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能保证鼠标始终紧贴着垫子或桌面移动,不发生Z轴上的位移,那就不会对平时的应用造成不良影响。Z轴敏感对于鼠标的影响最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使用软垫时,当我们点击鼠标的那一瞬间,鼠标受力会有轻微下陷,如果是未调教过的屎黄芯,会精确地读取到这点细微的Z轴位移,并将数据强行插入到鼠标的2D轨迹绘制中,造成光标在点击的瞬间移动,偏离原本的目标。简单说就是在软垫上点不准。
2、提鼠的时候,鼠标的Z轴位移被侦测到,光标会朝着激光头开口的方向(通常是右下角正45°)产生大幅度漂移,在那个连软垫上的下陷都会被读取到的年代,这个漂移的距离甚至能达到3、4厘米之巨。一句话概括,就是提鼠时光标乱动。
因为Z轴数据的读取是屎黄芯系列底层硬件上的功能,只有飞利浦自己才能在生产时直接从硬件上屏蔽掉,使其变成一款能真正适用于鼠标的2D芯片。但如前面所说,使用屎黄芯当鼠标芯片的那些厂家,购买的量在整个出货量中占的比例太小,没有足够的利益让飞利浦单独做一款适用于鼠标的定制版,于是那些厂家只能自己折腾了。
现在使用屎黄芯的各厂家,都是在软件层面上下功夫,比如通过编写固件来降低Z轴的敏感,调低静默距离,从而减轻对鼠标的影响。虽然无法完全屏蔽Z轴,但在软垫上点击鼠标时至少不会产生可见位移了,提鼠时的光标漂移距离也大大缩短到2、3毫米的程度,基本都不会对一般应用造成太大影响。
但是,鼠标厂家这种解决方案,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因为在硬件底层上,3D是一体的,在降低Z轴的敏感程度的同时,X和Y轴绝不可能置身事外。而且屎黄芯系列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一块芯片的Z轴敏感程度未必完全相同,但厂家只能编写出一个通用的固件,不可能为每个鼠标都单独编写最合适的固件。所以在大部分鼠标都算能正常使用时,总会出现一部分鼠标出现各种奇葩问题,比如调教过头,X、Y轴极度迟钝,缓慢地移动鼠标时光标不会动,只有大幅度移动时才有响应等等。总之,要彻底解决,还是只能看飞利浦自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