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评测] [小五原创] 一寸短,一寸险——CM STORM Spawn 酷冷至尊魔蛋鼠标评测

60 5559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6-15 01: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凹凸游侠 于 2015-1-26 16:14 编辑

一寸短,一寸险
——CM STORM Spawn 酷冷至尊魔蛋鼠标评测


小五原创(外设天下ID:凹凸游侠),转载请注明




      说起CM Storm这个名字,可能部分内地玩家并不熟,但是CM两字所包含的“Cooler Master”(酷冷至尊)的含义,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而这个传说中的CM Storm就是酷冷至尊旗下的电竞子品牌。

      今天楼主为大家带来的评测的主角,是曾经在2011年Las Vegas国际电展上夺人眼球的游戏鼠标——Spawn“闪灵侠”。十分可惜的是,或许CM Storm之前对我们内地市场重视不够,导致这支鼠标一度成为冷门产品。大家提起Spawn,都是一副“哦,这玩意我见过,但没用过,网上看到卖这个的不多,也没入手打算..”的反应。不过,这支特别的鼠标当时依旧凭借其良好的素质在内地引起一阵小热潮,并被它的爱好者昵称为“魔蛋”。两年来,“魔蛋”这个外号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使得CM Storm最终将Spawn在内地的中文名称改为魔蛋,另一支黑色版本则被称为“黑灵侠”。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楼主一起来了解这位“新来的老朋友”——CM Storm Spawn 魔蛋,看看它究竟有多少魔力,能折服我们玩家的心。还是那句老话,评测主观,仅供参考,希望这篇评测能让大家喜爱,并在看完之后起到基本的参考作用。




外观及细节


◤ 包装主色调为黑色和红色,深得吾心。设计简约,品牌LOGO、产品名称再配上靓图一张,还有少数文字介绍。以英文为主,像楼主这种擅长Chinglish的选手就比较头痛了,借助词典的力量稍微给大家解释一下:3500DPI高精光学传感器(A3090)、32K板载内存、人工学设计、橡胶防滑处理。另外这个“Claw-Style”比较传神,感觉叫“爪流”贴切一些,总之就是人体工程学的体现which大家也是应该都知道的。


◤ 包装背面同样是文字介绍,列举了产品的基本参数,这个楼主准备带到下文去慢慢说。侧面是品牌策略,简单直观,可以了解一下。


◤ 参数中间并未提到鼠标尺寸、重量等规格数据,楼主只能亲测了。(后来才发现原来官网是有数据的,魂淡)
      ●魔蛋基本尺寸:最长处约为115mm;最宽处约为76mm;最高处约为35mm;底盘宽度约为66mm。
       ●魔蛋重量:带线重约为145g;鼠标裸重约为85g。

◤ 包装底部也印着“红色风暴”式样的CM Storm LOGO,并留有可试手感的开口。


◤ 书页式包装,粘扣设计,这种形式的包装目前是主流。封面内衬印有详细的特性介绍,这个待会细说。


◤ 打开封面,从下面的开口隔着包装先试下手感,内部的鼠标也可以看个大概。


◤ 封面内侧印着Spawn六大特性,附加详细说明。这个还是让楼主逞强解释一下吧:
      ●OMRON Micro Switches (5 Million Clicks),即欧姆龙微动(国产白点),500万次点击寿命,not 10M;
      ●Japanese-made Ultra-step Wheel Encoder,日产高精步进滚轮编码器;
      ●Dpi On The Fly,这个指的是DPI调节键;
      ●Onboard Sentinel-X(TM) 32Kb,32K板载内存,这个用于存储配置;
      ●Superior Anti-Slip Rubberized Grip Design,两侧采用特级橡胶处理的防滑设计;
      ●Anti-Drift Control Precision Sensor,主要作用是防止Z轴敏感,并提到了直线修正的开关功能。


◤ 从这些特性看,魔蛋素质不错,优化也很好,肿么回事?貌似有点期待的赶脚出现了啊~


◤ 包装内部清单一览。比较简单,鼠标、说明书和宣传册各一。


◤ Spawn 魔蛋鼠标本尊。红色背壳、白色LOGO、黑色按键、橡胶侧裙,还有黑色的胶线,色彩分明。样式看上去有点扁平,鼠标本身并不大,算是小鼠。


◤ 上一套水平四视图。首先是前脸,可以看出按键有高低差别,整体向右侧倾斜,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要素,右侧裙还突出一块便于搁放无名指。


◤ 右侧,鼠标顶部呈现自然的弧线,没有“翘臀”设计,符合更多人的习惯,右侧裙有厚实的橡胶层,而不是普通的涂层,手感较柔软,防滑能力出色。


◤ 尾部,可以看出鼠标整体较扁平,没有“翘臀”的支撑,大手掌心会有点空,理论上小手更合适。虽然前脸看起来是外扩侧裙,但尾部可以明显看出两侧内凹的指槽设计,确保舒适人工学手感的同时增加了控制性。


◤ 左侧,同样是厚实的橡胶层,比右侧更明显的指槽设计,强化了大拇指部分的手感。两个侧键均为涂层处理,且位置偏上不易误按。


◤ 鼠标顶部。经典的分体式按键设计,这个手感你们懂的。按键为涂层工艺,周围有一圈亮面饰条,背壳的感觉乍一看像是红色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其实也是涂层。两种涂层手感舒适,但是有点偏滑。


◤ 鼠标底部。传说中的后置光头?如果以鼠标底盘为标准,确实如此,但所谓的后置是要以人手为标准的,即光头到手腕或者手肘的距离关系,而魔蛋因为尺寸短小,所以光头在底盘的位置才会偏后,实际效果完全正常。


◤ 随着鼠标造型设计思路的日新月异,分体式按键已经不多见了,但是由于其清脆的手感,一直为部分玩家所推崇。魔蛋采用了这种经典的设计,回归了清脆的按键手感。不过楼主身为一个重口味,使用下来感觉按键偏轻。


◤ 右侧无名指槽是Spawn设计上的亮点,舒适的涂层,宽大的凹槽让无名指从此有了归宿,整只右手能以最自然的形态放在魔蛋上面,手感十二分舒适,这也是魔蛋超越其它鼠标的地方。


◤ 底盘大脚贴设计,前后共两片,平整厚实,顺滑度不错。另外,楼主身为一个重口味,觉得后脚贴再大点就好了。


◤ 按键涂层很细腻,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留下指印还是在所难免。DPI切换键也是涂层处理,与左右键风格统一,其中DPI+键整体环绕在滚轮的四周,设计很特别。滚轮造型比较传统,类似于IE、 IO。


◤ 镀金USB口,还送了一个安全套,哦不,是保护套。USB头的形状,帅。好吧楼主主观了,反正方的、厚实饱满的都是大爱。




驱动、固件


◤ Spawn包装内不带驱动光盘,只能通过登录美国官网下载支持软件。目前可供下载的有驱动、固件和产品手册。


◤ 驱动仅包含英文、韩文和繁体中文,其中在安装繁体中文驱动前必须安装微软语言设置工具“MicrosoftAppLocale”(也可以使用其它内码转换软件),否则驱动界面会显示乱码。(这也是很多游戏汉化包出现乱码的罪魁)


◤ 驱动主控界面,包括按键配置、双击速度、滚轮速度和鼠标灵敏度选项,附带双击测试区,最重要的,还有鼠标加速度(鼠标灵敏度上面的Off)和直线修正(Angle Snapping)开关,这两个功能的实用性不用楼主多说,能如此方便地进行设置,驱动的功能已十分到位。另外有一点,Spawn侧键默认的前进后退和其它多数鼠标相反,用不惯的可以对调一下。


◤ 下图为开启直线修正(上)和关闭直线修正(下)时的鼠标轨迹图。


◤ 宏按键设置界面。


◤ 用户自定设置界面,有Dpi、精确鼠标速度和回报率设置。Dpi这一块比较坑爹,只有800、1800、3500dpi三档可供选择,与无驱调节根本没有分别,楼主认为既然驱动功能如此丰富,实现Dpi客制化是基本的要求,估计大部分的玩家都会对这一点扼腕。


◤ 官网上的固件目前共有30a、31、32三个版本。根据官方手册,30a是默认固件,31和32对LOD(静默距离)进行了优化且都更适用于深色垫子,楼主先后刷了31和32的固件,31静默距离极低,适合喜欢抬鼠标的玩家(譬如楼主),32略微抬高了静默距离,但是比原始的30a要明显低很多。出乎楼主意料的地方在于,这两个版本固件所说的“Great for dark mousepads”真正的意思恐怕是“只适用于深色鼠标垫”。楼主发现问题后立即重新刷了三个版本的固件,并根据固件进行了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


      说明一下由于篇幅原因拆解篇暂不进行,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和现有的测评结果,我们知道Spawn搭载的是安华高A3090光学引擎、赛普拉斯主控芯片,左右键使用欧姆龙国产白点,侧键、中键和DPI键使用TTC白点微动。

      楼主通过反复刷固件最终确认,魔蛋的表面兼容性在不同固件下的表现有较大差异。

1、布垫:Zowie G-TF/Steel Qck+/Ranto H3,默认的30a固件下全部兼容;刷到31、32固件的魔蛋在G-TF、H3这样的深色垫子上完美兼容,在Qck+ EG的浅色区域表现不太稳定。



◤ 楼主特别选取了黑、白、Gank三个版本的Steel Mass进行对比测试。具体看图,先刷32固件,Spawn静默距离得到优化,在黑Mass上的表现很好;以同样幅度在白Mass上快速移动,丢帧严重,且慢速移动的结果也一样,说明这不是普通的丢帧,初步判定是由于过度优化静默距离造成的假性丢帧;Mass Gank版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突出问题表现在当鼠标移动到垫子的浅色区域,轨迹就会出现不稳定现象。刷成31固件后,Spawn在黑Mass上表现优异,静默距离极低;但在白Mass上面干脆就没法动了。最后刷回30a固件,一切正常,白色、浅色垫子也完美兼容!












2、树脂垫:Steel 4HD/Zowie Swift/游戏狂人 Reborn17/Aggerssor,情况与布垫类似,30a固件下兼容性完美,刷到31和32固件,上述垫子表现很好,但在后来拿出来的白色GTR上就出现明显丢帧。最后刷回30a又全部完美兼容!


3、铝垫:Steel SX/FirePad 极地屠戮,不得不说铝垫是个例外情况,30a、31、32各版本固件下,Spawn都能全部兼容,包括银色的极地屠戮!


4、其它表面:先刷到30a固件,光滑的木质贴面可能丢帧(楼主的桌面经测试丢帧);粗糙木质表面兼容;光滑玻璃表面丢帧(楼主没有玻璃垫,所以无法用专业玻璃表面进行测试);陶瓷、瓷砖表面兼容。另外两个固件楼主在这里就不测试了,意义不大。


      所以楼主认为,与其说31、32固件的推出优化了Spawn在深色垫子上的表现,不如说31、32固件只适用于深色垫子。但是铝垫就是例外了,考虑到一般情况下静默距离在铝垫上会有所增加,假如这一点恰好修正了31、32固件对静默高度的降低作用,那么也就能证明31、32固件在浅色垫子上的兼容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由于Spawn光头响应距离不够而产生了假性丢帧。最后楼主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没有必要的话还是别去刷其它固件了,在默认的30a版本下,魔蛋的兼容性没有任何问题!



游戏测试


◤ CS1.6。可能很多人会因为魔蛋的尺寸而给它下“RTS鼠标”的定义,但是A3090引擎和出色的人工学设计,无不是在表达“爷是正宗FPS鼠标”这个意思。实际上经过楼主测试,魔蛋的FPS表现确实不俗,性能和手感的结合,加上驱动轻松去加速、关闭直线修正,远距离对枪、甩狙更加顺手。此外,楼主刷了31固件之后配上黑Mass,抬鼠标如有神助,准心再也不会发飘和回拉。可以说除了大手比较难啃,魔蛋几乎能满足FPS游戏的所有特殊要求。




◤ War3。本身RTS游戏容错率高,对于鼠标的要求相对就低些,加之魔蛋体型小巧,两侧橡胶防滑,控制性优异,RTS游戏中双线操作及大范围划拉鼠标毫无问题;按键清脆,手感舒适,点选轻松明快,玩一会就忘记魔蛋的存在,专心于与对手的较量了。(当然楼主这种水平也就杀杀AI)






使用及总结


      鼠标的手感包括握持与按键的感觉,其中握持的感觉取决于造型、尺寸和重量,Spawn的造型设计十分出色,无名指槽将握持手感的舒适度提升到极致。很多玩家会因此想到SS的蛤蟆,同样是无名指槽设计,但是区别明显,对比之后就能发现,除了鼠标尺寸本身的差距外,蛤蟆的无名指、小指部位是外扩设计,一般情况下只能趴握,难以提拉鼠标;而魔蛋的拇指、小指部位的橡胶层加上凹槽设计,提拉鼠标很轻松,趴握也同样舒适,能获得更多人的青睐。不过初次上手或者长时间使用,对小指的压力比较大,尤其是习惯了无名指小指共同受力的鼠标(多数鼠标都是如此),小指到手腕这部分会比较吃力,时间一长就容易酸,楼主的适应期为两天,适应之后应该没什么问题。

      尺寸方面,Spawn是小鼠,楼主是20cm大手,确实需要适应,但并非无法上手,因为适应期过后,楼主用得也很爽,手感确实霸道。这里就说一下大手(19cm以上)用这个鼠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吧:一是掌心缺乏支撑,只能捏或者抓,这样用小指会更加疲劳,好在一般能适应;二是如果要强行趴握获取更舒适的手感,无名指和小指势必会戳在垫子上,两个手指长期磨垫子肯定不会很舒服。不过只要使用一段时间后调整好握法,大手也是没有问题的。

      重量方面,除去那粗重的胶线,裸鼠重量约为85g,这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鼠标重量,作为一只小鼠,85g拿在手里有一定质感,相对又比较轻便,控制性较高,重量恰到好处,对手感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按键的感觉主要来自于微动及按键本身的材质和工艺,Spawn采用分体式按键搭配国产白点,点击感清脆,但是左右键高度的落差(击柱长短带来的影响)导致手感不太一致,右键按起来有点偏轻。当然楼主不完全排除是微调上的个体差异。

      总的来说,魔蛋这支鼠标已经树立了右手型小鼠手感的一个标杆,剩余的只是玩家对于魔蛋尺寸的适应能力了。199元的价格也非常亲民,A3090性能优良,人体工程学、无名指槽设计手感霸道,可开关加速与直线修正的驱动功能丰富,涂层触感、外观做工出色,性价比之高确实让人忍不住就想拥有它。

      而经过两年时间、无数玩家的证明,鼠标本身已经没什么问题,需要改善之处主要在于CM Storm对内地市场关注不够,还需加大推广;其次是DPI自由调节的功能有待实现;此外,固件版本对兼容性影响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而对于楼主个人来说,小指压力能够有所优化就全部OK了。

      最后鸣谢CM Storm厂方和外设之家大AK的推荐,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分 +5 +889 收起 理由
ququfeijian + 5 + 889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3-6-15 10:53 只看该作者
好图好鼠,一直没得试过这个小手神器。有机会尝试下。

点评

我也在考虑这个 和 娜迦,犹豫2012 好 还是 无极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5 11:00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3-6-15 10:51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支持!
dpi的设置确实蛋疼.像我这种有强迫症的人直接就放弃了.

点评

确实,因为我也是更喜欢1000dpi,感觉对dpi有执念的人还是很多的,不然不习惯啊~ 其实我是来新人求罩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5 12:1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3-6-15 10:50 只看该作者
前排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3-6-15 10:42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前排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3-6-15 10:18 只看该作者
一寸 “ 光阴 " 一寸 “ 精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3-6-15 10:13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评测的很详细,图文很精彩。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5 12:14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13-6-15 10:58 只看该作者
测试
好贴 写的很全面看的很投入..有意入一个 看到一样的垫子一样的g9x一样的麦博 很亲切

点评

谢谢~ 握个抓~ 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5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13-6-15 11:00 只看该作者
cyrano1985 发表于 2013-6-15 10:53
好图好鼠,一直没得试过这个小手神器。有机会尝试下。

我也在考虑这个 和 娜迦,犹豫2012 好 还是 无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10
发表于 2013-6-15 12:09 只看该作者
测试
不错的鼠标,用过挺长一段时间,不过很奇怪很良心的鼠标却一直没有火~~

点评

不是没火,是全卖到美国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7 15:01
感觉各方面都不错,除了驱动和固件还可以提升一下,不过喜欢的人还是不少,保有率不太行,我也是当年看了之后觉得不错,但是没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5 1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