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心得]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67 80868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本帖最后由 zach9999 于 2012-10-30 03:55 PM 编辑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适逢霜冻之蓝的试用活动,一时间,蓝光冰封音频区,极冻深寒,铺天盖地的试用帖子,为免寒冻过度以致感冒,我还是避开这段时间,也好更多的感受这个“尤物”。
西伯利亚系列已经非常经典,电竞游戏耳机这块,不是“垄断”也是“代表”了,价格适中(按现在各厂家的定价情况来看……唉……)再加上几乎纯白配上蓝光:均匀,宁静,就像寒气蔓延,类似游戏中的“附魔产品”,这对于玩家的“杀伤力”不言而喻——拿在手里的确爱不释手,作为西伯利亚系列的华丽新作,火爆自在情理之中。
开头,先放个光效视频,这个蓝灯和白色耳机的结合真是用的很到位。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霜冻之蓝不是个完全意义上的新货,盒子上斗大的字写着”siberia V2 usb-powered headset”,”special edition frost blue illuminated”,一左一右,告诉你这就是西伯利亚V2的usb蓝光特别版。

在产品外观设计上,steelseries向来低调——低调不等于不美,华而不艳,魅而不俗是我喜欢Steelseries的原因——3、4、5、7H为FPS(CS)玩家提供了从低到高的各个级别,实用且精良的装备,此系完全专注于这类游戏,“winning is everything”在这上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西伯利亚则是另一个路线,从V1、后挂,到后来的V2,各种色彩,各种版本。声音上相对H系列温和一些,没那么偏执。早些年玩西伯利亚一代的玩家也许还记得,盒子上有“for mp3”的字样,并且mic和耳机是分离的,可见其设计初衷。
毕竟游戏玩家无论是否专业,除了比赛也要有生活啊~音乐还是要听的,造型也是要拗的~~所以西伯利亚提供了另一个方向。
在耳机上加灯,作为喧哗派的razer下手很早,而一直到暗黑3耳机,steelseries才算是”提上了日程”。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暗黑3的主题,这样的灯,这样的配色,这样的模型,再加上不同于普通西伯利亚的哑光黑色——对于游戏主题的表现恰到好处。
西伯利亚的造型给人的感觉本是时尚、现代、整洁的,而没想到这样一个模具的改造就能够完全换种味道,大有魔幻、血腥、火焰的邪教感……SS的第一次耳机灯光秀可以说很成功。
而本已冷艳的的西伯利亚,直接加上灯光又如何?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结果是把本已拥有的气质发挥到了另一个高度……
这乘胜追击的第二次灯光秀可以说是顺其自然。
时下,大面积纯色的应用在各种设计中很是流行,极简主义有种新的气象,而北欧人对于这种风格更是极为擅长,在各种糖果色、激烈撞色的风格中,西伯利亚会不会再出现其他灯光秀呢……言归正传吧,宅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YY,打住。
咱说蓝的。

西伯利亚V2我谈过
http://www.pcwaishe.cn/thread-75256-1-1.html
D3我也谈过
http://www.pcwaishe.cn/thread-274445-1-1.html
这次的霜冻之蓝,论坛的官方评测里提到有被识别成D3耳机的情况发生,可见两者声卡上的联系。其实这毫无意外,还是前面那句话,盒子上写的很明白,西伯利亚V2 usb啊,其实我觉得可以叫他V2的“usb声卡灯光版”也行——但实在没有“霜冻之蓝”贴题,也拗口……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由上,关于霜冻之蓝,我尽量简单谈看法,不罗列,不“上纲”,不“上线”,只上电。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特别版的翻盖式包装,和暗黑3一样。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西伯利亚的外形可以说是个尤物,也正是这个外形迷倒了众多游戏玩家。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这个单元的设计真是百看不厌,恨不得收全所有的配色挂起来做为房间装饰……
如果说期待这个系列有些什么样的改变或新设计,我唯一的期望就是横梁了……有同学评价西伯利亚的“做工“不佳,相信就是来自于这个横梁。
而 “做工”不佳要看你怎么定义做工……
模具精细,尺寸精确,细节处理到位,线“直”、圆“润”等等,这些我觉得是评价“做工”的;而细小、分量轻、质感不佳等等则是形容“用料”的,这是两码事。此外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设计”问题。
拿西伯利亚V2举例,基本上没人诟病它的单元“做工”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从这点上来说,无论是所谓“做工”、 “用料”还是“设计”,单元都没什么好挑剔,也是整个耳机最经典的部分、最迷人的部分。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而且V2相比V1,加厚,加大的皮质耳罩更是增色不少,“用料”上也有了提升。
那么横梁呢,真的是做工不好吗?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12-10-30 15: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ach9999 于 2012-10-30 03:59 PM 编辑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其实我不那么认为,从最开始认识西伯利亚就没这么认为过。
我的西伯利亚头带没有出现过“封边封歪了”,“不齐或脱线”的现象。
西伯利亚的横梁,无论V1还是V2,其处理的精细程度未觉什么劣处。
但这质感的确不佳,连接两只单元的金属杆,包着塑胶管很结实——只要是人类对待耳机的方式就行——随便弯,粗细和外观也不错。可就是这头带,摸起来只有一层天鹅绒,一层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薄套,有点寒酸。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而连接头带的两根钢丝,就更让人揪心……
我不同意说西伯利亚V2“做工”不佳,至少不能说做工“低劣”,但我一直说它横梁单薄,看上去不牢靠,两根铁丝随时都会断的德性,看着坑爹,实际使用中倒还真没出过问题。
特别“重量轻”和“自然调控长短(无须手动每次拉伸)”带来的舒适度体验还真挺好。
说到这,我又想拿另一个耳机说事儿,同样为自然调控的设计,铁三角A和AD系列这个设计,就显得精道。Akg的设计也不错,只是多少牺牲了舒适度,质感有了,但压脑袋……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audio-technica的A系列自动承压很舒适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akg这种橡皮筋拉伸自适应和v2的方式类似,但下料好得多,其实不用看这个级别,低级别的271,240没有这么猛的料,看上去也不单薄。蛇的海魔也是料多。但都有个共同的问题,又重又硬,戴久了五雷轰顶。
再回到评论它的做工上,西伯利亚这个设计带来了非常好的舒适度、不错的牢固度,是个优秀的设计,但只是用料改变了就能够让用户把“做工”不佳这个体验抹去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尽管西伯利亚的设计如此受欢迎,这个问题还是经常被人揪出来喷。
这问题说得严重了,其实也没那么大的影响,只是提到如果非要说对西伯利亚的外形有什么不满,真不知道该说啥……而在霜冻之蓝正热议的这个阶段,恰好有看到人提出其做工不佳,所以谈谈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这个小的遗憾究其根本,其实还是设计的问题,而并非“做工”不佳,或用料“不奢”——试想,就算把那两根钢丝给你换成白金的,横梁用鳄鱼皮,就看着扎实、“上档次”吗?恐怕还是会让人觉得不饱满。
——元芳……此事 ……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霜冻之蓝的mic也和V2没有差异,伸缩式。
其实之前的独立方式也挺好的,保持了耳机的整体性,只是通话时没这样方便。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Mic开关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声卡
和D3一样,USB版的,和普通的USB V2不同,这个声卡拿不掉。带灯的耳机就是这样,要点灯,就得供电。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和普通版本的西伯利亚V2白色相比,大小和形状上是一样的,只是霜冻之蓝的配色更纯净,几乎是全白色,即始是logo和头带这种稍有差异的也是明度很高的灰色,整体性非常强。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另外就是单元连杆侧面的logo变大了,只留下了图形,去掉了文字。而原本“熊猫”配色的单元网由纯白色替代,当然,这应该说只是个“blank”,真正的配色其实是蓝色的灯光,再用其它颜色,显然就会破坏这大面积的环灯。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纯白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开灯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不得不说,这灯光效果,非常纯净,蓝色的圆环亮度均匀,西伯利亚本来亮白色的简洁单元,配上蓝色的环形灯光,更加清澈。和D3缝隙透出的红光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现代,时尚,很有符号感。
从开篇的小视频重,大致可以看出呼吸灯的效果。虽然媒体和论坛里都有视频,但出于对这个效果的喜爱,觉得不用视频,表达不出这个感觉,所以发下自己的。
佩戴效果,附上模特演示效果,关键字是“嫩模”、“内衣”、“白皙”、“吸吮”。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12-10-30 15: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ach9999 于 2012-10-30 04:02 PM 编辑

关于驱动
关于驱动的问题,这里再提一下,因为实在简单,不费多少笔墨,提就提了。
简单——就是这两个字,不用考虑什么虚拟环绕,什么麦克风降噪,什么其他花哨的功能,这家伙没有。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除了均衡器,就是灯光调节,没有别的功能。
上面那个是均衡器,预置好了几组设置,不爽就自己调节,这个应该可以听得出来。
而下面的就是灯光效果控制了,每个下拉菜单里面的选项如上图,steelseries engine目前有中文选项,选择中文应该就无障碍了。
操作方法是右键角落里的ss icon,在弹出菜单里点击settings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就会弹出下面这个窗口,选择简体中文就ok了。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而另外一个功能就是下图这个了,这个是steelseries的一个特别功能,从engine推出就有这个功能——某个游戏或程序打开,在前台运行,当前的设备功能就会切换到预先指定好的一组设置。这个功能很贴心,但在耳机上作用一般,对于鼠标键盘来说意义更大些。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特别版赏析(内含嫩模佩戴效果示意)
另外,我这个耳机并没有被认成是D3耳机,这两者在系统中分别被认出来了,如上图:V2 D3H和Frost Blue。

点评

楼主,霜冻之蓝是2.1的声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0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12-10-30 15: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ach9999 于 2012-10-30 04:04 PM 编辑

听感

以下内容本不想说多,但由于喜爱键盘打字的手感(变态!),想到了就说出来了,
对于关系少的部分我用斜体字,不爱看的可略过。

西伯利亚系列的特点区别于H系列,在我看来,它不是那种剑走偏锋的“专业游戏耳机”。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什么是“游戏耳机”?
我其实下不了这个定义,通常厂家标榜的大多是定位清晰,而这个所谓“听音辨位”就是“游戏耳机”的全部吗?有多少游戏需要严格的听音辨位来决定胜败?除了CS还有多少?(CF?)如今有多少游戏是CS那种完全安静的环境?有多少游戏中屏住气息、蹑手蹑脚对于战局有那么大的影响?就算是同样类型的FPS游戏,这样的也太少了……
那么如此标榜听音辨位的“游戏耳机”,是不是应该叫做“CS耳机”更合适一些?叫做“电竞耳机”也更靠谱些,毕竟CS仍然是个最刺激的项目。
那么,我对于Steelseries几个耳机的理解就如此了:H系列,即是所谓的“电竞”耳机,“CS”耳机,它真的为了听音辨位(特别是针对CS)做了变态般的调音,以至于干别的都是“干瘪”的……这不是我的一家之言,几乎是公认的看法。
而西伯利亚系列,就真的是“游戏”耳机了。
有几个标准:
1、佩戴舒适,能长时间佩戴,不能戴着它打几个小时游戏结果口吐白沫;
2、隔音好,在嘈杂环境也能使用,你戴着akg K1000那样的神物,在网吧也难保是个死,和一群“战友”玩局域网也可能是悲剧;
3、得有麦克,游戏需要交流,特别是网游和局域网游,另外还可以用来上网聊天什么的,当然可以通过外接其它麦克来解决,但毕竟麻烦,最好自带;
4、该是声音方面了,代入感强烈,营造气氛能力强,有适当的音染(无须力求真实,无意义,游戏本身就是虚幻的),清晰有力,不糊不闷,听音辨位清晰(不一定过分强调),人物语音立体等等。
这还不是全部,还有诸如结实耐用、驱动(指灵敏度高、阻抗低)容易、外形臭屁等额外要求……
西伯利亚大部分符合这些特征,当然也分程度,我倒不是说西伯利亚就是这些特征的典范,也不能说西伯利亚V2就是顶级的,而是拥有这些特质。更好的是有的,Qpad1339就不错,但你要付出成倍的代价,没什么好比的。


——————————————————————这是分割线————————————

谈到这里,又有个话题,经常看到有人说“HIFI耳机”才是好耳机,“游戏耳机”都是垃圾,一个XXX“hifi耳机”甩XXX“游戏耳机”几条街”……
其实这还是个误区,这又得打破概念……
不知道说这话的朋友能否说说什么是HIFI耳机?
HIFI字面上说是高保真,如此字面理解,hifi耳机应该是尽量还原真实声音的耳机。
那你说的是这样的意思吗?还仅仅是指某听音设备老牌厂家的产品?这个老品牌出的耳机就都是所谓“hifi”耳机吗?
全是问题啊……
那么说“没有mic的耳机吗?——更加不对……
照我说,耳机发展到如今的程度,除了诸如“动圈、动铁、静电”,“封闭、开放、半开放”,什么头戴、入耳等等从“原理,形式,佩戴”等方面分类是比较严密的,其他诸如“便携、DJ、监听、HIFI”等等,包括这里说的“游戏”都是很暧昧的分法而已。
大致是种出于“使用(或者说建议使用)目的”、“用户心里”、“销售定位”等主观因素而定的,没必要较那个真儿,你能说HD800就不能用于玩游戏吗?HD201就是hifi耳机?他听音乐就一定好于西伯利亚?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西伯利亚V2的素质要好于hd201这样的“hifi”耳机,这没多少好比的。
归根结底,很多东西都是主观的,除了“个别专业领域”和对于“听音有着特别需求”的发烧友和爱好者,大部分用户,没必要讲究它是“什么(分类)”耳机,品牌、价位、外观、试听才是要紧的,毕竟很多耳机产品都提供试听,(最好带上自己的常用设备)试试最简单。

——————————————————————这是分割线————————————

回来说霜冻之蓝……
霜冻之蓝是个USB耳机……这下好了,就算不叫游戏耳机,也得叫电脑耳机……这和之前的D3耳机一样,只有USB接口,接口本身就是个便携式的USB声卡,拆不得。
看到过有人问“霜冻之蓝能在Iphone上使用吗?” 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多少会有些不知道脸上的肌肉该如何调动的赶脚……这不是鄙视或嘲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或许是没有自己查过霜冻之蓝的情况吧,总之“只有USB”接口一个选择,不能戳进别的洞里……
这就有个问题,你有“牛十四减一”的声卡,你有自己满意的音频设备,喜欢西伯利亚的外形,买一个想用在自己的声卡上,那还是趁早选择普通的V2吧,霜冻之蓝没这“功能”。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销魂的蓝色冰焰,限制了这点。“古往今来”耳朵发光的耳机,带震动的(这个奇葩……)耳机,都是单一的USB连接方式,需要供电嘛~~
不知道这种供电问题是否能像降噪耳机那样,采用其它的电源形式,而非USB。
谈霜冻之蓝的听感,就不用考虑它还有否潜力的问题了。
而一段时间听下来,它和D3耳机可以说是一样的,声音差异及其细微,喜欢哪个外形放心入手就行了。


——————————————————————这是分割线————————————
最近听说窦爷有点“感慨”,具体细节不大清楚,大致听老婆提到,对于“艺术家”个人情况的和其作品的关注,她对前者有着明显的天赋——无调侃之意,这么说是因为我是对两者皆无天赋……所以又想起他的音乐。
有人在微博上叹上天对他不公,感叹中国音乐的未来之类的。
其实也只能是叹口气而已,我想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真的能用“中国音乐”这四个字来讨论当代中国的通俗音乐之时,相信他会有他该有的位置。
什么是中国音乐?相信此位兄弟指的是中国的流行音乐,而说“流行音乐”来谈窦唯也不对,该说是“通俗音乐”吧,“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其实都不是中国人的东西,中国有的是地方戏,是民乐,是古曲,流行音乐本来就是外来的。窦唯从早期的黑豹开始,后来自己的专辑,再到后来退出主流视线,可以说他的轨迹基本上是紧扣着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情况的——从多元化:革命歌曲(奇怪的东西,大致属于政治产物),民乐(那时候还真能有点人听),古典音乐,港台流行乐(源于日韩、欧美),什么迪斯科舞曲之类的东西,到老崔的第一声喊,中国本土摇滚乐的黄金时代(也是外来的,只是这东西不分国界)。他赶上了压抑太久的年轻人终于开始有机会说话的时候,火了一把。后来周围变了,多元化也消失的差不多了,而他却没变(有人说他也在改变,依我看,他恰恰是埋头做他自己才搞到如今的境况),这就必然被周围淹没。
窦唯从最初“无地自容”的嘶吼,到现在面对女儿的“不想无地自容”,可谓活的又平凡,又跌宕……
早先的音乐,在摇滚或说通俗音乐的领域上来说,绝对是可以写进书里。
“黑梦”的压抑和迷茫,看到了些什么,说出了些什么,但似乎还没懂什么;
到“艳阳天”的随性安宁,似乎懂了,但却懒得说了;
再到后来的“山河水”……后来基本就成佛了……
在现今这样的时态下,没有商业意义的音乐,坚持搞下去会是什么下场?你不会卖弄,也不会夺人眼球,做的东西又不符合“大众”口味……要尊重市场啊(即始这市场很不成熟,很扭曲),否则就只能成佛……
我一直认为他真的是个做音乐的人,不为别的,为了他要表达的音乐而音乐。

——————————————————————这是分割线————————————

霜冻之蓝的声音没那么天然,也没有太过明显的个性。
常会听到有发烧友说这是拜亚声,这是森海声,这是歌德声,那是铁味,那是sony味,你不听多,没法理解。
满口这样的语言,不是烧友,还是不明白耳机到底咋样。而听多了,反过来看西伯利亚V2,你也没法用一句:“这是steelseries声”来结束评测。
基本上,它有着一个中低端耳机都有的大众脸,声音个性不强烈,很像是日系耳机的中低端声音,比如铁三角、sony、松下之类的,声音线条比较清晰,中高频可以,低频有些,但不刻意强调。
整体上,V2的声音素质比V1要好上一圈,而风格是一样的。这点上,霜冻之蓝也一样,其实也不必太过遗憾它只有usb接口,对于面向大多数游戏玩家和pc用户的产品,没有必要刻意强化音源和功放环节。
不是针对对音响发烧友的东西,真的对于他们,比霜冻之蓝再高多少个级别都拦不住……
听窦唯的音乐,你有好的设备,一点都不过分,一定会更加享受。而用霜冻之蓝,同样可以体味他的表达。早期的音乐基本是民谣加硬摇滚的混合,后来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迷幻,实验性也越来越强,更多的midi声和进来,纯音乐化,甚至还有民乐,很有参考的意思。霜冻之蓝在他的价位上“独立”(相当于耳机+声卡)演绎这种类型的音乐,是可以胜任的,听听没问题。要说不满,那么它在某些情况下对于音乐情绪的表现并不是很有韵味,这种说法及其废话……我觉得韵味不佳,他不一定。何况拿个几百块的耳机,配个百十来块的usb声卡,该给你多少基本是明摆着的,就像HD555,论起韵味,这当年的“游戏”明星恐怕也只能觉得嘴里没滋味。
而对于霜冻之蓝这样的耳机来说,能够在听音乐上达到这种程度,没什么好诟病的,关键是还要看电影和玩游戏。

在冰与火之歌——权利游戏这部高清电视剧中,霜冻的表现可以说尽职尽责。这是部制作水准非常强大的剧集,至少我这土鳖是这样觉得。啥时候我邦的电视剧制作可以达到这个程度,我就交有线电视费……什么“穿越”的,什么“公寓”的,什么赵导演的都市剧的,什么湖南卫视的“精品”剧之类的,我都很难坐得住,唯一能看的只有那么几部网上才能看到的剧(谢天谢地),比如广告狂人,欢乐宅男的生活大爆炸……不多谈了,音乐谈了很多了。
霜冻之蓝对于剧中的背景音乐,常常出现的空旷环境音效,小空间内人物对白的细节,得益其清晰(此价位)和良好中频的(基础中的基础)特点,表现良好。
不同于现代剧,此剧音乐偏于传统,音效相对也比较“物理”,并不复杂,需要的就是平实、自然的演绎,所以霜冻hold住,唯一有时候有宏大的史诗感场面时,它还不够悠远。
而对于复仇者联盟这种狂轰乱炸的片子,它就显得气势不足,有点乱。
玩游戏的情况则要好于电影。
对于沉浸感,电影是被动接受,游戏则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主动深入的。
音乐和环境音效为游戏内容服务,相对来说,重复、单调的音乐或音效经常出现在游戏中。在D3中,类似于冰与火之歌,对于史诗感的音乐,细节丰富但并不过于强烈的音效,霜冻之蓝可以很好的承载。
而在CSGO中,虽然比CS的音效丰富,细节多些,但声音在这个游戏中所担任的角色,仍然属于简单表现,以分辨周围战况为主要用途的,西伯利亚这点上不敌H系,但够用了。而战地3这样的大场面火爆游戏,它也和复仇者联盟一样,并没有某些声卡配合某些耳机震撼,却比直接看电影要好得多,原因很简单——战斗中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放在体会声音上(我这是为了谈声音而去听声音)——声音细节丰富,空间感有了(不大,整体较近),旁边一个坦克开过去,到底是给你多大震撼才是屁滚尿流?这并没有在欣赏电影中那么重要。
好比你正和中意的妹子在座位上谈生人……应该是“人生”……,而大厅传来优美的钢琴演奏,估计你很难留意到那是大师弹的还是你家小区幼儿园老师在兼职……

听感部分又说多了,恶习啊,见谅…
差不多想说的都说了。

小结一下
对于霜冻之蓝这样的游戏耳机来说,综合表现最重要,它不能算是只为电竞而生单纯“作战装备”,选择它的多是喜爱游戏、经常使用电脑,对产品外观设计有一定追求,对声音也比较讲究的用户,并不一定是音乐发烧友,却也不是随便能出声就行的,西伯利亚V2——霜冻之蓝在听音乐上达到的程度应该足以满足,何况游戏和电影有更好的表现。
更要命的是,它的附魔“霜炎”的视觉效果~~
免折腾流,外观流的电脑玩家,这是个好东西。

Zach9999
2012.10

点评

写的其实挺好 就是好多好多好多 看到后面头晕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24 23:30
顶 嫩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15 1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12-10-30 16:05 只看该作者
发现一个问题,mac上显示图片的曝光差不多,但dell的显示器上全部过曝。。。所以如果看着太刺眼我也没辙了,不知道该以哪个为准。。。。

点评

楼主您觉得西伯利亚V2质量如何?我已经换了三个了。短短的不到2年的时间第三个又出现一侧耳机不响了。上一个也是这个样子。这几天找时间还得去三好街客服去换了 。难道国产的V2就这么垃圾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23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12-10-30 16:10 只看该作者
嫩模碉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12-10-30 16:11 只看该作者
确实有些过曝   下面几张背景都是白色的就...~~~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12-10-30 16:23 只看该作者
测试
好文,DELL 2311看着有一幅图片比较刺眼,其他都挺舒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12-10-30 21: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啊呸哥 于 2012-10-30 09:16 PM 编辑

49的文必顶。。。
话说,其实V2基本上已经完美无缺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头箍太小,导致伸缩头带的压力过大,会是的耳垫受力不均,上部分带久了形变十分严重。
好吧我承认这是我用过3个普通版V2的结论。。。我没用过霜冻。。。姑且这么逻辑推论得出

点评

这个问题相当严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31 15:46
显然,你的头不小啊 。。。。 霜冻和其它事一样的,免不了还有这个问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30 2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10
发表于 2012-10-30 21:17 只看该作者
测试
总感觉mac 的屏幕有些讨好眼球 而实际上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相比之下 我还是相信dell一点。。。我一直认为49应该是一个热血小青年,没想到都当爹的人了!其实我只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耳机都是PU皮那种,为什么不能用天鹅绒的材质,哪怕不是天鹅绒,就是一般的绒也行啊,这PU皮简直是太恶心了吧!冬冷夏热,这耳机要是绒的耳罩 我还真犹豫不决的 但是这耳罩材质一下子我就没兴趣了!这是为毛啊 为毛啊!!!

点评

其实那个就是lz我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30 2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