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测]
纯回忆,G3拆开之后所想...
13
9003
楼主

本帖最后由 ffox 于 2014-8-25 19:42 编辑
昨天手机上看了大婶的一个帖子前因后果娓道来很有见地,有感年前拆了G3,换了微动,我也寻思回忆一下,和大家分享下,别嫌我啰嗦哦,孔明也说了:"蜀(鼠)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引言: 因为新买来的G3的按键左键压力大,感觉不干脆+键程短(相比金环和铜斑),于是乎决定置保修于不顾拆开换微动,换的是明基的无双游侠套装的微动(按键感完美,也只就有这个可以换,想想过年快递不干活就不TB微动去了,本来想换铜斑的右侧键的,祼微动按下发现比G3的10M还要硬,换上去岂不是要更硬了- -!)
先说下拆开的情况:左右键的微动10m的,连滚轮键也是一样长方形的10m,左右虽然型号一样,但是左微动绵、不干脆,右键比它好(我用指甲感觉的),压力几乎一样,这两个祼微动不一样也许是个体原因吧。两个侧键是那种小圆点,没外壳的,定制的吧,目测和微动的高度不一样(原先互换右侧键与左键的希望破灭= =!)。。引擎6006没错,咋地主板上的PN码和外壳底下的PN不一样~;因为布局的关系左微动靠左上角,而且是斜放的,用直棒子横下中心点位置要比右微动的位置靠前一点。换上以后呢,在G3上还是觉得左键比右键硬, 奇怪呀明明在明基上两个按键是一样感觉,两祼微动型号一样用指甲体会也一样的在G3上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那时想了下就先推一个结论:
关于G3的按键为什么左键比右键硬:个人觉得就是因为左微动位置靠前了一点,再加上食指要比中指短、按的位置要比中指靠后~。。容我细表,有这么一个规律:左右按键越是按在前面按越软,越靠后压力越大,G3如此,手边的铜斑也是如此,应该绝大多数鼠标都如此吧,俺物理不好打个比方吧,这个原理就像掰个夹子越在后面尾端按压越是省力,如果在靠近支点(夹子的弹簧轴心)的地方越是吃力。。所以呢假设在G3这货身上左右微动是一样一样的,因为左微动靠前了,要获取和右键一样的压力感受,食指必须比中指按得前面一点,而事实是食指短,非但不能前面还要靠后一点的!so,明鸡上的两个微动本来一样的换上G3,还是觉得左键硬。。。。。
再结合形状说说,先穿插说下我的用鼠标习惯:趴鼠,后面的手掌边缘支撑在垫子(桌子)上(其实也是桌面边缘了),手掌自然地趴在鼠标的后半部分,双指搭在两按键上,咳咳早年养成的习惯,总希望鼠标的屁股能扁平一点好让我趴,前面按键的高度呢最好稍高一点好让我搭上,(因为太低的话势必弯曲两手指式又成了抓鼠形,对趴鼠一族来说是不舒服的)所以我有时甚至会幻想狂蛇和G9X的外壳前后倒过来就好了- -他俩的屁股太鼓了不好趴!俺喜欢后面扁平点前端倒可以高点的,哎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不多吧?so,现在我是习惯金环了,刚买来的时候也有点不习惯觉得屁股有点鼓(比狂蛇好多了),现在金环和铜斑都半趴半抓吧,但我骨子里还是纯趴鼠流,希望找到一个让我趴得最舒服的鼠。。。。 哎闲话不说了,再说回G3,G3不是不可以趴,但因我17.5cm的手、手掌后边缘要支放在桌面上的,这样食指指腹只能自然地够到滚轮轴心线的后方一点,别小看这一点,前面说过了这一点加上里面的微动靠前一点相比同样微动的右键按压力度大、硬了,(中指指腹自然位置在与滚轮齐平,按起来就轻松不少)。。。。。虽然如此,左击按压力度大但是得益于换上的微动干脆利落,回弹坚定,前两天打魔兽有所适应。。。其实觉得G3挺适合抓鼠的,因为两按键的位置比较低,适合中指和食指弯曲成爪,而且依靠手指弯曲的程度使得指腹在按键上前后调整----以获得自已喜欢的按键力度!而杯具对我这个个例类型的趴鼠流派来说一来手腕处要贴放在桌子上的,二来手指不够长,可供食指指腹在按键上调整的前后距离就小了,除非某人的趴鼠流派是手腕可悬空,这样你想怎么趴都行!
再谈谈按键(主要是键程的话题)。我玩的最多是RTS(war3 2V2),平常要频繁地点击左键,所以呢希望左键可以软点,或者和右键一样压力也行,但两个键呢都要有明确的键程感和干脆度(或者说回馈力?)废话不多说(这句也是废话),先提一个当初有关键程的疑问:为什么原先在明鸡身上的微动换在G3身上键程就变短了一点?(虽然是一点,但是能感觉到,这点差距就像狂蛇、G3(短)对比金环和铜斑(相对长)的键程能感到差异)借用小沈阳的话: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一开始也冏得我里焦外嫩,仔细看下再次大胆地推出结论(这个没经过严密和淫荡的论证不一定对,欢迎大家指正):因为按键下和微动接触的柱子(简称按键柱吧,貌似有个领导叫孟建柱?)的末端的横截面大小不一样!例如明鸡的那个和铜斑的孟键柱sorry按键柱的末端是一道细杠,和微动上的小横杠(就是凸起小开关了)十字交错地接触,二杠相交接触面积只有一个点,按下去比较轻灵,因为受限面积小了,这里定义一下受限面积是指:按键柱末端上除开和微动小横杠接触的部分、且按下去和微动外壳表面接触的部分,理论也就是这部分受限面积的最低点和微动外壳表面一接触,就按不下去了,使得键程也到了终点了,个人觉得受限面积小有助于提高一点键程。而反观g3,他的按键柱的末端横截面就是个正方形(面积大多了,把整个微动的小横杠都覆盖住了,也就是说微动的小横杠周围全是按键柱的受限面积,这样按键柱很容易卡压在微动壳子上表面某一点的上而阻止微动的小横杠继续向下一点,这时微动开关已触发,但键程感到短了点。。。嗯,讨论的前提还是同样的微动。。。小结一下:按键柱末端面积大(如G3的正方形),受限面积也大,柱头耐磨损(G3这点是罗技稳重风格使然?),键程会相对短点;按键柱末端面积小(如胶条蛇的小细杠),受限面积也小,柱头不耐磨损,键程会相对长点~
好吧讲得有点多,真是powered by duscuz!总结一下讲的就是2个问题:同样的微动为什么软硬不一样 和 键程不一样 分别给了2个推论,如果正确的话可举一反三适用于绝大多数鼠标.。.。。.第2个论断不知道靠不靠谱,有待验证,望大家轻喷及斧正...
最后作为菜鸟问大婶们2个问题:1、拆微动 你们是怎么拆?一开始我用的是手动的几块钱的那种吸锡器,表面能吸干净,但是孔里面还有残留的锡所以还是拔不出来,(或者是因为孔太小?)无奈只好再上锡,同时加热三个点但是我手速没那么快,结果是左边拔出点再右边拔出点慢慢拔出来太废事不提。。。不知道用那种TB上的吸锡线拆起微动来好用不,要不就是是那种电热的焊吸两用的怎么样?多少钱一个搞定? 问题2:我换上去的那个明基的的微动是什么牌子的吖,手感真的很好,下面上这个微动的图,像素渣莫怪,别看图上的小横杠是白色的,其实是灰色的...
...attachimg]289684[/attachim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