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雕玉 于 2013-12-15 22:04 编辑
好像坛子里的“诸葛”我是第一个到手的,当时发了个简单的开箱贴。因为前脚贴无法紧密贴合,所以也就兴致缺缺,没有继续下去。还好AV白猪售后给力,直接换新。先不说鼠标如何,单就这种热心谦卑的服务态度,必须要表扬。 有些鼠标或许在刚上手时会觉得非常舒服,但长时间浏览网页或一场激烈的对抗后又会感到手指酸痛;又或者开始不能适应的鼠标适应后会有种随心所欲、如臂使指的感觉。So,始终认为,一个鼠标至少要不停的使用两个星期,才能真实的反应出鼠标的优缺点。“诸葛”在手上用了不短的时间了,而且是作为主力鼠来使用,终于有资格谈谈些许的使用感受了。 鼠标的好与坏体现在各个方面,不能说有个顶级芯片就是好鼠标。还要看材质选用是否得当、做工是否精细、驱动使用是否方便等等。箱早就开过了,直接看看鼠标本身吧。 从以上照片可以看到,鼠标的做工还是非常不错的。结合处严丝合缝,缝隙细致而均匀。用超出常规的力气握鼠标,也没有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上盖为细腻的类肤层,非常细腻。以至于干手时会感觉到滑。
两个侧面为黑色镜面,亮骚了许多。这种设计印象中最早见于蝰蛇。好处是视觉上有层次感,不会单调。坏处也显而易见,一是镜面容易留下指纹甚至油泥,需要经常清理才能光鉴可人。二是汗手会感觉到有些滑腻。不过在“诸葛”上情况要好得多。以我的握姿来说,拇指正好握在左侧快捷键上。小指放在右侧凸起部分。只有无名指能够接触到右侧镜面。基本不会影响使用感受。 底盘部分很简洁很简洁,如果不是有五个坑的话。鼠标信息直接印在了底盘上,这也许就是有些朋友觉得略寨的原因。不过这么做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减少制造工序。而且底盘一般是看不到,我觉得不是无法接受。 重头来了,可拆卸的双面脚贴。也是零玖智造着力进行宣传的一个亮点。整体为金属材质,其中一面贴上了特氟龙。东西不大,制造精度要求不低。第一个“诸葛”脚贴不能到位,我以为是设计问题,后来才知道是脚贴的制造精度不够。 可以随意更换脚贴的鼠标市面上不多,比如微软的x5,还有个更变态的技嘉魁腾,直接更换底盘。单就设计方面来说,还是“诸葛”来的更方便一些。至于金属材质的脚贴,市面上还有个血手的“金靴”。手上木有血手的鼠标,也就没法进行对比了。 金属脚贴很滑,真的很滑。这玩意想也想得到会是树脂垫杀手。不知道与金属垫对抗会不会落下风,哈哈。所以没敢在硬垫上用,只使用布垫。相比我用惯了的g9x和g500s,“诸葛”鼠标本身比较轻,给我的感觉就是刹不住车。刚开始用时,经常会错过要点击的地方。想要精确点击,就要加大手部的力量,硬生生的对抗那过于顺滑的脚贴。这样长时间使用手会很累。用了几天才学会用较小的力量去控制鼠标,轻轻松松的才有些惬意的感觉。 左侧设计了六个按键,软橡胶的触感不错,按下的力度就有点大了。给人的感觉稍硬。想要误触是不可能的,刻意按下我也要先运运气。哈哈,说的夸张了。但是每次按下侧键鼠标都会向右位移。这在lol中就要命了。比如我要用侧键释放一个破败王者之刃,指到英雄的同时按下侧键,指针又偏移了,导致技能释放失败。归根结底还是侧键太硬了,希望在下一款鼠标中改进。 鼠标后部不是常见的圆润的设计,而是有些尖锐。我想说,这样的设计能更好的贴合手掌。你把手掌向里收一下就看出来了。掌心的感觉充实的多。 右侧设计了个凸起,不用问也知道是用来承托小手指的。小指托并不常见。更常见的是无名指托。为毛要设计这么个东西?其实,你只要让手自然的蜷曲,就会看到小手指蜷缩的更狠一些。想必这也是“诸葛”小指托的设计初衷。 但是但是,这样的鼠标造型竟然有些像微软“歪把子”的镜像版。我试着用左手握一下鼠标,果不其然,舒服的绝无违和感。(歪把子的图片是借用坛子里某位兄弟的) 鼠标前部,滚轮宽大,两侧可发光。滚动顺滑,中键键程稍长,按下去非常轻松。就是位置没在中间。分体式按键的后面紧挨着的是DPI调节键。能记忆两个不同的dpi。通过我这些天的使用,虽然是分体式按键,但是手感还可以更进一步。G9x就不用说了,就是g500s一体式的按键也比它强那么一点。主要表现在点击感不够清晰干脆,有些拖沓。和第一个“诸葛”相比,左右键感有些不一致。应该是微动的问题,现在欧姆龙的品控,你知道的,唉。 不要以为用了一两个月的鼠标还能像新的一样,用来拍照的鼠标是个全新没上电的。常用的那个类肤层已经有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汗手你懂的。 本来想拆开自己换俩微动来着,木有想到直接拧断了一颗螺丝。巨汗。螺丝孔是藏在脚贴下面的,脚贴的尺寸导致无法使用更粗些的螺丝。av白猪特地跟我说,最好使用电动螺丝刀一鼓作气把螺丝卸下来。在此也告诫下后来者。 这就是驱动界面了。黄色白字,和灯光的颜色差不多。一眼看上去很简洁,甚至是太简单了,木有别家驱动那种张扬的科技感。但是功能一点都不少。 左上角是大大的标志和玖零智造四个字,稍下是12345五个配置文件,居然给起了个按键映射的名字。开始真的没搞明白按键映射是啥意思。五个数字分别带着五个圆圈,正在使用的那个圆圈会比别的粗一些。这五个数字左上的鼠标俩字比性能和宏的字体稍微粗壮那么一点点,表明主界面是属于鼠标的。不太好辨认呐。 界面最醒目的部分当属用白色线条勾勒出的“诸葛”了。左侧则是按键设定的功能。除了鼠标左键无法设定之外,右键、中键和dpi设置键都可以自由设置。 可以设置的项目不少,多媒体可以设置播放暂停、上下首及音量。不过你如果选择上一首,其实选取的却是下一首,下一首则是上一首。Bug么?启动程序还可以一键打开设置好的网站。而宏设置只有在之前设置好宏后,才能选定,还可以设置执行的次数。鼠标功能就是执行别的按键功能,只有左右中键可选。键盘呢,提示你“将键盘重新绑定为~~~”这个真不知道是干嘛的了。默认是回到按键原本的功能。切换按键映射就是切换配置文件了,可以以循环、升、降的方式切换。 线条鼠标右侧是很不显眼的“切换侧视图”五个字,只有鼠标指针指上去才会变得醒目,这个是设置六个侧键的。开始让我好找啊。方法和项目同上,就不赘述了。 上图是性能部分的设置,分为灵敏度、加速度和灯三个项目。 而加速度项目还包含了刷新率调整。这个加速度应该是和系统的“鼠标移动速度”是一致的。并不是“提高指针精度”。 宏设置的界面。要先输入宏名称,在点击+号,然后点选录制,就可以输入宏了。输入完再点击一次录制就保存下来了。但在我的使用中,并不是很好用。主要表现在首次录制的时候会无反应,再次录制才可以。比如我设置个alt+F4作为快捷键使用,点击录制后按下alt+f4,啥反应都没有,只有按住alt+f4才行,按住的话就会不停的出现这俩字符,这时候你把出现的所有都删掉,再次按下alt+f4,就完全正常了。不知是不是个例。话说不设置几个快捷键还真对不起这么多侧键,我是把1、4设置成上一首和下一首。2、5是前进和后退。3是循环配置文件。6是关闭程序。不过虽然这么多侧键,但是却没有最简单的前进、后退。只好用宏命令执行,希望可以改进驱动。还有在win8系统下,貌似无法保存宏,设置好的宏当时可用,但重启之后就失灵了。不知是和什么冲突了还是bug。 下面是蚊香图:分别是400、800、1600、3200、6400和8200的。垫子是新贵的,普通的布垫。画的不好,见谅哈。 400dpi 800dpi 1600dpi 3200dpi 6400dpi 8200dpi 到此就要结束了,鼠标的优点显而易见,模具精细,做工优良。底壳、中壳和上盖结合紧密,虽然不是无懈可击,但已属上乘。做工方面也不是无法改进,滚轮手感不俗,但没在中间。左右分体式按键与上盖的缝隙不匀,按键手感方面还有进化的空间。特别是侧键略硬,无法做到随心所欲的使用。 可更换式双面脚贴是个优秀的创意,布垫上也能体会到硬垫上如飞的感觉,还免去了磨损脚贴的烦恼。通过一个多月的使用,目测布垫的磨损可以忽略不计,依旧坚挺。非要用金属脚贴,硬垫么, 那就注定无缘了。 手感比较主观了,能适应g9x大壳的手,用“诸葛”毫无问题,适应几天后,还会有轻松写意,如臂使指的感觉。 驱动简介明快,该有的功能一个都不少。不足也很明显,没有最常用的前进后退、上一首下一首反转、按键映射应该改成配置文件才对。还有宏,设置的时候要设置两次才行。 作为新晋的外设厂家,199的价格配上9800的芯,又木有致命的缺陷,首款产品能做到如此已经难能可贵。期望尽快看到玖零智造的下款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