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ockpat 于 2013-12-3 22:09 编辑
一、 本体 1、上壳及按键 玖零智造“诸葛”鼠标上壳是类肤质表面,手感细腻但使用一段时间就会留下明显的印记。从图中可以看到诸葛鼠标属于分体式按键设计的右手人体工学鼠标,这在目前以一体式按键为主旋律的游戏鼠标市场中较为少见,其实按键手感的好赖,壳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以前也说过即便是一体式按键如果搭配得当也会出来很好的效果。诸葛鼠标左右按键清脆、硬度适中、键程适中,较好的体现了7N(10M)微动的特点,但我手里这个美中不足的是右按键盖有松动现象,不知道是不是个体现象。诸葛鼠标滚轮比较宽,中间的橡胶上有三条防滑线,线上还有防滑凸点,而两边是透光塑料。滚轮刻度感并不明显,阻尼也不大,比较适合上网,中键清脆相对左右键来讲略硬一些。DPI 调节键使用的贴片微动,手感较硬但不闷,而按键上的那个“符号”倒是没弄明白是啥意思,代表了循环?有知道的朋友告诉我一下。玖零智造的LOGO 简单而形象,一点没有山寨的感觉,其实很多国产厂家在设计LOGO的时候搞得很复杂尽管也是绞尽脑汁了但总是事与愿违,没办法。
2、前视角 诸葛鼠标整体棱角分明幅度较大给人一种很硬朗的感觉,从前视角就能窥见一斑。平常我们看到的左右按键的人体工学常见的是浅浅的凹槽设计,而诸葛鼠标左右按键都是向滚轮方向倾斜,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右键的内倾并不明显,基本上属于平面,我仔细看了看可能是因为中壳右前端的斜面给右键的内倾带来了“中和”的效果。而左键内倾就明显了,因为食指习惯性的找低点位置按所以不自觉的就往滚轮靠拢,略感不适。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左右按键盖靠的太近了,我试着按动一边按键同时挤压另一边会产生联动效果,当然正常使用的话不会产生影响,但是说不好有意外情况发生哦,所以我觉得应该有段距离为好,不是有句话说距离产生美吗,对不。
3、后视角 诸葛鼠标尾部是倒三角的形状,看到厂家的解释说是诸葛亮胡子的形象,但我却觉得是下巴,哈哈,其实设计的别太奇葩影响握感,一般我都能接受的。诸葛鼠标的尾部是短尾设计结合左侧大拇指槽(6侧键和尾部之间)和右边半侧翼,本来手感应该不错的,但是上壳和中壳结合部位的那个“角”过度得不圆滑有些突兀,造成在使用6侧键的123时,因为侧键的硬度需要大拇指发力去按,无名指和小指会为了稳住鼠标而配合大拇指自然地将鼠标往手掌带,这时那个“角”就有些顶手了。当然因为我手长19,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4、左视角 诸葛鼠标左侧表面是镜面设计,6个侧键安排在了这里,从图中可以看到6个按键是双排内倾人体工学设计,大拇指可以很舒适的放在1、2、4、5按键上面,而2和5按键上还有盲点以利于准确判断按键位置以防止错按。6个侧键均采用了贴片微动手感很硬,虽然减少的误触的可能性但是手感不是很好,实际使用中3键是不容易按到的,需要手临时的前移方可,当然了我手长19,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结果也不同。鼠标默认按照数字排列对应123456,如果需要其他设置的话,可以使用驱动来解决。之前由于厂家没有说明,我以为诸葛鼠标没有板载内存,只能依靠驱动支持来使用设置,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竟然可以保存5组PROFILE。这这这是咋回事,反正有比没有强,等到后面驱动介绍的时候再详细说明。
5、右视角 诸葛鼠标右侧表面是由上壳部分延伸的类肤质和中壳的镜面组成,半侧翼给了小指一个舒适的位置,而前端的\ /设计使得无名指小拇指配合大拇指可以轻松的抬起鼠标,尽管鼠标略重了一些(参考后面的重量测试)。
6、地盘 诸葛鼠标的光头处于地盘中间偏下一点的位置,虽然不是正中但影响不大。诸葛鼠标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可拆卸双面G3游戏脚贴,这个获得专利权的设计是很独特的。首先它拆装方便,按动黑色弹片就可以将脚贴取下。其次采用了双面,一面是大家常用的特氟龙,另一面是铝合金,但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即便脚贴放置平整了而棱角分明的G3脚贴特氟龙还是有些刮布垫子,所以觉得特氟龙配合硬垫子,而铝合金配合布垫子为好(“硬碰硬”是很受伤的,软软搭配,软硬搭配才好)。至于遇到不平的脚贴,果断去质保别含糊。在产品说明书中介绍了可以使用G3脚贴来调节鼠标重量(介绍重量4克,但实际上没有这么重),而5个脚贴中只有后端的1-2个脚贴可以作为调节之用,但因为脚贴本身重量有限,所以效果也不大。总的来讲这个脚贴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具体设计形状上考虑有些欠妥。
7、 线材 从图中可以看到诸葛鼠标的镀金USB口以及使用的尼龙编织线,线材软硬度还算可以,不是钢丝的那种,现在高端大气上档次都是金口+磁环+编织线,虽然未必能有多大效果,但是这个潮流依然很强势,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