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容键盘玩过几年键盘的烧友就算没有拥有过,估计照片评测啥的也看的要吐了。RF和HHKB多年来变来变去总还是那些个样子,无非也就是在压力上改来改去的。唯一不变的就是高高在上的价格。国内的业界也总是想借静电容这股风好好的赚一笔,或者说把MX轴类烧友的眼光也吸引一部分过来。早前A大实验性质的一款静电容键盘我感受过也分享了,有兴趣的XD可以看传送门http://www.pcwaishe.cn/thread-545858-1-1.html 其实很多人疑惑岛国的静电容为什么那么贵?我想不外乎这几点,静电容触发技术、做工精良的热升华键帽、精细到一定程度的外壳模具。但这些都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人家发达人均赚的大米比我们多啊,一把静电容对于一般岛国矮人的收入可能就是一顿便饭的价格,对于我们大多工薪来说就是一顿很像样的餐食了。
在说国产静电容的缺陷,这个和A大讨论过很久,也许技术上不差什么了,但是外壳模具的精细度和键帽上的成本还是暂时无法和岛国老牌静电容比拟的。A大发展静电容键盘首先肯定是要赚钱的,其次A大本人也是一个不走常规路子的商人,从这些年他出品的键盘外壳模具造型就可见一斑了。大半个月前一位朋友联系我说富勒也出静电容让我看看,顺便给简单介绍下。说实话键盘到手大半个月了都今天才抽空写,就想着和A大的再款静电容放一起给大家聊聊。
这把键盘之前已经有很多试用的坛友写过了,加上我早前黑色那款心得,所以也没多少新东西给大家介绍的。A大也许是放弃黑色款式了,白色外壳看着稍显活泼一点,配合上有点复古的灰白键帽让整把键盘增色不少。从键帽上的功能键完全可以看出这是A大的一贯延续风格。具体功能我也不罗嗦说了。外观感受这个要比黑色那个工程版的完成度高很多,基本就是以后成品的样子。
键帽是PBT材质,个人感觉稍微比黑色的POM材质键帽上个台阶,当然和原厂的PBT触感上还是有区别的。字符没有采用昂贵的热升华工艺而是选取了常见的激光模式。这就是前面说的成本差异了。这个加厚PBT的厚实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关于轴体A大说比之前的版本要提升了,主要还是材质上的改变,不过手感上说实话我没感觉出什么提升和变化,钢板一律都是原色,主体感受上原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我要更正下,之前黑色款我说这款键盘大面积加灯会引起一些电容上变量,这款新的从轴体的设计上来看是可以直接在右下角加灯的,A大也许已经在技术上突破了吧。这个以后有就会我会委托高玩给加个灯试试的。
富勒静电容:
这把键盘到手后我咨询过静电容原理,说是采用空气开关原理,应该和A大的以及RF这些不是一个原理。在深入我真的就不懂了。况且就当是个新技术吧,也期待高玩来详细解惑了。昨天才看见大轩的评测一对比原来这款键盘叫游戏悍将FL8000.
键盘从外观上着实不是喜欢机械玩家的菜,倒是和现在流行的薄膜背光键盘是一个路子。整个键盘从布局来看是一把多功能型,应该是可以储存多任务设置的,回车键一定是被习惯一字型玩家诟病了。不过从做工上来看还算不错,纯粹当做一把游戏薄膜键盘的话也算是一把高端货了。
键帽火山口构造,常见了这都是。大家都关心下面的部分,富勒一直宣传金刚套技术,说实话我不明白这个技术的亮点在哪里,于是乎我做个简单的测试,就是把金刚套取下来,过程很容易指甲一扣就下来,不过悲剧的是这个金刚套真心不金刚,我两个手指捏着稍微不注意用力不平均就给捏断了,汗死我了。好吧继续扣几个下来,实际测试后得出结论,当去下金刚套时候键帽按上去会左右大幅度摇晃,基本没法正常使用,简单理解了金刚套的作用就是稳固键帽作用的。我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不在键帽底部做文章直接让它稳固的运行非得加个金刚套呢?至于静电容触发机制,因为之前问过这个原理因素拆解后会影响键值,必须还要用软件重新刷一下才能恢复,所以我暂时拆解这块暂停下。
LED设计上富勒算是有些设计的,并没有完全落入俗套。键盘右上两个按键分别控制灯光颜色变化和颜色固定循环。左上有五组预定设置宏按键,这个应该是和软件搭配使用的,我手上没有配套软件这项也就省略掉。
这两款键盘我个人觉得完全是风格迥异的,所以没什么可对比性。两者唯一能联系在一起就是静电容三个字,关于静电容我个人其实并不很感冒的。加上国内现在的厂商还不具备下大成本去追赶RF这些,所以国产静电容更多的我想是给玩家一个体验的机会,我和A大讨论过之前也说过静电容键盘无非就一把手感稳定的薄膜键盘,只不过加上许多的附加价值他才被过于神话。作为一个MX轴类多年的爱好者,我最多也就是玩玩的兴趣,让我去过分的追求静电容我是不会做的,玩机械键盘我想最多我们还的是回归手感,脱离你喜欢的手感无论是什么技术都是纸上谈兵。当然静电容的手感也有不少XD喜欢,这个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国产做静电容我大力欣赏,但是希望厂家不要忘本逐利,多从玩家的角度出发切实的开发出优秀的产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