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pgisdpg 于 2014-7-8 19:08 编辑
魔兽GX500S定位入门级的80PLUS金牌电源,一方面依然保留了游戏悍将的性价比特色,淘宝售价299元左右,成本有限制,另一方面又是优秀的80PLUS金牌品质,性能和用料有要求,这一对矛盾体最难平衡,也是最考验设计实力的地方,下面看看GX500S金牌表现如何。
产品开箱
80PLUS金牌认证是游戏悍将GX500S最大的亮点,因此包装和电源主体都采用醒目“土豪金”配色,小巧的正方体造型延续游戏悍将中低端电源产品的包装风格。
正面LOGO秀场,标志性的豹子头图腾,随处可见的80PLUS GOLD认证。
正式电源名称:魔兽80+金牌【至尊版】GX500S,名称有点冗长,GX500S型号标签为后续贴上去的,说明全系列包装统一。捎带一提,游戏悍将金牌有4个系列,至尊版/奢侈版/特效版/矿机版,白金牌有2个系列,魔尊奢侈版/特效版。
侧面标注的线材表,清晰显示包括线材长度、接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侧面标注的产品规格(铭牌参数),后缀M的3个型号应该是模组化设计电源,重点关注12V输出功率,【至尊版】全系列都达到额定功率的96%,供电性能相当强悍。
背面品牌简介和产品技术点:全日系主电容、14CM温控风扇、92%转换效率、LLC谐振+DC-DC结构等。可能这台GX500S试用品缘故,包装没有序号和条形码标签,电源主体是有标签的。
顶部还有LOGO特点介绍:多种输出保护,风扇智能温控,输出线模组化,LLC+DC-DC结构设计,三年换新的售后政策。
打开包装,顶部存放唯一附件AC电源线和电源的原生线材。
电源四周使用泡沫塑料严实保护。
唯一的附件,AC电源线一根。
电源赏析
游戏悍将GX500S造型十分养眼,黑化烤漆再辅以哑光金色的阳极铝面板来点缀,展现出效果不俗的金属质感。
采用流行的一体冲压式散热设计,进气导风罩向外微微凸起,一定的立体层次感。
虽然非模组化,不过原生线材全部包裹了彩色网纹和端部的热缩管,没有降低整体档次。
正中央的游戏悍将LOGO,边缘略微一点毛刺。
AC输入端,拥有独立的电源开关,大面积的六边形散热孔保证内部通畅。
侧边图文以及铭牌参数表采用了金色烤漆,比传统贴纸方式精致许多,底部色泽更鲜亮的G500字体则是更高逼格的烫金印刷工艺。
外形设计和工艺方面,游戏悍将GX500S可以说非常用心,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点掉漆现象。
电源铭牌
游戏悍将GX500S额定功率500W,实续标注方式,输入电压100-240V,拥有真正的宽幅电压特性,这也是获得80PLUS认证的必要条件。
功率输出方面,单路12V设计40A即480瓦,达到电源总功率的96%,供电性能很强劲,带主流的4核处理器(TDP 90W)、旗舰单芯显卡(TDP 250W)平台都是妥妥滴。
线材情况
游戏悍将GX500S原生5根线材,提供 主板20+4pin x1、CPU 4+4pin x1、显卡6+2pin x2、SATA x4、4D x3,接口数量不算多,不过已能满足主流用户的扩展需求。
实测CPU 4+4pin长度52CM左右,主板20+4pin长度50CM左右,感觉游戏悍将GX500S的线材偏短了,走线有点吃紧。
结构用料
这台GX500S金属外壳契合地很紧,拆起来颇为费力。内置一枚14CM液压静音风扇,垂直送风,标签没有给出品牌和型号参数。
不出意外,游戏悍将GX500S采用主动式PFC、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结构设计,目前高端电源最主流的一种结构,初略地看用料也很不错,EMI滤波电路完整、多颗棕色的日系黑金刚电容、磁性元件尺寸足量,性能品质和转换效率无疑符合金牌80PLUS水准。方案来看估计是自主研发,没看到过使用相同oem方案的电源。
EMI滤波的作用是双向抑制高频干扰,游戏悍将GX500S拥有一、二级EMI滤波电路,其中一级EMI焊接在AC输入端,仅有1个黄色X电容,引脚包裹热缩管绝缘。
二级EMI滤波电路在PCB上,2对蓝色Y电容、2个黄色X电容、2个(白色绝缘)共模电感,还有1个保险管作保护器件,没有看到MOV。
整流桥GBU1508,余量很足,110V电压环境、90%转换效率推算支持1500瓦功率使用。
主电容采用一线品牌的日化黑金刚KMQ系列,容量390μF、耐压450V、耐温105°C,品质优秀,达到同功率产品最高规格的用料水准,特别是390μF余量很大,用于600~700瓦金牌电源都没问题。
PFC电感作绝缘处理,并使用白胶固定。主电容和PFC电感之间是NTC电阻和继电器,PC开机瞬间能够防止浪涌冲击,继电器在开/关机时会发出特有的“咔嗒”声音,部分新手用户误以为此电源问题,实际恰恰相反,一般中高端电源才会使用继电器。
硕大的变压器。
+3.3V&+5V DC-DC输出结构,2块独立的PCB,低压滤波电容也是日化黑金刚系列。
装机演示
硬件配置:
CPU Intel i7 4770K
主板 微星 Z97 GAMING 5
内存 宇帷 Blitz1.1 DDR3 1600 4G x2
显卡 微星 R7850Hawk 2G x2
硬盘 影驰 虎将500G SSD
电源 游戏悍将 GX500S
机箱 Tt Core V71
Tt Core V71全塔机箱依次装入主板、内存、CPU和双塔风冷。
根据下置电源方向安装,游戏悍将GX500S侧面的图文颠倒了,细节有待改进。
接下来就是任重而道远的背部走线,老实说个人并不擅长。
走线最重要的一路CPU 4+4pin线材偏短,全塔机箱尺寸走线非常吃力,如上图把CPU 4+4pin沿斜线方向最大程度拉紧,接头也是刚刚好穿过顶部的走线孔。
因此使用了CPU 4+4pin供电延长线。
使用延长线后,走线可选的路线就游刃有余了。
最终装机效果: 走线孔使用橡胶套封闭,线材露出很少部分,加之右边拥有宽敞的空间,所以正面看起来非常清爽和简洁。
此次的背部理线自我感觉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