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B(68, 68, 68)">干练的设计风格、严谨的做工用料、均衡耐听的音质表现、震动提醒功能表现的都比较到位。 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今年体验了不少蓝牙耳机了,仔细观察一下市场也不难发现,现在的很多耳机厂商都在推广蓝牙耳机,包括今年fiil在北京的DIVA2发布会上也表明fiil品牌以后专功无线产品市场,即便是比较传统的老牌HIFI品牌铁三角也在今年发布了DSR9BT这种旗舰蓝牙耳机,Beats、Sony、JBL这类大厂也都争相推出了蓝牙耳机。  蓝牙耳机作为日常生活用途的耳机从有线到无线变革的第一步,其面临的问题也固然很多,比如连接稳定性、续航能力、佩戴舒适性、便携性、蓝牙编解码支持能力等都影响着消费者的最终体验,今天有幸拿到了三星在Bixby中国版发布会上发布的U FLEX蓝牙耳机,接下来就看看这款耳机与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蓝牙耳机有什么不一样以及实际体验如何。 外观&设计
包装风格中规中矩,并没有体现出什么不一样来。包装上的名字为弹力项圈耳机,这个名字有些绕口,估计是针对中国市场专门起的一个名字吧,说实话这名字的水准,,不咋高,我们还是叫他U Flex吧。
里面满满的,,,聚乙烯?非常简单,一个耳机本体和一个黑色的盒子,除此之外就没有了,大厂风格就是利落。
所有的配件,一个耳机本体、一条micro USB数据线、三对不同规格的硅胶套(算上耳机上戴的)耳机两端的塑料膜主要是防止抛光过的耳机被包装划伤。
和常见的项圈式耳机一样,这款三星U Flex使用了磁吸设计,即便是出门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里面的磁吸将两个耳机单元吸在一起,避免了不使用时耳机挂在脖子上邋遢又随意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款耳机的便携性和装饰性。
耳机外侧使用了抛光设计,彰显出一些时尚的元素,非常光亮,耳内侧与耳朵接触的部分使用的是磨砂材质,为了增强摩擦力以及佩戴舒适感,这个设计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兼顾了设计和实用。
要说这款耳机的科技感之一,莫过于这个项圈了,三星称之为弹力项圈,对于挂在脖子上的一个东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舒适度、亲肤感,这款弹力项圈支持最大100度的弯曲度,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场景的实用,包括摘戴以及收纳场景,当然不能恶意曲折,硬是曲折的话会破坏其内部结构,导致损坏。整个耳机的亲肤度也算得上上乘,整个弹力项圈使用了类肤材质,即便是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觉到不舒服。
项圈两端的线控部分的设计也同耳机单元一样,外侧跟项圈为一体的部分为高光材质,上面印有SAMSUNG标示,下面那个比较粗的部分使用的是磨砂材质,增加了跟皮肤接触的舒适度,设计的整体度统一,讲究前呼后应。
线控部分其实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算是人体工程学的一个设计,更加能够贴合锁骨处,这样无论是跑步、通勤还是上班,任何场景下都能够做到贴合身体,不会出现佩戴的不适感。
耳机左端线控的按键是专门针对三星S8以及三星Note8设计的Bixby快捷键,可以不拿手机直接通过它唤醒Bixby从而进行一系列指令操作。 耳机右端外侧的按键是播放/暂停以及电话接听/挂断按键,右侧靠内是音量+/-键,中间有一个小的凸起,方便盲操作。
在右端线控的底部有一个蓝牙耳机的开关键,并且有一个LED指示灯,用来指示蓝牙连接状态以及充电状态指示灯。
右端还有一个隐藏的micro USB接口,用来给耳机充电。 使用体验&音质表现
先说佩戴感,虽然一上手给我的感觉项圈比较粗大,线控的地方也比较大,但是在佩戴舒适度上的表现没有让我失望,有着三星应该有的制造水准,无论是亲肤感还是贴合感都很出色,即便是整天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烦躁感。虽然这款耳机并没有表明其防水,但是从其做工上来看,即便是夏天在外运动也不会因为汗液造成影响。
在体验过程中也发现,虽然它没有说明其最多同时连接几台设备,但是我实际测试中,同时连接我的手机和电脑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其最少支持一拖二,上班的时候我可以静静的播放电脑上的歌曲,手机来电话了我也可以不用摘下耳机,直接使用U Flex进行接听童话。
这款U Flex在设备连接成功、设备断开、低电量均会进行震动提醒,怎么震动?就是那个比较大的线控,里面隐藏着震动模块,这点我比较以外,这是我见过的无线蓝牙耳机里面唯一一个内置振动模块的耳机,而且震动的震感比较柔,没有生涩的感觉,让你感觉比较舒服~~比较舒服~~怪怪的呢。
再来说一下这个耳机的音质,U Flex使用了蓝牙耳机里比较罕见的双重扬声器单元组成,分别是11mm低音扬声器和8mm中高音扬声器组成,也就是HIFI圈里常说的双动圈,这在蓝牙耳机里面是极为罕见的结构。 这几天一直拿着他上班、通勤,整体感觉U Flex的音质表现偏均衡风格,特别柔顺,调音特别自然干净,非常适合长时间静静聆听,听上一天都不会腻的那种。可能是U Flex使用了双单元的缘故,在低频的表现上虽然量感不是很多,但是特别有力量,低频的下潜比较深,而且回收特别快,干净利落,具有比较良好的动态。 中频上的表现比较素,听过不少的蓝牙耳机都是通过提升人声贴耳程度和亮度来打动人,掩盖其在乐器的层次感以及解析力方面的不足。相比之下U Flex的表现则更加理智,人声的距离没有那么近,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频表现力不足,其重点是在人声细节上的刻画,通过人声的细腻程度来打动人,相比起比较醇厚的男声,U Flex的女声更吸引人一些,并不是那种女毒的味精味,而是表达女性天生的高音调带来的那种空灵感、优柔感。
在高频的处理上U Flex也没有学某些耳机厂商刻意把高音削尖,营造解析力强的错觉,它对于齿音以及一些超高频都有比较理性的处理,听起来不会太刺耳,但是其本身双单元带来的优势也给它在解析力和层次感上提供了一定的先天优势。 在音质上U Flex整体表现就是完整性很强,对中高频的细节刻画的比较到位,从而提供了不错的解析力和层次感,即便是流行乐而言,听上去也没有乐器都混成一团的情况,耐听程度很高。可能也是使用了双单元的缘故,其在低频上的表现也非常适合听音乐,不哄头,圆润饱满能够提供足够的气氛烘托,而且声场甚至比我前几天测试的一个头戴式的蓝牙耳机都大,这让我对这款U Flex爱不释手。
当然体验了这些天,它也不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没有磁吸检测,当两个耳机吸到一起的时候自动暂停当前播放的音乐,这个功能我觉得还是比较实用的,而且在目前比较多的项圈式蓝牙耳机上都已经用上了。 Bixby无缝配合 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这款U Flex的杀手锏了,不过目前只适用于三星的S8以及三星Note8上面,需要配合手机上的Bixby使用,当你的U Flex连接上上述的两款手机之后,便可以体验Bixby带来的无限操作力。
通过点按左侧线控上面的按钮,就可以直接呼出Bixby,进入全新的人机交互新世界,目前三星Bixby已经跟国内几十家高质量APP供应商进行了深度合作,打破了系统和APP之间的壁垒,可以直接通过Bixby进行第三方程序的操作。比如刚下班,在去地铁的路上可以直接通过耳机的按键唤醒Bixby,跟他说一句:“用网易云音乐播放《我的背包》”,接着你就会通过耳机听到《我的背包》。 除了这些,你也可以问一些系统级别的东西,Bixby都能给你识别,比如直接通过耳机上的按键唤醒Bixby,跟他说一句:“是否有未接来电”,它会把你的未接来电情况通过语音的形式告诉你,就像是你在跟你的助手对话一般。 除了使用耳机的应用场景外,Bixby还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你跟他说“使用最新的一张照片发微博说我在度假”,手机会直接跳转到微博发布界面,并且把你最新的照片以及你想说的话全部自动输入,需要的只是你点击一下发送按键。 如果你自己有车的话,只需要上车把手机往水杯架那里一方,说一句“hi,Bixby,使用百度地图导航回家”,手机会直接进入导航状态,省去了上车开手机,打开地图,手动选择地点然后再开始导航的繁琐操作,非常贴心。当然Bixby能做的事情还有非常多,比如用爱奇艺看文艺片、微信发红包、设置备忘录等等,能够体验颠覆式的人机交互体验。 总结: U Flex给我的体验比我预期的要好不少,干练的设计风格、严谨的做工用料、均衡耐听的音质表现、震动提醒功能表现的都比较到位。个人觉得仅仅从音质上来讲,这款U Flex就值回票价了,再加上配合Bixby的表现,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这种软硬件的整合能力也是一些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的高度,所以对于这次体验的U Flex,我给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是一款集时尚与品质于一身的优秀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