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巨头之战:百叶窗990、HD600和K501,长篇评里面有我最向往的HD600~~
4
15628
楼主

前言:
如果说,历来的拜亚旗舰以其独有的高傲与冷酷的格调著称于世,那么,百叶窗版990的出现,很可能在拜亚历史上塑起又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寒冷的莫斯科的冬季,新990给我带来了什么?那是一种光茫四射、激情洋溢、堂而皇之的美,它令我心潮澎湃、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想,新的990必将会成为拜亚向着冷静与理性之外的方向努力的传世之作。
我写这篇评测的时候,音源设备都没能到手。没办法,家里那些东东很难带过海关,特别是俄罗斯这种 带着血性的“老毛子”的地盘,更要小心。但是,这些限制似乎并不能影响我对这几款耳机声音特色的判断。其实在各种输入之下,不同耳机声音走向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并且相对稳定的,这些差别切换到更高档的输入时同样存在,并且风格相同。如果有些朋友不认可这一点,那么可认为下面这些听感不具价值。
几张图片:
刚开苞的990:虎肆出于匣
渐入佳境990:出水芙蓉,天生丽质
耳机三巨头:卢布大街26栋
当那个姗姗来迟的俄罗斯“速递员”在48小时后将990交到我手上时,我一掂盒子,很轻,以为是空的。确实,如果玩惯了600,那么990的这个盒子可能让你觉得这钱是否花得值。不过里面的黑皮包非常大气。掏出耳机,银光闪闪的百叶窗翼比我想象中的漂亮得多,拿在手里,你禁不住想要闻一闻那上面崭新的金属气。
试机曲是《命运》。仅十秒钟,低频在庞大的空间里爆发,与我在论坛上看到的低频风格类似。然后进入命运急旋的小提琴片断、钢琴清脆的敲击。略带干涩的高频,已经从一团团云雾中露出了闪亮的锋茫。没错,这就是我的990。付钱,siba siba,带上Nokia9500的那个HD600,回家。
一、外形和做工:
不得不佩服德国人严谨的做工。百叶窗摸上去手感凉滑,银灰色耳罩弹性良好,各处接缝都一丝不苟地密合。3米长耳机线也很健壮,插头比HD600的插头更粗大。耳机横梁应该是某种记忆金属所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随意扭曲,然后恢复如初。
我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它们的外观给人带来的感受:
DT990,银光闪闪,超凡脱俗;
HD600,庄重森严,不苟言笑;
K501:朴素含蓄,不卑不亢。
DT990是我用过的最漂亮的耳机。实际上,这几天晚上我都是戴着它入睡的,坚硬的合金外衣和柔软的耳垫,使我可以在枕头上侧身来听歌。这在HD600和K501上是不行的,怕压坏它们。
个人对外观和做工的偏爱:DT990>HD600>K501
二、佩戴感之对比:
DT990:比我想像的轻得多,记忆金属的横梁保证了弹性均匀。戴在头上,左右耳压力正好;舒适度90%;
HD600:似乎也比DT990略重一点,幽森的铁丝网更让人觉得它深不可测。戴在头上,左右耳压力稍大于DT990,头顶和太阳穴的舒适度较990略好,包围感和佩戴稳固性也更强一些。但总觉得有点“包头”,舒适度85%;
K501:大,轻,宽松,戴在头上各个部位的压力都正好。戴的时间长的话,横梁下的皮带也会压迫头顶。总体舒适度:95%。
个人对佩戴感觉的偏爱K501>DT990>HD600
三、低频对比
毋庸置疑,990的低频相当出色。即便是那天全新DT990刚刚开声的10秒钟,那澎湃和弹力十足的低频已经一下子把我慑服了。这个低频,在HD600上从没有听到过。它不仅仅是江河万里的低频,而是带有一种弹性、可张可驰、收缩有度的低频。似乎在什么地方体验过,想起我遥远的DT231。拜亚发展了这么多年,很可能低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经过这几天的Run In,我发现990的低频在渲染气氛方面练得一手绝技。比如,Bandari的曲子,往往描绘在幽山空谷之间拨云见日、荡气回肠的场面。此时的990中,你能感受它的声底中存在一种气流在回族,磨擦着整个空间,悉悉有声,并在你的胸中回响。这种气氛首先得益于DT990良好的空间宽度,然而更依赖于它那种在深度下潜时仍能保持良好弹性的低频。有趣的是,由于宽度不同,在990中,你能感到那些云雾远远地环绕着群山;而在HD600中,由于强烈的包围感,你的面庞就触及到了那些云雾,并闻到了它们的气息。
HD600的低频:隆隆滚滚,绵绵不绝,令人沉醉。HD600的氛围渲染得好,这个低频也要记一大功。
K501孱弱的低频,相比前面两位高手,让人想起那句笑话:“先生,请不要用大头针来开玩笑好不好?”(愿是指日本人在电脑前检验自己的那话儿尺寸时,电脑给出的答复)。 蜻蜓点水,雨打浮萍,单薄、清脆,纤细,这些词语都可以用在K501的低频上。不过,K501的低频一直是我能够接受的,因为它保障了K501清淡的格调。当炎黄大鼓打到动情之处时,竟也带着震颤的余威!
个人对低频的偏爱:
DT990>HD600>K501
四、中频对比
我对DT990中频的认识,在3天的Run In之中发生了一次丁俊辉式逆转。刚到手那天晚上,我听着这个新的DT990,觉得中频显然不如HD600的健壮、突出。它略带瘦削、含蓄、懦弱,没有体验到它中频的质感和清晰度。
相比之下,HD600的中频,带着一如既往的润泽、丰满、充实,富有形体感。HD600的中频,从不隐匿于众多细节之后。歌唱中,人声总能从数不清的架子骨、三角铁、弦乐和提琴的多如牛毛的细节中脱颖而出,并且赫然在目,使人们轻而易举地看到了眼前的这位歌手。HD600的中频,赞!
然而,工作了20个小时之后的990已经大不相同。在它锋芒毕露的两级延伸之下,990的中频保持着拜亚最有特色的清晰度。摘下HD600后立即听990的人声,你发现歌手位置似乎稍远了点,或者说结像稍小了一点,但它的声音非常干净,清亮,轮廓清晰,左右定位非常准确。听那首男中音诗朗诵,HD600的声音宏亮而雄壮,990的声音清晰而清澈。总体上说,拜亚更擅长精准的构图,则森海则更富感染力。
如果一定要分出个高下的话,我还是会把票投给充满感情的森海。
K501:清晰、干净,由于没有低频的干扰,更加显得清纯。不过,轮廓的清晰度,倒是比前二者略为差。
个人对中频的偏爱:
HD600略优于DT990>K501
五、高频对比
刚拿到的DT990并没有让我感觉出什么“太亮”来,以至于有点失望990的“高频延伸”究竟在哪里。那时,990的高频的细节丰富,却也并不比HD600多。然而990毕竟是990,经过这几天的使用,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DT990高频确实亮! 亮到什么感觉?让我用小提琴和萨克斯风的高频来给各位作形象的比喻:
1、DT990里的小提琴:亮得高音处都要钻破头顶,还要回旋三圈,继续上冲。那时,小提琴的高音线条很细,很清晰,就像一条条银光闪耀的钢丝。
2、HD600里的小提琴:绝不是盖的。
听了《梁祝》《命运》等,相比之下,HD600的小提琴高音非常滑顺,冲劲也十足,还像富有弹性和油滑感一样回旋上冲。HD600细节丰富,小提琴带着一种抚慰心灵的磨擦感,撩得人心直痒痒(我称之为“火焰的感觉”)。高频,仍然情不自禁地要赞美这HD600。
3、DT990与HD600的小提琴对比:惟真与惟美
从泛音丰富的小提琴的角度讲,HD600的小提琴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小提琴声,DT990是我听到的最清晰的小提琴声。交响乐中的很多把小提琴,用HD600听的时候有某种程度的整体融合效果,它融合得是那样顺滑,把你从耳朵到心灵都抚慰得舒舒服服;演绎到动情之处,竟似能表达出演奏者动作的震颤。 而在DT990那明亮的、清晰的高频,则显得要把它们彼此分开一样;这时很多把小提琴似乎是由独立的声音颗粒构成的,似乎手指一拈,就能把那些颗粒彼此分离开来。
我必须说明, HD600的小提琴确实比DT990好听,因为600的特质,使小提琴带着DT990所无法具备的“燃烧”一般的感情色彩。然而在另一方面,在庞大的交响乐演奏中,DT990的小提琴声却能借助于其宽度的声场、精准的定位和清晰的音色,营造出一种HD600所不可比拟的、此起彼伏的、交相辉映的气势来,这时,它的小提琴声就胜过了HD600。
4、萨克斯:《回家》。
DT990的声音到高音处变得格外尖细,声音显得格外的清晰;而HD600还保持着某种形体感、实质感、甚至光泽,单纯论清晰度不及DT990,但音乐感还是好于DT990。但DT990那冲向极致的高音,却使得《回家》的高潮章节带上了野性和狂放,那是多么富有激情的一段!
5、吉他与古琴。
然而,在我最喜爱的古典吉他演奏中,DT990以明显的优势胜过HD600。DT990的音场比600更宽,跟501类似;此时优秀的高频使更多的细节在更大的空间里得以再现。你可想而知,这种宽广的韵味比HD600那种包围、再包围的高密度声音要更优秀得多。吉他、古琴所最崇尚的 “余䪨”是什么感觉?清新与冷峻所带来的华丽之美是什么?在990中就能找到答案。
上面几首曲子在K501中,声音很宽阔,细节似乎也不缺,但高频不像前二者那样够劲儿。原因是,K501的等方面解析度均明显不如前二者,各频段细节、余韵、光泽、线条均不及。但,K501的内敛的高频,却能够使它所播放的乐曲,避免突兀、高亢、刺激。深夜,睡前,安静的枕边,我常常用K501来听班德瑞,在宽广的意境中,K501常常伴我入眠,这是K501特有的优势,而DT990和HD600显然不行,它们的高频都锋利如刀。
个人对高频的偏爱:
HD600=DT990>K501
六、音场对比
我向来是不屑于谈耳机的“声场”的。因为,我知道,耳机上不可能存在声场。好一点的耳机,头中效应减轻一点,就算不错。
DT990:左右宽度拉得很开,前后深度为0,上下高度为0,声音间距较稀疏,但细节众多,如同一幅大而精致的画卷。因此,声音具有相当的感染力;特别是在吉他演奏中,宽大的场面、清晰的声音、精确的位置再现,使吉他曲的意境得以完美的重现。当然,我甚至都要怀疑现声能否听见这么多而清晰的细节,即便不能,我也喜欢990。它给我从未有过的体验。
HD600:宽度比DT990和K501要窄,前后深度为0,上下高度为0,声音间距较紧密,音乐比较能感染人。如果发挥我的想象, 能够感觉得到HD600试图在营造一种礼堂的感觉。HD600出色的构造使我能够纯想这种厅堂感。
K501:与DT990很相似,左右宽度拉得较开,前后深度为0,上下高度为0,声音间距较稀疏,感染力较小。
简单地说,HD600、DT990、K501都只有左右宽,没有前后深度、没有高度。那些所谓三维的声场,只存在于沉醉于音乐的人的幻想之中,而不存在于戴在你头上的这个物理耳机上。
个人对声场的偏爱:
DT990略优于HD600>K501
七、清晰度对比
DT990给我以分毫毕现的清晰感。它超强的解析力,使所有音符都得以重现,而且轮廓清晰,线条坚挺。只有中频,距离稍远、结像稍弱,略带遗憾。
HD600,每个音符清晰可辨,想像力强的人会觉得在脑海中,众多声音的碎片历历在目。但音场略窄一点,音符密度很大,各声音元素的位置稍微紧点。
K501:清晰度也很不错,但细节比前二者都少。没办法,价格差一倍的东西,解析力稍逊。
个人对清晰度的偏爱:
DT990>HD600>K501
八、再补充一下关于听人声、流行的感觉。
《流淌的歌声》是一部录制非常优秀的CD,我用DT990听的时候,乐队共三人,一男站于中间、二女分列两边,三人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相呼应、历历在目、极具真实感;伴以素质极佳的重鼓音伴奏、光芒四射的金属撞击乐,我兴奋得几乎要一起唱起来。DT990听录制优秀的歌曲,能让人High到半空中。
你或许还可以再试试《黑鸭子》演唱组的三姐妹无伴奏合唱,她们三个人就站在你的前面和左右,嗓音婉转,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你觉得,她们三个在为你而唱,她们三个都是你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