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资料] [转帖]ESReality MouseScore 2007全文翻译

7 7797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9-3-4 12: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1

ESReality 鼠标评分2007

作者:Sujoy
翻译:iamaqy


Page 1: 对鼠标进行基准测试
Page 2: 多大才够?
Page 3: 基准测试设备
Page 4: MS Wheel Mouse Optical 1.1a
Page 5: MS Intellimouse Explorer 3.0
Page 6: MS Intellimouse Explorer 4.0
Page 7: MS Laser Mouse 6000
Page 8: MS Habu Gaming Mouse
Page 9: Razer Krait
Page 10: Razer Diamondback
Page 11: Razer Copperhead
Page 12: Logitech MX300
Page 13: Logitech MX500
Page 14: Logitech MX518
Page 15: Logitech G1
Page 16: Logitech G3
Page 17: Logitech G5
Page 18: Creative Fatal1ty 1010
Page 19: Creative Fatal1ty 2020
Page 20: A4tech X7 X-710BF
Page 21: 对比
Page 22: 鼠标评分最终结果2007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1
第1页 对鼠标进行基准测试

为什么要对鼠标进行基准测试?

自从Quake游戏96年首发我一直使用鼠标玩PC游戏。我是那种对游戏对战十分认真的人,当Quake 3成为PC电子竞技联赛第一游戏时我也曾一度玩得很专业。经过这些年我已历经上百种不同款式的鼠标,甚至还得到一家鼠标制造商的赞助,他们曾把我的照片和认可签名印在了他们的某款产品包装盒的背面。但以我所有的那些经历来评价鼠标性能的表现决不是个好办法。我们已经放弃了评论家仅凭感觉和感受就对一款鼠标投出赞成或否定票的做法。由于我所受教育在自然科学方面,所以像这样的评论会让我口中感到有种酸腐的味道。而评论者仅在短暂的使用时间内即凭自己对各款鼠标产品所产生的感受进行主观评价,这样做是非常不合理的,对于确定鼠标的性能表现到底有多好也无任何帮助。

今天市场上有大量用于电脑游戏的鼠标。有很多产品已经获得了一些专业电子竞技小组或者知名游戏玩家的认可推荐。随着更诱人的奖金投向那些超出以往任何规模的游戏大赛,专业的电竞对战还在不断发展着。在这些专业的电子竞技事件中,你如果留心关注一下,可以看到至少会有一家主要的鼠标厂商特地前来炫耀他们的产品。甚至就连那些正由各大公司发布的鼠标垫也在表层技术上被做了面向专业电竞的高科技处理。

在当前以性能为王的大环境下,如果认为不通过专业测试即可对一款鼠标产品的性能表现进行评价的话,实在荒唐透顶。让我们设想一下用同样的方法来评价最新发行的显卡吧。未经测试,评论人将不得不先载入他们最喜欢的游戏,然后采取点评该显卡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杀伤数的办法来评价。而且你也无法比较NVIDIA卡 和 ATI卡之间除封装质量之外的各项性能的优劣对比。未经测试,显卡的评论将毫无意义。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忍受那些用类似我们刚刚提到的这种毫无价值的评论方法而对鼠标所展开的评论呢?

我已经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测试系统,它可以测试和对比鼠标的原始性能表现。如果你正在考虑买个新鼠标,如果不看看ESReality MouseScore,你或许会感到遗憾。



我们能测试什么?

完美控制(或完美控制度)
当你在一款FPS游戏中移动鼠标,其结果是转变了你的视角,还有在即时战略游戏中移动鼠标,或者还有些诸如像旋转一辆坦克的跑塔等也是如此。在每一种情况中,重要的是鼠标应该按比例进行移动响应。如果你缓慢地移动鼠标,你希望可以慢慢地变动视角,或者指针能缓慢地翻滚画面。如果你想更快地变换或者让指针飞快地划过屏幕,你会快速移动你的鼠标。如果有人在游戏中在你身后匍匐前进,你会让自己的鼠标做一次较大幅度的晃动,以便能很快地面对你的对手并实施还击。理想的鼠标响应应该是直线式的,在这种状态下快速移动两次鼠标即可产生相应次数的屏幕动作。我将完美的控制定义为鼠标能以最高速度响并完成应该执行的准确动作。

失控速度(失灵速度)
挑选一款鼠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你停止移动并决定让鼠标在你操控下能进行下一次高速移动之前,鼠标所能提供的最快处理速度。我把这叫失控速度或失灵速度,它会使鼠标失控,实际上是停止了工作。当你以超过失灵速度晃动鼠标时,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你既有可能会停在一个随机的方向上观看,也有可能发现你根本就没转动。所有光电鼠标都必定有个失控速度,所以我们希望失控速度要尽可能地达到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高速。

DPI 每英寸点数
对于一台打印机,DPI(每英寸点数)将告诉你打印机能以多大的清晰度来完成将打印信息从电脑转移至纸面上的任务。对于一只鼠标,DPI值可以告诉你鼠标能如何将你手部的移动细致而准确地传达给电脑。那么是不是好像更高的DPI值在理论上意味着一款鼠标就会更好呢?在你跑出去要买个最高DPI值的鼠标前,我们应该仔细地考虑一下,其实当一台电脑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主要是在显示那些由像素组成的图像时,到底多大的鼠标DPI值才是实用的。我会在下一页稍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2

第2页 多大才够?

为鼠标建立详尽的测试固然非常之好,但我们到底需要一款鼠标的性能表现力能提供多大呢?如果一款鼠标设计生产得不够好,难道我们也不用顾虑诸如最高速度这样的事情吗?本页我想估算出多高的性能才满足我们的需求。

如果你还没见过顶级玩家的表演,请先观看 mew_playing_06.avi (http://www.esreality.com/files/movies/2006/mew_playing_06.avi),你能看到mew(来自芬兰中部地区塞纳约基市的电竞选手)沿着一幅地图做了一些实际的奔跑动作。视频中显示的屏幕效果和他在电脑前控制是一样的,所以你能看到他为实现所需的动作要以多快的速度移动鼠标。他胳膊上的袖子有一段光滑的布料,能够降低他手部的摩擦力。这段视频里,mew用的是一只500赫兹的MX300的鼠标,他为完成一个360度的回转移动了55厘米。

最高速度
当一名玩家移动他们的手部时,就是在移动他们的鼠标。鼠标需循迹移动并准确地将移动轨迹反应到屏幕的移动上。我们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游戏中玩家希望鼠标在移动时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是多少?”

大多数游戏在设置里允许你改变鼠标的灵敏度。这就意味着你能调高灵敏度以便只是一次幅度不大的鼠标移动便足以产生一次很大的响应,或者调低它以使你不得不将鼠标推出很远来实现预期的结果。每个人有自己的灵敏度喜好,但是我将把它们统一概括为高、中或低。

高灵敏度:最高速度是每秒0.5米
高灵敏度玩家在游戏时不想把鼠标移动很远,所以他们只需要小些的鼠标垫就够了。但他们必须握牢鼠标,因为最轻微的移动都可能在屏幕上产生角度很大的扫视动作。高灵敏度玩家不需要太快地移动他们的鼠标。

低灵敏度:最高速度为每秒2米
这部分玩家希望拥有一个巨大的鼠标垫,因为他们每一次移动都要经历一次胳膊的横扫。很多顶级的CS专业玩家使用的都是超低灵敏度。当他们想转个180度时,这个动作通常要让他们的胳膊做两次大幅度的横扫,而且他们的动作还要尽可能地快。低灵敏度玩家可以非常快的速度推动鼠标,达到2米/秒,有时甚至还超过这个速度。

中灵敏度:最高速度为每秒1米
该类玩家介于前述两者之间,多数玩家应归入这一类别。他们能在标准大小的鼠标垫上游戏,但是更大的鼠标垫会在游戏时更感轻松舒适。中灵敏度玩家有时会以极快的速度移动他们的鼠标,但速度还不至于达到滑稽可笑的地步。

还有一群使用甚至更低灵敏度的玩家,举个例子,他们转个360度就要让鼠标移动整整一米(40英寸)的距离。我认为这是很极端的,但这部分情况应该被统计进来,因为这样得出的测试结果,会包含一些超乎你所能想到的最快速度。

解析度(DPI)
新发布的游戏鼠标趋向于具备很高的DPI数值,但多大的DPI才是游戏真正需要的呢?更高的DPI显然看上去更好。像一辆汽车上的方向盘,你期望在旋转时可以对它进行连续平滑的控制。不同之处在于游戏的图形是由像素组成的,它不是真实世界不需要更多细节进行描述。在有些点上没必要使用太多的像素,因为实际的瓶颈来自于屏幕。但是多大的DPI就够了呢?

我将用一个FPS类游戏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你在一个分辨率为1024*768的屏幕上游戏,我们能粗略地计算出进行一次360度的完全水平旋转中包含的像素数。我们用横穿屏幕的像素数乘以4(以每个屏幕大约为水平90度的观察角度计算)

360度所含像素数目=1024*4=4096

现在我们需要计算出我们为实现这个360度的旋转需要让鼠标移动多远。这个距离会根据玩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为要达到相同的旋转效果,改变游戏灵敏度时会改变鼠标移动的远近距离。我们将通过计算像素总数除以距离总长(用英寸)而得到到底要多大DPI值才有实际意义这样一个大体概念。

高灵敏度:360度经过了0.1米(4英寸),大致需要1000 DPI

中灵敏度:360度经过了0.25米(10英寸),大致需要400 DPI

低灵敏度:360度经过了0.5米(20英寸),大致需要200 DPI

在进行3D游戏时,当屏幕变化以前你并不需要翻转哪怕是一个像素,这是个明智的思考办法,可以用来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拥有再多的DPI解析度也无法继续发挥作用。我们发现,如果你设置低灵敏度,那么标准的400 DPI鼠标已经足够应付了,但有时更高的DPI值能改进游戏性能。如果将游戏设置在高灵敏度上,并且在一个尺寸为2560*1600的巨大屏幕上游戏时,我们的公式表明理想的鼠标解析度是超高的2500 DPI !

评分

参与人数 1 +25 收起 理由
drocee + 25 虽然帖子有点老,还是鼓励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09-3-5 14:42 只看该作者
字好多;mm2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09-3-4 12:28 只看该作者
既然转过,那就不贴了
deathadder发布后作者也对它进行过测试
性能完全压制原帖里所有鼠标

蝰蛇
完美控制3.92米/秒
失控速度4.40米/秒

附带其他鼠标的测试结果,估计大多人只关心这个吧
罗技 MX300
完美控制:1米/秒(40英寸/秒)[3.91米/秒(154英寸/秒)@ 1000赫兹]
失控速度:3.91米/秒(154英寸/秒)

MX 500
完美控制:1米/秒(40英寸/秒)[3.91米/秒(154英寸/秒)@ 1000赫兹]
失控速度:3.91米/秒(154英寸/秒)

MX 518
完美控制:2.03米/秒(80英寸/秒)
失控速度:大于4.5米/秒(177英寸/秒)

G1
完美控制:1.68米/秒(66英寸/秒)
失控速度:3.3米/秒(130英寸/秒)

G3
完美控制:1.3米/秒(51英寸/秒)
失控速度:1.35米/秒(53英寸/秒)

G5
完美控制:1.3米/秒(51英寸/秒)
失控速度:1.35米/秒(53英寸/秒)

双飞鸟X7
完美控制:2.23米/秒(88英寸/秒)
失控速度:2.23米/秒(88英寸/秒)

[ 本帖最后由 toolv 于 2009-3-4 12: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09-3-4 12:24 只看该作者
雷蛇 Razer金环蛇

价格:29英镑
尺寸:120mm x 60mm x 33mm
外形:对称式
按键:3个
滚轮:垂直式
感应器:光学(红外线)
解析度:1600 DPI
USB频率:125赫兹

金环蛇带有3个按键,锁定即时战略和角色扮演类游戏玩家,是雷蛇Razer家族中最简化最便宜的一款鼠标。具备1600 DPI的光学感应器,采用红外线替代传统的亮红光线。设计上采取了特大号橡胶按键以及半透明的边沿和滚轮透射出微光的效果。这是一款瘦小的鼠标,左、右手持鼠均可。


金环蛇可供炫耀的特殊功能部件是Razer宣称的超级响应按键,它们是专为一些游戏中需要的连续快速点击而优化设计的。其销售广告语描述说这些按键能实现每分钟1200次的动作响应(APM-作次数/每分钟)或者直白地说就是每秒20次。



Razer金环蛇响应图


有个情况在响应图中突显出来,金环蛇的响应特性有着严重的剪切现象。但注意一下图表的递进部分。完美控制可直达到一个巨大的数量——1.78米/秒(70英寸/秒)。这比其他任何迄今我已测试过得鼠标都要好。我尝试对金环蛇超频来观察它是否能弥补这种剪切式的响应现象,然而鼠标在1000赫兹频率下工作时响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在到达响应峰值后,金环蛇继续欢快地工作着,直到速度着实令人吃惊地达到了3.84米/秒(151英寸/秒)时才进入失控状态。实际上为测试这只鼠标并且达到这样高的速度,我不得不建造了一个更大的特殊皮带轮。这超越了以前我所能想到的一只极快晃动的鼠标的速度。实际上没有玩家能始终让金环蛇飞快移动直至令其失灵。

经过测试这款鼠标达到了1600 DPI的预期值。

Razer仅用光学感应器就制造出一款真正令人倍感奇幻的鼠标,无论你以多高的转速旋转它都不会失灵。其完美控制的范围也非常优秀,虽然它的峰值是1.78米/秒,之后你会感觉到负加速度。这款具备1600 DPI的鼠标战胜了微软大多数同为高游戏灵敏度玩家设计的各款型号。对于时尚的局域网游戏聚会的电竞玩家,金环蛇外形迷人,能够打包并入一套最佳的高质量游戏套装中。

Razer公司宣称这只鼠标是经优化特为习惯快速点击鼠标的玩家而设计的。但因为我所做的测试没有检查鼠标按键性能这一项,所以我无法确定这款鼠标的按键是否具备其真实性能,我也无法和其他鼠标进行对比。这些按键没有给我任何特殊的感觉,使我觉得它们会有什么不同于其他我测试过的鼠标,但即使它们是那样,我也不愿意在没有坚实证据的情况下得出任何结论。我从没觉得一款鼠标上的按键会阻碍我快速点击,难道真的会有一种情况能展现它们的用武之地,就是你能每秒点击20次吗?直到将来我有必要研发一部能用于严格测试鼠标微动开关的设备之前,我是不会释放出任何关于按键的结论的。

完美控制:1.78米/秒(70英寸/秒)
失控速度:3.84米/秒(151英寸/秒)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10

第10页


雷蛇Razer响尾蛇

价格:30英镑
尺寸:120mm x 60mm x 33mm
外观:对称式
按键:7个
滚轮:垂直式
感应器:光学
解析度:1600 DPI
USB频率:125赫兹

Razer响尾蛇是雷蛇Razer在市面上销售的第二款光电鼠标,与金环蛇定价相似,但在侧边有4个按键。

Razer响尾蛇的外壳有点透明感,能让你瞥见内部的电子部件,插上鼠标后能通体点亮整只鼠标。像微软的Habu响尾蛇那样,边沿轨迹沿着鼠标一直延伸并围绕鼠标的后部,两个按键同时链接在单一的一个按键柱上。这意味着你必须按住按键柱的前部才能控制前面的按键,要控制后面的按键就必须点击按键柱的靠后部位。同其他Razer鼠标一样的特大号橡胶按键是这只鼠标的主要特征,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外观。


Razer响尾蛇的响应图


响尾蛇的响应图很接近金环蛇。鼠标具有同样的完美控制,上限范围达到1.78米/秒(70英寸/秒)并在之后达到巅峰。我试图超频USB口,但这无助于改变它的响应巅峰。然而用我的基准测试装置令其甚至达到该设备的最高速4.5米/秒时,我确实根本不能产生响尾蛇的失控状态。这意味我无法为此鼠标找出失控速度。我已说过,4.5米/秒是个巨大的速度,一名玩家无论怎样游戏都将无法达到这种速度!像金环蛇那样,无论你对它做什么你都无法使响尾蛇失控,除非把它探出一辆驰骋中的汽车车窗。

测量出的解析度从响应图的斜坡部分直到1600 DPI,满足预期值。

特殊的按键对那些喜欢对鼠标施加大量控制的玩家很方便,但我不太喜欢在它们在侧边板上的位置。除非需要偶尔点击侧边的按键,否则掌控这款鼠标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个人特别喜欢金环蛇,因为它的侧边没有那些我可能偶尔才会点击到的按键。但如果你游戏时需要这些按键,那么在你买回一款之前,响尾蛇很值得你测试一下,以便了解在你不需点击侧边按键时是否也能控制好它。

类似金环蛇,这款鼠标无论对高、低灵敏度玩家来说,其性能表现都有如梦幻般的优异。低灵敏度玩家在理想的高速移动中能得到完美控制,而高灵敏度的玩家也能得到高达1600 DPI的解析精度。这款鼠标以其性能表现可称为全能冠军,其观赏性和足够的按键足以赢得任何玩家的满意。

完美控制:1.78米/秒(70英寸/秒)
失控速度:4.5米/秒(177英寸/秒)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11

第11页


Razer铜斑蛇

价格:47英镑
尺寸:120mm x 60mm x 33mm
外形:对称式
按键:7个
滚轮:垂直式
感应器:激光
解析度:2000 DPI
USB频率:1000赫兹

Razer当前出品的旗舰产品就是这款铜斑蛇。同时基于和响尾蛇同样的外壳设计,铜斑蛇的主要特征是脉动的Razer 标志伴随其外观强悍的按键一齐出现在侧边板上。外壳虽然是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但是黑色橡胶材质的滚轮、边条和标志都令人印象深刻。


响尾蛇与铜斑蛇之间最大的区别当然是新式的激光感应器。其被吹嘘为是超越光电鼠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在游戏时使用铜斑蛇鼠标能直接调整其解析度直到最高2000 DPI解析精度。用微软的各型鼠标测试我已发现激光感应器是在更高的速度时会失控,所以我对了解铜斑蛇是否能阻止这种趋势产生了的兴趣。

Razer铜斑蛇响应图

实际上铜斑蛇的结果比微软的Habu响尾蛇更糟糕。完美控制只达到0.83米/秒(32.5英寸/秒)并在0.85米/秒(33.5英寸/秒)时就到达了其失控速度。为了保证读取的数据不被任何可能的意外提拉动作所扭曲,我再次确认了我确实将鼠标夹牢并与鼠标垫自始至终保持了良好的接触。

对于高灵敏度玩家而言,当他们未必想用那种速度晃动鼠标时,低范围的完美控制度将不是个问题,但对于那些喜欢低灵敏度的玩家来说,这款鼠标会令他们失望。类似于响尾蛇,它的侧边按键位置照我的观点看属于很糟糕的布置。如不需要偶尔点击按键的话铜斑蛇很难掌控,最后为了能不间断地游戏我不得不放开他们。

完美控制:0.83米/秒(32.5英寸/秒)
失控速度:0.85米/秒(33.5英寸/秒)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09-3-4 12:24 只看该作者
测试
非常老的贴了~

已经有人转过了的说~  并且说实话这个评测的一些结论还是很有争议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09-3-4 12:23 只看该作者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7

第7页


微软暴雷鲨6000激光鼠

价格:50英镑
尺寸:125mm x 70mm x 36mm
外形:对称式
按键:5
滚轮:垂直式
感应器:光学
解析度:800 DPI
USB口频率:125赫兹


微软暴雷鲨6000激光鼠在我的测试中是第一只激光感应式的,所以我很热切地希望得到它与其他光学鼠标的较量结果。鼠标侧面的广宣词声称该产品是由“玩家为玩家设计开发的”。那么就让我们对那些玩家是否真的对这款鼠标下了很大的力气来一探究竟吧。

外壳以深灰色塑料制作并将更多的暗灰色用于侧边。取消了左边的两个按键,取而代之的是这只鼠标采用了每边各有一个按键来实现对称式设计。激光未产生任何可见光,身上也没有LED光源,所以工作时鼠标始终不发光。尽管由一个更具魅力的半透明橡胶制作的滚轮取代IE4.0的可倾斜式滚轮,微软暴雷鲨6000激光鼠仍然还是延用了传统的滚轮。淘汰了微软的标准400 DPI,该产品采用800 DPI的规格。


微软暴雷鲨6000激光鼠响应图


在这幅图表上裁剪再次立即出现,显露出极可能是一款带8位缓冲并运行在125赫兹频率上的产品,这与极动鲨和银光鲨IE3.0十分类似。这只鼠标能达到15800次/秒的最高响应值并且无法再继续走高。我的图表表明其完美控制度仅达到0.5米/秒(20英寸/秒)。该鼠标的负加速度以极快而剧烈的速度突发出现。

当我在计算其解析度时,我得出了800 DPI的预期值。


鼠标在1.07米/秒的速度时并没有衰减周期而是在该速度上突然减慢直至停顿。这使失控速度出现在1.07米/秒(42英寸/秒)上。对比微软的光学鼠,它在低速度上就到达了完全停止工作的状态。这表明任何低灵敏度的游戏设置都将无法很快速地翻转,当你尝试操作屏幕动作时你会发现自己被不断地黏住。


在测试时我注意到微软暴雷鲨6000激光鼠只在和鼠标垫直接接触时才能正确循迹,所以我很谨慎地确信了鼠标已经被夹紧并使它能与鼠标垫一直保持接触。我对先前已测试的光学感应器较少在意其与鼠标垫的高度问题,甚至上浮几个毫米都能工作。

图表的倾斜直线部分(达到0.5米/秒)测量出该鼠标800 DPI的预期值。


假设为8位缓冲,USB口轮询设定为125赫兹,理论上讲完美控制度的最高限应该在:127 * 125 = 15875 次/秒。在800 DPI解析度下,速度转变为0.52米/秒,恰好与我的图表相匹配。

我又试着将USB口超频到1000赫兹以提高它的性能。


微软暴雷鲨6000激光鼠响应图(1000赫兹)


在超频USB口后微软暴雷鲨6000激光鼠具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性能提升。由于比其他鼠标提高了DPI值,这种性能的提升尤其显著。完美控制度现在可一路直达1.07米/秒(42英寸/秒),并于该值后我们达到了失控速度。

这款鼠标的低失控速度将它与那种可以值得让任何低灵敏度玩家认真对待的工具划清了界线。双倍的DPI值对比其他微软鼠标而言,对那些使用中、高灵敏度的玩家更有帮助,但实际上只在800 DPI值上交替使用中、高灵敏度是很难判断它们之间的区别。

完美控制度:0.5米/秒(20英寸/秒)[1.07米/秒(42英寸/秒)@ 1000赫兹]
失控速度:1.07米/秒(42英寸/秒)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8

第8页


微软Habu响尾蛇游戏鼠

价格:40英镑
尺寸:128mm x 70mm x 40mm
外形:右手持握
按键:7个
滚轮:垂直式
感应器:激光
解析度:2000 DPI
USB频率:1000赫兹

于新近发布,Habu响尾蛇游戏鼠被对外宣称为是一款将Razer雷蛇牌鼠标的精密度与微软鼠标的舒适度合二为一,鱼与熊掌兼得的产品。Razer很早就涉足游戏专业硬件的生产,从这款鼠标身上你能看出他们的巨大影响。

外壳是流行的IE银光鲨3.0的乌黑色,按键用Razer设计的大号橡胶制成。它也有着Razer式的闪光鳍边,沿着两边一直绕到后部,鼠标插上后便不断地发出蓝色的微光。鼠标滚轮为带轮齿的传统垂直式设计,闪烁着赏心悦目的蓝光。在滚轮后面是两个按键允许调整默认的DPI,但也能再设置成其他你需要的功能。

Habu响尾蛇像IE3.0那样在鼠标左边增加了两个按键。微软还坚定地通过使用两套不同按键的模板从而将这一边做成可定制化的面板。通过按击鼠标下腹部的一个小四边形按键,侧边板即可脱离鼠标,然后你可以很快地将两块模板中的另一块更换上去。两块模板的不同之处是按键的位置不一样,一个设置的靠前,另一个则靠后。

这只鼠标的特氟伦底座很像Razer新出响尾蛇和铜斑蛇的对应部位:前端小而见棱见角,后部是大弧度的圆形。微软甚至还附送了一套备用的鼠标底座,万一原装的磨损后可用来替换。

这是我测试的第一只可变换DPI解析度的鼠标,从标准的400 DPI到最大2000 DPI。我在第二页上对DPI有过详尽的探讨,包括可变的鼠标参数是否对游戏有用的问题。我从2000 DPI的最大值开始测试。


微软Habu响尾蛇游戏鼠的响应图


完美控制速度终止在1.04米/秒(41英寸/秒)。不像微软暴雷鲨6000那样,Habu响尾蛇游戏鼠在完美控制达到巅峰速度之后便进入更缓慢的衰减过程。失控速度在1.15米/秒(45英寸/秒)。如暴雷鲨6000一样,我必须将鼠标夹紧以保持与鼠标垫的接触,因为一旦你从转盘表面提起鼠标那么激光感应器便会立即失效。

由响应图测算解析度结果为预期的2000 DPI。我尝试在鼠标低灵敏度的参数设置上重复测试。我发现除了发生相应比例的变化外,在响应图上更快的速度根本没有产生任何变化。减少DPI只是单纯地等比例降低了响应速度,但对性能全无影响。因此我未提供不同DPI值的响应图,因为除了乘以响应数量外其他的结果都一样。

Habu响尾蛇是一款拥有杰出外形的鼠标,任何习惯微软人体工程设计的人在使用这种外形的鼠标时都会有运用自如的感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手部大小和拇指位置来定制鼠标的侧面板,7个巨大的按键可按照你的想法来编程定义其功能。从2000 DPI值的名义上看,就像你已料到的那个标着40英镑的价签也很有分量一样,它是件让令人敬畏的硬件,但是其激光感应器的表现却令人失望。我的测试显示完美控制止步于1.04米/秒,同时失控速度于不久后便到达了1.15米/秒。这表明用低游戏灵敏度的玩家在用这款鼠标游戏时会遇到问题,当他们想快速转身时鼠标会达到跳跃点并产生随机的乱序移动。

完美控制:1.04米/秒(41英寸/秒)
失控速度:1.15米/秒(45英寸/秒)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09-3-4 12:22 只看该作者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3

第3页 基准测试的设备


设计

决定对鼠标进行基准测试时,会有几种方法来实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绘出一幅图表来反应鼠标响应与移动速度之间的对比关系。鼠标响应将用每秒点数来计量(来自Windows DirectInput),鼠标移动速度则用每秒米数来统计。DirectInput参数比较容易得到,因而测量鼠标响应的任务相当简单,而且还非常准确。比较困难的部分是测量鼠标同时发生的自身移动距离。在考虑并放弃了各种选项后,我最终决定创建一种测试装备,鼠标被固定,而鼠标垫则以恒定的速度做相对运动。

当使鼠标保持在固定状态时有两种很明显的方式可以相对于传感器来移动鼠标垫。第一种选项是创建一种用鼠标垫做成的鼓状物,将鼠标安置其顶部并旋转这个鼓状物。这种方法有些问题,当旋转时需要保证鼓状物的表面的特别平坦,否则鼠标会被弹掉。

相比之下更容易做到的选项是采用一种转盘式设计。这种设计可使鼠标垫在水平旋转的盘体上保持持续地旋转。鼠标随后被放置在鼠标垫上并固定在一个不变的半径上。即使它在旋转中,而鼠标传感器实际上观测到的移动的表面也是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将装置放下以便测量鼠标感应器放置的半径大小并探知转盘旋转时的速度快慢。



搭建

很明显,搭建基准测试设备的工作起点应该是一台电唱机。我挑选了一种廉价的皮带驱动的转盘,它可以设置为每分钟33、45或者78转。然后我拆除掉盖子,唱针悬臂和一些内置的电子部件,只留下转盘和主驱电机。我之所以挑选皮带驱动而不是直接驱动,因为我早已认识到78转/分钟将无法使鼠标以有效地达到一些玩家会用到的那种速度进行运动。我用一些可交替变换的滑轮对带驱系统进行调整,因此我能把速度加快至300转/分钟。

调整后的带驱转盘就能满足基本测试的需求,但我还需要一种切换系统,可以让我在超过3种以上的固定速率上读取速度值进而能够制作出图表来。我替换掉了固定输出式电源系统以便制造出一种能实现各种更宽变速范围的电源系统,它应具备阶梯式供电能力,提供的可调变电压输出范围能上调至30伏。

之后我将鼠标垫插入一个圆形体并放置在转盘上。我可以从来自很多送给我做评论用的样本中挑选一个来做,但最终我用了SteelPad QcK+,因为它被证明是最容易插入转盘表面并能在转盘表面保持平坦摆放状态的测试材料。我还有个大幅面的Qpad可直接用来测试,但从有利于完成鼠标评测的角度出发我还是坚持使用SteelPad鼠标垫。将来我打算用某个装置来实现用同一个鼠标读取不同鼠标垫数据来比较其性能的任务,以便查明当我们使用了某个专业的鼠标垫后是否能确确实实地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下一个要做的事情是创建一套夹具系统,用来固定每一只在大转盘上接受测试的鼠标。我用一个具备基本功能的可调悬臂,并在夹具头端附装了一对触发式夹具。悬臂的几何结构意味着即使鼠标被推上推下也能保持水平姿态。

一个很大的挑战是转盘在旋转时依然能够准确地测量速度。我起初试过装置一个微动开关,它能在每次旋转时被一个连伽臂触发,但可以肯定这种系统是不可靠的。最后我组装了一套光学转速仪,带有一个传感器,当光束被遮挡时会被动触发。用这种方法后我只能安装一个小型塑料臂,在转盘每次到达一个特定点时能够遮挡光束。

为得到结果,我设置以10秒作为一个测量周期来准确读取移动速度数据,数值将由鼠标产生并在计算机上生成。在一种精确的测量方法确定下来后,速度将根据需要而进行调整改变。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4
第4页

微软光学极动鲨 1.1a版

价格:7英镑
尺寸:125mm x 65mm x 36mm
外观: 对称式(左右手均适用)
按键: 3个
滚轮: 垂直式
感应器: 光学
解析度: 400 DPI
USB频率: 125 Hz


我第一个想测试的鼠标就是微软的光学极动鲨 1.1a,这是一款我用了很长时间并令我很愉快的鼠标。它能非常准确地执行你的意图。这也意味着你在仅仅7英镑的价位上就能挑选出一款崭新的鼠标。

仅有3个按键(包含滚轮在内)、400 DPI,没有其他噱头,这是一款最基本的鼠标。黑灰搭配的外壳用朴素的略带糙面纹理的塑料制成,唯一可以炫耀的设计是散发明艳红光的尾部。整个外形像个线条匀称的驼峰脊背,典型的老式微软鼠标的款式特征。

这是我最早绘制的第一张图表,所以我所期望的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图表,当鼠标到达它自己的跳跃点时最终产生衰减。误差是用一些结果的标准偏差来计算的,并且在每个跳跃点上用误差均值相关区间图进行绘制。


MS Wheel Mouse Optical (125 Hz) 原始数据


MS Wheel Mouse Optical (125 Hz) 响应图


当我把这些点标记在这张图表上,并且发现最高的数据响应读取大约在每秒15800次计数时所呈现出的裁剪效果后,我感到很惊讶。你能得到的完美控制度只能提升到每秒1米。如果你以比每秒1米更快的速度移动,一定会继续翻转但并不是在一个更快的速度上。这是一种负加速度的形式,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用很低游戏灵敏度的玩家可能会不喜欢这只鼠标的原因。

这只鼠标的失控速度是每秒2.1米(83英寸/秒),响应衰减的很快。在更快的速度上,这只鼠标出现了不规则的动作,此刻你继续使用时所做出的游戏动作就会随机而无序。

最后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利用图表测算DPI解析度值。为计算出结果,我查看了刚才那份图表上产生完美控制度的那部分,从0米/秒到1米/秒。解析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得出:

Res =  解析度(单位用DPI表示)
Cts =  计数的数量
Dst =  距离(单位用英寸表示)

当基准测试以恒定的速度移动时,我们可以像下面说出:

Res =  解析度(单位用DPI表示)
CPS =  每秒计数的次数
Spd =  速度(单位用英寸/秒)
t =  测量时间的长度

因此等式中的时间长度可以抵消掉:

解析度 = 每秒计数的次数 / 速度

因为我用每秒米数来计算,所以我将用39.37乘以速度将它转换成每秒英寸数。

解析度(用DPI表示) = 每秒计数的次数 / 39.37 * 速度(单位用米/秒)

在这张图标上我将处于15800计数/秒和1米/秒的直线部分设为顶端。那么如下计算:

解析度 = 15800 / (39.37 * 1) = 401 (to 3 s.f.)

如果我把误差计算加进去,可得到最终结果:

解析度 = 401 ± 4 DPI


我想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这只鼠标会达到一个最高速。一些简单的计算突显出最有可能的因素。Windows XP的USB口轮询频率在125赫兹。如果这只鼠标有8位的缓冲,那么它将在每个轴向每次从-127到127不断地向正在进行指令结果抽取的PC机报告数值。因此计数可能达到的最高值应该是每秒127*125 = 15875次。这是我在我的图表上测量出的真实的最高值。我可以断定Microsoft鼠标的8位缓冲导致了最高限速度,而且这个缓冲产生了可感觉到的负加速度。   

由于构成最大速度的两个因素是缓冲大小和USB口的轮询频率,我想知道我是否能通过超频USB口来提高微软光学极动鲨的性能。我将频率设定在1000赫兹并记录了下面这个图表。


微软光学极动鲨(1000赫兹下)的响应图表



如你所见,一旦对USB口超频则最大速度问题即可消失,你可以看到这只鼠标的新特性。完美控制度现在提高到1.55米/秒(60英寸/秒)。超越了那个十足的负加速度的奇怪区域,但是失控速度还保持在2.1米/秒(83英寸/秒)。

对微软光学极动鲨超频可以提高感应器的性能表现。当等待潜伏时间从125赫兹8毫秒减少到仅仅只有1000赫兹的1毫秒时,我还能得到额外的好处。注意你只需要对USB口超频到250赫兹的轮询频率即可消除缓冲所产生的问题,但这只鼠标运行在1000赫兹频率下也没问题。

完美控制: 1米/秒 (40英寸/秒) [1.55米/秒 (60英寸/秒) @ 1000赫兹]
时空速度:2.1米/秒 (83英寸/秒)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5

第5页


微软光学银光鲨 3.0

价格:20英镑
尺寸:130mm x 68mm x 39mm
外形:右手持握
按键:5个
滚轮:垂直式
感应器:光学
解析度:400 DPI
USB接口频率:125赫兹

下一个待测鼠标是微软的光学银光鲨 3.0,最近再次发售这款产品是因为玩家们对它有特别巨大的需求。

IE3.0 是一款比光学极动鲨大些的产品,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特为右手持鼠玩家设计。其设计还多了几个噱头,以银灰色塑料壳反衬深灰色橡胶面为组成特色。含滚轮和两个置于左侧的按键合计5个鼠标按键。


微软光学银光鲨 3.0 (125赫兹)响应图表


微软光学银光鲨 3.0 (1000赫兹)响应图表


Perfect Control: 1.00 m/s (40"/s) [1.55 m/s (60"/s) @ 1000Hz]
Malfunction Speed: 2.10 m/s (83"/s)

微软光学银光鲨 3.0响应图表在125赫兹和1000赫兹频段上与微软光学极动鲨具有相同的表现,所以我可以下个结论,他们共享了同样的光学硬件系统。

完美控制:1米/秒(40英寸/秒)[1.55米/秒(60英寸/秒)@ 1000赫兹]
失控速度:2.1米/秒(83英寸/秒)




http://www.esreality.com/?a=longpost&id=1265679&page=6

第6页


微软光学银光鲨 4.0

价格:20英镑
尺寸:126mm x 72mm x 41mm
外形:右手持握
按键:5个
滚轮:垂直式 + 倾斜式
感应器:光学
解析度:400 DPI
USB接口频率:125赫兹

微软光学银光鲨4.0 拥有一个曲线优美的外壳,比3.0多了几个细部线条,用浅灰色金属光泽的塑料制成。

它以不带轮齿的新式滚轮(平滑转动、不能点击)和一个可让你像垂直滚读屏幕页面一样的水平滚读的倾斜机构做为它主要特色。除了滚轮,这只鼠标看上去和微软银光鲨3.0很相近,所以我设想它会有相近的性能表现。



微软光学银光鲨 4.0 响应图表


大约在12500计数/秒的计数频率时我们再次看到了裁剪现象,并导致完美控制度仅达到0.8米/秒(31.5英寸/秒)。如果硬件和其他两款微软鼠标是一样的话,我希望在15800计数/秒时才看到裁剪图形,但这里却发生了不同的情况。我甚至迁怒于我的鼠标频率测试器并且发现鼠标实际上是在100赫兹的平均水平上响应的。


微软光学银光鲨 4.0 (125赫兹)

再次以假设8位缓冲的方法进行的计算证实了我测量的那些结果:最大响应 = 127 * 100 = 12700 计数次数 / 秒。在早先的每次试验中,我试图超频USB口以提高性能,但是看上去无论对微软光学银光鲨 4.0的USB口频率怎样设置,它都只保持平均100赫兹的水平。



微软光学银光鲨 4.0 (250赫兹)


因为每次数据更新发生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上,在游戏时上下波动的鼠标频率会导致控制时出现抖动不定的情况。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玩家都避免使用微软光学银光鲨4.0而反过来需要3.0的版本。然而我的这些测试没有检查鼠标的平稳度,所以我将在未来的测试上得出关于这个问题的判断结果。

从图表上的线性部分进行测算,400 DPI达到了预期的解析度值。

最后,IE4.0直到理想速度达到1.9米/秒才开始出现失控。但完美控制速度是很糟糕的,无法通过对USB口超频来调整。这表明IE4.0在原始性能表现上无法与极动鲨1.1a、银光鲨3.0媲美。

完美控制:0.8米/秒(31.5英寸/秒)
失控速度:1.9米/秒(75英寸/秒)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09-3-5 15:10 只看该作者
测试
一直没弄明白滚轮的垂直式跟倾斜式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好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