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lcc 于 2013-12-5 12:53 编辑
话说市面上在售的几种常见轴的手感我基本都能适应,但青轴却格外喜欢台湾立宝的产品,手里也确实有了那么几把。作为一位cm粉丝,在xt发售不久就已入手一把红轴产品,并且也做过一个简单的评测,但在当时并无青轴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而等待了三个多月的XT青终于在10月底开放预定,我跟几个好友在第一时间下单,并且在玩家群里承诺过做个立宝青轴的简单对比。虽然至今键盘已经收到了一段时间,但因较忙而一直没能实现这个承诺,为此深感歉意~~而在今晚我又要出发外地,只能用简单的图文比较随意的描述一下,以实现我当初需要的承诺,还请兄弟们见谅了~~
因时间紧迫,故选仅仅从全部的7把青轴中取了目前在产并且有售的两把键盘进行简单比较,并非评测图文较为简单,若想更为了解产品请自寻搜索相关产品评测。 凡是分为两图表述的,第一张均为Filco;第二章则为XT。 帖子中所描述的观点为个人感受,具主观性,仅供参考。
目前我手中的7把立宝产的青轴键盘,其中包括: Das4代青无刻;酷冷狙击枪、XT、XT(VorTex黑同);Filco一代彩盒白青、一代新版黑青;罗维白青。 再吐槽下,摆放键盘的时候是真心的感觉到了键线分离的好处了,而有线设计的三把的确是比较麻烦~~
因为时间紧迫只能对其进行筛选,先把这两把长相有所差别的剔除出去(Trigger上安装的粉透我懒得换回来了,反正这俩先被排除掉了~)。
剩下5把单纯从正面看基本上是一个娘胎里生的了~~左面的三把是想怎样摆就怎样摆,右面的两把就XX了~~
不光长了一张差不多的“脸”,就连包装的尺寸也完全一样~
两把Filco,其中白色版本为同Das4代青一同被誉为青轴“神器”的一代彩盒白青;黑色的则是目前市面上有售的牛皮纸盒一代黑青。 原本我计划Filco仅用白青进行比较,但是想到早已退市,故而就又去某知名商家那里又买了一把一代黑青。
两把XT青轴,因要拆解所以就多入手一把,算是收藏了吧~~
最后所选进行比较的两把键盘,都是目前在产并且有售的。而罗维貌似已经停产已久,在清仓半年之后的这批货不敢确定来源,所以也就排除在外了。 另外,新轴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手感的最佳状态,而使用时间较长的青轴的轴心磨损也会影响对于手感的判定,故而以两把全新状态的青轴进行比较最为严谨。
附件方面,Filco带有一个防尘罩;xt则是6颗增补键帽,其中两个1.25x的R1 logo我个人比较喜欢。综合说起来,多数人会感觉防尘罩比较实用些,当然像我这种从来不用防尘罩的例外~~ (凡是分为两图表述的,第一张均为Filco;第二章则为XT)
Filco的经典标贴,相信每个键盘玩家都会很熟悉;而XT这种空空的感觉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不过倒是提供了DIY的空间,可以所以贴上点自己喜欢的任何东西,当然大小要合适~~~
XT只有位于键盘后沿的一处logo,我是很喜欢这个logo的设计的,如果正面再有那么一个就好了~
黑青的上壳表面材质较为传统,当然做工依旧细致;XT则使用了皮革漆(类肤)涂层触感极为舒适,但打理稍微麻烦一点。
Filco的纤细字体大家也都十分熟悉了,略微突出印制工艺也很难对其触感造成明显的影响;而cm的字体较为粗大,故而字体突出较之Filco来的明显。
五颗键帽,上方两颗为Filco的;下侧依次为Das、罗维以及XT。光线折射后我们能看出来Filco黑色键帽的表面涂层,也的确是能够带来更为优异的触摸感受,只是磨穿后会很很好看~~~而另外三把键盘则是较为普通的ABS键帽,当然立宝的ABS键帽的评价极高,例如玩家们心中的“神器”DAS4也是同样如此 ~~~
5把键盘的键帽完全出自于同一套模具~~~
立宝R4的注塑孔~~~
能很明显的看出XT的后沿要比黑青来的矮一点。
XT的侧裙较之黑青也稍微的平直一些。
前沿的高度差基本可以忽略。
R1同样也在误差之内~
黑青使用传统接线方式;而XT则采用键线分离模式,携带方便、存放方便、并且可以任意更换自己喜欢的线材。另外,吸取了罗维的教训,XT的采用标准Usb接口更为牢固,但是现成的线材选择会少一些。
话说XT原配的U口线接口确实是有点长了,可能会挡东西。
键线分离的优点也正如此,想换就换哈哈~~~上图即为我自己做的弹簧线,方便又不显乱~~~
Filco的底壳表面工艺与上盖相同;而XT则是脱下了类肤涂层的样子,应该是有考虑到底部容易磕碰剐蹭而没有采用与顶壳相同的工艺。
相同的防滑垫。
Filco支架外裹防滑;而XT则没有使用。对于这点我比较疑惑,但想来应该肯定不是成本问题,相对于PCB那大量的铺铜,这点东西完全可以忽略的说。
立宝的传统OK质保贴, 新版黑青依然是老版的纸质非常容易破损;而XT完全不需要为此担心并且比易碎贴更加靠谱,关于这点相信拆过的人会深有体会~~
底壳内部的差别更大一些。
上图为F一代黑青的底壳,我们可以看到加强筋支撑在pcb之上,不与钢板直接接触完全依靠PCB受力;下图中的XT则是通过多跟支撑直接顶住钢板,而钢板外延也架在底壳边框上,整把键盘的完全受力在钢板上,这点与Das4代的结构极为相似,估计这也是XT比现行版本的一代黑青要清脆的原因之一。
极具立宝特色的可插拔主控PCB。XT的键线分离要多设置一个USB母口,所以主控会偏一点。
相同的主控IC,若是硬说差别的话也就是晶振最为明显了~~
接线方式的差别,楼上已经分析两种方式的优劣就不重复了。
当我将两张PCB放在一起之后很容易发现了其中的差异,而PCB的不同是两把键盘除承重方式之后的第二处明显差别。 首先,颜色虽然同是绿色但材质却并不相同。说的直白点就是XT用的跟Das4相同的PCB材质;而新版的一代PCB则改为与二代相同的材质,这或许就是新版手感不如老版、二代不如一代的原因之一,这估计就是传说中的出力不讨好吧~ 其次,单纯从卖相看,F的PCB走线纤细,显得会比较小清新 ;而XT由于大面积铺铜则显得粗狂很多,我们坑看到每个焊点周围都是大块的铜箔。
布线对比差别十分明显,XT PCB上的每个焊点都能见到大块铜箔。另外,现在一代材质的关系使得免洗助焊剂残留并不明显,但还是能够看出来的。其实这个问题早在03、04年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了,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的板卡哪还有洗板的~~
新版一代黑青的焊盘相对秀气一些,我们能看到轴脚的焊点均经过加固;XT的焊盘则直接与周边铜箔一体只需走锡焊接即可,坚固耐用又无需担心焊盘的牢固性。从图中空焊位看到连片铜箔,感觉真心踏实~
前段时间看到有朋友说键盘的焊点方向不一样,我感觉特别无语~~~两把键盘均是单面走线,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需要采用过桥跳线的地方,而过桥线的两个针脚会向内弯曲,所以就出现了焊点方向不同的情况~~~ Filco的轴脚焊盘经过十字加固,而跳线焊点却极为简单(PCB走线与罗维非常近似);XT则全部大面积铺铜以保证所有的焊点都十分牢固,虽然感觉过桥线如此讲究是真心浪费~~
经过十字加固的焊盘较为秀气,所以黑青的焊点相对要小一圈。两把键盘的轴脚都会比较牢固,XT的PCB则提供了更高的品质保障,当然这并不是说键盘就不会坏,只能说会略微降低了故障几率。
一代黑青的钢板架在PCB之上,键盘完全依靠PCB承重;XT钢板则直接与底壳接触、受力~~~
将卡尺完全卡紧测出的数值较为准确,黑青的钢板较之XT略薄一点,大约不到1.4mm;XT的钢板则为1.5mm。这仅仅0.1mm略多一点的厚度差,或许也是导致两把键盘手感差异的原因之一。
最后来谈谈青轴的手感,我跟朋友全段时间有过相关的讨论。首先,不论什么轴只要是新轴那就需要一段的时间去磨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手感,对于这点结构简单的红轴和黑轴最为明显;其次,使用时间较长的段落轴随着轴心的老化磨损手感也会产生一些变化,这点青轴最为明显。
单纯比较牛皮纸盒一代黑青和XT青两把全新键盘的手感差异会十分明显,楼上分析过包括受力方式、PCB材质以及钢板厚度这三个方面可能导致了两把键盘的手感差异。 1)我个人感觉黑青的要比XT敲击闷一些,或者说要比其他所有使用原装ABS键帽的键盘都来的闷,基本上与更换了PBT键帽的XT差别不大; 2)老版彩盒一代圣手的敲击手感极为清脆,完全跟新版不是一个档次,如果现在还能见到成色好、使用少的彩盒可以考虑收掉; 3)Das4是我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把键盘,单纯论手感已经并非巅峰状态,但“神器”二字当之无愧; 4)罗维的RK9000I感觉怪怪的,虽然在购自某蛋已经半年有余,但使用频率并不是很高应该还没有完全磨合开; 5)XT的手感非常清脆可以称得上极品青轴手感,但是仔细品位会感觉略重于白青与Das,当然这与键盘是全新完全未使用过的有很大关系,总起来说具备封“神”的潜力,但需要时间去考量; 6)让我最欣喜的是Trigger青,这把在手感和做工上都可以成的上旗舰的键盘,手感在7把键盘中完全可以名列前茅、做工更是甩下下其他一截,若是大键位使用平衡杆而非卫星轴就完美了~~~ (手感比较主观,仅供参考)
昨天看到一个哥们发帖子说相同的代工厂的产品品质不同,关于这个说法我是很赞同的,不过品质这个词如何去定义呢?说实话Filco的细节方面做得确实很到位,但是感觉日本人追求的一些东西比较奇怪,有种费力不讨好的感觉。而XT则是实打实的实用派,例如剪线分离、PCB、钢板各方面都很实务,注重是手感与内在的品质。至于那些附加功能就不是这个帖子所要表达的了,请参看相关评测好了。
放上两张以前我拆解Das4代青无刻的PCB纪念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