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2-23 22:45 编辑
和大牌鼠标外形对比:
此对比只是外观上,不做性能测试对比,让XD看看是否和你的手能配上。
和IO外型上完全是迥异的两款,不得不佩服IO的设计,爬握和捏握都是能很好的兼容。而X1以我个人使用一月有余来看还是爬握选手适合,因为它两侧向外延展,并且侧面防滑一般,捏鼠流的话真心不容易。重量上比IO重了大概有13G的样子,106G的重量还是不错的。三个配重分别有1G的差别,但是官方数据是一个重4.3G。虽然三个全加上也就多11G多的样子,但是前文说了配重位置设计问题,我测试了下的确重心靠后了,不好适应。
G400S的外观一致沿用其经典MX5系列,也有很多粉丝。两款对比下握感后,我个人表示X1在人体工学上还是稍胜一筹的。重量上二者几乎一样,说明这个区间的重量算是一个优质数据了。
赛睿在这个模具上绝对是吃香喝辣有一段时间了,基本就是个万金油型模具。X1与其对比底气稍显不足,不过在面对镜面版的火烧橙触感握感上都一点不差,镜面的弊端不用说。重量上RAW稍微轻了不少,握上的手感的确没有X1来的稳重点,不过这和实际的使用上没啥关系。起码RAW爬握和捏握一样通吃。X1就显单调了点。
实际使用感受:
使用树脂垫,碳素垫、金属垫、玻璃垫、布垫对X1进行全方位测试。
9800激光引擎没有了早期玻璃垫上BUG ,X1在各种垫子的表面都没有啥问题。尤其是LOD高度可调节,你可以随时调节自己适应的高度。加速关闭功能可以自由选择。几款垫子实际游戏里面差别不算大,我是感觉不出来,自家的碳素垫上操控定位稍微更精确一点,不过自己家的碳素垫过于粗犷点,对于脚贴的磨损应该是比其他类型垫子快。关于左右键微动,这个微动较为有特点,点击确认感都是很清脆的。但是键程稍微长了点,这个长在游戏中反应就是有点原厂MX轴那样点一下是一下,而且X1按键设计分体式,这个分体式又不是完全分体式。左键彻底分体设计,而右键却是和上壳一体设计。槽点来了,左右键手感得不到统一。我手上这只右键就比左键稍微肉了一点,但这时候要感激采用的这颗-F微动了,这颗微动表现还是很出色的,基本挽救了左右键加大的差异手感。回到刚才说的微动点击和确认感,对于手指的回馈很稳定,点射时候异常稳定,手枪对局时候只要你的指头点的快微动给你的回馈很清晰,有不少鼠标如果微动肉一点那么彻底完蛋了。不过TH在这个方面的设计我觉得以后还是要加强改进,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右键较为有可能出现空程和连响(假双击)。
驱动篇:
TH设计这个X1驱动界面我戏称为屌丝中的战斗机,不花哨、清晰可见,易上手。亲和度不错。四大块设计互不相干,很方便的而进入设置。具体的不说了,驱动整体我个人满意。宏设置可以使用延迟。不过鼠标本体按键有点少,设置一个宏按键后必然牺牲掉一个原本的功能。LOD高度调节在我实际测试后发现调节的区间范围很小很小,不容易识别出来。这个和冰豹那个PURE比较有点不如。多次测试后,退出卸载驱动后,可以保留宏设置和其他一组设定,其余的几组设定必须在驱动里切换,这个对于强大的主控来说比较欠缺了,年前测试的铁修罗钢帝神功鼠标就可以脱离驱动后利用滚轮组合键切换设定的几组预设。这说明了TH再驱动的开发上还的有一段路要走要完善。
小结: 其实文中把该说都说了,遗漏的估计也不少。我手上这只是正式发售前的一批,不知道正式发售版本TH会不会做出一些调整。就目前X1的表现来看,可以承担起TH的“探路者”身份,我使用的感受就是这是一只有特点、握感良好(爬握)、性能强大、综合素质较为稳定的一款鼠标。价位貌似说是249元,这个价位属于中端鼠标。明眼人可以看出在这个区间的外设鼠标采用相同配置的品牌不多,所以X1的市场竞争力度较大。TH是否能站出来,是否能走出前期的各种阴影就看市场的反应了,不过我希望TH能听进去的我的建议,先踏实的做好东西,然后再在宣传上玩手段。同时废话说一句,吐槽的XD不论是起哄架样子,还是真的有自己的槽点,我希望能正确的表达真正属于自己的观点,能帮助到有需要的XD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