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mail.com 于 2016-4-8 10:04 编辑
我这双手,基本什么轴都能上,可以欣赏各种轴的优点。但是这样说吧,如果让我只能留一把机械键盘用,我留下的一定是白轴键盘。
-----------------------------------------------------------------------------------------------
我不玩任何游戏,键盘对我来说是纯粹的输入工具。在大学寝室,借室友的凯酷青轴(当时已经是凯华轴了)用过一段时间,没有对青轴发生多大兴趣。对我而言,青轴的亮点只有声音,力度方面虽然适中却没有让我觉得舒适。很多人把青轴的声音形容为按圆珠笔,我觉得不算妥当,最合适的说法应该是按自动铅笔,这两种声音几乎一模一样,锐利急促,愉快地 bia bia bia,而不是像圆珠笔那样又滞又钝地 da da da。除了舒服的声音,剩下的特点基本上是有碍打字,尤其是高速打字的:
① 键程长,运行步骤复杂
② 力度偏小,回弹慢,不跟手指
青轴最麻烦的地方是慢,如果使用者低速缓缓打字,青轴回弹的速度跟得上手指的速度,每按一下,都不紧不慢地跟上两声金属音,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有如听音乐。但一旦进入快速击键的状态,青轴回弹的速度有时候不太跟得上手速,更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这种对输入者而言明显滞后的声音以及回弹速度就是在气人了。此时,简直是手指要跟键盘走,而不是键盘跟着手指走,无形之中思维的速度也要受制于键盘的速度。各种轴中,我用得最少的就是青轴。
-----------------------------------------------------------------------------------------------
后来自己入手机械键盘,最早入的一把是3494。红轴舒服,比较养手指,然而对我而言,红轴的缺点如下:
① 我指力略大,用红轴总是感觉按不尽兴,键已经触底了,手上总有想发泄的力量还堆积着
② 红轴太轻,快速打字时,往往手指在高速运动中,指尖从当前的键扫到下一个键,中间某个键就被误触发了,造成输入事故
③ 确认感缺失,即没有段落,当然,红轴实太轻,不用确认感,直接触底也比其他常规轴省力
④ 在最快速度打字时,有轻微的回弹跟不上手指之感,没有青轴那么明显
补充:现在还是挺喜欢红轴的,养手,适合长时间的打字。另外也被女神教导过,红轴游戏打字两相宜
-----------------------------------------------------------------------------------------------
之后,又搞了一把3000黑轴。没接触白轴之前,曾一度以为黑轴就是我最喜欢的轴类。黑轴很多人都嫌硬,我觉得还好。我试过用黑轴触底打字,更多时候是用黑轴轻点式打字,所谓蜻蜓点水。黑轴的好处是回弹猛烈而快速,基本上打得再快,也会觉得弹簧在顶着手指,不会出现青轴和红轴那种回弹滞后于手指的现象,这样就会产生很强的输入快感。虽然打字不少,但我一般是边想边打,很少会连续打一个小时以上,加上我常用悬腕姿势和轻点手法,所以黑轴打字对我而言和红轴打字力度很接近,并未产生酸痛现象。
红轴和黑轴结构类似,缺点也是相通的。黑轴缺点主要也是由段落感缺失造成。用黑轴打字,触发键程和红轴一样是2毫米(1.5毫米是个美丽的老谣言),都是按到半途就已经触发了。轻点打法用黑轴可以实现,但由于全程力度是线性的,没有明显的段落感,缺乏确认触发的依据,既容易出现没有按到触发就想移开手指的情况,也时不时会按到触发了但不自信,最终还是按得触底了。轻点打法配上黑轴,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犹豫感,耽误一部分速度。黑轴还是挺喜欢的,是除白轴之外我最喜欢的一种轴体了。
-----------------------------------------------------------------------------------------------
之后以尝试的心态,入了白轴键盘,也就是打下本帖的高斯87。用过之后,惊喜太大了。很多人一看见白轴的压力克数高达100,就以为是一种变态轴,早已被淘汰。这就是片面看数据的结果。关于机械轴,完整的数据起码包括:① 触底键程(即总键程),② 触发键程,③ 触发压力,④ 触底压力,⑤ 白轴青轴这种段落轴还要看段落键程和段落压力。综合起来看,才能反映一种轴运行时力度分布的全貌。
RGB(0,0,0)">总行程:4-0.5mm 触发行程:2±0.6 mm 段落行程:1.25 mm 初始压力:40± 15 cN 触发压力:55± 20 cN 段落压力:65± 20 cN 触底压力:100 cN min
(参考自 CHERRY MX机械开关数值解析 更多轴的参数解析也可参考该网址所提供的资料)
图示则是这样的:
仔细看白轴的完整数据,就会得知,白轴触发压力不高,段落压力不太大,而触发键程和段落键程很接近。也就是说,白轴不用费太大力,基本上按到有段落感之后,就正好触发了。真正达到80克以上高压力值的只有很短一段,而且是在触发之后。也就是说,白轴用比较普通的力度,按到有段落感之后,马上收手,不等到用大力就能完成输入。而且触发之后压力陡然增加,只要不是用力凿,肯定不会像红轴轻点那样触底。这样的轴,简直就是为轻点打法而生的。以轻点打法使用用白轴键盘,好处如下:
① 应该比同样手法用黑轴更省力,最主要是省心,不必花心思判断什么时间收回手指
② 因为在触发前有那个需要一定力度才能通过的段落在,也不会出现红轴那种扫一下就误触发的状况
用过白轴之后才明白路透社洋鬼子定制3424白轴的原因。洋人也不可能是靠大力金刚指来用白轴,那样的话就用黑轴或者灰轴了,何至于非用白轴按到底体验踩雪地的别扭感。我现在基本把3494红和3000黑收藏起来,一把白轴让我的码字生活极度惬意。攒攒钱吧,准备下一把入原厂3000的白轴,在家用3000白,高斯87体型小便携,在外面打游击用。
补充:真收过一把3000白轴,无钢+松散外壳结构,让3000白轴的力度和段落感都比有钢的高斯白轴柔软一些。个人更喜欢有钢的白轴。还在3000白轴上做过一个试验,把外壳拆开,然后在底壳的加强筋上粘上美工胶条,人为地将加强筋垫高,这样加强筋和pcb的接触面积大了,相当于底壳最大程度地托住了pcb,这样无钢的3000白轴的力度和段落感都到了很强的程度,比有钢的高斯白轴强很多,到了快按不动的程度。这让我得出一个结论,有钢无钢不是力度的决定因素,把外壳和pcb之间的连结面积增大,让pcb不容易形变,才是把同样的轴手感变硬的原理。有钢是一种加固外壳结构的方式,不是让力度和段落感增加的实质。
-----------------------------------------------------------------------------------------------
买过一把Filco忍茶,前几天又在同学那里试用了一下他的凯酷茶,然后前天那一位又送了我一把3000茶轴 。算来茶轴键盘体验过3把了,总的来说茶轴和红轴一样属于轻快养手型,更适合触底打字,其力度分布还不足以用轻点法打字,基本也没必要悬腕。结构上却又非常接近白轴(可以说是白轴的衍生品),有那一下钝钝的段落感(但是打得快了就很难察觉),算是对红轴没有确认感的一种补。这三把里,凯酷的感觉是最差的,凯华轴,比较涩。Filco打起来挺有节奏的,只是有些震手。还是她送我的3000茶轴最舒服,柔柔的。
-----------------------------------------------------------------------------------------------
2015年11月1日结论:应该说,对我而言,白轴的结构加白轴的力度是最合适最心仪的,黑轴其次,力度够了但确认感不够。红、茶(and 黑轴改青轴弹簧的轻黑)再次,力度太小,大概只有需要打一整天字的时候才会考虑。青轴基本不考虑,被砍风险大,而且慢得不想用。
2016年4月8日结论:现在还是很喜欢白轴的。不过对红轴也慢慢接受并喜欢上了。如果现在排一下名的话,最喜欢的应该还是白,其次红轴,黑轴退居第三,然后是45g静电容,再次茶轴。排名是种很难取舍的事。感觉这5种里,现在已经没有明显不喜欢的了,或许在不同的场景里才会有偏好,总的来说,都是很喜欢的。不过依旧不太喜欢青,绿,奶这几种二段式的轴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学计算机课本教的打字姿势就是悬腕,部分借助腕力来缓解手指压力,只是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这些内容。对于打字需求多的人,一个比较合理的姿势、指法,一种适合自己打字习惯的轴体,都是很有必要的。以我的情况为例,指力略大,悬腕(能部分借助腕力),轻点,追求高速度,这种码字习惯,试试白轴或者黑轴,可能会有意外之喜。而长期用薄膜键盘养成的触底打字习惯,搭配红、茶比较合适。如果打字速度慢,也不想追求高速度,喜欢青轴的声音和节奏感,用青轴也蛮不错。总之,手感这个东西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每种轴都有他存在的理由,有他适配的受众。有感于我用白轴和黑轴打字的良好体验,码了这点字,说明两种轴不是只为大力金刚指准备的。也希望本帖能为选购机械键盘的朋友提供一点参考。
各种轴在游戏中的情况我还是一窍不通,但我相信也决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游戏就上什么什么轴,别的都不适合。肯定也是由使用者的按键习惯和游戏特点决定的,轴体类别倒在其次。相信用什么轴能玩好游戏的人都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