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0

[评测]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3 35267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RGB(68, 68, 68)">    最近入手1块金士顿V300 120G固态硬盘,考虑其性价比出色,一线存储品牌又是MLC闪存颗粒,3年保固品质有保证,下面分享体验。

外观赏析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金士顿SSDNOW V300系列延续着简约风格,包装使用透明吸塑材质,因固态硬盘不像机械结构那般脆弱,无需海绵保护。通过固态硬盘主体的金士顿3色防伪标签,还能帮助判断产品真伪,人性化细节之处。
    醒目标语“10X FASTER、比7200转传统硬盘快10倍”,虽然略显夸张,但论机械硬盘最大的弱项随机性能,恐怕差距远不止10倍。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包装背面是规范的多国语言说明、产品和厂商信息。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金士顿标志性的“复活节岛巨人石像”logo,V300盘身采用主流的超薄7mm、2.5英寸规格,所以超级本、台式机都可使用。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银灰色金属外壳,做工严丝合缝,表面经磨砂工艺细腻处理,耐磨损、防指纹。
    初见之下V300似乎没有螺丝固定,实际正面的标签贴纸覆盖掉了。

金士顿V300铭牌标签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型号SSDNow V300、容量120G,中间防伪变色区域,不同角度颜色变化,快速鉴别金士顿正品的小窍门。
    底部信息包括各种质量认证logo,详细的产品号SV300S37A、工作电压电流+5.0V 1A、固件号505ABBF1以及SN序列码等齐全。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V300金手指全新无痕迹,SATA3.0(6Gb/s)接口。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唯一的附件就是这块塑料板,使盘体7mm转为9.5mm厚度,以兼容一些稍老型号的笔记本或台式机安装。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金士顿V300 120G固态硬盘,对比希捷Barracuda XT 3T传统机械硬盘,更显轻巧纤薄。
    V300防拆措施严密,正面整张贴纸覆盖4颗螺丝,并且使用特殊的内六角型号,拆解暂且放弃。我们说作拆解评测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闪存颗粒品质,以及是否存有白片、黑片等猫腻现象,这方面金士顿SSD系列的口碑一贯良好。

产品规格
外观尺寸: 2.5"
传输接口: SATA Rev. 3.0 (6Gb/s) – 可以向下兼容 SATA Rev. 2.0
存储容量: 60GB, 120GB, 240GB, 480GB
顺序读取:
SATA Rev. 3.0 高达: 450MB/s
顺序写入:
SATA Rev. 3.0 高达: 450MB/s
最大随机 4k 读取/写入:
60GB — 高达 85,000 / 高达 60,000 IOPS
120GB — 高达 85,000 / 高达 55,000 IOPS
240GB — 高达 85,000 / 高达 43,000 IOPS
480GB — 高达 73,000 / 高达 28,000 IOPS
PCMARK® Vantage HDD Suite 得分:
60GB: 39,000
120GB: 49,000
240GB: 57,000
480GB: 57,000
功耗: 0.640W 空闲 / 1.423 W 读取 / 2.052 W 写入
存储温度: -40 ~ 85°C
作业温度: 0 ~ 70°C
尺寸:
69.8mm x 100.1mm x 7mm
重量: 142g
运行时的抗震强度 最大 : 2.17G (7-800Hz)
非运行时的抗震强度 最大: 20G (10-2000Hz)
预期寿命 平均无故障时间可达: 100 万小时
保固/支持 : 三年保固,免费技术支持
总写入字节 (TBW):
60GB: 32TB
120GB: 64TB
240GB: 128TB
480GB: 256TB
    根据官方信息,金士顿V300仍然采用SandForce SF-2811主控方案,拥有独家DuraWrite压缩技术,SATA 3.0带宽接口,固件经过优化定制,体现金士顿实力和特色。玩家比较关注的闪存可以放心,入门级V300没有降低品质,而是由V+200 的intel 25nm MLC升级为东芝19nm Toggle 2.0 MLC颗粒,性能获得提升的同时,保持3000 次P/E,理论上即使每天完全擦写1次V300,也有8年以上的长久寿命,TLC闪存这点要逊色很多。


安装心得
    想要发挥固态硬盘的全部性能很简单,3个步骤即可,主板选择原生SATA3.0接口、BIOS开启AHCI模式、分区4K对齐。

1、优先选择原生SATA3.0接口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以技嘉Z68XP-UD3P为例,金士顿V300接入SATA3_0&1两组白色接口之一。通常SATA3.0颜色醒目,和黑色SATA2.0接口区分。
    注意,一般不推荐使用第三方芯片提供的SATA3.0(参看主板说明书),因为非原生芯片会增加延迟,降低固态硬盘最重视的随机性能。

2、 开启AHCI模式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进入主板BIOS菜单、PCH SATA Control Mode设置AHCI。如果新装Win7系统会自动加载AHCI驱动,如果原有Win7系统为IDE模式,那么BIOS改AHCI前需要手动安装AHCI驱动,否则进入系统会蓝屏。

3、 4K对齐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Win7内置的磁盘管理工具,格式化操作会自动4K对齐,无需特别软件设置,4K不对齐现象多见于XP系统。
    强烈建议使用Win7或Win8操作系统,新系统对固态硬盘的驱动和设置全面优化,特别支持非常重要的Trim功能,XP不支持4K对齐和Trim功能,极大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除非个别工作软件一定需要XP系统,否则请抛弃陈旧的XP吧。


性能评测
测试平台:
CPU intel i5 2500K 3.4G 打开节能
主板 技嘉Z68XP-UD3P
显卡 铭鑫GTX650Ti中国玩家版
内存 三星DDR3 1333 4G X 4
硬盘 OCZ Agility3 120G 系统盘
电源 酷冷 GX2 550W
机箱 九州 盘古
散热 九州 GAMER STORM

测试对象:
硬盘 金士顿V300 120G 数据盘
驱动 iaStorA 12.8.0.1016 @ Win7 64bit

CrystalDiksInfo ver6.0.1全面的硬盘检测工具,通过S.M.A.R.T数据检测硬盘信息、健康状况等。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正确识别Kingston SV300S37A 120G型号、固件和序列,SATA 3.0(6Gb/s)和TRIM功能也开启。S.M.A.R.T信息,和硬盘健康息息相关的属性,05报废扇区数、B1耗损范围差异、C4重新配置事件次数等项,原始Raw值显示0状况良好。

Kingston Toolbox ver2.0.7A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金士顿官网可下载一款专用工具箱,除检测功能,还能在线升级固件,当前版本505ABBF1已是最新。


测试软件:
CrystalDiskMark ver3.0.3基于固态硬盘的评测软件,测试项目包括Seq持续读写、512K持续读写、4K随机读写、4K-32队列随机读写,默认1000MB文件测试5次。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图左)默认测试为不可压缩数据模型,(图右)可选<0/1Fill>压缩数据模型,标题栏有显示,两种模型对SandForce主控产品的性能影响很大。
    不可压缩数据模型,金士顿V300 Seq持续读写446.4 MB/s、171.8 MB/s,4K随机读写24.13 MB/s、92.22 MB/s,符合SandForce主控性能表现,相比前代V+200在持续读取项有显著提升,从200+ MB/s达到400+ MB/s的主流水准。
    可压缩数据模型,完全发挥SandForce主控DuraWrite压缩机制,持续读写性能接近SATA 3.0带宽上限,而随机性能似乎影响不大,只有32队列随机写入有明显增加。

4款硬盘简单对比(数据不可压缩)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AS SSD Benchmark ver1.7.4739.38088同样以固态硬盘为主要评测对象(测试机械硬盘耗时1小时以上),主要测试项目包括Seq持续读写、4K随机读写、4K-64队列随机读写、存取时间,性能单位可以选择MB/s或iops两种形式。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AS SSD Benchmark测试内容和CrystalDiskMark差不多,也是不可压缩数据模型,V300持续读写466.37 MB/s、160.74 MB/s,4K随机读写121.08 MB/s、148.90 MB/s,综合评分512分,同类SandForce主控中算是不错了。
    看出这款工具测试压力更苛刻,尤其4K随机性能跑分要更低,AS SSD Benchmark还有快速检测4K对齐、AHCI的功能(绿色字体),易用性好玩家使用率颇高。综合评分最受跑分党们的偏爱,但它对SandForce主控产品不怎么公平,因为不可压缩数据模型不能真实反映用户使用环境,所以还提供Compression Benchmark压缩率测试: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随着数据可压缩率增加,金士顿V300持续写入性能大幅递增,体现SandForce主控压缩特征。

ATTO Disk Benchmark ver2.4.7测试各种硬盘和移动存储性能的软件。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ATTO Disk Benchmark仅测试不同数据块大小的持续读写性能,因为默认是可压缩数据模型,金士顿V300获得了550 MB/s和460 MB/s非常漂亮的成绩,当然这种跑分实际也不具代表性。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ver1.0.51 RC6专为固态硬盘设计的测试工具,包括Seq持续读写、4K随机读写及不同队列深度等测试项,还可选择不同压缩比的数据模型、耐久度定制测试等,整机硬件和驱动信息也有标注,功能十分强大。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默认Incompressible不可压缩数据模型,此时测试出来的性能和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基本相同,因此选择了46%应用程序压缩比的数据模型来测试。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46%压缩比环境,金士顿V300持续读取499.15 MB/s、持续写入229.54 MB/s,性能小幅增加,但没有ATTO那么夸张,这种模拟典型应用程序的测试,更符合真实性能情况。
    随机读写也是4K单队列不变,4K多队列性能增加,IOPS每秒最高响应次数55000+,机械硬盘最多几百次。

PCMark 7 ver1.0.4专业的综合性硬件测试软件,这里仅测试存储系统部分。
    选择Secondry storage,入门级定位的金士顿V300 120G测试评分5140,旗舰性能级定位的固态硬盘评分一般也就在5500左右。
金士顿V300 120G简单评测


试用体会:
   金士顿V300 120G在多款评测工具的表现中规中矩,虽然是入门级定位的固态硬盘,不过还是采用了高品质的东芝19nm Toggle 2.0 MLC闪存颗粒,保证耐久度,同样的价格没理由选择寿命更低的TLC闪存产品。
    可能有些用户会纠结SandForce跑分不强的问题,但凡关注DIY和固态硬盘领域的朋友都知道,SandForce主控产品要么可压缩数据的跑分比较假,以ATTO Disk Benchmark为典型,要么不可压缩数据的跑分偏弱,以AS SSD Benchmark为典型,其实需要辩证地看待SandForce压缩特性,实际应用既不是最理想状态的0Fill可压缩数据,也不是完全不能被DuraWrite压缩。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模拟应用程序类的46%压缩比环境,性能小幅度增加,如用金士顿V300作操作系统盘,其成绩更具参考价值。而PCMark 7采用最接近硬盘真实操作的测试方法,比如加载游戏、编辑视频媒体等,而非单纯的高负载跑分,PCMark 7测试的固态硬盘往往成绩接近,很能说明问题,了解测试软件的局限性,有助于轻跑分,而重视实际体验感受。



0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4
发表于 2013-11-25 08:46 只看该作者
白马饰金羁 发表于 2013-11-23 21:07
弱弱的问一句,固态硬盘对玩游戏能有多大的帮助!

具体要看什么游戏,此外固态硬盘的真正优势需要使用一定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3
发表于 2013-11-23 21:07 只看该作者
弱弱的问一句,固态硬盘对玩游戏能有多大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2
发表于 2013-11-22 13:31 只看该作者
刚刚通过审核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