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键左侧额外设计的一个火力键可以在驱动中自行设置功能/align]
左侧拇指部位的狙击键 默认进入狙击模式 启用额外的DPI
尾部支撑和前部之间的悬空部位一方面是可调掌托,另一方面可以通风排汗
虽说这个设计不是骨伽首创,但是骨伽用自己对鼠标的了解来诠释铝合金框架可调外形人体工学设计。
关于手感,毕竟每个人的口味和理解都是不同的,就当玄学吧,不喜勿喷。
整体顶部高度略矮一些,倾斜度适中 可调掌托可以保证不管使用何种握持方式都能够很好的支撑手掌贴合度爆表
分体式按键 左键比右键略长一点点 高度比右键略高一些 趴握和抓握都能很好贴合
原配大掌托上的Logo暗金印刷
左右两侧为类肤材质,提供了更好的阻尼和触感
侧键和腰线有一定的突出,能够在提拉时提供一定的支撑内收比较明显
拇指托上的狙击键,按压角度为45度,这相对于水平设置的按键对于FPS游戏要方便很多
毕竟长按狙击键启动狙击模式之后,还要保证贴合度灵活性和抓握度
狙击键上骚红的标志 也体现了他的重要性
右侧小指托设计的比较长 内收弧度比较大
不但给予小指一定的支撑 也能在提拉时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后顶部弧度更明显,保证提拉的稳固与定位
如果你习惯无名指及小指一起靠在右侧 可能会略有不适 毕竟众口难调
滚轮采用镀金工艺配合橡胶材质的大块防滑设计
阻尼非常舒服滚动的段落感适中,不非常尖锐但是段落清晰。
左键左侧的火力键按起来略有一点点不习惯,但是由于弧度设计关系不会产生误触
鼠标前部金色炮管设计的线材护线管除了能够更好的保护线材之外由于比一般的长很多也减少了线材在
鼠标垫上摩擦
通电后跑车式前照RGB七彩LED能为鼠标增色不少
滚轮之后的DPI键采用单键设计,避免了一般双键设计的误触风险
向上、向下、循环调节DPI可以在驱动中进行设置
在整个中间凹的中线上凸起的设计 单靠触感就非常容易找到
4档DPI指示灯 透过虎口位置 就算在黑夜中也很很清晰的看到DPI档位
所有的螺丝孔位有做接地设计,告别外壳静电,保护主控。
底部能够看到铝合金框架两侧虎翼能够更好的加固左右两侧指托部分的强度
均匀排布在主体四角的特富龙脚贴及左侧掌托上的大块脚贴和吕框架尾部的脚贴合在一起
能够把鼠标各处的受力更均匀的分散到各处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摩擦力
中间骚红色的狙击位下面是激光头的位置
8200DPI的安华高A9800激光
引擎就在这位置后面
铭牌被设计在铝框架的尾部,不单单是贴上去,而是先在铝框上冲压出形状之后贴在凹槽内
就算使用再暴力也不会磨损到铭牌
尾部这个电镀金色的螺丝就是调节尾部
顺时针调高逆时针调低
掌托可在可调范围内任意位置固定
各种手型的适应性都非常好
且掌托和前部之间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通风排汗减少汗液对手感的影响
按住掌托中间的俺就向下滑动就能拆下掌托部分
看看配套的小号掌托的尺寸
比原配的小了一圈
材质也从镀层换到了类肤 Logo印刷也略有不同
根据每个人的手型和使用习惯对掌托进行调节 能够适应绝大部分手型
鼠标官方数据是110g 实际不带线材是112-113g
铝合金框架的优点就体现出来 能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鼠标的重量
标配的配重块安装到鼠标的弹夹式的固定舱内
4.5g*4一起上大约是130g的左右 比较稳固 不会有晃动感
配重块仓只需要亲亲用手指甲向上拨一下就能提起
上电看看指示灯
4个档位很清晰
正看亮度略有一点点高 侧看亮度正合适
配合驱动 前部RGB可以任意调节1600万色
可以调节呼吸常亮或者关闭
驱动及测试
从官网下载驱动后就有简体中文
得益于板载512K记忆体
所有设定就算断电后换了未安装驱动的电脑也仍然能够使用
主界面可以以50步进分别调整4档DPI且支持XY轴分别调整
4档回报率调节 1000Hz 500Hz 250Hz 125Hz
直线修正功能是否开启
狙击键的单独DPI设定 也支持以50步进分别调整XY轴
还支持5档传感器离地高度调节 总有一挡适合你~
按键设置页
8个按键及滚轮上下均支持自定义功能
比如火力键你可以设置双连击或者三连击点射
狙击键可以设定临时更改DPI等等
宏定义也非常完善
骨伽还有一项独门绝技,也就是凑齐一套装备有神秘属性加成
得益于UIX驱动和Fusion系统 骨伽设备之间可以设置干涉的设置 奈何手头没有其他骨伽设备,只得暂时作罢了。
灯光设置页
可以分别设置前段RGB灯光的模式和颜色
固件更新
官网已经提供了V1.01的固件升级
下载解压后直接点击一键升级
显示Finish后插拔重启就完成了 非常简单
轨迹连贯、稳定
红线为未开启直线修正 蓝色为开启直线修正
对比发现直线修正效果不是太明显
其实作为A9800激光传感器的鼠标来说,测试这些步骤略有些多余
定位旗舰级在9800如此强大的支撑下,适用性和稳定性几乎毋庸置疑
拆解部分
还是那句话 我的评测 向来都要有拆解的
四颗十字螺丝分别位于主体脚贴的下面
拆解螺丝算是非常的方便
上壳拆解有点点难度,需要各种巧劲
上盖部分
左右键接触
微动触发部分采用十字形加强 增加抗磨能力
侧键接触微动部分也做加厚设计
DPI指示灯分块原件不会造成光的干涉
上下两块双层玻纤PCB 两块PCB间用排线连接 电路整洁走线清晰
由于铝框架的关系 上下层电路全部制作成H形设计紧凑
左右键微动采用游戏鼠标经典的欧姆龙D2FC-F-7N 500W 次寿命 至于手感玩鼠标的请自行脑补
DPI键和左右侧键及滚轮中键采用的是蓝色超薄贴片微动 手感还蛮脆的
我估计是由于中间铝框架的特殊结构导致空间不足以安装一般尺寸的微动
好在侧键和DPI键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 只要按压没有自由行程和间隙适使用上几乎是感觉不出来的
火力键使用白色长方形贴片微动参数也不详
为了配合人体工学设计 左键的微动在上层PCB上 右键则在略低的下层PCB上
狙击键使用的是台湾帝克电子的HC白点微动 侧卧式 清脆度适中 压力比较重
上层PCB由多处支柱和两颗螺丝固定
拧下螺丝拆掉排线后就可以很方便的取下
下层PCB全贴片元器件 排布和走线还是比较清晰的
PCB的中间就是高大上的顶级竞技鼠标引擎 安华高A9800
最大
采样率8200DPI 最大移动速度150IPS 最大加速度30G
主控为恩智浦NXP LPC11U14F 32-bit ARM Cortex-m0频率为50Mhz
连晶振都是全贴片原件 空间狭小导致元器件密度很高
记忆体采用
技嘉主板BIOS常用的台湾旺宏MXIC MX25L4006EM1I-12G
提供板载512KB FLASH
由于空间受限USB线无法采用接插件只能焊接
不过在入线处的走线还是值得称道的
如此狭小的空间内骨伽也为700M设置了接地线来抵御静电的影响实属不易
除了接地及固定的那个螺丝外 金色炮管的进线处也是用一颗螺丝来固定的
前滚轮下部有一块匀光板用来给RGB LED均光
需要把它先从导轨上拆掉才能拆下下层PCB
拆下下层PCB可以看到700M鼠标使用的是A9800标准的光学透镜组件
电路标识还是很清晰 略有助焊剂残留
金色炮管设计的出线口是金属材质CNC阳极电镀
要更换线材可能不是太简单好在编制线耐用度不错加上眼神的炮管护线设计 理论上线材一般不会坏
得益于滚轮采用的是日产阿尔卑斯电气(Alps Electric)株式会社ALPS编码器
滚轮材质虽然是塑料的不是金属的 但是段落感、阻尼和贴合度确实都不错
玩键盘的玩家对于ALPS应该都不陌生
都拆的差不多了 就省下铝合金框架和底板了
屏蔽线就看的很清楚了
最后上一张拆解全家福宣告拆解部分结束
写在最后
再次申明 手感问题每个人的看法和理解都不同。个人觉得鼠标的手感比键盘更玄学一些,各位看官不喜勿喷,谢谢~
握持手感
整体高度较低,通过调节掌托的高度及更换大小掌托配件来达到完全贴合手型的目的。手掌通风对于易出汗的玩家非常的好用。小指和无名指的支持略差一些,如果右侧侧翼设计成可更换部件提供多种尺寸供玩家自行更换就更好了。引用一位前辈的话说,游戏手感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点击测试
整体模具精度不错几乎没有自由行程。左右键搭配欧姆龙7N,硬度适中清脆度适中。侧键及DPI+滚轮中间由于尺寸限制采用的是贴片微动。行程与一般
鼠标微动近似,压力更重清脆度更脆。狙击键45度按压设计的确比水平按压的DPI调节按键要实用些。火力键在FPS游戏中感觉并不是太实用,编辑成宏可能更好。
游戏测试
顶级的硬件+人体工学设计的+火力键(设置买枪宏)+狙击键的帮助下,能迅速的提高FPS游戏成绩。手掌通风性对于持久战也有很大的帮助。直线修正对鼠标影响度适中,提拉非常的方便在RTS中应该能发挥更好。
骨伽Cougar 700M旗舰电竟鼠标拆解及不完全评测 全文完(53P4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