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obi541 于 2012-11-28 09:35 PM 编辑
灯,能统一变化就好了: 指挥官的灯很另类,没有选择从LOGO射出来,而是从两侧鼠标的腹部以呼吸灯的形式实现,我们先看看这三张图效果
呼吸灯还是挺炫的,但是由于DPI灯一直是蓝色(也无法设置改变),并不随腹部呼吸灯而相应的变色,因此,只有腹部在蓝色时,这种呼吸灯是我印象中最和谐的,其他颜色时,会感觉略有些乱,我不是灯控,当然,这个就见仁见智了,看个人喜好了。再看看DPI灯的变化方式——

总的感觉,指挥官的背光灯给我感觉很接近科幻片中的感觉,这也与鼠标的设计元素分不开:DPI灯箭头状呈现方式、尾部略带脊梁感的凸起中位线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驱动软件:
既然是A9500那不配软件肯定是要遭雷劈的,指挥官的配套软件给我的感觉是直观、简洁,便于操作,但并没有特别强大之感(和罗技、雷蛇的比)。
接上鼠标后,驱动自动激活右下图标,一颗蓝色的凌豹LOGO,双击就可以进行操作和各种设置。
软件的布局清晰,上方为“配置一~配置五”方案,用户根据需求如区分办公和游戏,或WOW与WAR3,或CS和星际2等,设置不同的方案。因为指挥官内置存储,但是由于鼠标上没有“MODE”键用于切换配置方案,所以必须用软件来选择、确定后才写入。这一点和罗技G500是一样的,但G700就已经有MODE键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觉得高端、多按键游戏鼠标应该设置一个“MODE”键,尤其是3个侧键中间那个键,默认仅仅是用来切换背光灯(增设一项配置切换功能),实在是太浪费资源了,建议改成MODE键,来灵活快速的切换。
宏设置,是指挥官驱动的另一个不足,留给用户的自定义个空间小只能做简单的宏输入,而且内容不是很多,如果需要大量宏录入的,就会很麻烦,它还不能满足。
其它的就没什么说的了,很直观,用过软件的都知道怎么弄,我就不奥数了。
握法,示范给大家看: 从最前头的三维比例来看,这是一款重心略高(最高处45mm,蝰蛇最高处也就42mm左右)、略小(仅122mm长*80mm宽),那么这里可得出,鼠标的移动风格是:灵活。玩家可以很轻松的操作它,但是用不同的握法时感觉是不一样的。
握法1:右手1-2-2常规握持式。追求饱满手感的常规握持。LZ一直习惯用此法,因为类似G500、蝰蛇、IE3.0基本上都是这种握法可以更感觉到人体工学的舒适度,手长18.5cm的LZ如此握住指挥官,感觉很轻松,移动自如。但是拇指区如我前面所说,会比较紧张,见↑3图,同时掌心会略带空虚,不会像IE3.0那样填满,可能手在17cm左右会有饱满手感。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指挥官按键前部有个切面,初看以为是为装饰而做,实际上还可以搁放无名指。但我已趴握式往前握,发现无名指有依靠,同时掌心的空余部分被填满,如↑2图,虽有些勉强,整个手掌趴在鼠标上的趴握式我不太习惯。
握法2:右手1-2-2指控型抓式/爪式(手指不完全贴合于鼠标上)。这种握法是LZ最近在尝试的,感觉也不错,掌心不会出汗,而且用指尖的力量来策动鼠标移动,感觉动作幅度小、也很自如,有种信手拈来的感觉。这种握法,感觉是不追求饱满手感和掌心支撑感,完全依靠手指指尖几点力度结合来控制鼠标,以前多见于小型鼠标的操作,但是在比IE3.0短的鼠标上进行此类尝试,LZ发现同样有好感,比如G500、G400、RAT7、IO等不算很大的对称or非对称鼠标上,都有一定的愉悦感,LZ更感觉,不同的握法,可以减少鼠标手和疲劳感,真的,毕竟疲劳感增加是因为持续重复一样的动作,所以我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加上有自己的体会,所以建议大家多换换手法,呵呵。扯远了,回到指挥官上,“抓”似乎非常适合它,你可以很自然的找到两侧支点,并且达尔优给指挥官左右按键调节的非常轻盈,国产欧姆龙的特点体现的非常准确,触发轻松,简单说,就是操作起来丝毫不费力。
从这两种握法中,虽然我惯用握持式,但是在这里我更倾向于抓式。到这里我的评测要结尾了,如果您是细细看过来的,感谢,最有价值的都在这里了,其他的测试的细节部分,请参看论坛其他玩家的评测——
总结下优缺点: 优点:性能不错定位稳定/表面处理是亮点,很大胆有风格/上盖耐磨耐脏/能提供大小手不同握持习惯,兼容性较强/按键非常轻盈不费力/
缺点:宏的部分自定义内容较少/配重的细节不太好,拆卸不太方便/灯光华丽但欠缺特色,有点乱/静默距离3mm略高/内置存储没有配上个MODE键是遗憾
我点评的这个版本是最初的版本,我不清楚星际版是否有些改进,这需要后来人来验证。因为篇幅的原因,我只完成了我觉得有特点的部分,如果要老酒一一俱全的实现测试,那只怕要上万字,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估计您看的也犯困。
其实究竟什么样的鼠标才叫游戏鼠标?一颗合格的心脏(IC)、一副健壮体魄(人体工学)、一套强大的技能(软件支持),一身+9追12的卓越套装(拉轰的外观),如果要面面俱到,似乎很累,但我更建议减少外观上难以控制的华丽,工业设计一直不是国人强项,能勇敢的挑战困难是好事,但是耐心边学边完善细节,却不是难事,这样的过程才能让国产游戏鼠标有质的提升,我很期待那一天早点到来。玩家们就是试金石,不断帮助厂商去锤炼产品,厂商应该直视各种建议和批评,而对于以用为主的用户来说,既然抬头身边有,何必费心走天涯。如此才可提供厂家不断研发进步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