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even mi 于 2016-7-15 18:32 编辑
说道这个QPAD OM-75也是有一段历史了,不要误会,这个历史只是时间长耳机,中间没有太多的事故。说道这鼠标还是两三年前一个盆友送我的,其实当时我是拒绝的,因为这货实入不了我的法眼。当时更是没听过QPAD这牌子,不忍拒绝盆友的一片好心(其实是听说这鼠标好几百(偷笑))。开箱之后用了下,太肥了,再加上那时在用其他喜爱的鼠标。所以就把这个鼠标重新包好后收起来了。 中间断断续续的又买着自己喜爱的外设,这个鼠标就被我遗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文艺病犯了,治不好了)。 这个鼠标就这样静静的在房间的角落里躺了好久。直到前些天,收东西才发现这鼠标。第一反应是 我靠,我怎么还有一个QPAD鼠标,我怎么不知道。赶紧掏出来,比在不穿的衣服里面搜出五块钱高兴多了。现在细想着实有点可惜,好好的一个东西就这样被我尘封,只怪当年年少无知不识货,好在现在发现它了。 包装 包装盒已经被压扁,上面也是一层的灰尘,似乎在抱怨着将它冷落这么久 整体的包装外形与现在的有很大区别,产品盒上能看得到年代感,透明的塑料壳直观看清里面鼠标。右下角Q的logo,左边产品特性展示也传承到现在包装上。侧边的产品名和pro gaming optical mouse 更是满满QPAD味道。
背面的设计也是一直沿用至今。六国语言介绍。列举一下 特征 传感器:至尊游戏级光学传感器 最大加速度:15G 最大移动速度:1米每秒/40英寸每秒 图像处理:5.8百万像素每秒 USB端口速率:125.250.500.1000次报告每秒 可独立编程按键数:7(5个可编程) 传感器像素:30*30像素 线缆:2米防缠绕编织线 USB插头:镀金USB插头 质保:2年有限质保 从包装上不得不佩服QPAD对自家设计的固守与专注,这11年的背面包装五年过去了,现在任旧延续使用。在键鼠耳机外设产品更是,也正是因为对电竞的这份专注与执着,使得QPAD的产品有一种别样的气质,你可以说他故步自封的,也可以说他沉着稳健,我想着就是QPAD的魅力所在。 翻页式的包装,翻开就能开到OM-75一个硕大的底部。现在翻开也不由得小吃一惊。真够大的 不知是搞丢还是本来就这样,拿出来的就只有这么一个鼠标,质保卡,说明书这些配件都没有。 镀金USB接口和屏蔽环。白色的尼龙编制线材比较软,而且很不耐脏,尤其是鼠标前端一点经常要与桌面摩擦的部位,两下就能磨黑,这里请教一下尼龙线材的防护方法。实际上OM75还有一个黑色logo和黑色尼龙线的版本,这只则是灰色logo和白色尼龙线的版本。观感上应该没有这个白色线和谐 鼠标 稍微了解QAPD鼠标的人应该知道QPAD鼠标的外形。Om-75与8K 和5K都是用的同一个模具,只是颜色和材质有区别。表面为全白色,塑料外壳上是均匀的镜面漆,视觉效果出众。 OM-75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又大又沉,造型非常的奇特,得益于极致人体工学,为了适应手掌,看起来特别笨重的样子,当然笨重也只是看起来而已,没有实际称重,网上介绍整体只有95g,与整体体型反差很大,拿在手掌自由移动。 侧面的样子就更加奇特,也是人体工学的精髓所在,初次看起来着实有些不习惯,着实别扭。这也是我看到的最自然的侧裙设计,不带一点过度转角,所有的弧线都是那么自然,最终形成的这样的一个无名指与小拇指的放置凹槽。像一块大自然中石头自然形成的造型,不带一点人文修饰色彩,温润如玉的字面意思就是这种样子吧。 作为一个整体白色的镜面鼠标,你最担心的肯定是鼠标表面的耐脏和侧裙的防滑性。 虽为白色,但是其实白色的镜面比黑色的是更耐胀,更不显指纹的。摸再多指纹也看不出来,影响最大还是长时间握鼠之后留下的手泥,镜面上点点黑色着实不能忍,亏得是镜面,一张卫生纸就能解决这问题。手汗过多会有一定的粘腻感,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也没有类肤掉皮之后那种让人抓狂的视觉效果。 白色烤漆本身的防滑效果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再加上侧裙向外的延伸对手指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滑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从前脸就可以看出om-75的人体工学属性,右高左低,同样过度会有一定的缓和起伏。 右侧裙凸起看起来特别的突兀。 作为一个人体工学鼠标,如果你喜欢抓握,那么QPAD的大多数鼠标都不适合你,如果你喜欢趴握,那么这鼠标就是福音。(当然,只适合1-2-2的握鼠方式)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呈现由高到低的阶梯式依次排列,并且每个手指根据长短不同都有自己的方寸之地,大底盘也能减少侧手掌和鼠标垫的直接摩擦,对于长时间握鼠的人来说,不夸张的说可以减少相应的疲劳感。 中间的一线将鼠标的按键分割成了分体式按键,手感较轻,键程较短,我这鼠标右键比左键要脆上一点。 透明的橡胶滚轮,中间带有细小刻度,带来不错的防滑效果,刻度感比较细。 后面的有两个方形的DPI按键,可以调节DPI的增减,奇葩的是只有两档DPI可选,一档400一档1600.左边两个红蓝灯分别指示两档dpi,以现在看来这两档DPI是绝对不够的。不仅范围小而且低了点,适合日常办公使用或者玩些对DPI要求不太高的游戏。如果你是2K或者4K屏,这不还有QPAD 8K和5K可以选嘛。 QPAD om-75的这两个侧键是我非常喜欢的。手正常放置时位于大拇指的正上方,不易误触。圆润的设计圆润的手感,指尖指腹触发。手感偏绵柔清脆,键程适中。 从这个角度看om-75鼠标的线条非常的饱满,最高点的隆起高度非常的高,能给整个手掌心全面的支撑,本人19cm手,正常握鼠,只有手掌根部很小面积会与鼠标垫接触,有效避免磨手现象。 尾部的这个Q的标志,现在的产品已经被流行能发光的新logo替代了。慢慢的改变你不会察觉,但这种突然回顾一下过去,改变还是十分明显。 外壳表面和侧裙之间有两条较大的缝隙,能通过这缝隙隐约看到里面元件,容易藏进灰尘。观感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和谐,也不影响手感,还是有必要将这缝隙做小一点。我想以QPAD自家的实力完全是小菜一碟。 Om-75底部是最能看出鼠标了大小的,鹅卵石一样圆润,使用了四块脚贴,相比于这么大的面积,脚贴貌似小了点,好在防滑效果还不错。 驱动 可能是年代久远的问题,驱动装了几遍之后才装上,而且是全英文界面,具体怎么设置智能靠半蒙半猜了。 总结: 这个时隔两年重新出现在我面前的om-75鼠标多少让我有些许感慨,有点相见恨晚的味道,要是放在他诞生之初11年甚至12 13年那个时候,他无疑是个非常出色的鼠标,当然手感如今依旧出色,只是由于采用A3060芯片最高1600DPI面对现在显示器和游戏显得点捉襟见肘,只能面对日常使用,当然用来办公的还是一款非常合适的鼠标。跟网友笑侃的一样,这真的是一直“老”鼠!!!没有现在流行的灯光,没有高得逆天的DPI,虽然只是几天前的产物,但是在电竞飞速发展的几年,这鼠标倒是有种英雄暮年的悲壮气息。好在现在QPAD 8K和5K 在保留了极致手感的同时,内部芯片和灯光 驱动有更大升级。 其实对QPAD来说om-75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产品,对游戏稳定性的专注,所以也算是能够理解其使用光学引擎这个样的做法了,对手感的极致追求,这个模具也是能一直沿用至今,当然我更为喜欢的就是其右边侧裙的特别设计,在使用过程中给予了很好的承托,使得整个手掌能够完整的贴合鼠标,而不用让小指在这光滑的鼠标垫上摩擦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