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kxd 于 2012-2-26 23:13 编辑
0.0序章 随谈
近来无事,加上工作环境特别嘈杂,想弄一个给力一点的降噪耳机,本来看好BOSE Q3,之前也在实体店试听过,降噪效果和音质均还不错。但无奈网上坑爹货太多,转过来看见天猫上有6XX卖这货,加上本来对华硕印象还不错,一直以来都比较喜好它的板子,上一次华硕玩票搞的老虎卡也还挺有特色,就果断入了。
Warning: 接下来的图片和体验都即将坑爹,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1.0 开箱
拿到手就这个样子,话说,这东西在实体店反而不好买,问了好几家华硕专卖,都必须预订。
顺便插一句,这货拿来外面除了一个顺丰的封口袋里面就直接是这个样子,确实包装得不到位。
外包装手感挺好的,也很厚实,可以看出华硕在这款耳机上还是挺用心思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在推这款耳机,或者是在国内推的力度不大吧,宣传什么的几乎没有。大家知道的都是玩家国度的主板,还有知道老虎卡,甚至那个森海PC350套装的,反而他自己推出的耳机没啥知名度。
书页式设计可以让用户直接看到里面,倒是最近鼠标界很流行的包装。只不过与鼠标可以直观体验大小和握感相比,在这里用这个似乎没有那种直观的感受。整个盾型的便携盒还是不错的,看起来非常有质感,厚度也不错,感觉应该能够有效的在旅途的颠簸中保护耳机。
拉开盾型便携盒子,主角就出现在眼前了。我看到的第一感受是,大,我了个去的那么大。我自己有一个SONY降噪耳机,也挺喜欢BOSS那个Q3,但是看到这货就完全颠覆了我对降噪耳机的概念吧。整个耳机打开以后,直观感觉是比森海HD555不相上下的感觉。虽然我觉得这种大对隔音效果会有提升,但是由于被若干大耳机压顶的经历各种不好受,心理还是不免纠结了一番。在加上金属头梁,似乎让我觉得这又是一个大笨钟? 好吧,原谅我这不给力的手机拍的图吧,本来想拿单反给大家上些比较清晰的图,奈何各种不便,只能看下次有没机会了。 ————————————以下即将无图无真相,纯属个人体验———————————————— 2.0 主观感受 这款耳机的各种部件都是分离的,上图里面那个塑料袋子里面就装的是音频线,塑料袋旁边就是可拆麦克风。在连接过程中,我感觉这款耳机的音频线最大的特色是:肤质!没错,就是肤质。本来是塑料的感觉,反而感觉滑滑的,在鼠标上常见这种材质却没想到能用在线材上。不仅是线材,盾型便携盒也采用了类似图层,但是手感没有线那么好,或许是为了照顾那些线会跟身体接触的朋友(雾)? 整个耳机戴上以后,重量适中,没有那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当然也不至于羽量级那么轻,感觉尚可。让我比较满意的是,这货可能因为体积也蛮大,给用户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来放脑袋,整个头梁的设计也比较开放,而且得益于全包围式的耳罩,所以也没有设计较强的力度使耳机紧贴在耳朵上来加强降噪。但是,整个耳机的折叠处相应较松,虽然能感觉到有齿状固定,但是还是比较容易折起来,在佩戴的时候需要注意下。 既然是降噪耳机,肯定戴上时要体验他的降噪效果。由于我的工作环境非常嘈杂,基本上长期较高分贝的噪音,所以对降噪的要求会相对苛刻些。在戴上耳机后,从被动降噪,即声音的隔绝上来看,感觉还是不错。相对小的声音基本能隔绝开,能够达到的程度差不多是在面前说话不容易听见的感觉。这种程度相对于一般耳机,差不太多。打开主动降噪开关后,整体的隔音感开始体现出来了,周围环境的人音声基本听不到了。而在噪音中,也确实像它画出的响应曲线一样,对高频的噪声消除效果较好,比较低频的则还是能听见,不过有一定的抵消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开启降噪开关后对耳朵将产生一定声压,刚佩戴的人可能会不习惯。我是由于常戴,所以较快的就习惯了,但是这样戴久以后还是会觉得不怎么舒服,想取下来休息一段时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耳机的音质了,基本上我拿到也没听太久,自然也不比煲开的耳机。加上我在办公室也不玩FPS类游戏,对定位这方面没有体验。不过感觉这耳机(没开降噪开关)听起来比较浑厚,有时低频听起来较模糊的感觉。声场也不开阔,至少对与一个采用40MM单元的耳机,声场的体验是不怎么好。用来听音乐开电影什么的,感觉一般般,电子味比较重,这个现在也不敢断言。只能谈谈第一印象。倒是开启降噪开关后,声音尤其是人声的味道反而出来了,各种不理解中……。 3.0 总结 作为华硕第一款游戏+降噪耳机,按道理挺有卖点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连他们自己都打入冷宫。经过自己一个星期的使用,感觉降噪方面还是不错的,游戏嘛,马马虎虎吧,或许是两者结合但是没有将两者发挥到更高的境界吧。个人感觉是,这是一款做得蛮用心的耳机,至少比某些冷饭来得有感觉。性价比嘛,不知道怎么说,跟游戏耳机比较,好像是有点贵,跟降噪耳机比较,好像又太便宜了。或许这种纠结,也是它冷场的原因吧。 不过,我个人现在还是挺喜欢这个耳机,对我很实用吧。跟我用了很多年的华硕笔记本似乎相得益彰了?(^-^),从这款耳机里,也可以看出华硕期望进入这一领域的一些想法。也期待华硕能继续发布更多音频设备,至少这款耳机会给我再去试听他们的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