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测]
在新概念的摸索中稳步前行,小评达尔优EK815-87机械键盘
60
40950
楼主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6-9-19 23:35 编辑
西元2016年,说好的第三次冲击都过去两年了,然而大家还在毒坛有说有笑玩外设,没有变成LCL的海洋(笑)。
不过说到海,液冷这个概念虽然仍称不上大众,但是借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东风,也早已不再是陌生的概念。想想上个世纪时候直接进水桶开放式散热,时时受到漏夜的威胁,到现在一体式水冷绝缘制冷液的安全与便利,恍若隔世。
同样是2016年,樱桃MX轴专利到期后国产轴群雄并起,外设厂商各路诸侯纷纷借此机会大规模杀入这个市场,达尔优自然也不会例外。
其实我对国产轴并没有什么偏见,也不觉得樱桃MX轴就高人一等,应该用品质来说话嘛。当然,我是避免使用手感这个说法的,因为这个说法太容易掺杂过多的主观因素进去。
我自认在毒坛对国产轴指手画脚还远不够格,也见过有菊苣动用专业仪器来对比各种轴体的曲线。而我,只是把一把樱桃MX轴的键盘DIY成了全国产轴并得出“感觉还不错”的结论而已。无它,只是想以自己的感受来佐证对国产轴的观点。
但随着国产轴的大量崛起出现了新的问题。以往樱桃轴通过轴色可以简单的了解特性,为购买提供参考,而国产轴之中有些温和派通过和樱桃保持一致以期降低客户的认知成本,另一些激进派则直接跳开了樱桃的套路,各种色彩的轴不一而足。
以往简单的四选一,现在变成了选项的海洋,当一个选择过于困难的时候,用户往往会选择休克疗法,绕开这个选择,通过其他的因素来做出决定——比如外观。
各种出挑外观向来是国产品牌的强项,虽然不一定符合国内“大众”的审美,但标新立异绝对不是问题。
今天要谈到的DK815-87就是这样一款标新立异的产品,其设计中的“水冷”元素绝对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但眼前一亮之后,更多的是思考:水冷元素究竟如何实现?效果又如何?是否是真的有液体结构?安全性如何保证?是一个纯粹的设计元素还是更加有机地融入键盘整体?带着这些疑问,我收到了外设天下寄来的包裹。
不得不说,这个外设天下的定制外箱配上外设天下的封箱带,以快递外包而言相当显档次。
不过内里只有一层发泡纸,感觉还是虚了点。内箱和外箱尺寸差很多,能有气泡支撑一下相信会更让人放心些。
剥开发泡纸,简洁的包装映入眼帘。说实话,这个外包装设计还是很不错的,Logo不管是颜色还是布局都很醒目,但又不会给人太跳的感觉。
文字内容都集中在背面了。
来个背面角度正一点的,方便看清文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款键盘具有水冷元素、悬浮式设计。至于最薄处1毫米……看看就好,既没撒谎又没有什么意义。
从标贴上打勾可以看出,这款键盘有四种固定光和RGB五种灯效,向樱桃看齐的四种轴,以及六种配色。我拿到的是蓝光白银黑轴版本。
讲道理,这么多组合各自生产丢给市场也是蛮麻烦的一件事情,乘一下就知道,120种组合唉。达尔优不考虑开定制业务吗?(笑)
简单的圆形封条,两个域名相信只是过渡吧。
打开包装,里面还有一层软发泡套子,配合四周硬纸板架,键盘本身的保护还是比较稳妥的。毕竟这可是有液冷在啊,不小心怎么行。
拿掉包装,庐山真面目。一体式编织线,不是键线分离略有遗憾,奔着尺寸小想要带着出门的朋友得多考虑一下,不过液冷这看上去就感觉很娇贵的大概也不会经常带出门吧。
线材稍硬,不过键盘不比鼠标,不是问题。上下左右上面有雕刻的达尔优点阵Logo,不管看上去还是摸上去,质感都不错。(忘了给这里一个特写了,囧)
然后……包装里所有的东西就只有一把键盘而已,只有一把键盘而已,只有一把键盘而已。是的没错,既没有说明书也没有拔键器,屌丝拔都没有……如果市面上的同款都是这样的话也真是醉了。别的不说,至少组合键给个说明吧?包装上也没有,又没有说明书的话,灯效也好功能也好,真不是所有人看图标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的啊!
磁环、镀金插头都有。虽说从物理上说这两样东西在多数情况下对外设的影响不大,但给人的感觉,尤其是相对定位没有那么高的产品上给人的感觉,还是很有分量的。
定制插头的两面分别是Logo和品牌汉字名称,同样是成本不多却显档次的细节。达尔优在这产品上还是很拼的。
键盘背面,很干净,没有螺丝孔,3+2的脚稳固度尚可。但上部两个支脚在收起时没有额外的大面积脚让人略有不爽。线上的心思是不是应该分一点到这里呢?
但前方三个脚前面的洞是什么鬼?看上去像是防泼溅键盘的排水孔,然而这个键盘并没有防泼溅的宣传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呢?(迷)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边角的做工还是略有瑕疵,有肉眼可见的缝隙,希望是个例。
拔去键帽,看到轴上打的是达尔优自己的Logo,具体来源不能妄断。透明上盖+贴片LED的发光方式倒是紧跟时代步伐,也有利于RGB版本共用模具。
重点来了,液冷管。并不是完全简单粗暴的两根管子摆在那里,正面也有精心设计一些开孔和遮挡来衬托。
转角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里面确实是液体,还有一些蓝色的闪粉。我这把是蓝光,不知道闪粉的颜色是不是和光色对应?还有RGB的是什么颜色的闪粉?
摇动键盘,一个巨大的气泡飘了出来。讲道理一开始真的是吓了我一跳。因为自制过液冷的朋友应该知道,封闭液冷系统里面排空(气)是很重要的一步,冷不丁看到这么大个气泡我还当是漏夜了呢。然而左摇右摇并没有变大的迹象,一颗悬着的新暂且是放下了。
但气泡位置的闪粉贴在管壁上真心有点有碍观瞻,不知道设计师在做这个结构的时候有没有预想到这种情况呢?
还有就是由于这根“液冷管”并不粗又有个直角转弯,气泡/液体的流动说不上顺畅,闪粉也很难真正悬浮起来,如果没有其他让液体流动的方法的话,这个效果并不是特别让人乐观。
说这么多还没上电,先看看灯吧。夜间照度看清字绝对没问题,“液冷管”部分透出的光形成的光晕也颇有味道。
遗憾的是Logo部分并没有透光,看来苹果那种把铝处理到能透光却又不开孔的处理技术还是没那么容易,至少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不行。
默认灯效是全键呼吸灯,尝试了一下组合键调整,可以调整呼吸频率、亮度,以及针对不同游戏的一些灯光布局(比如亮ASDW12345的CS布局这样)。
但没有说明想要确保没有遗漏这个……臣妾做不到啊(笑)。
蛮微妙的,如果闪粉能充分漂浮起来的话估计效果能提升好几个Level。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因为气泡的存在,可以通过液体流动(并不顺畅)让闪粉悬浮起来,但这是键盘啊,为了这个效果拿起来摇总觉得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平心而论,这个设计还是很吸引眼球的,如果能得到充分表现的话效果也会不错。但不知是碍于成本还是工艺,最终达到的效果还是打了相当的折扣,但比起单纯的悬浮背光来说,还是有所提升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现在只看到了露在外面的部分,里面是怎样的呢?设计师又是如何在键盘上真的有液体的情况下保证使用中的安全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拆解。
首先,DK815背面是没有螺丝的。是的,并没有隐藏在脚垫或是支脚下面,就是没有螺丝。
所有的固定螺丝都在正面的铝板上。位置就在图上拔掉键帽的这些位置,前3后4共计7颗。
拆开后的电路板,整体来讲不算很干净也不算太脏,但比起某不用欧姆龙的鼠标大厂还是干净得多了。
焊点还算光洁,只是饱满程度有些参差不齐,肉眼可见的虚焊这个程度还是没有的,这可是底线,过了那还得了。
拆掉电路板的底壳,可以看到两侧的“液冷管”和大量的“隔板”。
一般来说,多数键盘的底壳没有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加强筋,再加上那微妙的开口位置,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并不是纯粹的加强筋,而是出现意外时的防水隔板。
刚才感到不解的底面开孔也可以确定就是出现意外时的排水孔,而不是防泼溅设计。
一旦意外出现,充足的隔板可以在阻碍液体直接与电路板接触、扩散的同时,将液体引导到排水孔处排出。
考虑到两个不算太粗的“液冷管”里的液体量,这样的设计应该足以应付。也从侧面体现了设计师在挑战外观的同时没有忘记安全第一这个原则。
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有三个暗扣,还都是从外面没办法看到碰到的,这也给电路板的分离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讲道理,固定电路板真不需要这几个暗扣,7颗螺丝和固定柱足够让电路板和上盖稳如Poi,所以这几个暗扣纯粹是阻碍拆解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在隔板上专门给走线开了槽,省去了专门的走线固定扣,一举两得,细处可见用心。
“液冷管”的两端。说实话,从这里看这个“液冷管”应该是亚克力材质的,牢固程度应该是远大于玻璃,一碰就碎应该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这两个看上去像是灌注孔的位置,也确实看上去不是那么的放心呢。防水隔板设计和这个看上去不那么让人放心的密封,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这个问题大概只有设计师自己能解答了吧。
通过拆解,我们可以看出,设计师在真刀真枪的加入“液冷”元素的同时,在安全上面丝毫没有马虎。毕竟烧一个键盘事小(也不小),烧了电脑可就事大了。
但两条L型的“液冷管”的封装看上去的确有些让人不是那么放心。液体、闪粉、空气三者之间的融合效果也有待商榷,使得最终效果并不是那么的让人满意。但真的没有空气或是没有闪粉的效果会更好吗?这个答案我不敢妄加揣测,相信厂家也是进行了相当的论证测试之后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的。
然而说千道万,键盘最本职的工作是输入,抛开这一点的任何评论都是耍流氓。
DK815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任何妥协并且是可以让人满意的。
黑轴的特性无需我赘述,无论是大力金刚指模式,还是蜻蜓点水模式,在没有和樱桃MX进行AB对比的情况下,窃以为能够一击断言的人应该不超过三成吧(取样范围限定毒坛也许能超过?但放宽到整个市场应该不可能吧)。
我个人更愿意将这种区别理解为风格上的取舍,而不是优劣之别。
二色成型的键帽也为寿命提供了相当的保证。(什么你说我没拍键帽?我才不告诉你我光顾着看灯忘了呢……)
说了这么多,先来个不算总结的总结吧。“液冷”元素运用在键盘上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真刀真枪的把液体放在键盘上也是相当的勇气。而在看不到的地方,设计师为了键盘的使用安全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但在看得到的地方,“液冷管”的实现不知是技术问题还是成本问题,很难说是完全达到了设计目标。这个结构自身也限制了外观上的发挥空间。但如果把“液冷”只是看作一把悬浮背光键盘的附加元素的话,还是配得起一个肯定的评价的。
最后来个巨大的脑洞吧。
“液冷管”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闪粉不能充分悬浮,以及液体在没有外力摇动键盘的情况下无法流动(进而造成了前面一点)。
如果能把“液冷管”整体做成一个环形,之后在电路板下方设置一个在打字时吸收键盘形变的压力装置,配合单向阀,使得液体能够在打字时吸收打字的冲击进行循环,相信能够令外观效果更上一层楼。
当然,这个脑洞一方面有不少结构问题需要解决,另一方面这样的机构肯定对打字手感有所影响。
但如果真能达到打字时候液体随着打字循环这样炫酷的效果的话,我是不会介意那点手感变化的,你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