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自己的机子升级之后,家里的老机子(1156 H55平台)也打算升级,主要是自己之前的SSD 840也替换下来,可以丢老机子上面发挥余热。 Z170就不考虑了,主要就是B150跟H170之间选择了,虽然家里的机子要求不是特别大,但B150一般厂商阉割接口什么都蛮大的,且跟H170差价也不算多,所以干脆还是H170搞一块了。 最后实体店搞了一块映泰的H170Z ,因为有个原因下面会提及。 实体店价格跟U打包套餐之后价格感觉比天猫还便宜点。 映泰当年TF系列也的超火,不过最近不知道怎么不搞TF系列,都是搞HIFI系列了
毕竟入门板,所以附件什么的也就这些了。 
MATX够了,家里用的箱子是银欣的SG02好像,不过打算也换个机箱,为了前置USB3.0,对我来说经常拷贝数据蛮有用的,手上的U盘都是3.0的。 另外虽然箱子ITX大火,但装机建议,如果是普通家用,对于空间要求不是特别的话,MATX是最实用的,毕竟偶尔难说会用到什么扩展卡,随便可以插,另外就是实际装机的情况下会比ITX方便很多。所以MATX其实是走量最大的版型。
供电,虽然是入门板,依旧有散热片。
、
IO口,就看中视频口全都有,从VGA到DP,因为家里用的机子,偶尔也会接电视,投影等不同设备。
声卡模块,有屏蔽光圈,屏蔽罩,特殊的电容,实际效果聊胜于无吧,反正板也便宜。
插槽也一样,M.2口有,pci长短均有,甚至也有PCI,扩展性对普通家用来说够了。
买他最大的原因之一~ 支持DDR3DDR4 skylake平台是支持ddr3的,这样刚好之前家里的三星金条就不用换了,且 本来8G也够用
SATA口
主板背面。
实际使用 U是I5 6600,不管游戏普通用,都够了,拿的散片,加主板套餐,比单独买便宜几十块。 内存还没到,就先拿自己在用的芝奇DDR4 3000测试了下。
R11.5 CPU跟核显的分数
sata接口 金士顿240G的速度,不过感觉夸张了点,不过我个人主要看4K速度。
国际象棋
UEFI界面 设计一般吧,不过倒是够简单明了的,阿苏西跟技嘉现在虽然很漂亮,但其实还蛮浮夸的,BIOS设置功能其实就那几个。
主板所有风扇均可调速,且可以智能识别。
最近火热的开放超频,不过这块板的BIOS好像还没更新。
主板附带的音频控制软件~好简单。。。基本就是设置推力大小,跟音量大小而已。。。
这种实用取向的板,基本只要厂商不NC,其实用起来都不差。 映泰这板好的地方估计就是设计均衡,没明显BUG,视频接口全,且支持DDR3DDR4。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就是后置USB3.0的口不够多(默认只有4个),然后没有高价的板那么华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