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机械键盘已经被带的走向潮流方向,反观一直走在外设圈潮流之上的赛睿反而总是在这块后知后觉。一把7G打天下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而后续产品依然只有6G改版等可怜的几款,不免让人对赛睿在机械键盘这方面的构思看不懂了。不过在2016年貌似赛睿也有了爆发的趋势,M系列的国产轴和cherry轴交替打出一套组合拳,也是让钢粉一扫颓势。随之更火上浇油的姿势推出了新一代的自家定制轴体的QX2 RGB轴体的M650机械键盘。拿到650一段时间了,因为这是一把比较新姿势的键盘,所以我略微的压压拿到手就发文的不淡定心情,特意等一切平复了在分享个人客观一些的评价。
外包设计这块赛睿依然驾轻就熟了,单纯来讲很少有厂商能PK过赛睿家这方面的设计。整体上体现了一个大厂该有的范。
从配列上这把650是我最爱的UX标准104,整把键盘的风格属于混合型。既有金属的冷冽味道,又拥有了时尚潮流的元素。尤其是金属枪灰色的壳体配合纯黑色键帽,点缀在右上角金属贴片赛睿LOGO,处处都透着赛睿一贯的霸气和准确把握外设产品的痛点技巧。
侧边设计继承了M800的风格,虽然这里不发光但我觉得这个金属风格的亮边有着亮骚和内敛的矛盾混合,我个人认为比发光的效果还要好。右上角LOGO是金属贴片设计,没有采用大面积立体金属标示,我理解为设计师的出色之处就是要你一眼把它记在眼里。因为同类的金属LOGO已经有很多很多了。尤其这个金属贴片随着角度变化还有不同的显示效果。
和其他无上盖设计有所不同,键盘下沿整体并没有做成直角的设计,而是把金属壳采用了一个弧线坡度和底壳的塑料部分衔接,由于枪灰色金属和黑色塑料件有个色上的反差,让人的视觉在这里可以有个停留,这部分毫无割裂感有点浑然一体的意思。这样的设计思路一直延续到键盘的两边和顶部,整个ID设计宏观上做到完全一体,也说明了一把机械键盘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把一些时尚元素揉搓在一起完事就行了。没有采取键线分离模式,出线位置也是放在键盘的正中间,我尝试这脑补了下左右出线的情况,觉得的确不适合,整体美感会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但键线分离不用我觉得不能理解,只能归咎于设计师的理念不同吧。
650的背面非常简洁,达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看图就知道了。由于键盘地步整体是有一个弧度,下沿的防滑垫最能做成一个细长型。而继承于M800的可拆卸橡胶式支撑脚的摩擦力度是相当大,所以整体放在桌面上不用担心站不稳。M650提供了两种高度的橡胶垫脚,拆卸方式很简单,堪称傻瓜模式,我使用的时候还是习惯换上高一点的脚垫。两者形成的倾斜度还是差距很大,这个就要看个人舒适模式了。这种拆卸式垫脚最大的坏处就是容易丢失,一旦丢一个配起来很麻烦的。
目前RGB类型透光效果最好的还得是这种ABX键帽了,所以赛睿明显了为了最大发挥自家灯光效果选择了它。质量好坏大家已经见的太多,一句话这套键帽也就是业内第一梯队水准。
客观的说一句赛睿在M系列机械键盘的思维是跳跃式的,我都记不清用过几种轴体了。我想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拉开产品定位这样做吧。M650使用的是赛睿最新的QX2轴,具体谁家代工我真不知道。作为一个机械键盘老菜鸟来说,我在对于轴体手感的感悟已经近乎于麻木了,cherry早期的一致感被新一代的生产线稍有混淆,而众多国产轴的不一致感又总是挥之不去。这次的QX2青轴让我多少找回了当年在PLU青的回忆,这颗QX2单纯青轴来说我觉得很棒。手感很cherry、手感很咔嗒咔嗒、声音很清脆、段落感很清晰、亚克力数很直观。原谅我用了过于极端的五个“很”。因为这就是我的使用感受,我觉得M650配的上这五个“很”字。关于QX2青轴就这些了,至于赛睿在QX2轴体上后期推出的其余轴体我没用过不予评价。
谈谈这个已经被玩的近乎无聊的RGB灯光系统吧。纵观市面上已经有了的RGB灯光机械键盘后,M650的这套RGB灯效也是没有跑出圈,效果嘛还是那几样,该有的都有。酷炫屌炸天这个词赛睿是套不到自己头上了,但是赛睿M650的设计师另辟蹊径,做了个堪称第二模式的灯效系统,都知道rgb灯效已知的方案无非就是通过组合键或者驱动来完成最终效果。其中具有代表作的组合键模式非ikbc莫属,驱动模式方案当属贼船第一。而650却做到一个二合一的设计,就是既有组合键生成模式,又有驱动生成模式,在这个基础上赛睿大开脑洞在常规的各种灯效下,开发出一个触发灯效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当你按下开关时候在不影响第一层灯效模式下,加入第二类灯效模式,其中和第一层灯效模式略有不同。这种情况在不熟悉和粗看下有种“鸡肋”效应。但是这里必须出现这个词汇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两种灯效模式在一定情况下也是会有出其不意的亮骚效果,前提是不能有灯光模式的冲突,切分为前景和后景吧,但你把前景灯效设置成单色模式后,后景设置成RGB点亮或RGB其他灯效,这样整体键盘在灯效方面就有了很大的把玩乐趣,以此类推其余多种设置玩法。因为这种组合效果实在太多太多。所以M650在灯效方面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只是有待于玩家自己发现罢了。
以上就是M650的驱动模式,整个驱动没有多少亮点但也算中规中矩的。最大槽点就是这个驱动全网就找不到,赛睿最新的官方驱动竟然也没有整合M650的驱动,我这个还是找坛友给我单独发的。这点就很奇葩了,按道理说赛睿方面不应该犯这么大的堪称低级的失误啊。唯一解释就是目前这套驱动只能是测试版,有不完全的地方所以赛睿没有把它整合进自家的驱动家族去。M650还有个EQ就是随音乐灯光变幻,但是我一点这个功能就出现错误提示,更说明这款驱动目前还是有问题的。
M650这把机械键盘我还是很欣赏的,赛睿在外设设计语言这块的把握还是很有想象力和设计张力的,时尚感与机械键盘的厚重感融合的如此到位当属第一。最后老生常谈的糙一下国际品牌的定价如果能在下探一些就是众多钢粉的福音了。
彩蛋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