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1

[评测]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9 10723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7-12-11 13: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提起当今电竞装备领域的两大品牌steel series以及ICEMAT,我想任何一个热爱电子竞技的玩家都应该非常熟悉,而且说到它们各自的品牌风格许多人也都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印象中ICEMAT这一品牌其产品的市场定位是从2005年开始自专业的电竞风格逐步转型为以时尚精巧为主要设计理念的,而steel series一直以来则是以最专业电竞产品的形象而著称,其产品的专业手感以及外观的厚重风格也为广大玩家所熟知。可以说同样隶属于丹麦Soft Trading公司的两大品牌有着极为明确的市场分工。不过自从Steelpad 5L推出之后,这种均衡的态势被略微打破,5L以其出众的视觉效果以及精致的设计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玩家们对于Steel产品的一贯印象。而随着又一款同类型产品Steelpad 5C的问世,这种风格的转变已经越来越明显。 笔者有幸第一时间拿到了一块成品版的5C,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款号称既5L之后拥有最出众外观的新产品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一.外观篇

初看5C的外包装你会感觉非常熟悉。的确,除了底色改为蓝色以及LOGO字母做了应有修改之外,5C的包装与5L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毫无疑问,5C的外观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由于这款产品是为MYM战队特别定制的主题装备,因此各方面都带有强烈的MYM风格——清新的纯白底色与醒目的蓝色LOGO搭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MYM本身的小恶魔标志以及半透明效果的背景图案又为整个产品带来了浓郁的时尚气息。记得笔者当初形容5L为“没有装裱的油画”,如果说5L的图案风格更具艺术感的话,那么5C则带有强烈的个性意识,因此它更能代表电子竞技所特有的那种属于年轻人的激情,以及突出的个性。 另外有一点需要提到,笔者在完成文章之前收到一些消息,表明这款产品并非大规模生产的零售版本,而是属于专门定制的主题产品,因此具体的上市日期以及发售形式都还不明朗,提醒喜欢这款产品的玩家随时关注官方的进一步消息。

面积:380mm x 280mm

厚度:4mm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二.技术篇

传统布制鼠标垫的制作工艺简单的说就是把一层布附着在一块橡胶上,因此,传统布垫基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布面作为鼠标移动的工作表面,而下层的橡胶则起着增加舒适度以及防止鼠标垫滑动的双重作用。5C继承了5L的大部分设计,只是去掉了5L原本作为表层的胶质涂层,而是以传统布料层作为鼠标移动的工作表面。另外新加入的2种作用与材质都各不相同的架构层使5C也同样兼备了其他类型鼠标垫的众多优势,可以说是创新与融合概念的典范。

1.布料层

该层布料编织极为细密,并且采用了目前通用的“X”型结构进行编织,其突出表现为移动手感细腻平滑,并且在X型结构的保证下,使鼠标垫无论横放还是竖放都能保持相同的滑度及移动手感,为那些桌面面积有限无法使用大面积鼠标垫的玩家提供了有利条件。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2. 橡胶层
   作为传统布垫的标志之一,橡胶层历来都是肩负着增加舒适度以及防止垫子滑动这两项任务,不过5L的橡胶层因为处于5层架构的中间位置而不能与桌面接触,因此,它的作用也只剩下增加舒适度这一项。

3. 硬塑胶层
这一层采用了一张与橡胶层厚度相仿的硬塑胶板,边缘切割工艺令人惊叹,无论是边缘还是四角你都找不出任何切割中残留的瑕疵,可以说是将细节做到极致的典范。另外,这一层也起到了骨架的作用,正是它撑起了原本柔软的布制表面以及橡胶层,也使得传统的布制鼠标垫具有了塑料垫的一部分优势。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轻松克服桌面上的各种不平整因素,最大限度的保证鼠标移动的流畅,这也是其他硬材质鼠标垫的共同特点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4.防滑颗粒层
 处于4层结构的最下方,作用为防止鼠标垫因鼠标移动幅度过大以及桌面滑度过高,出现意外移动。5C的这个防滑颗粒层COPY了前辈SS以及5L的成功设计——在鼠标垫背面附着大量橡胶颗粒,利用橡胶的特性以及颗粒形状的优势起到防止鼠标垫滑动的作用。可以说采用了这种源自SS的防滑设计足可称为当今硬材质产品防滑措施的典范,鼠标移动的时候垫子就像粘在桌子上一样,绝对不会轻易移动。并且与5L相同,5C的防滑颗粒也同样注意到了寿命问题,在一般程度的刮、磨擦之下,颗粒并未出现任何脱落迹象,因此可以断定5C的防滑措施是可以让人放心的。另外,记得当初形容5L的颗粒层为“ 一大块撒满了奶油椰蓉的巧克力蛋糕 ”,这里笔者不妨把这个比喻再使用一次^^,因为它的美感的确是太强了。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另外,由于有5L的成功经验,所以不必担心采用相同设计的5C各层结构之间会出现脱胶现象。

三.使用篇

1.手感分析

由于5C相比5L,放弃了胶质涂层,因此在特点归类过程中应该将其归为传统布垫一类,不过由于其同时兼备硬材质鼠标垫的一些特性,因此这里就以传统布垫的两个最重要特点为标准,来对5C的各方面特点进行一些分析(这就和以公版显卡为标准来测试非公版性能一样^^)以求带给各位玩家一些实用的信息:

A.定位准确 众所周知,在各种材质当中,以传统布面鼠标垫的定位最为准确。这是由于其阻力是所有类型当中最大的,所以在鼠标移动中所产生的惯性也就最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定位的难度,因此基本可以做到鼠标于哪里停止,准星也就在哪里停止的程度。也就是俗话说的指哪打哪。对于习惯了布垫这种大阻力的玩家来说,定位是不需要考虑的因素,只要鼠标性能足够,就绝对不会因装备影响水平。具体到5C身上,由于其工作表面本身就是传统布料,因此定位准确这一优势是与生俱来的。

B.应激反应下的阻力偏大

在以往的测试当中,笔者也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由于这是衡量鼠标垫尤其是布制鼠标垫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里再次强调一下。应激反应一般来说是指在CS游戏中出现突发情况下的鼠标移动。举例来说,在行进过程中,某一点突然出现敌人,而此时你的准星与敌人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你在最短时间之内快速作出反映,移动准星去打击敌人。而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人在应激反应下所作出的动作往往会与平常动作在幅度其力度上存在差异。回到CS,此时大多数人的表现就应该是手腕移动鼠标去瞄准或者是在出现压枪扫射的同时会额外增加对于鼠标的下压力度,而在这个力度之下鼠标移动轨迹和移动速度必然与平时存在差异。因此,这个时候鼠标垫的绝对滑度越高,瞄准的速度以及准确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应激反应下的瞄准速度\精度与鼠标垫的绝对滑度成正比。 另外,衡量布制鼠标垫应激反应瞄准表现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橡胶层的柔软度。 由于应激反应下手腕会增加力度,因此如果橡胶层过软,那么在下压的同时就会出现下陷的现象,毫无疑问,这对绝对滑度本就吃亏的布制鼠标垫来说又是雪上加霜。因此才有了笔者在测试QCK HEAVY时对于其6毫米厚度的担心。不过事实证明Steel并没有忽视这个问题,而是把HEAVY的橡胶层制作成弹性较大的类型,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在笔者印象当中最为失败的例子就是FATPAD 2代,这款鼠标垫虽然只有4毫米厚度,但是橡胶层却极为柔软,因此虽然舒适度很高,但是却有明显的下陷问题。 回到5C上面,由于其布面本身的绝对滑度在同类垫子中属于优秀的水平,而且又有硬塑胶作为骨架保证了其不存在下陷问题,因此与同为传统布垫的其他鼠标垫相比,5C的表现极为出色。

2.同类型对比

由于5C已经确定了属于传统布垫范畴,因此本次对比笔者采用了几款口碑得到公认的同类型产品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由于对比过程均由笔者一人完成,在滑度及个人手感方面无法代表所有布垫使用者,因此本段内容属主观感受,仅供参考)

比较对象:QCK+(WNV)、QCK HEAVY、DKT(一代)

测试工具:IE3.0+特氟龙贴脚、IO1.1SS+玻铝贴脚

面积:QCK+(WNV)450mm X 400mm = QCK HEAVY > DKT 445mm X 355 > 5C 380mm x 280mm

厚度:QCK+(WNV)4cm < QCK HEAVY 6cm > DKT 4cm = 5C 4cm

手测感受:从实际的手测来说,QCK HEAVY与DKT滑度相似,而5C则与QCK+(WNV)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这4款垫子的滑度排序为:(QCK HEAVY = DKT)>(5C = QCK+) 不过虽然在滑度上5C与QCK+相仿,但是以手感的细腻程度来说5C更强,显得柔和一些。反之QCK+则稍微有一点生硬。 应激反应下几款鼠标垫表现十分接近,不过由于5C在本身的硬度上有一点优势,因此在细微表现上略好,不过由于程度很小,因此如果不是特别挑剔的人则可以忽略。做工方面一目了然,5C和QCK HEAVY在边缘处理方面明显强于DKT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3.搭配建议及兼容性测试

IE3.0+玻铝专用贴脚

由于IE3.0在CS游戏中的全面表现,因此无论搭配哪一个类型的鼠标垫笔者都会将它作为首选。游戏中它的表现也的确令人称道,各方面的表现以布垫本身特点来说都几近完美,而玻铝专用贴脚更是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移动的顺滑度,建议打算购买5C的玩家考虑这套搭配。唯一的缺憾就是IE3.0SS还未上市,否则将是最佳视觉效果的组合。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IO1.1SS+玻铝专用贴脚

这个组合可以说就是IE3.0组合的翻版,只不过针对的用户层面改为IO的FANS而已。另外在视觉效果上同属Steel的搭配可谓相得益彰。其他无论性能还是手感都不存在任何问题,建议喜欢IO1.1的FANS考虑。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G5+自带贴脚

当年的性能冠军如今已经沦为测试鼠标垫兼容性优劣的反面教材(谁让你存在性能缺陷呢???)不过作为G5最佳工作表面的布垫当然不存在任何兼容性问题,手感表现也可圈可点。其中尤其是以稳定见长的AWP射击,由于G5本身重量较大,而5C又具有布垫天生的稳定性,因此在双重保险下这一搭配具有其他鼠标难以企及的稳定性。不过也是因为过于稳定,在灵活性方面就略有下降,需要很好的适应。建议喜欢此搭配的玩家在使用过程中放弃G5自带的配重以尽量提高灵活性。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MX300+玻铝专用贴角

作为著名的罗技“丢帧二人组”其中的一员,MX300可以说是吃足了兼容性不足的苦头。不过一直以来它的布垫上的表现都是无可挑剔的,因此大家对于兼容性方面的忧虑可以忽略。手感方面,由于MX300本身体积较小,而且底盘略窄,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它的表现都是灵活有余而稳定不足。不过搭配布垫之后2者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互补。当然,这种观念是针对CS来说,而如果针对WAR3这种RTS类游戏的话,原本这种劣势则立刻转化为优势,极度的灵活性加上布垫精确的操作感得到的当然是失误率的降低和操作精度\速度的提高。因此建议RTS类游戏的玩家使用这一搭配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RAZER 蝰蛇+玻铝专用贴脚

被誉为RAZER有史以来最成产品的蝰蛇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其模仿IE3.0外型设计思路的便利。这就彻底的摘掉了RAZER=人体工学垃圾的帽子。另一方面,吸取了铜斑蛇兼容性差的失败经验,换回光电引擎的蝰蛇更是具有了和前辈蓝色粒子相匹敌的优秀兼容性,因此在是否可以兼容5C的问题上可以表过不提。手感方面,蝰蛇可以说是5C最好的搭配之一,虽然在手感的全面性方面较IE3.0以及IO略有不及,不过相比G5那种有些“偏科”的特点来说已经是很难得了。另外在RTS游戏方面虽然灵活性相比蓝色粒子略有下降,不过RAZER一贯的RTS专用鼠标的光环在蝰蛇身上同样生效。因此,强烈建议RAZER的FANS考虑这一组合,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实际的使用手感都是出类拔萃的。

Steelpad 5C游戏鼠标垫使用报告

三.使用建议

1.保持表面清洁 布制鼠标垫非常怕灰,表面灰尘过多会导致手感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一点对于5C这种浅色调产品则更加明显。建议使用中时常清理表面,利用软毛刷等工具可以有效驱除表面灰尘。另外,在使用前注意清理鼠标下部灰尘,以免弄脏鼠标垫表面。

3.使用过程中尽量不要经常将手放在鼠标垫边缘,由于此情形会引起手与垫子边缘反复摩擦,导致边缘跳线。



转自 :无极  作者:夜飞行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2
发表于 2007-12-11 13:30 只看该作者
小苍长的不错啊 头一次 见这么清晰的图片 呵呵 :victory: :victory: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07-12-11 17:08 只看该作者
5C性价比太低了。
PS:红发果然是色狼,只注意MM。。。。。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08-12-16 06:12 只看该作者
相比RAZER的eXactMat鼠標墊,哪個更實用呢?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08-12-16 07:57 只看该作者
要是入了5C肯定舍不得用啊,连金TT用着都心疼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08-12-20 10:50 只看该作者
好想搞一个MX300收藏呀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08-12-20 10:5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ickchief 于 2008-12-16 07:57 发表
要是入了5C肯定舍不得用啊,连金TT用着都心疼



金tt有什么舍不得的,金tt是我用过感觉最差的,垃圾垫子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08-12-20 10:55 只看该作者
测试
5C就是太贵了…而且又不耐用…和SX差太远了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08-12-20 11:14 只看该作者
……taobao查了下,这tm太贵了吧,抢劫啊?
我的人缘0
10
发表于 2008-12-20 11:17 只看该作者
测试
。。1年的老坟。。。盗墓的真厉害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