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12下一页
我的人缘0

[资料] 分享知识,键盘的历史----键盘布局的由来

12 21087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8-4 23: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ousejj 于 2014-8-4 23:49 编辑

与眼花缭乱的键盘相比,键盘自身最纯粹的历史文化是否同样吸引着我们,希望各位会对这篇文字感兴趣,转给没读过的朋友们,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键盘的历史——键盘布局的由来
  现有键盘按键排列顺序是按照字母使用频率的高低来排序的。有心的用户也许会奇怪:为什么要把26个字母作这种无规则的排列呢?既难记忆又难熟练。
  
  据说其原因是这样的:
  键盘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开始相继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国家的人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那个时候用在那些技术还不成熟的打字机上的。
直到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的出现,开创了打字机的新时代。  
  肖尔斯生活在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是《密尔沃基新闻》编辑。他在好友索尔协助下,曾研制出页码编号机,并获得发明专利。报社同事格利登建议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打字机,并给他找来英国人的试验资料。
  在倾注了肖尔斯与两位合伙人数年心血后,1860年,他们制成了打字机原型,并进而获打字机模型专利并取得经营权经营,又于几年后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和首次规范了键盘,即现在的“QWERTY键盘”
  这种键盘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按键驱动一根长杆,长杆上带着一个字锤,字锤隔着色带敲击在纸上,从而留下深色的字母印,像是在纸上盖章一样。
  
  为什么要将键盘规范成现在这样的“QWERTY”键盘布局呢?
  
  这是因为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还必须人工用手很小心地把它们分开,而这会严重影响打字速度。
     肖尔斯经过分析,得出打字机绞键的原因,一方面是字键弹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员速度太快了。既然暂时无法提高弹回速度,就只有想法降低打字速度了。
       这无疑是一条新思路。降低打字员的速度有许多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较常用的字母摆在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S"、"A"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却放在最笨拙的右手无名指、左手无名指和左手小指来击打。使用频率较低的"V"、"J"、"U"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负责。
  反常思维方法竟然取得了成功。——没多久,这种"QWERTY"式组合的键盘诞生了,并且逐渐定型。这就是QWERTY键盘布局产生的最初想法: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使它们的间距尽可能排列远一些,延长手指移动的过程,这样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


  后来,由于材料工艺的发展,字键弹回速度远大于打字员击键速度,但键盘字母顺序却无法改动。至今出现过许多种更合理的字母顺序设计方案,但都无法推广,可知社会的习惯势力是多么强大。
  肖尔斯在1868年6月23日申请专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有今天这样的键盘的排列方式。
  为了推广他的键盘布局,肖尔斯告诉公众打字机键盘上字母顺序这样排列是最科学的,可以加快打字速度。
  但是,现在英国打字机发展史方面的权威人士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欺骗活动之一”。英国打字机博物馆馆长、《打字机世纪》一书的作者威尔弗雷德·A·比彻声称,“这种所谓‘科学安排’以减少手指移动距离的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对字母的任何一种随机性的安排,都会比现在这种安排合理。”


  因为当初形成这个布局根本就不是为了快,而是为了阻碍打字、降低速度,以减少卡键!
=================================================================================
  QWERTY布局的缺点:

  这种布局的打字效率非常低。
  比如:键盘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过多,而一般人都是“右撇子”,现在左手却负担了57%的工作,所以用起来十分别扭。有人曾作过统计,使用QWERTY键盘,一个熟练的打字员8小时内手指移动的距离长达25.7公里。
  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

  盲打的由来:
  1888年全美举行打字公开比赛,法院速记员马加林按照明确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术,错误只有万分之三,使在场人惊讶不已,据记载马加林的奖金是500美元, 从这以后很多人效仿这种盲打,在美国也开始有了专门培养打字员的学校。
  由于盲打技术的出现,使得击键速度足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
  新型、更合理、更快速,但也最推不开的键盘布局
  1932年华盛顿大学教授奥古斯特·多芙拉克(A.Dvorak)设计出了键位排列更科学的DVORAK键盘,但始终成不了气候。
  这个布局可缩短训练周期1/2时间,平均速度提高35%。
  DVORAK键盘布局原则是:1、尽量左右手交替击打,避免单手连击;2、越排击键平均移动距离最小;3、排在导键位置应是最常用的字母。
  Windows中已经内置了对它的支持,打开“控制面板→键盘”,进入“输入法区域设置”选项卡,接着单击“添加”按钮,将“输入法区域设置”设置为“英语(美国)”,并在“键盘布局/输入法”栏内找到“美国英语-DVORAK”。确认后,按键位置全变了。现在你完全有资本提升自己的英文打字速度了。当然在成功前仍需花时间重新适应新的系统并进行耐心训练。

  比DVORAK键盘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连*莫尔特(Lillian Malt)发明的MALT键盘。它改变了原本交错的字键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后退键”(Backspace)及其他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键更容易触到。但MALT键盘需要特别的硬件才能安装到电脑上,所以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到了20世纪中期,键盘又多了一个用武之地——作为电脑的基本输入设备。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键盘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键盘布局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劣势产品战胜优势产品”的例子。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14-8-5 00:46 只看该作者
不明觉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14-8-5 01:26 只看该作者
这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14-8-5 04:53 只看该作者
看过这个,还有好多其他相关的介绍,不知那个去德国的网友有没有发现,德国键盘Y和Z的位置是交换的,还有好多其他国语言的专用键盘,也是根据自己国家语言对键位进行了调整,原文还有图,告诉你每种语言自己的键盘,以及德沃拉克键盘和莫尔特键盘的布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14-8-5 07:41 只看该作者
测试
太坑了,打了那麼多年,原來是沒效率的布局 囧r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14-8-5 08:36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想当年还用小霸王学习机练习打字来着
原来这布局这么不合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14-8-5 08:39 只看该作者
初中上的打字课老师介绍完全是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14-8-5 09:14 只看该作者
测试
以前只是知道现在键盘的分布不合理,现在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很想试一下“DVORAK”的分布,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配套的学习软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14-8-5 11:32 只看该作者
QWERTY排布方式效率低是针对英文输入来说的,我想知道拼音输入法怎样排列效率最高。拼音输入法应该是中国人用的最广泛的输入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10
发表于 2014-8-5 11:54 只看该作者
测试
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