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最近硬件杂志一篇文章,谈到的是韩系TN和台系TN面板的不同之处。
韩系面板就一定好过台系面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经常能在各大显示器论坛上发现这样的帖子,“大家注意,某品牌某型号的LCD在2007年5月以后出厂的换成奇美面板了!”,“如何识别某LCD所采用的是三星面板?”,“采用三星面板的某LCD就是要比换屏后的好!”……总之都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就是同型号的LCD也存在着采用不同面板厂生产的TN面板的情况。在已实现全球求购的今天,一个品牌拥有多家面板供应商是很正常的,即使像三星这样本身也有面板厂的品牌,也会与其他面板厂简历供求关系。但通过消费者在论坛或其他途径的反馈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关注的并不是换屏本身,而是关心产品从哪个厂商的面板换成另一家厂商的面板,这其中将韩系面板换成另一家厂商的面板,这其中将韩系面板换成同样规格的台系面板最为这些消费者不满。比如三星或LG的某款显示器,上市之初采用的是自家的面板,但随着价格的下降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后换用成本更低但规格相通的台系面板。这时就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这样的印象——产品价格降低了,所以换成了便宜的面板——而他们也将便宜等同于与性能的降低。看看消费者的归纳吧!——友达面板更容易有坏点;换屏后显示效果变差了;三星面板是完美屏的机率更大,细节表现和色彩还原度更好……
具体显示器测试过程不一一上了,最后得出的结果也是意料之内的,结束了多想客观数据测试与最后的主观体验,我们在每项测试的结果分析中看到最多的无疑是这样的字眼——“两款面板没有太大区别”、“它们再次打成平手”——虽然在某些测试中,如亮度均匀性方面三星面板有一定优势,而可视角度上奇美面板表现更好,但从整体客观测试以及实际应用体验的结果来看,这样的差别都是在可忽略的微小范围内。
那为什么一直以来,许多消费者都会有韩系的TN面板好于台系的TN面板的认识呢?抛开一些特殊的情况,在大多数TN面板规格相似的情况下,我们推断这是由于不同LCD厂商对产品的默认出厂设置不一,加上用户购买后对其采用了不通的调校方法,从而导致了采用同样面板的LCD也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显示效果,再加上此前所讲的换屏一般是从韩系面板换成台系面板,而换屏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降价。长此以往,就会让消费者产生韩系面板的显示性能要好于台系面板的观念。
那么在目前TN面板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选购LCD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最关键的还是要明确自己的需求,选择能在各方面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要经常进行游戏、电影应用的消费者,应该更多考虑23英寸、23.6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LCD,尽量选择带HDMI接口的产品,这样能实现更多游戏机和高清设备的扩展;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办公人群,点距大的LCD将更适合他们……
显示器除了三星 LG,还有明基、优派、冠捷、长城等等很多可以选,何必盲目追韩系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