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心得] KeyTronic系列键盘工艺

7 4675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9-7-10 23: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KeyTronic这个公司

键盘领域算是元老级别的存在的

从公司资料上显示

建厂于1969年

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办公用途PC键盘的公司

KT拥有40种专利,贯穿每一个键盘工业领域,其中包括,弹簧开关工艺,电容开关技术,激光镭射印字工艺,覆膜工艺,笔记本键盘,光学字母识别技术,光学鼠标技术,声音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无线键盘技术,

以及世界上第一家采用USB接口的键盘厂


kt系列键盘分为三个规格:
低端:WOLVERINE  旗下都是 KT800打头的
中端:PHOENIX 旗下有 E06101   E06102   TAG-A-LONG  CLASSIC
中高端:kt2k系列 旗下有  KT2001  KT2001PRO  LTD EUROTECH  E046   E03600  E03601

国内最常见的KT键盘位KT800以及LTD
国产与墨西哥产都有,KT2001欧配比较多,US配比较少
本人比较过国产的classic和墨西哥产的classic,以及国产的LTD以及墨西哥产KT2001
结合KT的拆解图,产地应该是不会影响手感的

先说明一点,此文纯粹为理论分析,并不建立在拆解基础,部分数据源于网络
只是有感于国内对KT键盘了解甚少,姑且作为转发,并增加一些个人的看法

KT键盘主要分为3个部分,键帽面板,硅胶片,薄膜电路

键帽面板:
    

很小么,哪么来块大的,此为KT2001面板



看看背面,键帽是通过圆筒形的卡扣式卡在面板里的,如果暴力拆解,容易造成结构损坏



部分型号,键帽面板直接带有LED灯




如classic系列键盘的面板,则没有带LED灯,LED灯是直接集成在电路板上的


卡扣形状略有不同



键帽面板下既为硅胶片以及薄膜电路


硅胶片就是KT键盘分区压力的奥妙所在

  

以KT2001为例
分区压力示意图如下



以35克区为例,小指轻压则可触发到位
以硅胶片作为回馈媒介的好处在于,没有明显的段落感,比较适合办公以及CS类游戏使用

而划分KT系列键盘规格的,正是这块硅胶片
KT800同样有硅胶片,不是它没有区分压力而已
至于为什么会有压力区别,我姑且认为是因为厚度的问题

再下一层为薄膜电路


接下来就是印字工艺

激光蚀刻工艺
就是所谓的laser技术,采用激光在键帽表面烧出一条凹槽
  

借拉登童鞋的一张使用1年的KT800键盘键帽图一张,完全没掉字



可以说,就工艺上而言,KT系列键盘相比普通的薄膜键盘,并没有什么太神秘的工艺
不同之处就在于那块硅胶片,以及华丽的人体工学设计

不过本人也有一些问题和大能们一起探讨一下
RF键盘我记得采用的是胶碗,其实就是硅胶片加弹簧
不知道RF是如何实现分区压力的?
是通过胶碗,还是弹簧?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分 +4 收起 理由
rosicky311 + 4

查看全部评分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09-7-10 23:46 只看该作者
各个种类的键盘都存在精品与糟粕,KT系列键盘算是薄膜里的精品了,不过销售渠道的问题在国内并不是那么普及。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09-7-11 01:17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一下。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09-7-11 09:10 只看该作者
学习之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09-7-11 09:11 只看该作者
测试
好文啊~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09-7-11 11:18 只看该作者
国内的淘宝上挂的KT多为国产的 或者是洋垃圾来路 手感上已经和新的有很大差距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09-7-11 18:37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10-1-9 22:33 只看该作者
测试
RF 提供回弹力也是靠的橡胶。
弹簧起改变电容作用。也就是说弹簧控制的触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