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评测]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116 75411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这个帖子也不算是对Evo的评测,而是对外形类似的几个鼠标的一次类比,夹杂一些对于抄袭,借鉴,改良,进化以及“山寨”的个人看法。
其实手中还有蓝影6000和曼巴可以列入此例,但意义不大,就不都谈了。
如果我说现在再出Evo的评测,并且有板有眼的一、一提过,我自己也觉得无聊……
其实就是什么时候突然想起来了,突然有些想唠叨的话就记录下来,而不是为了评测而评测。
坛子里一直鼓励大家分享自己对于喜爱装备的看法,而并非一定要求新品、贵品,这点不只是对我有效,希望大家有自己的看法都可以分享。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EC1Evo,这个Evo的后缀是Evolution,“进化”之意,意思自然是对于自家鼠标EC的一次进化。而在我看来,EC也好,蝰蛇也罢,或是微软自己的Habu,甚至后来的蓝影6K,其实都是对IE3的一次进化,全部传承自一代传奇——IntelliMouse Explorer 3.0。
关于进化,一个物种为了适应环境可能产生不同的进化“分支”,而套到这个鼠标上,其实也都是各个“分支”:每个“类IE”鼠标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是各家对于这个形态产生的不同理解和发挥。
当年蝰蛇出来,被指山寨IE;后来 EC出来,同样的“山寨”论再次出现……
Evo玩了大概2个多月吧,am玩过之后尝试的evo, am算是改变了我对zowie的印象,
看产品,不死盯着品牌,这是我选东西时一向告诫自己的原则——有时会失灵,这我承认。
看到群里有人争论zowie的鼠标是否山寨——尤指EC,也是想起谈谈Evo的诱因。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究竟什么是山寨?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个理解,谁让这是网络流行语出身,而非学术研究专用词呢?
哪个砖家出来给下个定义,你就一定同意吗?不见得~
关于这个,我是怎么理解的,以前也提过,简而言之,模仿或借鉴我不觉得有问题(但照抄不行)——“山寨”和“原创”,这两个词并不构成反义词关系。
用料低劣,做工粗糙,外观土鳖(注意,这里我没用“丑”这个字,对于美丑,其实无关本质,有些人很丑,但彬彬有礼,谈吐入时,一样不土鳖),这样的,就是山寨,哪怕外观是原创,也是山寨,因为品质低劣,而非是否照抄。
如果拥有以上“傲人特质”,同时又原封不动的照抄外观,甚至tmd 商标都抄的,那就是极品,山大王。
所以,究竟什么算山寨,我觉得要看多方面的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品质”,然后是“原创性”,百分之多少原创性等等。这么说吧,如果前两年群众恶搞的“山寨春晚”品质比央视的好,那央视那个就不用看了,群众那个也不用叫“山寨春晚”,而只是另一台文艺节目,并且更好。
回到zowie的鼠标上,EC山寨吗?
我真不知道……
“你说那么多,结果到关键时候说不知道!?”……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EC和EC Evo都出自HeatoN)
别急,先看EC的渊源Zowie出的第一个鼠标就是EC,当时出自HeatoN的合作(有人说HeatoN只是代言,和鼠标成型没关系,那么请你拿出些凭据,否则这样的“猜测”还是请加上个问号为好,不要那么sure),而这位爷用着顺手的是IE——右手人体工学,如果让他决定什么鼠标好用,给他块泥巴,让他捏个自己喜欢的模具出来,结果折腾出个EC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是选手,是玩家,不是工业设计师,斗胆的猜测一下,相信他也没有人体工学知识背景,但他对于什么鼠标好用——并且是CS好用——有着相当的实力说话。而最后EC的成型当然不可能没有zowie工程师的意见,所以是HeatoN和工业设计师一起完成,各自提供各自专业领域的想法。
再看我为毛说不知道:
因为我没用过!次奥~~……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第一代EC1、 EC2出来的时候,我真是没提起兴趣。在没看到实物的时候,我真就觉得挺寨,这有一句说一句。不是因为“看上去”像抄袭IE3,而是因为我前面说的那个“品”的问题,看照片,看拆解,看IE原本右侧面优美的弧线分割,销魂的分体按键,硬朗的前脸,被弄成圆咕隆冬的一大陀,这太土鳖了,再加上整体质感也不上像,我就没敢碰它。
所以EC是否山寨,我只能说不知道,因为按照我的原则,我没法判断它的“品质”究竟如何,仅仅通过外观类似(却并非照扒),我下不了这个结论。
后来的am的出现则是另一个感觉,这也是我前面说的,对产品,不对品牌——
zowie的垫子非常好,挺~
EC没看好,不挺~~
AM非常好,挺~
尽管“优质媒体”在用力“黑”,但我仍然看好AM,事实上,AM也的确成功了。关于AM,特别是FG,我也发过帖,这里不多说了。
而EC的进化,Evo的出现,我也没挺,原因很简单,它看上去有提升,但还是那不硬不软的一坨造型~~
直到一次见到真机的机会,才算改变了看法。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EVO抓在手里,无论是分量还是手感,都有“品”,加上我个人对于右手人体工学也是十分迷恋,这玩意儿到手中印象深刻。
所以,不管之前对EC的看法如何,对于EC Evo,我的态度是“挺”~
特别是白色版~
谁说Evo的珠光漆比AM FG差很多?明明很好嘛~~
这是我认识EVO的过程,但如果没看到实物,我还是不敢碰,有些玩意儿就是不上像,就像工匠的电子~~
EVO,老货了,飞行哥早有详细全面的评测,其他坛友发的也很多,我就不记流水账了。
既然我觉得它够“品”,那我就说说它的品,和几个类型相同的其它“山寨”放一起,微软的Habu,razer的蝰蛇,还有这些的大哥IE3,看看都谁寨了。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整体形状看上去EC1evo比较圆鼓,这主要是由于其前脸的设计带来的感觉。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这正前方看过去,整个从按键到底盘都是很大的弧线过度,所以才有那种又高又厚的感觉,略“憨”。这是看到EC照片没有提起兴趣的原因。
而对于实物,若究其细节,则没什么可挑剔的。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无论是灰色logo的处理——logo在光亮漆的内层,珠光效果覆盖logo,外表烤漆很厚,所以短期内不会有磨掉的问题。而灰色的logo也比纯黑色的更加协调,不显得突兀,没那么“直来直去”,设计感有所加强。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抑或模具的精度——严丝合缝,无错位,无不均,无毛边;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包括底盘和脚贴的圆滑过渡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再加上珠光漆带来层次丰富的视觉变化——这种珠光漆比AMFG相差并不多,均匀度和细腻度都没多大分别。而稍有不同的是随着光线的变化,AMFG的珠光颜色更加丰富,而EVO颜色变化相对较小。
种种细节和握在手上那种厚重感受,都让上手的Evo很有份量,所以我对它的印象比当初看照片要好得多,起码Evo要好得多。

评分

参与人数 2技术分 +7 +70 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rockzzm + 2 这个我给100分
ququfeijian + 7 + 7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12-12-20 01: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ach9999 于 2012-12-20 01:11 AM 编辑

接下来就是我想说的重点,对于IE的几个变种,究竟有何差异?
蝰蛇刚出来的时候,有人说蝰蛇山寨,后来蝰蛇已经功成名就了,没什么人说了,EC一出来则又有了新的争论,究竟谁抄谁,究竟怎么个寨法?加上微软自己的Habu,一起看看。
对比前,先上几个网上找的图: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我没用过这几个东西,出于对厂家的尊重,我还是把logo抹掉。
这些图你们大都见过,我没什么好说的。
最后那个不知道是否原创,但这感觉真的和是否原创已经无关了……
正式开看IE、蝰蛇、Habu、EC1Evo
先看正面:
图片中分别把Evo和另外三个鼠标保持固定拍摄参数的情况下拍下,然后放在一起,为了看得清楚,把ec的轮廓标了出来,改变了颜色。
先是EC1 Evo和IE3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接着EC和蝰蛇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EC和habu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这方法以前在写kana的时候用过,可能不是特别清楚,也有一定的误差,但还算是可以说明问题。前方看过去,可以看出,蝰蛇的按键高度最高,并且前脸向左右展开,两个按键都向内凹陷,边角硬朗,张扬,所谓razer的仿生学,一张蛇脸~
而habu和蝰蛇一样,差别就是“脸小些”,微软把蝰蛇的大嘴压回去了,和IE3的宽度类似了。而EC则是顺着IE的路子,把前脸进一步圆滑化,并稍稍提高拉紧,IE3的扁脸看起来收缩了,这个待会儿看top更加明显。
并且右键的高度和IE相当,而左键则抬高了差不多1-2mm,这样造成左右手指抓握的时候更加聚拢了。
再看top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EC明显比IE短一截,但整体宽度变化不大(头部宽度则缩小),这对于手掌爬上去的影响非常明显,IE如果手小,长且扁的身材会让食指和中指不自觉地有“尽力向前伸展”的趋势,如此才能够得到按键;
而EC则没有这种感觉。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EC和蝰蛇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EC和Habu
以上看出蝰蛇和habu与EC长度上就相当了。
而且这种角度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蝰蛇与habu前脸向两侧伸展,成“铲子”状,也就是说,他们虽然相比IE也略有缩短,但前脸宽度变化不大。
左侧(带侧键的一侧)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高度和侧键,以及上盖的的走向。
IE偏平的过度,侧键几乎横向分布,尤其是后侧键,其向后下方“走向过大”,导致拇指点按时要靠指关节内侧(或则干脆拇指前后挪动),再加上松垮无力,也是玩家多为不满的地方。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而EC侧键起始位置和IE类似,但走向上“向上偏移”,加上整个鼠标短一截,拇指指肚在趴握鼠标时正好位于两个侧键之间的下方,这样稍向上即可同时照顾到两个侧键,这算是个改进了。
看蝰蛇的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蝰蛇侧键宽大,并且和EC有着类似的走向,所以按起来也比较舒服。
但可以看到蝰蛇中部隆起较多,按键和尾巴以背部最高点为起点,向两侧下落比较“剧烈”,相对角度较大,同样的它也较短,属于“短粗胖”身材,这就导致蝰蛇在手中,尾巴有种急剧收缩带来的空落感,手后部支撑欠佳(相比IE和EC),手腕直接落在垫子上,也就最容易磨手腕。整体形态大概是这种感觉——”^”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Habu侧键就不说了,因为可更换,所以位置没问题。而弧度和整体背部走向也是更接近IE的,相比蝰蛇,微软还是更满意自己的IE造型。
右侧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这里就是我最喜欢IE的地方——单指视觉效果……
这个优美弧线和颜色材质上的划分给了IE侧面一个很好装饰性——美。
而EC的侧面就单调了,但由于EC的右侧比IE略厚,并且去掉了IE右侧在到底部之前稍稍向内的一个“凹陷再突出”,所以对无名指和小指的支撑更自然些。对于我的手掌来说,IE右侧更扁平,再加上宽大的前脸,把无名指像右侧撑得更开,EC则改变了这一点,因为缩小的前脸+加高的右侧。这点在没用过EC前我是没有感觉的,IE已经觉得很舒服。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蝰蛇的右侧角度更加垂直,一会儿看屁股就能看出来。
这样造成无名指和小指也几乎成上下堆叠状,所以对于趴鼠来说,虽然收腰改变了IE头部宽大带来的横向拉伸,但竖向上就不够错落有致了。这个问题EC同样避免了:只缩小头部宽度,但不缩小右侧宽度;加高右侧面高度,但平滑过渡,不垂直。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最后看Habu,最高点比EC要高,这就是微软又不同意razer的地方了。制高点更高些,但右侧也比较垂直,却给同样几乎垂直分布的无名指和小指感觉稍好些,为啥呢?看尾部角度再分析。
尾部
赶到这句了,尾部就先看habu和ec的图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可以看到,habu很明显的左侧更高,然后逐渐向右倾斜,同样没有IE那样多一次的变化,是那种相对简单直接的下落(ECEvo也一样,但下落平滑,没那么垂直)。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蝰蛇和EC制高点差不多,但右侧下落更急。
可以想象,手掌在鼠标上面,habu带来的感受是左侧撑高,右侧顺势就下落了,这样整个手的角度都引导到向右倾斜的方向了;但蝰蛇让你手还是平的,而右侧突然下落,就导致无名指和小指堆在一起了(当然,这很微妙,你都拿过就会明白,确实有不同的感受),老奸巨猾的微软啊……
说到这里,避免误导,需要额外说一下,前面讲的好像habu比蝰蛇好用——单就握感来说,我确实觉得habu比蝰蛇好,但那个诡异的按键回弹和脆弱的兼容性就没辙了,还有那充满韧性的滚轮也有点累手……
总之,我不觉得它比蝰蛇好用,但抓起来挺舒服。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最后再看IE,这个红色的小星星是IE另一个最令我着迷的地方~
很明显的看出,EVO按照IE基本的弧度,收缩了正前方(脑袋小了),修整了右侧的弧线,保持底部宽度类似的同时,去掉了那最后的凸起,平缓过渡到底部了。
Ok了,到这里各种“类IE”、IE和EC1 Evo套在一起有什么差异,讲的差不多了。
底盘就没必要了,几个鼠标都属于大体积,大底盘的方式,都以稳见长,EC的硕大脚贴尤其稳定,而超低的静默高度也是完全为了FPS打造,这都耳熟能详了。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对于IE3的一脉相承,EC应该是Zowie和HeatoN共同的理解,而和比较开始之前发的那几张猛图相比,后面的几个,能说谁是山寨呢?
不用我说什么。
IE3的分支进化——关于Zowie EC1 Evo和其它IE衍生系鼠标的对比
最后关于手感还有个按键想说的,EC按键的活动范围(弹性范围)比AM大,按键相对软些,但和IE或者蝰蛇相比,还算是硬的。
另外,一体式按键不同于IE,IE的分体式按键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实打实的按键感,虽然键程没法和键盘相比,但那种触发过程和弹力的平均感都要优于一体式。一体式按键最大的问题是不同的触发区域(点不同的地方)点击感差距大——设计的越失败,差距越大,最烂的鼠标是你只有在某个点点上去,才觉得下压和回弹比较合理,其它地方都没法用,甚至卡键。
这样一来,对于手持的姿势和点击角度就有很大限制。
EC EVO也是一种“弹片”方式的感受,这个是一体式按键避免不了的,好在它的设计结构是优秀的,没有突兀的感觉,大家心里有数,没有那种低级错误。
一体式按键现在是主流的方式,原因估计一个是鼠标外观更整齐,另外结构上也相对简单些,它比分体式按键外壳紧致、寿命更长。
至于滚轮的复古刻度感,也仍然是zowie式的,还有dpi切换,回报率的切换,不超级但很“本分”的优秀红光引擎,等等我就不再啰嗦了。
结尾
就说这么多吧,Zowie这个品牌产品目前不多,参数上,没有哪个是顶级的,但无论是超低的响应高度,柔软的塑胶线材,“奇葩”的滚轮刻度等等都是为了游戏中的实用感受~
或许是太注重这点了,以至于忘了还有其他部分,又或许的确是对于外观设计的经验不足——题外话,垫子设计还可以啊,AM也很不错——容易让“以貌取物”的玩家产生误会……好在Zowie的反应够快,也够重视玩家的建议。
朴实和“山寨”有个很明显的差异:朴实,但是扎实的东西,真的拿在手里,绝不含糊;而“山寨“,即使“艺术照”掩人耳目,真的到手里也是“大王“本色咄咄逼人。
IntelliMouse Explorer 3.0有着绝对属于自己的特点,正因如此,它才是IE3;
后来的蝰蛇、Habu、EC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也正因如此,它们才叫蝰蛇、Habu、EC。
如果说AM是Zowie和Spawn对CS鼠标的一种理解;
那么EC就是Zowie和HeatoN对其的另一种理解而已,凡此种种,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人群,它们其实都没有”超越“IE3,甚至超越两个字都无从谈起,只是好事的玩家或媒体一厢情愿的说法,或许它们根本没打算超越IE3吧。

全文完
Zach9999
2012.12

点评

好帖。 建议LZ增加评测小日本的 Dharma Point,例如DRTCM12/15,或者DRTCM37/38。 仅就个人拙见,这是最好用的IE3衍生系,比Zowie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19 2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12-12-20 01: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ach9999 于 2012-12-20 01:12 AM 编辑

睡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12-12-20 01:19 只看该作者
看完顶一顶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12-12-20 01:37 只看该作者
不睡觉 搞这个。。。。。。这是得有多蛋疼啊   不过对比很细致  顶了

点评

不睡觉,回这个。。。。这是得多蛋疼啊,不过回复的很及时,顶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0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12-12-20 01:43 只看该作者
49出品 必属精品 你这个帖子配合5L签名 太带感了 进化!

点评

啪啪啪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0 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12-12-20 01:56 只看该作者
habu的造型,手搭上去那感觉实在太好了

点评

就是用起来像是开了一部性能很糟糕的suv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0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12-12-20 01:57 只看该作者
我表示5L的签名看不到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12-12-20 02:20 只看该作者
太细致了,顶过在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10
发表于 2012-12-20 02:56 只看该作者
测试
先顶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