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系列耳机一直是SteelSeries销量中的佼佼者,无论是V1还是V2,西伯利亚都以其漂亮的外形和不俗的音质受到世界各地玩家的青睐,绝对可以算是SteelSeries的经典之作,多彩艳丽的配色加上精确的位性,想必不少玩家都有一只属于自己的西伯利亚吧。印象中V2由普通版升级到“灯”版是从大菠萝版开始的,再到霜冻之蓝,增加了呼吸灯模块,使V2变得更加生动有活力。最近V2大家族又添一新的小伙伴,就是我要为大家介绍的狂热之橙,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正题。 包装盒依旧很大,正面没有采用开窗设计,正中间有耳机的彩照配图。 左侧LIMITEDEDITION标示是限定版,右上角的HEATORANGE标明身份“狂热之橙”。 包装背面分别用图示和多国文字叙述了耳机的详细参数和配件。 顶部和底部空间分别标注了SS赞助战队和SN码等产品信息。 NAVI,NIP, TYLOO,FN,相信CSER们一定对这些名字不会陌生。 侧面有耳机侧身照,这里我发现了一个细节,“OPEN”虽小,但是很贴心的指出开盒方法。 侧盖采用了魔术贴,比磁吸式的吸力要大很多,保证了耳机包装外盖在运输途中不会翻开。 翻开侧盖,才是开窗设计,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耳机静静地躺在里面,我觉得这样的外包装设计相比之前的普通版V1,V2直接采用开窗设计要结实很多,旧包装外面直接是开窗设计,盒体上的塑料窗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被挤压导致破裂,让人看起来很不爽,而采用这样的包装设计那种问题就不会再发生了,这点不错。 打开包装,耳机被若干固定绞线稳稳的卡在收纳盒中,耳机边框上还有保护膜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剐蹭,细节处理很到位,这西伯利亚的“完美侧脸”真是百看不厌啊,即使在不开灯的情况下看上去也很唯美,从V1到V2始终如一的造型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配件上还是老样子,说明书,宣传贴纸,还有一根USB延长线。 延长线的做工下料十足,延长线的配备很有必要,因为原装线材只有1M,对于笔记本用户来说坐着使用直插电脑可能刚刚好,可是假如突然要站起来耳机线就有些短了,更别说台式机用户了,这1M的距离是要贴着机箱用吗,那明显是不够用的,至少我原来用的V2普通版在台式机上距离有些尴尬,只能坐着用,站起来就可能插头会掉,所以说配一根延长线很有必要。 头梁部分的设计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说看起来很单薄很脆弱,有人说这样的头梁佩戴上去没有很大的压力,佩戴舒服感不错。我想说正是由于双悬浮横梁的设计配合“钢丝自由调节”才使V2的佩戴起来感觉是一款轻量化的耳机跟他的体积恰恰成反比,长时间的佩戴不会出现同规格耳机出现的夹头或者耳朵的不适感,所以成为许多专业电竞选手的必备耳机。但是有一点不太好的现象就是对于长发的玩家来说,戴V2会对您飘逸的发型有一定的摧毁能力,所以SS还出过西伯利亚后挂式,不过个人认为后挂没有V2佩戴舒适感好,很庆幸自己这么多年没有留那么文艺的发型,短发佩戴起来在这点上来说毫无压力。 V2的线控整合了麦克风开关,音量调节,开关阻尼感适中,相比V1夹个麦克风要方便的太多太多。 内置声卡+USB供电板整合在一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还记得原来的V1/V2为了保持良好的“听感”一致都要外界一个USB独立声卡,而新版的V2都将这两者整合在一起,外带到网吧连坐使用更加方便,USB供电也保证了那16盏超亮LED的正常工作,镀金接口也尽可能的延迟接口的使用寿命。 皮质耳罩相比V1的天鹅绒材质要透气许多,佩戴上后也没有厚重感,很舒适,很柔软,摸起来类似小羊皮的那种触感,不会出现夹耳朵的情况。 可降噪麦克风采用可伸缩设计,不使用时可收缩至耳机内部,丝毫不显得累赘,游戏娱乐通话还可有效降低风噪,使通话质量变得清晰自然,麦克风的设计既方便又实用。 关于听感方面,狂热之橙采用与V2同样的50MM发音单元,对于这个系列耳机的听感就不再多作赘述,我想有很多大神玩家都有亲身体验,一句话:FPS定位较准,娱乐音乐上来说并无太多亮点,属于“综合型”选手。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图片看看亮起来的狂热之橙是否真的被赋予了活力呢。 黑橙系的新配色匹配活力四射的呼吸灯光,使狂热之橙在夜晚显得格外显眼。音质和外观方面我们在狂热之橙身上并没有看到很多新的突破,西伯利亚V2可能就像AIR FORCE一样会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人们可能更多记得的会是这个V2名字,而不是具体什么配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一款产品是一种认可。不过,话说回来,技术在不断进步,说不准接下来的V3,9H会超越经典成为新一代神器,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全文完 Atlas 201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