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eetah_chen 于 2009-10-12 19:22 编辑
G5鼠标坏了,左键出现连击现象.这是我手上坏的第二只游戏鼠标了.而且每只都是刚过保修期一个月就坏掉.上一只是微软IO1.1,同样的现象,保修期是一年,一年刚过,左键就出现连击现象了.都不知道厂家是不是都计算好的.
本来想只能随便买只国产鼠标应付着,毕竟比较好的游戏鼠标都要300元以上.我现在又很少玩游戏,所以没有必要了.但看着G5的遗骸,还是有点舍不得,毕竟用了3年的东西,多少有点感情啊.于是在网上查的可以更换微动开关,于是买了热风吹/焊两用台,于是买了大名鼎鼎的红点微动(虽然是二手货),于是准备动手......
这次一共买了6只微动,红点三只,还有三只网上说比较好的日产灰点。
首先开刀的是IO1.1。保留了遗骸三年后终于拿了出来,外壳都发黄了。
虽然之前已经拿了一只坏了的普通罗技开过刀,把左右微动换了,但是对于心爱的G5,还是信心有点不足,于是选择了IO1.1。首先在网上查了下怎么拆,就是把这两颗螺丝拆下来就可以打开外壳了。
打开后是这个样子,虽然比起普通罗技鼠标的单板设计复杂一些,但是比较起后面的G5鼠标,这实在是太简单了。至少对于换微动来说一点麻烦都没有。
微动是“臭名昭著”的D2FC-F-7N,后面会提供特写,竟然是微软定制版的。
用热风拆吹下来后看得更清楚,注意后面的MS字样,难怪刚好1年就坏,定制版的就是定制得准啊。
把红点换上去了,由于我只买了3只红点,本来是想每只鼠标各换一只还可以留一只备用的,换了IO1.1 后才知道,原来不同微动感觉差别挺大,所以最好一换就左右全换,所以最后这3只红点全用上了,IO1.1只分到了一只。哈哈。
把上盖也大卸八块了,清洗干净。拆的过程中还弄坏了一个小卡扣,所以卸完IO1.1的上盖后G5的就没敢这么卸,实在是复杂了点。而且老东西比较脆,怕弄坏了装不回去。
复生了的IO1.1,干净漂亮。
修复了IO1.1后信心十足,马上准备对G5 动手。以为可以一样的简单。
G5的后面,拍下这张最后的脚贴遗照,噩梦就要开始了。。。。
本来查号了螺丝位置,以为一点问题都没有,谁知道一动手就发现不对,根本没办法保留这个设计复杂且脆弱的脚贴。脚贴最上层塑料和最下面的双面胶之间竟然有层海面,一撕就坏了。。。。。。
由于之前歪打正着的买了厚脚贴,所以这个并没有对我造成太大的脚贴,干脆把所有脚贴撕下来,一会换上厚脚贴直接用就好了。但拆开上盖,看见上盖上面7,8颗螺丝后我放弃了彻底清洁鼠标的想法。
终于看见“万恶”的D2FC-F-7N了,跟IO1.1不一样的是,后面的MS理所当然被换掉了。10M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反正一样刚过保就坏掉。
把上面的配重仓跟滚轮拆下来后露出了G5狰狞的本性,双层电路板。。。后面我会说这个狰狞的电路板是多么的可恶。
上下层电路板就是靠着几根针连接并固定的。没错,你没看错,是固定。这几根针是焊住的,没有热风拆根本拆不开。
我吹反了方向,这造成了后面装配的麻烦,实际上应该把底板吹下来,不是把上板吹下来。因为吹上板下来再装上去就没有定位,不知道该装多高合适,具体看上图吧。因为吹工不好,折腾了我半个多小时,终于把红点换上去了。
分开上下两板后下板的细节。
装回去后的样子,两个红点还是蛮顺眼的。
换下来的三颗微动
贴上厚脚贴,高度刚好代替了原来的脚贴高度。
全装好后才发现G5的侧键不知道之前还是之后坏掉的,反正我三年中基本没怎么用过这个键。它就是没反应。想起拆解过程的复杂,最后还是决定算了,不管它了。到这里我的G5也算勉强复生了。要说红点和白点的区别(灰点还没机会用上),我只能说我感觉所谓的红点有点像老旧的座钟的感觉,虽然弹力十足,质感十足,双击起来速度也明显比白点快得多,但是那种古旧的感觉实在让我不习惯。不过不可否认,如果用来打CS,它的感觉应该比白点快,因为回复行程所花的时间短得多,你可以更快的准备好第二个点射。
吹/焊两用台在修好了2只鼠标和一个充电器后基本值回了250元的票价。总的来说这此DIY的投入与产出基本持平了!
--------------------------------------------------------------------------------------- 2009年10月12日应VIVI要求补充G5线路板拆解细节 1,分开上下线路板需要把下列位置的12根针脚吹开 2,我的操作方法不对,我把不可重定位的上板针脚吹下来了,导致重装时多作了很多调整步骤。 3,图中可以看到阵脚上的黑色底座,可以用作重装时定位,所以应该吹开下板,让连接阵脚留在上板上。不过吹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脆弱的树脂透镜,因为高温很容易导致透镜变形或者变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