态早已普及,产品非常多,不过同时满足2242和NVMe的很少,本次开箱东芝最新的RC100 240G,全系列120G/240G/480G采用2242最短尺寸制作,目前网上评测较少,作一次小白鼠开箱测试给大家参考。


开箱
    东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和Intel、三星一样是少数几家拥有研发制造闪存能力的厂商,也叫原厂颗粒,而在收购OCZ以后,技术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实际上RC100正是老OCZ系列,名字都沿用。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RC100包装使用可乐的红黑配色,大概2.5寸SATA固态的体积,贴有二维码防伪标签,打开透明吸塑内盒,配件是东芝RC100240G固态硬盘、说明书。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东芝RC100 240G外观非常简洁,也就比我的金属吃鸡键帽大一点,蓝色PCB,正面RC100 logo贴纸,背面是产品型号标签,这回是made in taiwan,金手指齐全。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对比手中其他2根M.2 SSD,影驰铁甲战将240G M.2 2280尺寸,单面共6颗芯片,以及同样2242尺寸的老金胜N30064G M.2,双面4颗芯片。

    RC100最为特别的地方,整张PCB上只有1颗芯片,主控和闪存为单芯片封装,也没有缓存。常见的SSD至少有主控+闪存2颗芯片,带缓存方案的还要增加1颗缓存芯片,这样大容量M.2会有4颗或以上芯片,布局拥挤。东芝RC100的高集成度设计,节省空间,使得最小尺寸2242M.2也能做到240G、480G容量,放到2280 M.2版型上还能扩充容量,PCB也显得干净,此外功耗和温度理论上降低。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由于是东芝最新产品,目前网上的资料非常有限,主控、特性等不得而知,只知道搭载东芝原厂的64层3D BiCS闪存,走NVMe协议PCIe 3.0×2,性能定位中端M.2水平。闪存应该是TLC颗粒,虽然早期新闻有说RC100是QLC,但考虑到RC100有120G版本,QLC的可能性不大,对QLC颗粒来说越大的容量才越有利于控制寿命问题。

    百度娘一下颗粒型号KBG30ZPZ256G,确实信息极少,只有微软Surface有它的身影,然后颗粒PDF资料倒是找到了,https://business.toshiba-memory.com/content/dam/toshiba-ss/asia-pacific/docs/product/storage/product-manual/cSSD-BG3-Product-Manual.pdf,根据PDF文件确认是TLC闪存,另外其实就是曝光过的BG3闪存颗粒啦。



安装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Hades Canyon冥王峡谷主机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搭配电脑是刚入手的IntelNUC迷你主机——HadesCanyon冥王峡谷,这台NUC为了体积已完全放弃传统SATA盘位(虽然有个SATA供电插口,但没数据接口),只提供2个M.2插槽,支持SATA 6.0和NVMePCIe 3×2。Hades Canyon冥王峡谷的M.2插槽的兼容性还不错,2242/2280两种尺寸都能安装,其他第三方迷你NUC或ITX主板就不一定了。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主机一览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Intel冥王哈迪斯的迷你主机,三星32:9超宽屏比例的C49HG90显示器,这套配置怎么样。



测试
1.CPU  Intel Core i7 8809G
2.主板  Intel HM175
3.显卡  AMD Radeon RX Vega M GH
4.内存  G.Skill Ripjaws SO-DIMM DDR43200 8G×2
5.SSD  东芝 RC100 240G 2242M.2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系统信息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东芝RC100 240G信息,Win10系统默认就在NVMe1.2&PCIe 3.0x2模式工作,如果是Win7系统,需要安装KB2990941和KB3087873两个补丁才能识别。注意这片东芝RC100 SSD是用过短时间才做的测试,跑分比新盘可能略差一些,但更接近日常分数。


CrystalDiskMark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AS SSDBenchmark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TxBENCH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首先理论性能测试,因为支持NVMe,东芝RC100 240G M.2的理论性能相当可观,3个测试的持续读取都有1300~1600MB/s,持续写入800~1000MB/s,与东芝官方给出的数据相近,大概中等M.2水平,而4K随机读取达到50+MB/s,这点很是意外,比不少中高端M.2如浦科特M9PeG 256G的4K随机性能还要强一些,另外对比网上其他的跑分图,我这块RC100的4K也是略强,难道Intel冥王哈迪斯信仰加成了?

    以上是理想最优状态下的性能,测试数据模型是1GB,数据量较小,而TLC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LC Cache技术,这种测试只反应出轻量使用下的性能,所以再使用重量级的PCMark8测试一下。

PCMark8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PCMark8的存储测试是采用回放形式,模拟我们用户日常硬盘的读写操作,最反应出实际性能,从测试内容来看,包含大型PC游戏、微软Office办公软件、Adobe图形设计软件等具有代表性的软件。东芝RC100 240G的PCMark8评分4805,跑分不算高,网上有看到同盘5000多的跑分,更高端的SSD跑分其实也就5000出头,说明日常使用下SSD区别不明显,大家不要过于看重跑分,更应该关注SSD性能长期的稳定性、寿命和质保等因素,这点东芝原厂没有问题。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最高62°C

    曾经痴迷超频和散热温度买的测温枪,闲置已久,正好拿来测试NVMe SSD的温度。室温是28°C空调,打开Intel冥王峡谷的盖子,实测发现,运行CrystalDiskMark这类跑分软件温度最高,东芝RC100芯片表面最高62°C,手摸上去非常烫,如果没有空调制冷加上封闭机箱,有可能破70°C,一般SSD极限工作温度即70°C,再高温会掉速和影响寿命了,但也不用过于担心温度,因为我对比PCMark8测试期间的温度,最高其实只有53~54°C左右,日常用明显比满载跑分的温度低,所以除非是SSD重负载用户,同时环境温度又很差,普通用户不必时时刻刻去看SSD温度。再说一点,软件显示的SSD温度与实测是蛮接近的,可用软件查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增加新SSD后容量富余,马上拷贝63G的《极限竞速:地平线3》游戏过来,载入速度比老机械快了很多啊,超宽屏显示器玩这个超爽。


    最后试下东芝的SSDUtility固态硬盘管理软件,下载页面在https://ssd.toshiba-memory.com/cn-apac/download/,不太好找,有意思的是显示为OCZ饥饿鲨软件,并对OCZ部分老型号SSD提供支持。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SSD概览,显示型号、容量、模式、健康、温度和SMART等信息,以及更新固件。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提供OP预留空间、安全擦除的设置,帮助提升SSD寿命或恢复速度。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2242 NVMe M.2新选择 东芝RC100 240G开箱小测
小结
    本次入手东芝最新的RC100240G M.2 SSD,RC100特点是主打2242,适合玩ITX架构主机以及笔记本等2242插槽需求的用户,性能方面支持NVMe协议和PCIe 3.0×2,拥有不错的跑分数据,具体测试持续读1300~1600MB/s,持续写800~1000MB/s,特别4K随机读达到50MB/s以上,远超老SATA固态。因为采用单芯片、无缓存设计,缺少主控的相关信息和特点,只知道闪存是东芝原厂64层3D BiCS的TLC闪存,通过PPT资料也肯定不是QLC,这点呢不用担心做小白鼠。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18-8-7 09:44 只看该作者
纯支持一下,你用的是inetr760P,现在好多固态,其实得看价格。
[发帖际遇]: jasonjore用红轴打出了青轴的音效,获年度最佳音乐制作人奖,奖励1 元 发烧值.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2
3
发表于 2018-8-7 17:51 只看该作者
白金的显示器好牛掰啊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