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无线键鼠套装的选择,相信大部分人首先就是想到就是罗技。
▲以京东为例,搜无线键鼠套装,前10个产品里面有8个是罗技产品。 这些产品里面有些几个明显特点: 1. 定位上以商务使用为主。
▲而近期,罗技公司推出了一套G开头的无线键鼠套装,里面含有鼠标G603和键盘G613,众所周知,罗技的G系列产品是定位在游戏,为了满足游戏在延迟、稳定、续航等方面的需求,无线套装里面的产品以LIGHTSPEEDTM无线技术为核心,键盘更是搭载罗技自主的ROMER-G机械轴,相信这套无线机械键鼠套装可以吸引不少高端游戏玩家的眼球,不过它的价格也是非常的美丽,目前售价高达千元,高价的背后,是否有相应的高品质匹配呢。
▲拆包后,鼠标的配件有两颗5号电池,说明书 ,延长线、nano接收器。我用过的很多无线鼠标,为了减轻鼠标重量,一般采用两颗7号电池,或者1颗5号电池,要不然就是采用锂电池,像G603这样的用了5号电池,而且还是两颗的鼠标的重量肯定小不了。
▲跟我们常用的无线鼠标不同,大部分的无线鼠标都是用于办公用途,从便携等方面考虑,一般都是做成短小鼠标,对称造型。
▲像我用的微软鼠标5000就是个中翘楚,因为用惯了,所以我又多买了一个。但是这种鼠标手感说实话都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大手的用户,无名指跟小指都得放得很憋屈,想要舒服点只能用像罗技M950这种带有点人体工学的大鼠。 而G603既然是从游戏方面考虑,鼠标的个头就不能太小跟太短。
▲两款鼠标比较可以看出,G603在长度方面大概长了微软5000三分之一,大小方面就像中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再让我们单独看鼠标
▲1、鼠标从水平方向看,呈左低右高,方便右手趴握,
▲2、鼠标的侧面只有左边有两颗侧键,侧键的面积都较为粗大,就像蜡笔小新的眉毛,又粗又黑又亮。按键的声音颇为清脆,特别是后一颗的声音,快要接近滴答的感觉了。
▲3、鼠标的左边的曲线内凹,方便大拇指拿捏,
右边曲线为向外的一个微微坡度,方便小指摆放。 ▲1、鼠标的左右按键是一体式,一般来说,分体式按键会更适合打rts游戏,或者反过来说,比较出名的rts游戏鼠标大多的是采用分体式按键。
▲2、鼠标底盘比较沉稳,带有上下两个圆弧形脚贴,一般也是见于FPS游戏鼠标。
3、鼠标的重量比较重,我开箱时就有注意到,特别是采用了两颗5号电池。
▲称量一下,果然鼠标重量(含两颗5号电池)达到了135g,虽然鼠标也可以只用一颗5号电池,但是重量大概在112g左右,这样一下就杜绝了我用鼠标用来打RTS游戏的可能性,打LOL类游戏对于我来说也有点吃力,最好的可能性就是玩FPS游戏,正好玩现在最流行的吃鸡。 1、连接使用简单
▲与蓝牙设备第一次配对时,只需按下蓝牙配对开关几秒,鼠标指示灯快闪进入配对模式,在蓝牙设备中找到鼠标,配对上即可。
▲如果笔记本电脑没有蓝牙适配器,那么,鼠标还可以通过2.4ghz模式与电脑连接。插入接收器,就可以配对使用,还可以用上延长线。 至于鼠标拥有的LIGHTSPEED无线技术,可以同时连接两台设备,可轻松一键切换,我生活中暂时用不到。 2、安装电池方便。
▲底盘这里有个缺口,
▲轻轻一扣,便可以把鼠标上盖掀下,露出电池仓跟鼠标微动。
▲鼠标可以只装一颗5号电池使用,也可以装2颗5号电池。
▲电池仓里同时还有适配器收纳仓。
▲我们经常用的无线办公鼠标,电池仓一般采用卡扣模式,这种模式下,往好处说,电池仓一般都会比较的紧实,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G603跟传统方式一比,就会显得更为便利。G603是采用磁吸模式,这个也是罗技在产品中很喜欢采用的技术。
▲上盖与下盖表面上看依靠3个磁力点连接,三个点分别位于鼠标正中与鼠标尾部两边,实际还靠一些卡榫进行精准定位跟固定,所以上下盖的连接非常牢靠,缝隙紧密,抓捏鼠标,并不会有松垮的现象,也没有嘎吱嘎吱声,与有线鼠标无异。而且这个上下盖的磁吸结合方式使得产品有一种延伸扩展性,即可替换上盖,如果罗技发布一些不同颜色跟图案喷绘的上盖,应该会更吸引人的眼球。
3、续航时间久
▲鼠标的底盘有带有两个开关,一个是无线/蓝牙配对开关,可以进行蓝牙配对或在无线、蓝牙模式之间切换。 一个是HI,LO模式切换开关。顾名思义,LO模式应该就是鼠标在比较低的功率(我理解应该是低刷新率,低响应速度,后面查是在125hz的刷新率下)下工作,官方介绍这种模式续航能够理论上达到18个月,偏向于日常办公定位;HI模式应该就是高功率(官方数据是在1000hz刷新率)下工作,偏向于游戏使用,据说能有500小时续航。反正这个鼠标我用了3个月,平常使用完也不关鼠标,目前看不出鼠标没电的迹象。
四、鼠标的使用感受(此部分均为个人主观,仅供参考)
▲鼠标整体使用感觉就是饱满,踏实,使用惯了微软5000这种小无线办公鼠后,再使用G603,宛如摸着贫乳再换到C的感觉,令人舒服得快要呻吟出来。用于办公的话,鼠标表现沉稳,没啥大毛病,在游戏方面,我觉得鼠标的握感跟蝰蛇更为接近。
▲鼠标的左右键微动采用了欧姆龙白点,推测应该是常见的7n,按键声音清脆,如果是爬卧鼠标,指头在鼠标按键尽头点击的话,会觉得键程中长,力度较软,回弹迅速。
▲滚轮的刻度感不是很明显,没有左右晃动的情况,垂直按下触发的力度需要较大。 ▲DPI按键常规设计在滚轮后,虽然按键较大,其实是设计在一个凹槽处,所以平时也不会误按,DPI默认在5档之间循环切换。
▲鼠标整体材质为ABS塑料加细磨砂涂层,主色调背面灰色、两侧黑色,虽然背面有G字logo,但是还是偏向商务的一只鼠标。鼠标整体做工也不错,外壳接缝,涂层都没啥大毛病。
▲鼠标的侧裙,居然没有任何的防滑措施。作为一款游戏鼠标,还是比较高级的游戏鼠标,我觉得这个缺失属于明显的扣分项,实际的防滑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鼠标侧面容易打油显旧,我这两个月,每天半个小时的使用频率,鼠标的侧裙已经有明显的油光,这个还是秋冬天,我手汗不多的情况下。 讲完鼠标讲键盘。
▲键盘型号是G613。中规中矩的从外包装开始。原因就是我觉得外包装的质量比较的一般,设计方面是没话说,但是纸盒的硬度及粘合度却不好,由于物流关系,纸盒到我手已经起边,及有散开的迹象,极大的影响我对这个产品的第一感受,再抽出收纳几回后,包装现在在我手上已经散成一片纸板了。
▲不过还好里面还有一层黑色纸盒做内包。
▲从整体的产品防护来说,我觉得罗技在内层的缓冲方面需要再加强,键盘只有右侧由于配件缘故有点缓冲,上,下,左,前,后几个方向都没有防护,像这个键盘,连带包装份量估摸有2点多公斤,很容易在运输途中被物流摔坏。
▲ 产品的配件:说明书,支架,线材同鼠标一样,有一条延长线。
▲请无视我一开始的打开方式,把它当键盘支架使用。
▲这个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这个支架可以当手机或者平板支架,配合键盘使用。
▲纵观键盘,全尺寸键盘,美式键盘布局,一字回车,宽边框设计,自带宽达6公分的手托,一体式设计,配上键盘的灰黑色配色,一股厚实感迎面而来,当得上霸气稳重这四个字。
▲细瞧键盘,在布局方面,最显眼的就是左边一排的G1-G6的扩展热键配列。看到这排配列,我本能的就会浮想起评测中将会写到键盘优点---多了一排配列方便操作,缺点---操作中很容易误按。而实际的操作中,由于键盘够大,够宽,我的手不由自主的会定位在键盘中间,所以再往旁边操作时,比如说我先打字,再去按ctrl时,误按的概率较小,只有当手离开键盘很久,然后第一操作是去按crtl这排,比如进行复制粘贴操作时,误按的概率就会变大。总之,这排配列的缺点没想象中大,适应几天即可。
▲键盘的右上角使得这把键盘看上去更像一把薄膜键盘多过于机械键盘。因为它设了一些快捷按键方便操作,比如说多媒体按键,硬开关WIN键锁定、蓝牙连接键以及媒体键,而且这些按键的形状,高度,都与主键区按键不同。一般只有薄膜键盘才会出现这种设计。
▲但是这把键盘是把如假包换的机械键盘。先看侧面,键帽的高度呈现阶差,现在的薄膜键盘中正常都是平胸键帽,即键帽高度都是一样。
▲拔下键帽看轴体,键盘采用了罗技自主的ROMER-G机械轴,说实话我对这把键盘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毕竟在现在类MX轴体大行天下的年代,新轴体的出现总是个刺激点,像光轴、BOX轴,像几十年前那种各种轴体百花齐放的年代不知道是否还会再出现。 Romer-G轴与MX轴的十字轴芯大大不同,白色的轴芯看上去呈四方形火山壁状,每个壁中间还各有一个卡扣。
▲透过轴芯中间,依稀可以看到弹簧。 ▲键盘的大键位带有卫星轴。 Romer-G轴理论上触发行程1.5mm,总行程3.0mm,压力45克,拥有7千万次敲击寿命。
▲樱桃轴体参数 参数上,触发行程1.5mm比樱桃轴体2.0mm要短,总行程3.0mm也比樱桃轴体4.0mm要短,压力克数45克跟茶轴,红轴一样。
,Romer-G轴类似于MX 茶轴,段落感明确,触底反馈比较硬朗,但是个人觉得不够柔和,打起字来连贯性不够,缺乏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大键位的调教比较一般,空格的弹簧声偏重。测试轴体: Romer-G轴、光轴、青轴、BOX轴, 测试方法:在线打字软件打一段话。在正确率差不多的情况下看打字速度。 测试结果:
Romer-G轴 64个字/分钟
光轴 60个字/分钟
青轴 62 个字/分钟
BOX轴 79个字/分钟 结论:这个测试方法我各个键盘都测了多遍,我觉得测试结果跟所打的文字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最后拿出来比较的结果,也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仅供参考。不过,我觉得,前三种轴体的打字感觉确实差不了太多。 ▲讲完轴体讲键帽,

键帽材质采用abs,字符印刷采用UV覆膜设计,虽然这个材质,这个工艺常见于薄膜键盘上面,但是这个可是一把售价799的机械键盘,即便是Romer-G轴,它也是机械键盘,在相同售价的类mx轴非背光键盘上面,键帽正常都是采用PBT材质,热升华工艺。且不说键帽会不会容易打油,在玩惯机械键盘的老玩家手里,这种键帽增加了键盘的低廉感,直接降低了键盘的逼格。
▲大小写键跟电量指示灯,后者这个设计特别赞。
▲键盘的支脚采用一段式,左右两侧打开方式,为键盘提供不错的防滑跟打字斜度。
▲既然是无线键盘,电池仓必不可少,键盘同鼠标一样,采用两颗5号电池供电,电池仓里同样提供了适配器收纳仓。▲开关在键盘的侧面。 ▲这套无线键鼠套装其实最核心的是罗技的LIGHTSPEEDTM无线技术。按照官方的说法,可以实现真正的1毫秒报告率和2.4GHz抗干扰的稳定连接,让玩家可以真正体验到如同有线连接般的稳定、疾速的无线连接。 而实际的体验 测试软件:我采用常见的键盘无冲软件BordTest进行测试,里面可以看到键盘跟鼠标的延迟。 测试鼠标:G603 lo模式,G603 hi模式,微软5000,有线鼠标蝰蛇。 测试方法:正常握鼠,尽最快的速度点击鼠标左键,取延迟最少的数值截图。 测试结果:
G603 lo模式 延迟112
微软5000 延迟 150
有线鼠标蝰蛇 延迟 105 结论:G603的hi模式下确实比lo模式下有提高,但提高不多,跟有线鼠标的延迟在同一个水平,比起微软5000的延迟要高出一截。 测试键盘:G613、笔记本自带键盘,某牌机械键盘青轴,某牌机械键盘黑轴,。 测试方法:快速的重复点击一个按键,取延迟最少的数值截图。 测试结果:
G613 延迟 90
但是有次出现峰值54,后面的测试中再无出现,因重复性不可再现,我对这个数值表示异议。
笔记本自带键盘 延迟 101
某牌机械键盘青轴 延迟 81
某牌机械键盘黑轴 延迟 72
结论:G613的延迟跟有线键盘差不多,还是可以满足游戏的需求的,倒是笔记本自带的薄膜键盘,没想到延迟会那么高。 说实话,这篇评测写了3个月,一方面由于我在王者荣耀里面冲星耀,一方面就是这个难以启齿的稳定性。我同时用G603跟G613的时候,不定时的会出现鼠标或键盘连不上的情况,键盘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症状就是点击鼠标或者键盘按键,要过个几秒,鼠标跟键盘的蓝牙灯闪烁几下,才有输出反应,接下来几秒内正常,再每隔个10秒又出现以上症状,把出现问题的外设删除,重新蓝牙配对,就能恢复正常,但是下次开机时又有可能出现此问题。我测试了两台戴尔笔记本,都有以上问题,使用起来非常的烦躁。 这套设备我使用了3个月,每天平均半个小时,目前鼠标无电量不足迹象,键盘电量指示灯始终在充足状态。 罗技这个键鼠套装,有着低至近乎有线产品的延迟,虽然是打着G游戏系列的外设产品,但是为了解决无线产品的续航问题,它牺牲了背光(个人窃以为加个背光开关,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会更好),另外它的售价高达上千,有这种消费能力的纯游戏玩家,我觉得去买套更炫酷的有线产品会更好。 所以个人觉得它更值得高端的商务用户购买使用,首先它的配色稳重不花哨,第二使用中键盘左边的多出的6键用于办公也很方便,较重较大的鼠标其实在低操作量的办公环境下使用更为舒服,而不会给手腕带来太大的负担。至于售价过千的问题?高端商务用户,不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