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双手,基本什么轴都能上,可以欣赏各种轴的优点。但这样说吧,如果让我只能留一把机械键盘用,我留下的一定是白轴键盘。
我不玩任何游戏,键盘对我来说是纯粹的输入工具。在大学寝室,借室友的凯酷青轴(当时已经是凯华轴了)用过一段时间,没有对青轴发生很大兴趣。对我而言,青轴的亮点只有声音,力度方面虽然适中却没有让我觉得舒适。很多人把青轴的声音形容为按眼珠笔,我觉得不算妥当,最合适的说法应该是按自动铅笔,这两种声音几乎一模一样,锐利急促,愉快地 bia bia bia,而不是像圆珠笔那样又滞又钝地 da da da。除了舒服的声音,剩下的特点基本上是有碍打字,尤其是高速打字的:
1 键程长,运行步骤复2 力度偏小,回弹慢,不跟手指
青轴最麻烦的地方是慢,如果使用者低速缓缓打字,青轴回弹的速度跟得上手指的速度,每按一下,都不紧不慢地跟上两声金属音,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有如听音乐。但一旦进入高速输入的状态,青轴回弹的速度跟不上手速,更跟不上思想的速度,这种对输入者而言明显滞后的声音以及回弹速度就是在气人了。此时,简直是手指要跟键盘走,而不是键盘跟着手指走。各种轴中,我用得最少的就是青轴。
后来自己入手机械键盘了,最早入的一把是3494。红轴舒服,比较养手指,然而对我而言,红轴的缺点如下:
1 我指力较大,用红轴总是感觉按不尽兴,键已经触底了,手上总有想发泄的力量还堆积着
2 红轴太轻,快速打字时,往往手指在高速运动中,指尖从当前的键扫到下一个键,中间某个键就被误触发了,造成输入事故
3 确认感缺失,也就是没有段落,当然,红轴实在是太轻了,不用确认感,直接触底也比其他常规轴省力
4 在最快速度打字时,有轻微的回弹跟不上手指之感,没有青轴那么明显
之后,又搞了一把3000黑轴。曾一度以为黑轴就是我最喜欢的轴类了。黑轴很多人都嫌硬,我觉得还好。我试过用黑轴触底打字,更多时候是用黑轴轻点式打字,所谓蜻蜓点水。黑轴的好处是回弹猛烈而快速,基本上打得再快,也会觉得弹簧在顶着手指,不会出现青轴和红轴那种回弹落后于手指的现象,这样就会产生很强的输入快感。虽然打字不少,但我一般是边想边打,很少会连续打一个小时以上,加上我常用悬腕姿势和轻点手法,所以黑轴打字对我而言和红轴打字力度很接近,并未产生酸痛现象。
红轴和黑轴结构类似,缺点也是相通的。黑轴缺点主要也是由段落感缺失造成。用黑轴打字,触发键程和红轴一样是2毫米(1.5毫米是个美丽的谣言),都是按到半途就已经触发了。轻点打法用黑轴可以实现,但由于全程力度比较平均,又没有明显的段落感,缺乏确认触发的依据,容易出现没有按到触发就想移开手指的情况。轻点打法配上黑轴,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犹豫感,耽误一部分速度。黑轴还是挺喜欢的,以后要是再烧黑轴,基本会搞个filco或者leopold的87键,装第二个字母用。
之后以尝试的心态,入了白轴键盘,也就是打下本帖的高斯87。用过之后,惊喜太大了。很多人一看见白轴的压力克数高达100,就以为是一种变态轴,早已被淘汰。这就是片面看数据的结果。关于机械轴,完整的数据起码包括触底键程(即总键程),触发键程,触发压力,触底压力,白轴青轴这种段落轴还要看段落键程和段落压力。仔细看白轴的完整数据,就会得知,白轴触发压力不高,段落压力不高,而触发键程和段落键程很接近。也就是说,白轴不用费太大力,基本上按到有段落感之后,就正好触发了。真正达到80克以上高压力值的只有很短的一段,且在触发之后。也就是说,白轴用比较普通的力度,按到有段落感之后,马上收手,不等到用大力就能完成输入。而且触发之后压力陡然增加,只要不是用力凿,肯定不会像红轴轻点都触底。这样的轴,简直就是为轻点打法而生的。以轻点打法用白轴键盘,几乎比黑轴省力,更主要是省心,不必花心思判断什么时间收回手指。而且也不会出现红轴那种太轻太容易误触发的状况。我现在基本把3494和3000收藏起来了,一把白轴让我的打字生活极度惬意。攒攒钱吧,准备下一把入原厂3000的白轴,在家用3000白,高斯小体型便携,在外面打游击用。
前几天,又试用了一把二手鸭子茶轴2108s,收来就是战斗成色,键帽惨不忍睹。试后觉得茶轴一般般,和红轴一样属于轻快养手型,更适合触底打字,其力度分布还不足以用轻点法打字,基本也没必要悬腕。结构上却又极度接近白轴,有那一下钝钝的段落感,算是对红轴没有确认感的一种补充,可惜在一打就触底的实际情况下基本没用。比红轴多出来这一点也有点多余,大概有一些人就是喜欢这种又轻又有那么一下的感觉,手感这事,因人而异吧。这把茶轴用几天就送人了,以后也不打算烧茶了。
应该说,对我而言,白轴的结构加白轴的力度是最合适最心仪的,黑轴其次,力度够了确认感不够。白茶再次,力度太小,大概只有需要打一整天字的时候才会考虑。青轴基本不考虑,被砍风险大,而且慢得不想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