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浏览器故障和忙碌,这是一份迟来的作业】最近几天我又中毒了,不过不是键鼠,是音频。早先在朋友听了一款解码耳放一体机,很受教,前几天就把自己的耳机带过去试听一下,因为它说这个专门针对AKG的尤其是K701来调的音,可以试试上K601,结果一听一天,中毒不浅,周末特意到华强北,一冲动900块没有了,这种东西如果没朋友带,我是不会买的,虽然买过600多的耳放、声卡,但是接近1000元,我觉得还是贵,此处就省略各种感慨。
和大家一样,因为PC外设玩家的原因,如果对音质有点要求,很自然第一选择是PCHIFI,买K601是考虑到个人平时需求选择:首先是听听流行乐(APE/FLAC/也有部分320K的MP3)为主,同时还需要兼顾下看看美剧、优酷迅雷、玩玩游戏,比较杂呵呵。监听肯定不适合我的,先有耳放、声卡后有K601,因为是朋友推荐的,K601的中频、声场比较适合我,几乎没有尝试过直推,好像那样做也是没什么意义的,这是我的情况,汝也是这样的么? 也许是多余,但还是介绍下解码耳放一体机有啥用?
功能介绍: TRD2是一款多功能的解码耳放一体机,支持的输入有:PC-USB、光纤、同轴和模拟立体身,输出接口为正面6.5mm、背面为音箱模拟信号输出,同时满足耳机、音箱(前端)用户显得非常人性化。而对于PChifier而言,USB音频产品似乎更加简单方便,也是我之前果断买乐之邦02 US的原因啦。如今TRD2和前作一样支持USB声卡耳放一体直接使用,还带多种输入输出,为以后的可玩性奠定了基础,非常迎合我的需求。不过让我果断选择,还是它的音质,让我重新挖掘了K601的实力,对音频爱好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充分发挥耳机实力更值得高兴的事呢?
引用:专卖店TRD2的用料是这样描述: TRD2解码耳放一体机使用EPCOS、ELNA、PANASONIC、EVOX、VISHAY、BB、ALPS、PHILIPS、TOSHBA、CIRRUS、ERO、AD、JRC、DALE等名品发烧电子元件制造,自然高品质的听觉享受。内置MCU控制,开关机静音,超低电压耳机输出保护,输入输出断电记忆,多种模式输入,全功能LED显示,铝合金材料外壳和车制实心旋纽。
从介绍来看似乎很设计用料都靠谱的,因为对解码器内部电路、元器件不在行,我就别不懂装懂了,拆解图有机会再上,后来发现网上也没拆解图,只是在店铺里老板拆开看了下,很扎实的用料,我这里没有六角螺丝刀,就不拆了。下面我开始上图了——
我喜欢金色面板的,太多黑色东西了,眼疲了,想换个口味。
这4脚垫在之前TCG的耳放中没有,摆放一直不怎么平,金属磕桌子的感觉不太爽,现在好一些了。
最右侧为开关按钮,一般为红色常亮,边上的“SELECT”顾名思义选择,用来循环切换信号模式,如USB(蓝灯)、模拟(浅绿色)、同轴(红灯)或光纤(深绿色)输入,另外长按“SELECT” 1秒钟则进入则关闭耳放输出,此时“POWER”指示灯也会变成绿色,附送的说明书里有提到,值得一说的是,确实有断电记忆功能,即关闭前是USB模式,开启后也是。
音量旋钮,和TRD一代不同,不是那么胖胖的了,回归经典造型了,说实话我比较喜欢之前那个,另外,这旋钮只可调整耳机通道音量,不能调整RCA模拟输出。
背面接口情况,我们熟悉的都有了,毕竟TRD2首先是一款解码器,因此光纤、同轴、模拟信号都有了,USB输入只是针对PCHIFI特别增加的,这应该是扩大适用面一个趋势,个人表示隆重欢迎。试想单独买个解码器,如果再要搭配好声卡、昂贵的线材,对我们来说是多蛋疼的事,或许究极老烧们会BS,但是我们承认我们需求只是让自己听感更好一些,适合自己并没有错。
我喜欢这种清爽的感觉,就和我电脑上的硬盘盒那样简单,线材的考虑也省了,对应接口来操作,也不可能会出错。好像身材比TRD一代要小,电源外置了,机身也轻了。
送的转接头,和之前买PP的送的似乎没什么两样。
似乎光摆设来看,TRD2搭配K601还是有默契的
还是比较清爽的,等下大家看到之前USB声卡+耳放的,那个线够乱的。
先比一下大小,TRD2因为电源外置了,比TRD之前两个版本都要小。
确实不大的机身,在我足够多的键鼠外设桌面上还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下面是我的一组对比试听的平台图。
.5mm插孔确实是监听和HIFI做准备的,很方便,不用转接那么麻烦。
个人感觉和键鼠耳机比,解码器也好耳放也罢,太过于专业化,除了电路、芯片、电容什么的可以讲之外,能讲的只能剩下直观感受,问题是,我还不太精通那个,不懂装懂那不是我的风格,我就从主观方面说起,我耳朵还算可以,我还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嘿嘿~~
TRD2的个人使用体验部分:
底噪:开机、音量全部旋到100%,听不到一丁点电流声,完全零底噪;放歌过程中,暂停,音量全部开到100%,依然零底噪。
推力:第一感觉,推力很大,120Ω的K601旋钮只需不到25%的音量,已经到耳朵快要受不了,夜晚只需15%左右,多手试了下HD555,10%就爆棚了,很想上个拜亚的高阻抗试试,瞄准DT990 600Ω偶的神,伤不起说说而已。
说实话,作为外设玩家我的声卡够多的了,一个创新K歌声卡、两个HIFI的、一个集成的、还有游戏USB的XMOD\7HV2没接,几乎被遗忘了。
乐之邦02 US这个是需要驱动才能正常使用的
操作:前面说了安装非常方便,另外操控方面是完全免驱操作,我记得02 US是需要安装驱动的,切换线路也需要用软件进行操作,免驱最大的特点是方便,而有驱动或软体某种程度上可以存在升级的空间,以辅助提高性能和自定义性,02 US升级了官方最新的驱动之后,个人觉得比之前也有小小提升。
发热:作为外设玩家,我可能习惯性多说一些,虽然产品有些发热是正常的,TRD2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比02 US要略微热点。
听感体验:
相信很多XD和我一样,一定是先试听或蹭听后在做选择,显然这个是对自己耳朵负责,也是对钱包负责,毕竟我们多数都是屌丝一名。首先,作为一个初烧用户,经验上离许多老烧还差很远,不过还是有一颗对高品质听觉追求的心,苦于本人爱好广泛,酷爱PC外设,因此音频发烧还得尽量控制,理性、可控的发烧才能循序渐进。本人的耳朵灵敏度还算可以,下面说说我为何毅然换下USB独立声卡+独立耳放的选择,而选择解码一体机。
先前试过K601的02 US声卡直推,到后来入了T1+pro进行搭配来推,期间的进步是比较明显的,因为USB声卡耳放一体的02 US其推力比较一般,毕竟一分钱一分货,600多的东西,毕竟稍好一点的独立耳放都要这个价。这对组合我用了差不多1年了,曾一度以为就这样了,因为此时K601带给的感受已经很好了,可能是还没爆发小宇宙或激发第六感吧,在听过TRD2来推K601之后就有了中毒之感。
整体上,除了K601能出大声,声场有开阔了一些,音色还是那么纯正、均衡,没有特别的取向,音染极低,但绝不是仅有咸、淡味的那种,整个三频的密度也有提升,给人感觉声音更加通透了,尤其是中高频,感染力更强了(后面细节歌曲中说明下),非常准确的体现了人声中高音的魅力。还有一个容易听出来的就是,低频的量感强了,而且可控制力好多了。可以说,这次提升是全面的,是强化性的但不是完全超越性或秒杀性的,我还是很公正的,呵呵。
归结成一句话:天赋较高但一贯慵懒的K601开始认真了,兴奋了。
这次升级还是值得的,剩下的就是如何善后,是否处理掉原来的声卡、耳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