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评测]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1069 263383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rkNight 于 2012-2-4 12:10 编辑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hide]随着I-ROCKS成为WE的第二赞助商,SKY由RAZER
金环蛇换装为IR-7810L。该鼠标也渐渐成为广大鼠友竞相问询的目标。所以我对7810l也做了一个简单的使用评测,以供大家参考。

IR-7810L官网产品介绍: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本人的IR7810L为韩版参考价格120元人民币


包装评价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包装:1外盒结构简单,2包装纸质很一般,3整体包装以及用于展示和固定鼠标的透明塑料壳子相对一线厂家鼠标的都显得比较薄和粗糙。包装盒内部仅一个鼠标本体和一张较简单的说明书。

C:IR-7810L外观、做工以及手感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
ROCKS 7810L属非对称五键鼠标,准人体工程学设计。大小113*63*39mm,120g重(加线)。视觉可见7810L、G1、金环蛇对比图。鼠标大小对于亚洲人手型而言还是比较合适的,本人手长度为17.5CM。该鼠标长度适中,背部拱形较位于鼠标顶部,长时间使用舒适度还是不错的。为什么我把它定义为准人体工程学设计呢,因为如果没有见到位于鼠标左侧的2个侧键,该鼠标就是一款对称鼠标。鼠标左侧未对拇指进行优化,右侧未对无名指及小指进行磨具优化。鼠标对于侧部防滑的处理是磨砂塑料材质,加之位于鼠标侧部腰线下又一不具备明显特征的凹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还可以。感觉缺陷的就是7810的右侧,因为未作任何优化,所以使用者用全趴鼠握法的中指第二指节略有感压迫感,推荐用捏鼠握法和半趴握法,毫无压力。亮点是二按键设计了2个凹陷区,这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是非常不错的!左右主按键采用HC白点微动,中键程,手感尚可属较清脆型。我已经改为欧姆龙灰点FL微动(试装过欧姆龙T、10M、樱桃DG2,但是依照个人手感最终换装灰点FL)。滚轮还是采用传统解码器式,无松动感但是滚动手感较轻,滚轮微动由于采用标准微动,所以按感适中。侧键位置比较合理,本人17.5手长,前后侧键可随意按下,键感适中。但是依照目前驱动该侧键实属鸡肋。

7810L鼠标整体做工可用一般形容,达不到一线鼠标大厂做工水平。用料档次较一线厂家略低,但绝没有到差的程度。最明显就是鼠标上壳整个底边居然有可以摸到的边缘,望厂家改进。拆解外壳共4枚十字螺丝,位于4个鼠标贴脚下。7810L将上壳内所有可见螺丝拆下,再将下部左右二个卡榫推出便可全部拆解。7810L分体式按键,采用不多见压壳式设计。设计成本低,结构简单,拆解、维修、清洁容易,架构也是很合理的。缺点:由于采用此类设计也没有任何润滑措施,装配稍有误差有几率导致按键不畅和摩擦。本人的7810L开始时就有摩擦声和按键手感不一,经过加润滑脂和多次仔细调整上下壳和螺丝进程已经无碍了。鼠标内装配了2块配重(每块7.5g),不要小看了这2块配重,方便了DIY玩家调整整体重量,比一块配重来的更“贴心”。有滤波磁环,而且鼠标底壳设计有磁环的固定位。鼠标线硬度基本等同于金环蛇,但USB无镀金。

2.jpg (31.25 KB, 下载次数: 69)

2.jpg

3.jpg (41.56 KB, 下载次数: 55)

3.jpg

4.jpg (31.98 KB, 下载次数: 47)

4.jpg

包装2.JPG (74.93 KB, 下载次数: 43)

包装2.JPG

包装3.JPG (81.56 KB, 下载次数: 48)

包装3.JPG

拆4.JPG (67.51 KB, 下载次数: 57)

拆4.JPG

拆2.JPG (63.09 KB, 下载次数: 46)

拆2.JPG

内2.JPG (85.61 KB, 下载次数: 42)

内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技术分 +4 +64 收起 理由
zthskyhao + 2
zach9999 + 2 + 64

查看全部评分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11-3-28 09: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rkNight 于 2012-2-4 12:10 编辑

功能、驱动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功能方面比较中规中矩且较少(简单也是一种美)。400-800-1600DPI由顶部DPI按键按住2秒进行循环切换,缺点除了有LED闪烁用以确认DPI调整完毕外,无现用DPI的具体数值体现,(望厂家改为:每档DPI一种颜色体现或多LED设计)。驱动设计的非常简单,简单到可装可不装。侧键在目前驱动下只提供了前进和后退功能,没有自定义功能,实为7810L最大遗憾!但是通过看驱动的设计可以感觉到自定义功能可能会出现在以后的版本中,好期待哦!中键设计了几种选择:1,浏览器 2,文件管理器 3,EXCEL,给人一种办公鼠的感觉。鼠标左右键可在驱动中颠倒,照顾了左手用户。提供了指针速度、双击速度、滚轮速度3个选项。(望厂家强化驱动,提供玩家更多功能尤其是自定义侧键)。

7810L采用的是塞朴拉斯CYPRESS CYONS2000激光引擎,单芯片设计(主控IC集成在芯片里)。塞朴拉斯引擎之前用在我们熟知的IKARI LASER上,型号为CYONS 10820。这款CYONS2000引擎,性能中规中矩,价格便宜售价$4.68。芯片详细及直线修正见介绍见附件。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7810L标全速USB 1000HZ回报率,在实际测试时基本达到但是不是十分稳定,在本人2台不同配置机器上参数也各有不同。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本人独家爆料(在官网及说明书上均未提及):在一次测试中我突然发现USB降为290HZ,大为不解,通过将近3天的反复琢磨和实验后发现:同时按下左右2键,DPI灯闪动一次后可以在300HZ和1000HZ转换(实际测试时为290HZ和941HZ)。

7810L光头工作高度非常低可与KINZU匹敌,1张的厚度就可令7810L进入“指针悬浮”状态,所以不推荐上贴脚。


*
F:游戏体验及兼容性
既然7810L定义为GAME MOUSE,那还是在GAME中体验7810L吧。
测试游戏:CS1.6(FPS), WAR3(RTS)。
测试鼠标垫:雷蛇重装甲虫(粗、细),战神甲虫,掘土黄蜂,赛瑞4HD、5L和QCK。

在以上鼠标垫的兼容性测试中IR7810L均可顺利通过。只是在CS1.6测试使用硬垫,发生了极少次数的丢帧,主要体现在高速转身和甩枪的情况下。这里带有本人个体因素及水平有限,总之这款鼠标在引擎方面在该价位前提下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11-3-28 09: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rkNight 于 2012-2-4 12:10 编辑

G:新老对比
老对比: 7810L、G1、金环蛇
这是7810L和老王者之间的对决。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外形方面:
四维:

7810L:113*63*39mm 120g(官) 80g(去配重裸重)
G1:107*52*43mm
(底盘) 80g
金环蛇:120*60.5*37mm 78g裸重

重量上3款鼠标出奇的接近。体型上金环蛇属窄长型,而7810L和G1又是非常接近的,四维也决定了老MX300、G1玩家可以非常容易的上手7810L。7810L由于底壳微凹所以在拇指第一指节和无名指小指第二指节附近的触感比G1大一点。7810L比金环蛇对于手部的支撑略好,金环蛇比7810L灵活性略好。
功能、性能方面(含个人因素仅供参考):7810L>金环蛇>G1。(主要体现在DPI值及转换、侧键)

新对比:
7810L、地狱狂蛇、KINZU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I-ROCKS LASER IR-7810L激光游戏鼠标使用评测(培子)
四维:

7810L
:113*63*39mm 120g(官) 80g(去配重裸重)

KINZU
:117*64*36 77g

狂 蛇:115*63*40mm
毕竟金环蛇停产,G1也面临“老化”。所以我个人觉得7810L真正的对手其实是地狱狂蛇和KINZU。而且占不到什么便宜,至少在引擎方面。
外形手感方面:
我们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三款鼠标拱形重心位置不同,kinzu和7810位于顶部稍后,而狂蛇位于尾部。向前端渐陡坡度:狂蛇>KINZU>7810,向尾端渐陡坡度:KINZU>狂蛇约等于7810。延展到手感而言就是:2指支撑较好的是KINZU和7810,对手心支撑较好的是狂蛇和7810。所以在长时间使用狂蛇和KINZU会在手部不同位置发生疲劳情况,尤其是非趴鼠握法玩家。这也是很多玩家留恋MX300和G1手感的原因之一。
引擎方面:我个人觉得狂蛇成熟的安捷伦S3888 3G引擎在这3款鼠标中较占上风,这也说明雷蛇公司的“田忌赛马”战术的成功(将上代的中端用于新一代低端,高端改进用于中端产品)。我个人感觉7810L和KINZU的VT5366光学引擎引擎不分伯仲或说是还没有明朗化,有待广大玩家通过实践证实。


i-ROCKS 7810L


优点:
1手感舒适不错,左右键凹陷亮点。

2
侧键设计。


3
对于老玩家(MX300、G1)容易上手。


4
提供400-800-1600DPI转换。


5 1000HZ
全速USB回报率(实用性有待考证)可转换300HZ


6
属FPS、RTS兼顾型鼠标,但是RTS表现更为强势。(推荐RTS玩家去除内部2块配重)


缺点:
1 外包装及鼠标整体做工及用料一般,有待加强。(重要缺点)

2 DPI
转换效果标示不明显。


3
侧键无自定义功能(有待以后驱动完善)


4
非外置可调配重设计。(废话一句)

结语: 艾瑞克出品的I-ROCKS 7810L激光游戏目标,让我感觉到厂家在该产品设计上的细致和用心,只是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相对外设老品牌稍显不足。如果在包装做工、用料、细节处理以及驱动上加以改进,并做好与价格之间的平衡,还是一款不错的鼠标。
                  
                  
                  
                  
               
   竞技外设培子
   
                  
           
                  
                  
                  
                  
                  
            
2011-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11-3-28 09:21 只看该作者
这个有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5
发表于 2011-3-28 09:37 只看该作者
SKYHAO!还没上市 我的是韩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6
发表于 2011-3-28 09:39 只看该作者
不好看算不算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7
发表于 2011-3-28 09:41 只看该作者
外观不好看,不知手感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8
发表于 2011-3-28 09:42 只看该作者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没说...就是样子太丑太山寨了,就图片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2
9
发表于 2011-3-28 09:42 只看该作者
喷个彩壳 可以仿瓢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10
发表于 2011-3-28 09:43 只看该作者
测试
这么一大早的?顶LZ,摆摊卖爆米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