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天下 - 电脑外设发烧友聚集地

我的人缘1

[评测] 中低端鼠标王者真的假的?V300、G400S、G100S、蝰蛇、狂蛇、KANA V2、KINzu v2、

290 396038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3-1 20:37 编辑

                            中低端鼠标王者真的假的?看完1 V 6在说吧。
                    V300G400SG100S、炼狱蝰蛇、狂蛇、KANA V2KINZU V2
引子:
        首先真心先说声对不起大家。早想写篇中低端鼠标的对比评测,奈何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刚好遇上了。提前预告本想是迅速完成的,结果刚开始就遇见无数琐事缠身,只能尽量在半个月内完成这篇不成熟的心得体会。外设鼠标这块大部分玩家的选择基本都是集中在中低端这个档次,而恰恰这块的产品线是最多的,也是最难选择的。我这篇心得只能是抛砖引玉,不代表任何其他玩家的观点,也没想去引导大家的思路。希望看完或多或少对大家有点点帮助。当然7个鼠标写下来也的确很费劲,每个都要对比拆解加上个人感受,所以里面一定有很多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包涵。而且我尽量精简语言,多说些实在的,从外观、使用、实用、价格、参数、驱动,等几个方面呈现给大家。整个心得用词会偏冷偏硬一点。


第一篇  雷柏V300 VS 罗技 G400S




   雷柏从去年开始发力,土豪金系列我个人认为还是走高端办公路线的,而对于雷柏老实说我个人看法一直不算好,虽然他家算是个外设大厂,但是在游戏外设这方面一直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东西拿出来。不过架不住人家各方面都有实力,说搞就搞一下出来一堆关于游戏外设的产品。到底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外设产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正用心的产品我想对比下就可以知道的。
罗技我想不用废话。谁都知道的。实力什么的全都有。而且也是外设一哥了。


先简单说下两款鼠标的参数:


雷柏V300  
    外形 左右对称性 DPI 8004000 四档可调节 最大加速20G USB 回报率 1255001000. 鼠标重量140g 。有板载内存可保存五组设置,离开驱动保存两组可切换设置随鼠标走。


罗技G400S
   外形 右手型 DPI 2004000  五档调节 50步进、最大加速25GUSB回报率100.125.500.1000.鼠标重量133g。可保存五组设置,但离开驱动只能使用最后一次保留。

以上参数均来自官方,实际略有偏差。


外包装对比:










    两者外包上来看均采用流行的包装模式,基本分不出来那个更好一点。外包装材料硬度基本一致,至于设计风格这个不评价。在外设鼠标里面来说这样的外包符合中高端的水平。至于附件雷柏多了光盘而已,早期的罗技也是有的,其余均无任何附送物品。


鼠标外形对比:















    两者外形一目了然,G400S整体体积要比V300大一圈,重量上两者都比官方数据表明的要低。G400SV300重了不到5G100G的重量刚好符合大多数玩家的要求,玩FPSRTS基本都合适。上壳材质上400S采用的类似雾面磨砂,V300使用的粗面磨砂材质。具体选材上应该都还是ABS。防手汗两者我用下来觉得V300要好一些。侧面材质400S用的类似硬质类肤质材料(这个涂层要比其他类肤质好很多)。V300采用中壳抛光工艺,防滑部分是软橡胶模式加阶梯楞装设计。实际使用下来400S的侧面触感好,防滑上V300略微强一点。但是那个侧面设计需要适应。滚轮设计V300选用软质橡胶材质,刻度感轻不明确,阻尼感适中无声音,滚轮表面挖槽刻度明显。400s滚轮还是沿用罗技518模式和材质,刻度感同样不明确,上下滚动稍微有声音,阻尼感略大。两者对比V300整体好于400s,但是其表面设计极其容易堆积污垢,清洁难度加大。侧按键V300三键设计,面积较大,配合鼠标体积较易掌握。


      两者外形上400S属于偏大手用户,适合爬握选手。V300略小大手用户应该用起来稍微不顺手,爬握型和捏鼠流均可以适应。400s体积略大手小用户侧前键不易掌控。左右键微动对比400s点击确认干略微比V300清脆。400s左右键手感基本一致,V300右键和左键有微弱差异,捎肉一些。LOD两者都是可见红光设计。大面积三脚贴和四个小脚贴实际对比稳定性上没有任何差异。鸡蛋里挑毛病的话V300底盘处理比400s要用功一些。鼠标上下壳的契合度上一张图大家可以看看,个人认为V300做的要好。虽然采用方法不同。


实际测试:
           本次全部参与鼠垫统一是树脂、金属、玻璃、布垫品牌不介绍自家看吧,都是通路货货色的。测试游戏统一都是用的单机版CS1.6,游戏时长统一不了,基本都在半小时以上,其实这些鼠标我以前都玩过用过,大概数据心里已经有底的。




   测试树脂垫两者各方面表现都基本一致。V300 DPI最低只能800所以打CS稍微有点别扭。LOD高度控制都很不错,这个没有具体数据对比,手感下来几乎是一样3mm左右。操控性上G400S继承了罗技的优良传统,比V300出色一点。


   玻璃垫上G400S表现一般,400DPI时候有点移动不顺畅,有时候会丢帧,V300表现还是一样的稳定。两者的脚贴在玻璃垫上声音控制都不错。




    金属垫上表现的都还可以,V300稍微要比400s还要容易操控一些。布垫上两者的LOD高度都有所增加,V300光头高度飙升到4mm左右。400s要好一点也到3.5左右的样子。CSV300光头高度增加就造成了有时候跳起落下不稳移动的现象,大范围转身不容易瞄准。


   垫子兼容性和游戏感受略微简单了点,但是我觉得基本可以说明鼠标的大概性能了。两款鼠标的微动表现在CS里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要比个高低的话,400S微动确认感强,点击清脆在游戏中的确优于V300一些。


驱动对比:









    驱动界面罗技已经非常成熟,雷柏显得稍微稚嫩了点。图截的有点乱了。大致看下两者驱动基本该有的功能都有,都是五组设置预留,都有多媒体功能键的设定,宏设计上基本打平,不过V300的宏设定时候对于时间的延迟做的好不少,DPI调节上400S可以50步进调节,V300只能固定四档,这个主控的选择有很大关系。这个拆解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差异了。不过雷柏的优势也比较明显,驱动界面简明了然,要对于罗技的比较容易上手一些。

    不过雷柏V300最大优势还是板载内存的设计,可以设置五组设定档,每组都有两个模式保存在鼠标上,卸载驱动后,保存的两组设定可以通过底部切换按键任意切换。经过测试无论是DPI还是灯光或者宏设定都完美保存,换电脑同样不影响。我想现如今这样的随机走的功能还基本都在一些稍微高端的鼠标上才有的。G400s在这方面落后不少了。


拆解篇待更新:

小提示:
         拆解所有图都是V300在下方排列的。因为鼠标内部都是大同小异,有可能看着看着就乱掉了,我是深有体会啊。拆解不辛苦,看图说话时候真是泪奔了。


主要都是从微动、主控、透镜、滚轮几个方面对比。特别强调的会单独文字解说。其实鼠标内部也就看看做工用料这些,功能上基本都在前文中对比出来了。












    要说的内容不多,现在的鼠标基本上下壳连接都是可插拔模式接线的。都比较方便。V300上壳和下壳有两个线连接一根是中键一根是侧键。g400S就一根线连接带个控制电路。V300灯光部分滚轮灯是一般LED,其余均是贴片LED400s侧键用的华杰白点微动,V300疑似凯华微动。罗技这系列的滚轮几乎构造就没变过一直都是光栅编码,说实话这个滚轮对于新手来说一时半会真还不好装上去。左右键微动同为OML的白点7N,不过400s用的20MV300用的10M,两者手感不多说了。关于光头上方的遮挡设计雷柏就做的非常出色,XD们以前见过简陋裹 布设计,罗技这种基本属于大厂做法,但是雷柏就更上一层楼直接做成一个盒子类型的,并且做的很精致。










     pcb的做工设计这个自己看图对比了。我个人认为V300做的要好。光头主控400S采用的S3095,这个型号应该是定制版的。V300就用的大众性的A3090了。透镜方面的设计各有千秋,罗技的相对稍微简约一些,V300就做的普通复杂一点。不过仔细研究罗技的透镜设计相当的牛。这个不展开说了。(注意看哪个透镜的形状和厚度)400s的主控不明型号,V300这个主控就是其强大所在,具有512K的内存。型号我也没查。

    两款鼠标内部拆解告一段落,如果XD有啥其他需要了解的数据可以PM我。











PS:挣了吧唧的勉强赶了一点内容出来,拆解是个大工程量我略微往后放一下,等几款鼠标外在使用对比写完后,统一拆解统一更新。关于总结部分都在最后一楼统一放出我对于此篇心得结论。有兴趣的坛友可以在这半个月内随时跟进,欢迎随时提出问题一起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mekchen + 2 你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

1
已赞
微信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4-3-1 22:24 只看该作者
ququfeijian 发表于 2014-2-24 10:11
V300淘宝看了下 最低有149的 前段时间貌似还有个139的价位。本帖题目就是1V6,V300的却是主体,不过王者 ...

睁眼说瞎话,本帖题目写得清清楚楚是:“中低端鼠标王者真的假的?V300、G400S、G100S、蝰蛇、狂蛇、KANA V2、KINzu v2、”。恐怕LZ心里的真正题目才是“,V300 1V6吧”
回复 支持 15 反对 4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4-2-14 16:40 只看该作者
搭台唱戏啊这说
回复 支持 11 反对 4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4-5-8 20:49 只看该作者
最新 彩蛋楼 更新。
回复 支持 9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推荐
发表于 2014-2-14 16:28 只看该作者
测试
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3-1 20:32 编辑

                                                                     V300   VS kinzu V2


                                                   


    在赛睿鼠标序列里面kinzu系列算是稳稳的低端,不过赛睿在这款鼠标也没少下功夫。可以说潜力开发很干净了,持续发展了三套版本,多种颜色。而且kinzu的进步也不小,最早总是出现各种问题,V1的时候改进了部分,现在的V2版本基本算是品控的很好,算是小鼠标里面的精品了。




kinzu的外包设计也是基本变化不大,总体上比V300就显得档次低了不少,不过外包上对比也就看看,没多少实际意义的,除非是包装做的太稀烂的那种。


KINZU V2 参数

四档固定DPI  40080016003200。回报率1252505001000。最大加速30G

  这样的数据还行,在目前低端游戏鼠标里竞争力算是不错的,主要赛睿的品牌力量给的支撑也不少了。


  




两款鼠标的长度基本一致,宽度上V300要宽一点。造型上两者都是左右通用型。大体外观上给人感觉V300的功能型要比kinzu强不少。实际上两者差距会在哪里。。。。






    kinzu出的版本太多,此款是光面。光面漆利于搭理,汗手使用会有打滑等弊端,相对于V300的磨砂粗处理的表面手感和触感上差一点。不过握感上kinzu真心属于小鼠标里的另类。相信这点被不少玩家证实过了,捏鼠流一定相当喜欢kinzu的把持感,我属于小手用kinzu还是爬握手型,很舒服。LOGO上虽然kinzu就一个硕大的在屁股尾部,略显单调了点,但是架不住赛睿粉丝多啊。






   两款鼠标的滚轮手感很接近,不过对比了一下kinzu的滚轮滚动时候声音略大一点,中键的点击比V300硬了一点。侧面材质kinzu用的类肤质,防滑上没啥对比性,因为kinzu鼠标整体很低不存在由于侧面造成的防滑问题。唯一就是侧面材质的耐久度上一定会比V300低很多的。上下壳的契合度上同样没有啥瑕疵,不过V300还是要做的更细致一点。








    底盘图大家也就看看的了。USB接口kinzu采用普通的,不过我个人对镀金类型口传送数据稳定啥的说法一直不是认可的,这个真心无所谓了,只要不做的奇葩造型或者影响接入就都可以的。重量上kinzu是本次所有鼠标重量第二轻的,比V300轻了25G左右,比狂蛇重了6G的样子。很奇怪的感觉,重量上我以为是kinzu应该最轻的,结果狂蛇竟然还要轻。看来razer的用料有点那啥了。。。


实际测试:






   实际测试两者对比kinzu V2版本的光头高度控制的也很好了。之比V300高出一点。大多数人用kinzu都是玩rts游戏,但是我曾经一段时间用kinzu一代玩CS就很得心应手,不过仅限于那一个(应该是哪个火车头MOD镜面银色的)。手头这款在CS400dpi表现还行,但是加速实际感觉下来还是有的,在金属垫子上稍微有点发飘,布垫树脂垫 玻璃垫都没啥问题。两款鼠标微动对比,kinzu还是偏硬了点,回馈到指尖的感觉生硬了点,不如V300手感那么清晰,也可能是kinzu是新开封的鼠标,微动还得多按按磨合。不过KINZU在一体式上壳里面触发面积范围算是最小的了,V300在鼠标上壳靠近中部还能触发微动,而kinzu只能在前部一定范围才能触发微动。这样在激烈游戏里面误触发的几率就小的很多了。


驱动篇:






    驱动上两者几乎没啥可以对比的,基本没在一个水平上。kinzu的驱动设置是基础性的,V300的驱动明显是集合性的。驱动实际应用上V300要比kinzu强大太多了。这个不良费篇幅,XD们自己完全可以辨别出来的。


拆解对比篇:








   光头主控KINZU V2  用的原相的3305.这个飙到3200DPI,估计是插值结果了。微动图漏掉了还是白点7N。不过KINZU的透镜设计上有点意思,貌似有些偷学了些罗技的做法。PCB上的焊点排列有些不整齐,显得整个PCB设计视觉效果打折扣了。主控上还是赛睿一贯使用的飞思尔系列,应该是最低端的8K储存吧。kinzu v2的内部从做工设计和用料上和V300的差距很明显。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mekchen + 2 你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推荐
发表于 2014-2-14 16: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3-1 20:35 编辑

                     V300     VS  G100S




   罗技G1算是个玩家心目中的经典之作,太多的RTS很多年来都对其优异的手感追捧。不少其他品牌也是前仆后继的效仿,罗技自家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功臣,虽然它算是罗技游戏鼠标里最低端的区间,但罗技在更新G系列时候一样没有忘记它,所以就有了现在的G100S


G100S 基本参数

   DPI2502500可调节,每50步进。最大加速20G。回报率125500.还有个滑动性数据我看不懂两个参数(希望G100S粉来解释)微动官方给出2KW次寿命。移动距离250千米。罗技的参数还是很详细的。不过这些数据的支撑我想还是有着大量实验佐证的。


外包装对比:








    罗技GS系列包装设计很统一,全部都是一个风格,基本可以预见此后很长时间里罗技估计都会使用这样的风格设计。G100S有所不同外观上套了个硬塑料的壳子,上面有罗技自家赞助的战队IG。(不介绍了有兴趣自行度娘)。G100S属于罗技里面的低端系列,罗技特意为G100S购买准备了个游戏道具,兑换码在塑料壳的内部粘贴。內纸盒里面沾了个金属块,是为了和外部的磁铁配合,不过等拆解时候说不定这个还能当配重用上,谁知道呢。


鼠标本体对比:








    两者体积上V300要略大一些。握感上G100S基本是为了RTS而生的,捏握流应该较为愉悦。不过爬握需要适应,不过由于鼠标外形设计的问题,小拇指和无名指位置很不舒服。我尝试两种握法都不是很得劲。也许捏鼠流的握法我掌握不对吧。背部V300稍微隆起一些。G100s两翼侧后要宽大一些。侧面触感和防滑V300要比G100s好上很多了。由于G100S没有侧键所以这里不做过多对比。







    滚轮设计上G100S并没有任何改进,罗技滚路刻度感一直都是很有感觉,就是滚动起来声音略大了一些。阻尼感也不是很好,不过手感粗狂的XD应该喜欢的。中键点击G100S显得很有力度。上下壳契合度上G100S相对于V300就差很多,模具精度综合要比V300低了不少。底盘看看就行,这个没啥可比的了。






USB线材两者材质不同,基本和G400SV300对比结果一样。重量上G100SV300少了20G左右,明显这个重量是走RTS游戏路线的。两者左右键微动上,G100S很清脆,点解确认感都不错,但是键程显得有点长,给人造成一种较肉的感觉。

实际测试:



     G100s在玻璃垫和金属垫上表现的有点不尽如人意,CS中定位和移动都有点不顺手,稍微有些发飘,在布垫和树脂垫上倒真是一点问题没有,究其原因我想这个鼠标本身的定位有很大关系,RTS游戏的神器也许真的不能驾驭FPS游戏,80G的重量略显的轻了。光头高度在几款不同材质的垫子的表现差异可以感受出来。而且本次所有测试都是基于CS测试的,可能也对G100S有点不够公平。关于G100S我想XD们不用考虑我的看法,还是咨询一些RTS游戏玩家的意见。


驱动对比:





     罗技的驱动前文G400S已经说过。非常不错,基本新出的鼠标都是一包袱收录的,这点暂时谁家都比不上了。G100S按键少设置起来很容易,没有必要设置太复杂的东西。两者驱动上起点差别太大,雷柏的确和罗技差太多。不过差异在鼠标主控上面基本可以弥补回来的。G100S还是一样的离开驱动只有DPI可以保存住,其余和V300都比不了。不过每50的步进调节显得稍微精确了点。

拆解对比待后更新:










     G100S内部加了个配重,重达13.61G。很恐怖的重量了。如果去掉配重的话G100S还有多少人习惯呢?滚轮设计G100S是卡在上壳里的,我研究半天算了还是不拆了。结构上没啥特别的变化。反而给DIY玩家造成一定麻烦了。G100S的微动倒是让我意外了,白点7N用的20m的,估计G系列全是20M的吧。罗技这点上很出力了。光头主控型号N1301T这个不明白是啥型号了。PCB上对比G100S显得粗了点,也简单的多。做工上和V300还是有差距的。





G100S.jpg (153.81 KB, 下载次数: 142)

G100S.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mekchen + 2 你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推荐
发表于 2014-2-14 16: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3-1 20:31 编辑

完结篇:
       再次对XD们说声对不起了,前后拖拉的半个月多,而且写完后我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保证以后再也不写这样的综合性对比。写的痛苦,看的痛苦,最后还都不满意。

       此篇名为中低端王者,其实王者这个词就是哗众取宠的意思,现在鼠标王者真心不需要,我想大家要的是一款价格性能综合值高的鼠标才对。我也不搞表格形式例举对比这7款鼠标的数据了。说实话写到现在我都忘记自己前面都说啥了,现在就是平个人感受说下这7款鼠标的感官。我想分为两个档次说下  一档 蝰蛇 G400S KANA V2二档  狂蛇、G100Skinzuv2 V300最为候选单列。

        中低端鼠标最简单界定模式就是价格界定。性能上不好说,因为很多价格贵的鼠标在很多玩家上手反而表现不好。这7款鼠标我虽然介绍的乱七八糟,但是大体上应该可以看清楚彼此的优势和劣势。蝰蛇、G400S基本都是吃老本存在的,具体的升级和改进基本没有。KANA V2 在一代时候倍受抨击,但是到了V2时候改进不少。狂蛇曾经一度也是没人爱,但是后期再不少玩家挖掘其优点后,也是有翻身的迹象,粉丝不少。G100S基本也是开着先辈G1的名气在存活,喜欢RTS的玩家不少割舍不下。KINZU V2 争议也是很多,不过赛睿低端实在没有其他鼠标了,只能在他身上不断的投入(换壳在换壳),以上鼠标都有个相同的特点,都是大牌,基本都有着辉煌的过去。国产鼠标正在中低端竞争鼠标也不少,但是成功的不多见,我印象里目前还真没有。雷柏从去年就开始发力,虽然雷柏也是大品牌,但是游戏这块实在是小弟级别,V300给我总体印象就是打破了一些约定成俗的东西,比如200元以下少见采用3090,主控芯片512k储存。驱动上的设置可以随进保存,并离开驱动依然可以带走两组设定。做工用料上一点都不节省,整体出来的成品可以说不低于以上7款鼠标任何一款。看看价格,蝰蛇 G400S KNAN v2基本都在200元以上,V300出来的价格是199元,但是实际成交价格要低很多了。

          可能要有XD说我是给雷柏打广告当枪了,我想说再多没有意义,实际的东西都是眼睛看得见的,抬杠就没意思了。V300200元以下的外设游戏鼠标的竞争力度我认为是很大的。当然不是说V300就是王者,这里面有个个人习惯和认可的问题存在,也许有人就是喜欢大品牌,就是喜欢有个品牌,这没有错的。V300缺点也有不少,我在上面基本都说到了。不再重复了。至于V300会不会成为一款玩家手里的优秀鼠标存在,我想只有你到手用了才会真的对比出优劣。
PS
    拆解内容部分有很多缺失,开始没有预计到难度这么大。真心再也不搞这样的拆解了,       各种头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mekchen + 2 坚守本心,因为你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推荐
发表于 2014-2-14 16: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3-1 20:34 编辑

                                           V300    VS   炼狱蝰蛇3.5G


                                                        


     鼠标近十年来的经典你瞬间可以想到那几款?我想除了IE3 IO1.1这些以外,razer的炼狱蝰蛇应当绝对算的上排名第一的了。都记不清那年上市的,大概是05年底上市吧,至今都快10年了。期间蝰蛇从版本020到如今的PM、从最初的1800版到现在134G引擎、从最早的普通版本到各式各样花花绿绿数都数不清的版本。蝰蛇可以说基本在很长一段时间撑起了razer鼠标圈的大半个天了。所以说蝰蛇是razer的代表我个人觉得一点问题没有。而且蝰蛇也一度霸占了玩家桌面很长一段时间。王者如今尽显疲态,来看看这轮对比蝰蛇表现如何。




这个包装几乎看了十年了,我手上的020版的包装和现如今的基本没有变化。雷蛇在蝰蛇的外观上下的功夫真心多,可是这个外包为何不更新,不玩花招呢?有点费解了。






   蝰蛇在鼠标里算是中大型体积了。V300对比下就有点小弟的感觉。蝰蛇能历久不衰究其最大原因应该还是手感上的成绩,蝰蛇自身小问题不少,各种门也被爆过。但是如同IE一般优良的手感为其奠定了几乎不败的地位。(蝰蛇手感好,这是我这些年从太多玩家嘴里总结出来的)


3.5G版蝰蛇参数:
            最大3500DPI、四档固定值45090018003500. 回报率1255001000.五组设置预设,通过底部按键循环调节。熟悉的ONaA-ON模式。最大15G加速。






  蝰蛇额体型虽大,但是优良的人体工学设计小手用户也能很好把持,但是这样的体积经过很多玩家证明爬握还是最佳的手法,当然一些大手用户也能捏鼠的,不过总体上还是爬握能最大发挥出其性能。V300这点上要兼容多一些,不过前文说很多次,V300体型较小,大手用户可能在爬握上不得力。两款鼠标表层涂层对比下,蝰蛇的类肤质现在算不上最好的了,也有很多玩家的蝰蛇已经磨得光溜溜,V300在这方面耐久度应该会优异的多。






    侧键上蝰蛇的设计很好,宽大面积的侧键,触发上手感优良,不容易误触发。相对比V300是欠缺了点。不过侧面防滑蝰蛇采用光面实际效果不是很好。滚轮的设计蝰蛇这个厚重的白色软质橡胶我认为是鼠标圈里顶级手感了。不过蝰蛇出的型号太多,品控上几乎难以统一。我用过几款滚轮有的声音就较大,刻度感不是很好。手上这款3.5G的还算是正常水平,阻尼感优良,刻度感也很清晰,声音小,点击不软不硬适中。两款鼠标的滚轮综合下来我觉得还是蝰蛇更好。










上下壳契合度上两者都是完美的,不够极度纠结控会在意蝰蛇底壳那个合模线的接口。而且蝰蛇我用过的版本里面变形金刚系列上下壳的切合度是最不好的,稍微用力会有吱吱的声音,让人感觉上下壳装配上有问题。底盘蝰蛇很漂亮,不过DPI调节按钮在底部多少有些不如V300这样直接放在上面的方便。看看同样的额编织线材,基本柔软度是一样的,在我这段时间蹂躏下,V300的编织线已经在一个地方轻微开裂了。无比还念当年蝰蛇使用的普通线材。两款鼠标的重量V300之比蝰蛇轻了不到6G,这样的体型鼠标有这样的重量,我不仅有两点猜测一是V300鼠标整体选材用料比较堆,二是内部有配重。这个带拆解就知道了。


实际测试对比:






     V300在前文中测试已经说得太多了,蝰蛇这个更不用说。唯一有点说头就是LOD问题,对比后四款垫子上蝰蛇的光头高度都要比V300高一些。还有个花絮V300在我强度测试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光头高度如同脱缰野马瞬间飙升很多,基本快成探照灯了。联系雷柏技术后,发给我新的固件刷新后恢复正常,反而比以前点了那么一丝毫。


   两款鼠标还有个区别就是微动了,同为一体式按键设计,蝰蛇的微动稍微肉了点。不过在游戏中影响不大,就是点击时候手感和V300的微动回馈感觉有差异。


驱动看看:






    两者驱动上蝰蛇的很细致,也更为繁琐一点。雷蛇的驱动设计是大牌,V300显得屌丝了一些。蝰蛇在能否保存设置上争议不少,有人论证过不能保存,只能在本机上关掉驱动,依然不变,但是换个机子和重新换个U口就丢失设置了。有人测试却是删掉驱动,换机子依然设置不变。我本人曾经也测试过,有趣的是两种情况我都遇见过,所以至今为止这问题还是个迷。(用过不同版本的蝰蛇得出不同的结论,汗死啊)哎,这么多年了为啥razer就不能给蝰蛇升价成如同V300一样的内置保存随意切换呢?


拆解对比:









      对于这个算是一代经典的蝰蛇我个人曾经拆解很多次,这也是我少有想喷的鼠标内部结构的一款。蝰蛇内部简直就是各种纠结体的集合,首先主板上的连线都是焊接,而且是那种非常容易搞断的点焊接,无数朋友在打开蝰蛇时候发生悲剧。而且内部构造我就觉得是各种反人类设计,总之你打开一次就不想打开第二次了。没拆过的XD不信的话你拆开试试。滚轮设计不打开就不知道有多么脑残,整个滚轮是放在编码器上的,几乎没有任何的卡扣设计,而是利用上壳合上时候卡主的,不少XD在装回蝰蛇时候在滚轮这款就难为半天了。微动用的一般的7N白点,侧键是红点TTC




  光头主控用的S3888 r1002c,定制的吧。平心而论蝰蛇的PCB做的很好,整个电路都很清晰。透镜上的设计也是中规中矩。就是一些不肯改变的脑残点破坏了大局。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mekchen + 2 你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推荐
发表于 2014-2-14 16: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3-1 20:38 编辑

                  v300   vs  KANAV2




     KANA这款赛睿出品的鼠标也算是在一段时间备受争议的产品,有着不俗的外形设计,但是一直被各种各样的小毛病瑕疵缠身。赛睿赶紧弥补又出了KANA升级版V2,改进了不少之前的问题。玩家基本对KANA也算认可了最后。


KANA  V2基本参数


   左右通用型鼠标、DPI 两档调节从最低400到最大4000.每档以400步进。最大加速20gLOD高度2MM左右、特点DPI可两档调节,缺点离开驱动无法保存设置,只能记住最后保存设置。回报率 1252505001000.


外包装对比:






   KANA采用开窗式设计,对比V300的包装显得单薄了点,档次略低些。保护度也相对于低不少。整体配色设计两者各有千秋。


鼠标本体外观对比:




体型上两款鼠标大小接近,KANA侧键在两侧分布,鼠标腰线V300稍微收一点。KNANLOGO醒目很多。










     KANA v2之前用过镜面版和一代类肤质,没想到V2的类肤质给我不小的惊喜,属于磨砂类肤质,而且还有点点的荧光效果。手感很好,比一般类肤质目测强度上要优秀不少,使用后基本比大部分类肤质抵抗汗手侵蚀效果好得多,而且就算手掌出汗也影响不大。可见赛睿在这个表面涂层上功夫下得很大。这点综合上比V300超出不少了。侧面KANA选取的是普通类肤质材质,效果就很一般了,,没有V300处理的好。很奇怪为啥侧面不能和上壳选取同样的工艺处理呢?赛睿在节约成本吗?滚轮的工艺我觉得KANA一样还是胜出V300的,两者同属于刻度感低,Kana稍微比V300的阻尼感轻,手指上到细腻感觉反馈较为清晰一点。中键微动确认感上V300KANA要迅速一点,KANA有点点肉。快速滚动下测试,KANA稍微有点声音,V300几乎没有声音。KANA滚轮处漏光现象较为严重。










    底盘上KANA采用半透设计,视觉效果上很不错。脚贴设计上虽然不能评论使用上优劣,但是KANA大面积脚贴设计还是给人感觉稳重点。上下壳的契合度上V300明显优于KANA的。同样的编织线材,KANA要比V300的编织线柔软不少,V300的编织线有点硬了。体积虽然基本一样但是重量上V300KANA重了16G多。( 初步诊断加配重了)
                  
    左右键微动两者清脆程度差不多,但是KANA的点击声音要大不少。左右键手感都是比较一致的。一体化上壳我实际测试KANA在上壳中后部还是可以触发微动的,所以这点上V300表现好点。底部LOD都是可见红光设计,同属于亮瞎狗眼那种的。握感上KANA背部高度低于V300,更加适合爬握选手。侧键的设计使捏握流稍微难以掌握点,这点不如V300的兼容度。但是屁股隆起程度可能V300会对部分玩家手心造成顶迫感。我个人在触感和握感上更倾向于KANA V2一些。


实际测试:




     V2的升级就是光头上低了不少,尤其是硬垫上表现。两款鼠标在游戏中表现基本没啥差异。差异存在只能是手型握法上的差别,这个只能因人而异了。树脂垫和玻璃垫控制KANA稍微比V300稳健一点。这个我也只能言传意会了。



    金属垫上没发现任何问题,倒是GTFKANA有点移动定位上不足。使用AK移动突击点射时候没有V300来的准确,还有微动上回馈手指触发时候稍微比V300来的慢点,这个是测试几款垫子到最后才感受出来的。手枪速射点人的时候略有不足。


驱动对比:






    话说赛睿的鼠标驱动我个人一直不满意,除过可以硬件调节和有板载调节功能鼠标以外,所有依靠驱动调节设置的鼠标这块都比较让人吐槽。KNAN V2的驱动更加让人吐槽,首先官网没有V2的驱动下载,只能下载新版驱动叫那啥2,反正一串英文,而且下载安装好直接不识别鼠标,够2吧。这时候必须用固件升级程式卸载KNAN驱动,然后重新启动那个驱动才能识别鼠标。运气好一次成功,RP不行的多试几次总能成功的。所以这些问题面对V300简单明了的驱动几乎完全没有可比性,更别说和V300离开驱动可保存切换的主控相比了。

拆解对比:









    光头主控上两款都是采用的A3090,性能无二。主控制芯片赛睿用的应该都是飞斯尔的。这个没啥深入了解的必要了。透镜这块大家就可以看见传说中的裹 布了。两者对比一下视觉上无疑是雷柏要强大不少了。具体效果这个貌似没有人做过科学的数据论证吧。









左右键微动KANA V2用的白点7N。侧键上KNAN用的凯华微动,这个以前见得多,不过凯华轴我要小预告下,过几天我就第一次和凯华轴亲密接触了。两款鼠标的PCB很像,做工啥的电路上都很难辨别出优劣,不过还是老话V300这个主控芯片要强大一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mekchen + 2 你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推荐
发表于 2014-2-14 16:28 只看该作者
测试
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3-1 20:36 编辑

                雷柏V300    VS   雷蛇 地狱狂蛇




     地狱狂蛇被很多玩家青睐,此鼠标有一段时间备受争议。后来又被很多论坛高玩重新定义,雷蛇本身也比较争气,前后两次改版升级后狂蛇鼠标基本占据低端外设玩家桌面,其本身优秀的表现也是功不可没。可以说是RTS玩家一大利器,不过在FPS游戏中也有不少玩家使用,好评率也有不少。


地狱狂蛇基本参数信息:

左右手通用型
DPI 三档 45018003500.   3.5G升级版主控(这个拆解会有真面目)USB回报率两档 1251000.最大15G加速。特点 24刻度滚轮、DPI机械切换、回报率机械切换。


外包装对比:






外包上的设计雷蛇基本好久都没有改变过,对比下V300的包装稍微大气了点,不过这也都是面子工程不必纠结。附件上狂蛇很多纸片,不过还是经久不变的两个绿头蛇的贴纸有点用处。


鼠标本体外观对比:








   两款鼠标体积上几乎一样,V300稍微大出一些。握感上差异较大,狂蛇造型适合捏握流,对于小手用户支持很好,爬握的话稍微有点不舒服。这点来说V300的支持度要高上两个档次了。人体工学上V300略微大众性,狂蛇就显得局促了点。






   狂蛇鼠标正面采用传统的类肤质涂层,在刚用的时候触感是很好的,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类肤质的弊端就暴漏无疑,而且狂蛇这个类肤质涂层不算很坚固,有不少玩家在一段时间使用后有蜕皮现象,反观V300的磨砂粗面的设计要耐用的多。不过触感上稍逊于狂蛇。侧面狂蛇无侧键,采用抛光两面材质。防滑上一般,不过鉴于鼠标的体积重量这点基本忽略不计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光面容易产生划痕。V300的侧面对比下防滑效果和耐用程度都要超出狂蛇。滚轮上狂蛇24刻度的特点不算明显,但是有刻度感比V300的几乎无刻度感手感上要超出很多了。中键点击的确认干狂蛇比V300清脆。阻尼感没有V300的舒服,滚轮滚动声音稍微有一点,比V300声音大,在快速滚动时候尤其明显。








    底盘设计上我比较喜欢狂蛇的底盘,觉得比V300漂亮很多。尤其是透镜光头的设计狂蛇在我见过的鼠标里算是前几位的。脚贴上狂蛇三脚贴设计,面积较小在激烈游戏中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两者LOD光头其实都是可见红光设计,但是狂蛇的透镜设计很优秀,把大部分红光通过透镜折射消除掉了。







     两款鼠标上下壳的衔接都是很完美的,模具契合度不错。USB线材上狂蛇几乎是完美的,线材柔软精致,V300编织线线材的弊端无处可逃。两鼠标重量上差异很大,说实话我用了很长时间狂蛇没想到竟然这么轻,比V300正正轻了32G。这个重量对于喜欢稳重手感的玩家不会喜欢的,不过对于灵活度要求高的RTS游戏玩家还是很不错的,长时间使用下来鼠标重量不会干扰游戏体验。


     两款鼠标的左右键微动,狂蛇相对于V300要清脆一些,但是微动的行程要稍微大一点,V300虽然较狂蛇微动声音发闷,但是确认感上有优秀一些。同为一体式上盖设计,微动触发范围上狂蛇在鼠标中后部依然可以触发,V300在接近中部时候触发微动。所以在激烈游戏中V300的误触发几率要低于狂蛇一点。再次说下鼠标握感,V300几乎属于万金油类型,狂蛇就比较挑手型了点。


实际测试:




首先光头感应高度,在树脂和玻璃上狂蛇都要比V300略高一点。两款鼠标游戏体验测试上基本持平,V300的操控性要比狂蛇好一点,不过换成RTS游戏的话应该是狂蛇体验感高的。




    金属垫和布垫上,两者光头高度差异依旧和之前一样。游戏中使用体验狂蛇的450DPI得心应手一些,可惜V300最低只能800不由得人怨念了。微动上的差异在快速单点射击时候体现出来,同样使用手枪点V300要比狂蛇舒服和快速。而且狂蛇的误触发的确要比很多鼠标大的多,尤其是紧张状态下。(捏鼠流没有这样顾虑,爬握选手误触发几率比较大)


   整体上对比V300来的要比狂蛇全面一点,做工用料模具上V300同样胜出狂蛇。


驱动对比:






    驱动我个人可能比较武断一点,雷蛇总是把简单东西复杂化,他家驱动我一直认为亲和力太低,不够人性化。不少几乎没用的永远存在。而恰恰需要的一些实用的功能总是加不上去。狂蛇这款鼠标本身硬件调节很不错,几乎是没必要依存驱动的,非要加个驱动上去,而且官网上我没找到中文版本驱动全部是英文的。两者对比下来雷柏V300驱动几乎是完胜。


拆解篇:

            









      狂蛇上下也是一根线连接的,插拔设计。滚轮设计两者一样的设计。微动左右键狂蛇用的普通的OML白点7N,和20M比较起来就是寿命上的差距。侧键狂蛇用多常见的TTC白点,这个和V300的侧键上对比基本一致,寿命不得而知了。光头主控狂蛇属于定制的S3888系列,具体型号涂抹掉了,只看见下面有个305.






  PCB整体上都是黑色的,做工看着不分上下。透镜设计很雷同,可能有细小差别,但是我没有发现大的不同之处。雷蛇的主控芯片应该都是一家定制的。这个我咩有深入了解了。功能上的差别上面也已经列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发烧值 +2 收起 理由
mekchen + 2 你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推荐
发表于 2014-2-14 16:57 只看该作者
这是要写长篇的啊!!奈斯啊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1
8
发表于 2014-2-14 16: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qufeijian 于 2014-2-28 20:51 编辑

最新 彩蛋楼 更新。。。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点评

这贴耗我多少内存和硬盘缓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5 20:39
woc..........大神级别的评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5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人缘0
9
发表于 2014-2-14 16:3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点评

简单说V300秒杀所有鼠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 08:47
我是来卖爆米花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5 08:02
挤挤.伪前排都木有了啊.爆米花还有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5 06:52
挤挤,看看能不能上前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4 22:51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