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1

罗技G9与微软SideWinder简单PK随笔

1 1420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7-12-8 22: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回来的时间比较少,不过幸好文章提前完成了一些,先把G9与SW的PK简单贴出来一些重点,等到4款旗舰全部上市之时再弄完整的大PK.

一 .外观

凭心而论,相比IE3.0和G5时代两家鼠标优美的造型,最新的两款旗舰在外观上只能用不敢苟同来形容...就像事先商量过一样,微软与罗技不约而同的在最新的旗舰级产品上采用了颠覆以往风格的外观设计,G9终于抛弃了沿袭了7代的MX5系外观,取而代之的一个怪异却又充满创意的全新造型。而微软也将从IE3.0沿袭下来的流线造型扔在一边,转而赋予可sidewinder棱角分明的金属机械风格。如果以传统的眼光看,两者的颠覆性设计至少在外观上都不讨巧,甚至可以说比较丑陋.但是如果以创新的眼光来衡量,那么两者身上的各种新设计又着实叫人眼前一亮。因此,在视觉效果的PK环节两者是平手。



二.使用

综合握感

如果单从外观来看,无论是G9还是sidewinder(以下简称SW)的握感都值得怀疑,因为它们的造型都足够怪异。但实际握起来却并非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而只要小小的适应,你就能体会到两家在人体工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握感上,可以说G9与SW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线。G9讲究的是对鼠标控制,鼠标体积较小,但该有的人体工学设计一项不缺。从两种外壳的设计来看,G9依然属于典型的“团”形鼠标,使用时需要拇指与无名指同时捏鼠标两侧进行移动。并且由于取消了原本MX5系列令人诟病的右侧凸起,无名指的摆放更加舒适。“团”形鼠标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灵活,而G9结合了体积与缺陷的改进,因此在灵活性方面远远超过前几代旗舰。而SW则更多的沿袭了微软鼠标产品的特色,那就是操作鼠标时手需要搭在鼠标上,因此在舒适性上面表现非常出色,不过由于过分重视了无名指与小指的摆放位置,因此在拿捏鼠标移动的灵活性上,较罗技系鼠标要差一些,但由于无名指区域设计极为合理,因此长时间使用后无名指与小指的疲劳度远低于罗技系鼠标。综合握感方面两家各具特色,但是由于G9提供了可更换的外壳,所以在选择上G9更多样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G9的外壳个别与鼠标本身结合并不是特别好,在使用中存在松动现象。因此在综合握感的PK上双方打成平手。


下面笔者将结合两款鼠标外壳的细节设计,来逐一进行比较




1.拇指握区

从上图可以十分直观的看到,两款鼠标的拇指握区设计存在很明显的差异。SW沿袭了传统微软鼠标对于拇指握法的理解,只预留了很小的凹槽来供拇指摆放,这其实一直是微软的设计缺点。相比之下罗技则非常重视拇指的舒适度,将拇指下方的鼠标底座进行延伸,微拇指创造了一个很大的摆放空间,舒适度大为提升。G9则理所当然了沿袭了这一传统,因此在这一环节中G9完胜。

2.无名指与小指握区

与拇指握区相似,两家对于右侧无名指小指握区舒适度的理解截然不同,设置可以说是完全相反。微软一向重视无名指以及小指的合理摆放,而这却一直是罗技的人体工学软肋(至少在旗舰级游戏鼠标上是这样)SW在无名指件区的设计上显然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前辈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为无名指和小指分别设计了专用的阶梯式摆放位置,段落层次分明。因此实际使用中两个手指可以极为舒适的放在属于自己的握区内,而G9则只将这一区域笼统的预留了一个凹槽,使用中无名指和小指只能合并在一起置于凹槽内,两种设计的人体工学效果高下立判。

3.背部隆起高度

如果单独看两款鼠标的背部,大家很容易误认为SW的隆起高度远高于G9。不过通过图片的对比我们可看到,SW背部的实际高度只比G9高一点点,但是由于G9背部隆起的最高点面积较为宽大,因此这个部位可以很自然的与掌心的食指和中指指根部分贴合在一起,使用中不会感到任何不适。相比之下SW的表现则差强人意,尤其其背部隆起的最高点面积很小,因此只能与中指的指根部分贴合,且贴合感十分突兀,甚至有一点点咯手。所以再这一环节的PK中G9再次取得完胜。

4.体积

从图片上面可以很直观的看到,G9的体积远远小于SW。如果需要参照物的话SW长度与IE3.0基本相同,而G9则与G1相差无几。从长度上看,SW比较适合手大的人使用,笔者身高190公分,使用SW较为合适,整个手与鼠标的贴合度达到了90%左右,若不是由于背部隆起不够合理,否则可以实现95%的贴合度。而G9在贴合度方面明显不及SW,整个手掌的下半部分几乎是空的。但这是针对手大的人来说,相对手小的人使用G9则相对舒适,并且移动鼠标的灵活性也更高。因此如果单论两款鼠标体积对握感的影响,SW与G9可以说是平分秋色的。但是个从亚洲人的体形以及使用习惯上看,G9显然更为合适。




三.做工

罗技鼠标的做工在业界可以说是有口皆碑,旗舰级产品无论是用料还是机械设计都足以代表鼠标制造工业的顶峰。相比之下微软则要逊色一些。微软的产品一直以来都是注重性能与外观,而在用料方面始终略有保留,因此导致旗下产品使用寿命普遍低于同级别的罗技产品。 不过这种传统延续到SW与G9时代略有改善。相比前代产品,SW在工业设计以及用料方面有着明显的提高。相比其他品牌产品,SW在做工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如果面对罗技产品,这种优势却只能转化为微弱的劣势。延续了罗技的光荣传统,G9的工业设计与做工再次站到了世界的顶峰,无论是内部做工还是用料在同类产品中都无出其右。因此在这一环节的PK中G9再次取胜利。

四.易用性

1.左右按键设计

以往微软的旗舰级游戏鼠标一直都是采用分离式的按键设计,而罗技则始终贯彻联体式设计。但是到了SW与G9这一代,局面却发生了逆转。SW破天荒的使用了联体式按键,而G9则使用了分离式设计,且都将对方的传统发挥的比较出色。SW的联体按键坚固程度极高,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过去罗技联体按键鼠标经常出现的按键间隙。而G9则降低了按键的活动空间,有效的消除了以往微软分离按键经常出现的松垮现象。因此可以说是各有所长。

2.侧键设计

相比传统的侧键设计,SW与G9都做了较大程度的改变。G9取消了原本内含的微动,取而代之的是类似手机键盘手感的按键,这种改变可以说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为作为非常用键,侧键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且新的侧键相比微动式,键程明显偏长手感偏软。这很容易失去了一部分老用户的支持,不过相信同时也会获得新用户的欢迎,因此新设计只能说是见仁见智。SW的改变则在外观上,它将原本中规中矩的侧键改为两颗明显突出的圆柱形按钮,并且做成了仿金属外观。可以说视觉效果非常突出,让人一眼看到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不过产品公布之初很多人对该按键的手感持怀疑态度,担心按起来是否会咯手,但在笔者的实际使用之后发现这种疑虑可以打消。SW的侧键按起来丝毫不会感觉咯手,内部的微动手感与IO1.1侧键类似,按起来很舒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按键的位置有些靠前,以笔者190公分的身高,使用SW时拇指按侧键时依然有些费力,因此对于手比较小的人来说使用SW可能会遇到这方面的麻烦。 两款鼠标的侧键设计可以说各有特色,但同时又都存在一些争议,孰优孰劣只有等待读者们来评判了。



滚轮
两款产品不约而同的都使用了金属滚轮。G9是沿袭了自家无线鼠标MX Revolution革命的固有设计,该设计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通过特定按键切换滚轮滚动时的刻度感。带有明显刻度感的滚轮可以有效加强游戏中的操控感,而浏览网页时无段落的飞速滚动+横向滚动又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流畅以及便利。因此,可以说罗技的这一设计为鼠标设计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反观SW的金属滚轮,如果从IE3.0时代的失败设计以及IE4.0的失败尝试来看待SW滚轮,那么得到的结论显然是令人振奋的。不光解决了IE3滚轮寿命短、存在功能性BUG的缺陷,同时也考虑到了IE4滚轮无段落感不适合游戏的遗憾。但是我们的文章目的是对比,而SW滚轮一旦站在G9的滚轮目前就显得有些寒酸了。无切换功能暂且不说,连自己发明的纵横滚轮又丢弃了,这就更突显了G9在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因此,除了两者寿命尚且未知外,G9的滚轮完胜。





4.快捷键

A.DPI切换,这项设置目前几乎已经成了高端游戏鼠标必备的常用功能。SW的DPI切换在无驱动状态下提供400-800-2000三档切换,而在有驱动状态下则可更为细致的进行更改。G9在无驱动状态下切换的细致程度要比SW高一些。另外,两款鼠标都提供了直观的小屏幕来显示当前的DPI档位。但是SW的LCD身份以及额外提供的宏设置显示功能都使SW的显示屏优于G9。但是考虑到这种所谓细致的切换属于噱头成分居多但实际意义并不大,因此两款鼠标在这一环节打成平手。

B.宏设置功能键

此功能脱胎于RAZER铜斑蛇鼠标,其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预先把一些常用的功能设置组合储存于鼠标芯片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功能键实时切换不同的组合功能存档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比如1档存储的鼠标速度为2.0、DPI为400,二档存储的鼠标速度为1.8、DPI为800、侧键为关闭窗口等,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快捷键来在一、二档中间切换。两家在宏功能方面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设置以及驱动支持,在习惯之后都可以实现极为便利的操作,因此在这一环节两 款鼠标依然打成平手。

C.特殊功能键

由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属于微软,因此微软的硬件产品在对自家操作系统性能的了解以及特性方面必然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优势可以说让微软系鼠标受益非浅。具体到SW上面,鼠标背部可以看到一个类似LOGO的银色按键,它的功能就是在Vista操作系统下,它是Game Explorer快捷键,而在WinXP系统下,则摇身一变成为了InteliPoint的快捷键。这一点对于外人罗技来说只有哀叹的份了。

五.人性化设计

1.配重

从G5开始,罗技就将自由调配鼠标重量引入到了鼠标设计当中。发展到G9之后更是将其发扬光大。竞争对手微软也开始借鉴这一设计,在SW上面加入了配重的概念。G9相比SW在重量砝码的种类以及搭配的自由度上面略有优势,不过在多数人都不大愿意花时间调配的情况下,这种优势其实也可以忽略。




2.垫脚

自从RAZER将特氟龙材料贴脚作为标准配置之后,罗技也开始在自家游戏鼠标上使用这种踮脚。G9相比G5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改进,只是将白色垫脚改为黑色,因此不再赘述。SW的垫脚可以说令人眼前一亮,三种不同滑度的垫脚使鼠标手感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即便单从备品的角度考虑,SW也能让你省去很多贴脚的投资。因此SW的垫脚堪称是人性化设计的代表。这一环节SW完胜G9。




六.软件

两款鼠标的软件都 沿袭了自家产品的一贯软件风格。罗技的功能完备细致,微软的简明易懂。不过凭心而论,罗技的鼠标驱动虽然略嫌复杂,友好度略差,但是功能和细节设置还是要强与微软产品的。因此这一环节G9以微弱优势获胜。

七.游戏手感PK

CS:SW手感沉稳但不失灵活,除了握感不同之外游戏表现非常像著名的FPS类游戏鼠标之王——IE3.0。压枪扫射与AWP的使用都极为出彩,滚轮手感优秀,在游戏中将滚轮设置为跳跃手感极为出色,只是刻度感略长。另外,由于采用了非OMRON微动(以手感判断很像后期的松下微动),因此单发点射的手感相比G9略差,但在适应后表现亦不错。唯一担心的就是微动寿命(如果是松下微动) G9则表现出了罗技鼠标少有的全面性,握感出色的同时灵活性又极为出色,这一点相比前辈们的确进步很大。而采用了OMRON微动更是让它的射击节奏感得以更上一层楼。在CS的PK环节中两款鼠标再次打成平手。

WAR3:与IE3.0类似,SW由于其较大的体积和握法,在灵活性上略有欠缺。而更换外壳后的G9更是将灵活性诠释的淋漓尽致,加上OMRON微动明晰的手感,让G9在WAR3环节的PK中取得完胜。

八.性能与兼容性

两款鼠标性能参数与实际的使用表现相差无几,因此笔者这里对于性能参数就不再赘述。 只通过下面多款常见游戏鼠标垫对它们的兼容性进行一次PK。

测试鼠标垫包括:STEEL SS SOLO、STEEL SX、ICEMAT SE、老版本Q-PAD、COREPAD、T9、1030A、F30R(由于可能存在的产品个体差异,因此以下兼容性PK结果仅供参考)





1.SW

兼容:STEEL SX、SS SOLO、COREPAD、F30R、1030A

不兼容:ICEMAT SE、T9、老版本Q-PAD

2.G9

兼容:STEEL SX、SS SOLO、COREPAD、F30R、1030A(细面)

不兼容:ICEMAT SE、T9、老版本Q-PAD、1030A(粗面)

从测试结果来看,两款鼠标都未解决上代产品对于ICEMAT玻璃垫以及老版本Q-PAD的固有问题。但是除了T9之外对于多数合成材质鼠标垫都体现出了较好的兼容性,这体现出了新产品的进步。两款产品兼容可以说基本打平,但是在对于1030A的支持上则出现了一点点差异,所以如果一定要在PK结果中标出胜利者,那么它就是SW。

文章作者:夜飞行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07-12-20 17:42 只看该作者
:xiasini: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