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12下一页
我的人缘0

音何为音质?何为音效?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欢迎指正!

14 16689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8-6-26 1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为音质?何为音效?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欢迎指正!
字面理解音质:就是音乐的质量!个人理解就是还原原始声音(比如唱歌者的声音)的真实度!换句话说:音质越好,就是失真度越小!
简单地说,音效就是指由声音所制造的效果。所谓的声音则包括了乐音、及效果音。数字音效简称EQ模式,即MP3不同的声音播放效果,不同的EQ模式带给听使用者不同的声音播放效果,同时EQ模式也是最能突出个人个性的地方,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音乐享受。   目前的MP3的数字音效模式一般为六种,分加是CLASSIC(古典音乐模式)、POP(流行音乐模式)、JAZZ(爵士乐模式)、ROCK(摇滚乐模式)、NOMAL(普通模式)和AUTO(自动改变模式)。当然在选购MP3时并不代有数字音效模式越多越好,做到实用为最好。  环境音效   主要是指通过数字音效处理器对声音进行处理,使声音听起来带有不同的空间特性,比如大厅、歌剧院、影院、溶洞、体育场等。环境音效主要是通过对声音进行环境过滤、环境移位、环境反射、环境过渡等处理,使听音者感到仿佛置身于不同环境中。这种音效处理在计算机声卡上应用非常普遍,现在在组合音响方面应用也逐渐多起来。环境音效也有其缺点,由于对声音处理时难免会损失部分声音信息,并且现在能模拟出的效果和真实环境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有人会感到声音比较“虚假”。   MP3音效:普通音效   如何使用均衡器来获得更好的声音表现,是每一个 MP3 爱好者的必修课。   不同的 MP3 的均衡器设置也不尽相同,如 IRIVER 和 IAUDIO 的均衡器虽然都是分为五级,但频段划分和调节级别也各不相同, iRiver 的 XtremeEQ 分为五段: 50Hz 档, 200Hz 档, 1KHz 档, 3KHz 档, 14KHz 档,每段有 10 级调节: -15dB , -12 dB , -9 dB , -6 dB , -3 dB , 0 dB , +3 dB , +6 dB , +9 dB , +12 dB , +15 dB 。而 IAUDIO 则是分为 60Hz 档, 250Hz 档, 1KHz 档, 4KHz 档, 12KHz 档,每段有 +0db~+12db12 级可调。对比可见,虽然频段划分不尽相同,但也大同小异,对音效调节起着相近的作用。下面来看看均衡器分段后的每个部分的作用:   1. 20Hz--60Hz 部分   这一段提升能给音乐强有力的感觉,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是音乐中强劲有力的感觉,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特别是低频响应差和低频过重的音响设备。   2. 60Hz--250Hz 部分   这段是音乐的低频结构,它们包含了节奏部分的基础音,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提升这一段可使声音丰满,过度提升会发出隆隆声。衰减这两段会使声音单薄。   3. 250Hz--2KHz 部分   这段包含了大多数乐器的低频谐波,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像电话里的声音。如把 600Hz 和 1kHz 过度提升会使声音像喇叭的声音。如把 3kHz 提升过多会掩蔽说话的识别音,即口齿不清,并使唇音“ mbv ”难以分辨。如把 1kHz 和 3kHz 过分提升会使声音具有金属感。由于人耳对这一频段比较敏感,通常不调节这一段,过分提升这一段会使听觉疲劳。   4. 2KHz--4kHz 部分   这段频率属中频,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说话的识别音,尤其是 3kHz 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   5. 4kHz--5KHz 部分   这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影响语言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 5kHz ,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 5kHz 左右提出升 6dB ,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 3dB 。   6. 6kHz--16kHz 部分   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一般来说提升这几段使声音宏亮,但不清晰,不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时声音变得清晰,但声音不宏亮。   均衡器上也可以按照听门极限的曲线图来设置 ,这样让耳朵能最容易的感觉到声音 ,这样最自然最好!      这样让低频和高频能够很自然的被耳朵感受到,也就是说最佳的 EQ 设置应该和该曲线图吻合。   在对均衡器进行调节的时候最好能结合等响曲线和耳机的频响曲线。例如,如果耳机的频响曲线是理想的,也就是一条平直的直线,那么就可以将均衡器调节为与对应的声压级下相近的等响曲线的图形,这样听到的声音各个频段的响度基本上是平衡的;而事实上没有那副耳机 / 耳塞的频响曲线是理想平直的,而且还受每个人耳朵的不同佩戴情况影响,所以要调节好均衡器是需要一段时间去琢磨掌握播放机和耳机在你的耳朵听起来的各自的声音特性的。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感觉是不一样的,音响回放设备的频率响应也不同,人的听门曲线也只是根据统计数据画出别人听起来很自然的声音你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均衡器的调节需要根据自己的听感特点和所使用的播放设备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常见的预设音效   虽然时下大部分的 MP3 都支持自定义 EQ ,但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几乎所有的 MP3 播放器都会在内部预先设置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EQ 设置,有的甚至达到 30 种之多,下面以 IAUDIO M3 为例,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 EQ 模式:   NORMAL :普通音效,所有频段都没有任何增衰,适合喜欢原汁原味的朋友;   ROCK :摇滚乐,它的高低两端提升很大,低音让音乐强劲有力,节奏感很强,高音部分清晰甚至刺耳;   POP :流行乐,其曲线与 ROCK 大致相同,较 ROCK 稍微削低了低频,增强了高音部分,乐器表现更加出色一点;   jazz: 爵士乐,它提升了低频和 3-5kHz 部分,增强临场感;   classic:古典乐,它提升的也是高低两部分,主要突出乐器的表现,音场表现更加,适合演绎大场面的古典音乐;   vocal:人声,人的嗓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比较窄,提升主要集中在中频部分,适合用来听相声小品或录音文件等。

以上为转的




我个人人为,音质和音效是两码事,音质是声音的质量,音效是声音在听感上产声的效果。如果论音质,那么没有MP3能比CD强,CD的音质是第一,由于MP3播放的都是压缩的文件如MP3WMA OGG等,所以 听MP3跟CD不同。现在的MP3有2个大的派别,一个是以音质为主的,一个是以音效为主的,所以风格也不同,不能一概比较。 所谓音质就是声音的品质,如果难以理解,可以用数码照片来比喻。如果一幅照片色彩很纯正,细节层次很丰富,明暗很准确,我们可以说这幅照片的“画质”很好。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可以把色彩浓度加深,对比度加强一些,锐化一下,或者加上一些艺术效果。这样我们看起来照片好像是更漂亮了,但实际上已经对原有画质破坏了。音质也是如此,我们调节均衡器使高底音加强,加上DFX插件等等,令我们听起来好像更悦耳动听,其实很多声音的细节已经丢失了。有时候我们对声音或者是图像进行处理和修饰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更符合个人的欣赏需求。不过我们就不要以为是提升了音质,总之,处理越多,插件越多,对音质破坏越多。再说一点,现在很多人在比较什么播放软件音质好。比较不是不可以,但要懂得怎么比较,不然只会给人说无知。我们一般听音乐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加上插件,但实际上,这时候我们比较的只是音效而已,不是音质。如果去除音效的因素,我们实际上比较的就是播放软件的解码器了,如果使用同一款解码器的播放软件来说,几乎是不可以比较出差别来的。即使是不同的解码器,以mp3解码来说,基本上都是很成熟的技术。尽管有差别,但也是很微小的。以我们一般家用电脑来说,自称能分辨出来只是自欺欺人。又或者根本就不懂得自己比较的只是音效而不是音质。

音质,音效不矛盾,都是追求更好的听感,就纯音质来讲也不仅仅是灵敏度,频响,声压,等客观数据构成的,也有很多比如调音等细节,甚至很多涉及人耳构造,心理学范畴。

音效是厂商开发出针对不同消费者,满足不同需求的产物,所以用具备多少音效作为主要卖点的机器也不少。

另外CD音质也不是第一,比CD好的格式有很多,CD也是受限成本和当时技术条件的妥协产物。


我对比了我手中的2大sony mp3   上原配的耳机方面s600系列确实很强大,不过在做工方面还是有待提高!

[ 本帖最后由 linkangtuo 于 2008-6-26 10:20 编辑 ]

1.jpg (37.34 KB, 下载次数: 34)

1.jpg

2.jpg (38.92 KB, 下载次数: 31)

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分 +3 收起 理由
红发78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08-6-26 10: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坐了。板凳让出来。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08-6-26 10:13 只看该作者
此帖是我在购买A815时候在imp3上的贴。呵呵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08-6-26 10:19 只看该作者
~~~~~~~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08-6-26 10:28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08-6-26 18:38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支持!
其实简单点概括就是:音质是内在根本,音效就是为其锦上添花。但问题是,添得好(就像声音的染色)可以
美化原本显得平淡的声音,反之则降低耐听度,华而不实。
一般提到音效就是通过音源(泛指所有类型的播放硬件,尤其是MP3,DISKMAN,MD等便携播放器)所通过芯片
(软件)提供的各种模拟声音,带来不同场合环境下的声音感受。这是这一类声音播放媒介的一大特色,别的
很多,比如台式CD机(不管是合并机还是纯转盘),专业磁带机,LP唱机等所不具备的。毕竟便携式媒体定位
是"JUST FOR FUN AND CONVENIENCE",而大型的HIFI设备则是"FOR PRECISE REPRODUCTION",各有
所长,各取所需。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08-6-26 19:00 只看该作者
:xiq: :lg: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08-6-26 19:04 只看该作者
何止是沙发 。 。。地板也没留下  LZ太。。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08-6-26 21:42 只看该作者
刚刚想说什么 ~~~~~~

给忘了
我的人缘0
10
发表于 2008-6-26 21:48 只看该作者
测试
我晕。。。。。。个人觉得听了心情愉悦就是第一。你说几万的耳机听多了耳朵挂了再好也是浮云啊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